實驗1:用坩堝鉗夾住一束銅絲.灼燒后立即放入充滿氯氣的集氣瓶里.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然后把少量的水注入集氣瓶里.用玻璃片蓋住瓶口.振蕩.觀察溶液的顏色. 現(xiàn)象與解釋:紅熱的銅絲在氯氣里繼續(xù)燃燒.是集氣瓶里充滿棕黃色的煙(CuCl2的微小晶體).氯化銅溶于水后.溶液呈藍綠色(溶液濃度不同.溶液顏色有所不同). 實驗2:在空氣中點燃H2.然后把導管伸入盛有Cl2的集氣瓶中.觀察H2在Cl2燃燒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純干凈的H2可以在Cl2中安靜地燃燒.發(fā)出蒼白色火焰.生成的HCl氣體在空氣里與水蒸汽結合.呈現(xiàn)霧狀. 實驗3:把新收集到的一塑料瓶Cl2和一塑料瓶H2口對口地放置.抽去瓶口間的玻璃片.上下顛倒幾次使H2和Cl2充分混合.取一瓶混合氣體.用塑料片蓋好.在距瓶約10cm處點燃鎂條.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現(xiàn)象與解釋:當鎂條燃燒所產(chǎn)生的強光照射到混合氣體時.瓶中的H2和Cl2迅速混合而發(fā)生爆炸.把塑料片向上彈起. 實驗4:取干燥和濕潤的有色布條各一條.分別放入兩個集氣瓶中.然后通入Cl2.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干燥的布條沒有褪色.濕潤的布條褪色了.說明氯氣和水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強氧化性.能使某些染料和有機色素褪色. 實驗5:觀察溴的顏色和狀態(tài). 現(xiàn)象與解釋:溴是深紅棕色的液體.很容易揮發(fā).如果把溴存放在試劑瓶里.需要在瓶中加一些水.以減少揮發(fā). 實驗6:觀察碘的顏色.狀態(tài)和光澤.取內裝碘晶體且預先密封好的玻璃管.用酒精燈微熱玻璃管盛碘的一端.觀察管內發(fā)生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與解釋:碘被加熱時.不經(jīng)熔化直接變成紫色蒸氣.蒸氣遇冷.重新凝成固體.碘發(fā)生了升華. 實驗7:(1)將少量新制的飽和氯水分別注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試管中.用力振蕩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觀察四氯化碳層和水層顏色的變化. (2)將少量溴水注入盛有KI溶液的試管中.用力振蕩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觀察四氯化碳層和水層顏色的變化. 現(xiàn)象與解釋:四氯化碳層和水層顏色的變化.說明氯可以把溴和碘分別從溴化物和碘化物中置換出來,溴可以把碘從碘化物中置換出來. 實驗8:在裝有少量淀粉溶液的試管里.滴入幾滴碘水.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 現(xiàn)象與解釋:淀粉遇碘呈現(xiàn)出特殊的藍色.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7?資陽二模)某學生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氯氣,并收集氯氣進行實驗.清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MnO2+4H++2C1-
  △  
.
 
Mn2++C12↑+2H2O
MnO2+4H++2C1-
  △  
.
 
Mn2++C12↑+2H2O

(2)裝置 B 如圖所示放置,則連接 A 的導管口是(填管口字母)
b
b
;
(3)實驗中可觀察到C 處石蕊試液的現(xiàn)象是
先變紅后褪色
先變紅后褪色
,其原因是
C中生成的氯化氫溶液使石蕊變紅色,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紅色褪去
C中生成的氯化氫溶液使石蕊變紅色,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紅色褪去
;
(4)取出 B 中的集氣瓶進行氯氣與銅的燃燒實驗:首先進行的操作是
用坩堝鉗夾住一束銅絲灼燒
用坩堝鉗夾住一束銅絲灼燒
,然后立刻放入充滿氯氣的集氣瓶中;實驗過程中有同學提出應該在集氣瓶底先放少量的水或細沙,你認為
不需要
不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實驗過程中生成的是棕黃色煙,不是溫度較高的固體熔融物,不會炸裂瓶底
實驗過程中生成的是棕黃色煙,不是溫度較高的固體熔融物,不會炸裂瓶底

(5〕Cl2可與甲苯在光照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氯甲苯,一氯甲苯進一步水解,可得某種香精的原料苯甲醇.為了獲得較純的一氯甲苯,同時回收未反應的甲苯應采用
分餾
分餾
方法將其分離,在分離時需要的玻璃儀器有
BDFHIK
BDFHIK
(填序號).
A.分液漏斗 B.酒精燈 C.鐵架臺 D.蒸餾燒瓶 E.短頸漏斗 F.水冷凝管
G.玻璃捧  H.溫度計 I.尾接管 J.燒杯  K.錐形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制取氯氣并探究氯氣的性質.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制取氯氣時,在燒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錳和NaCl,通過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填寫儀器名稱)向燒瓶中加入適量的濃硫酸.
(2)某同學查閱資料后發(fā)現(xiàn)濃硫酸與二氧化錳反應產(chǎn)生氧氣.現(xiàn)需要你幫該同學設計一個方案,既要完成后續(xù)實驗,又要探究有氧氣產(chǎn)生的實驗.儀器連接順序為a→
c
c
b
b
→d→e→
i
i
h
h
g
g
f
f
→l→m.檢驗是否有氧氣產(chǎn)生的操作是
在m處,用帶火星的木條看是否復燃,若能,說明有氧氣生成
在m處,用帶火星的木條看是否復燃,若能,說明有氧氣生成
,寫出濃硫酸與二氧化錳反應產(chǎn)生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2Mn02+2H2SO4(濃)
 加熱 
.
 
2MnSO4+O2↑+2H20
2Mn02+2H2SO4(濃)
 加熱 
.
 
2MnSO4+O2↑+2H20

(3)實驗中可觀察到③的錐形瓶里溶液的顏色變化為
紫色→紅色→無色→黃綠
紫色→紅色→無色→黃綠

(4)取出④中的集氣瓶進行氯氣與銅的反應實驗,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用坩堝鉗夾住一束細銅絲,灼熱
用坩堝鉗夾住一束細銅絲,灼熱
后立刻放入充滿氯氣的集氣瓶中.實驗中有同學提出應該在集氣瓶底部先放少量的水或細沙,你認為是否一定要放?
不需要
不需要
(填“是”或“否”);理由是
實驗中生成的是煙而不是溫度較高的固體熔融物,不會使瓶底炸裂
實驗中生成的是煙而不是溫度較高的固體熔融物,不會使瓶底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