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剛開始時溶液變?yōu)樗{色.隨著氯水的繼續(xù)加入.溶液的藍色褪去闂佺偨鍎婚懙褰掑焵椤掑﹥瀚�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0?寶雞三模)三氧化二鐵和氧化亞銅都是紅色粉末,常用作顏料.某化學實驗小組對組成可能為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的紅色粉末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
請回答實驗中有關問題:
實驗一:探究紅色粉末的成分
[查閱資料]①Cu2O是一種堿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氣中加熱生成CuO.
②Cu能與Fe2(SO43溶液作用生成CuSO4和FeSO4
[提出假設]假設1:紅色粉末是Fe2O3
假設2:紅色粉末是Cu2O
假設3:紅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設計探究實驗]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1)若假設1成立,則實驗現(xiàn)象是
固體完全溶解,溶液呈血紅色
固體完全溶解,溶液呈血紅色

(2)若假設2成立,則實驗現(xiàn)象是
溶液變?yōu)樗{色,最終溶液中仍有紅色固體
溶液變?yōu)樗{色,最終溶液中仍有紅色固體

(3)若固體粉末完全溶解,滴加KSCN溶液時溶液不變紅色,則此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Fe2O3+6H+═2Fe3++3H2O、Cu2O+2H+═Cu+Cu2++H2O、2Fe3++Cu═2Fe2++Cu2+
Fe2O3+6H+═2Fe3++3H2O、Cu2O+2H+═Cu+Cu2++H2O、2Fe3++Cu═2Fe2++Cu2+

[實驗結果]經(jīng)實驗分析,假設3是正確的.
實驗二:測定Cu2O的質(zhì)量分數(shù)
(4)取a g該固體粉末在空氣中充分加熱,待質(zhì)量不再變化時,稱其質(zhì)量為b g(b>a),則混合物中Cu2O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9(b-a)
a
×100%
9(b-a)
a
×100%

實驗三:利用該紅色粉末制取較純凈的膽礬(CuSO3?5H2O)
經(jīng)查閱資料得知,在溶液中通過調(diào)節(jié)溶液的酸堿性而使Cu2+、Fe2+、Fe3+分別生成沉淀的pH如下表:
物質(zhì) Cu(OH)2 Fe(OH)2 Fe(OH)3
開始沉淀pH 6.0 7.5 1.4
沉淀完全pH 13 14 3.7
實驗室可供選擇試劑有:A.氨水  B.H2O2  C.NaOH  D.Cu2(OH)2CO3
該實驗小組設計實驗方案如下:

(5)請回答:
①試劑1為
B
B
(從可供選擇試劑中選擇并填出對應字母編號,②同);
②試劑2為
D
D
;
③固體X的化學式為
Fe(OH)3
Fe(OH)3

④操作I為
加熱濃縮,冷卻結晶
加熱濃縮,冷卻結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I)三氧化二鐵和氧化亞銅(Cu2O)都是紅色粉末.常用作顏料.已知氧化亞銅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某校化學實驗小組為了探究由Fe2O3和Cu2O組成的混合物中兩者物質(zhì)的量相對大小,某同學認為只要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通過觀察現(xiàn)象即可.
(1)上述實驗過程中發(fā)生的反應有(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①Fe2O3+6H+=2Fe3++3H2O   ②
Cu2O+2H+=Cu+Cu2++H2O
Cu2O+2H+=Cu+Cu2++H2O
   ③
Cu+2Fe3+=2Fe2++Cu2+
Cu+2Fe3+=2Fe2++Cu2+

(2)若實驗中觀察到溶液變?yōu)樗{色且有固體剩余,則n(Cu2O)
n(Fe2O3). (填“>”、“<”或“=”).
( II)分別在密閉容器的兩個反應室中進行如下反應:
左反應室:A(g)+2B(g)
常溫
 2C(g)    
右反應室:2Z(g)
常溫
X(g)+Y(g)
在反應室之間有無摩擦、可自由滑動的密封板隔斷.反應開始和達到平衡時有關物理量的變化如圖所示:

(1)A(g)+2B(g      2C(g)  的△H
 0(填“>”、“<”或“=”).
(2)在平衡(I)和平衡(Ⅱ)中,X的體積分數(shù)
b
b
(填序號).
a.一定相等    b.一定不相等    c.可能相等
(3)達到平衡(I)時,A的轉(zhuǎn)化率為
5
11
5
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I)三氧化二鐵和氧化亞銅(Cu2O)都是紅色粉末.常用作顏料.已知氧化亞銅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某�;瘜W實驗小組為了探究由Fe2O3和Cu2O組成的混合物中兩者物質(zhì)的量相對大小,某同學認為只要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通過觀察現(xiàn)象即可.
(1)上述實驗過程中發(fā)生的反應有(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①Fe2O3+6H+=2Fe3++3H2O  ②______  ③______
(2)若實驗中觀察到溶液變?yōu)樗{色且有固體剩余,則n(Cu2O)______n(Fe2O3). (填“>”、“<”或“=”).
( II)分別在密閉容器的兩個反應室中進行如下反應:
左反應室:A(g)+2B(g)數(shù)學公式 2C(g)  
右反應室:2Z(g)數(shù)學公式X(g)+Y(g)
在反應室之間有無摩擦、可自由滑動的密封板隔斷.反應開始和達到平衡時有關物理量的變化如圖所示:

(1)A(g)+2B(g   2C(g) 的△H______ 0(填“>”、“<”或“=”).
(2)在平衡(I)和平衡(Ⅱ)中,X的體積分數(shù)______(填序號).
a.一定相等  b.一定不相等  c.可能相等
(3)達到平衡(I)時,A的轉(zhuǎn)化率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A、B、C、D是四種常見單質(zhì),其對應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其中B、D屬于常見金屬,其余均為常見化合物,J是一種黑色固體,I的濃溶液具有還原性,從A-I的所有物質(zhì)之間有如下的轉(zhuǎn)化關系: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物質(zhì)C的構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三周期、第ⅦA族
第三周期、第ⅦA族

(2)寫出B與F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8Al+3Fe3O4
 高溫 
.
 
9Fe+4Al2O3
8Al+3Fe3O4
 高溫 
.
 
9Fe+4Al2O3

(3)由E的飽和溶液可以制得膠體,具體制備方法是:
將飽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繼續(xù)加熱至液體變?yōu)榧t褐色
將飽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繼續(xù)加熱至液體變?yōu)榧t褐色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該過程的原理:
Fe3++3H2O
  △  
.
 
Fe(OH)3(膠體)+3H+
Fe3++3H2O
  △  
.
 
Fe(OH)3(膠體)+3H+
.若要提純該膠體,采用的操作方法叫
滲析
滲析
.此液體具有的性質(zhì)是
abd
abd
(填寫序號字母)
a.光束通過該液體時形成光亮的“通路”?
b.向液體中逐滴加入足量氫碘酸,先有沉淀產(chǎn)生,后沉淀逐漸溶解,再滴入幾滴淀粉溶液,溶液變?yōu)樗{色
c.向該液體中加入硝酸銀溶液,無沉淀產(chǎn)生?
d.將該液體加熱、蒸干、灼燒,得紅棕色固體?
另取少量上述膠體置于U型管中,按如圖裝置圖連接好裝置.通電一小段時間后,X極附近的現(xiàn)象是
紅褐色加深
紅褐色加深

(4)取少量上述膠體置于試管中,向試管中滴加一定量稀鹽酸,邊滴邊振蕩,可以看到溶液顏色逐漸變淺,最終得到黃色的溶液,發(fā)生此變化的離子方程式為
Fe(OH)3+3H+=Fe3++3H2O
Fe(OH)3+3H+=Fe3++3H2O

(5)G的水溶液顯
性(填酸或堿);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 示)
AlO2-+2H2OAl(OH)3+OH-
AlO2-+2H2OAl(OH)3+OH-

(6)J在H2O2分解反應中作催化劑.若將適量J加入酸化的H2O2的溶液中,J溶解生成它的+2價離子,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MnO2+H2O2+2H+═Mn2++O2↑+2H2O
MnO2+H2O2+2H+═Mn2++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短周期元素A、B、C、D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且C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能電離出電子數(shù)相等的陰、陽離子.A、C位于同一主族,A為非金屬元素,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的3倍,B、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與D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E單質(zhì)是生活中常見金屬,其制品在潮濕空氣中易被腐蝕或損壞.
請回答下列問題:
(1)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電子式為
,其中含有的化學鍵類型為
離子鍵、極性鍵
離子鍵、極性鍵

(2)由上述A、B、C、D四種元素中的三種組成某種鹽,水溶液顯堿性,是家用消毒劑的主要成分.將該鹽溶液滴入KI淀粉溶液中,溶液變?yōu)樗{色,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I-+ClO-+H2O=I2+Cl-+2OH-
2I-+ClO-+H2O=I2+Cl-+2OH-

(3)用石墨電極電解CD的飽和溶液,若反應后溶液的體積為200mL,測得pH為13,則陽極得到的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為
0.01
0.01
mol.
(4)E元素與D元素可形成ED2和ED3兩種化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填序號)
①③
①③

①保存ED2溶液時,需向溶液中加入少量E單質(zhì)
②ED2只能通過置換反應生成,ED3只能通過化合反應生成
③銅片、碳棒和ED3溶液組成原電池,電子由銅片沿導線流向碳棒④向淀粉碘化鉀溶液和苯酚溶液中分別滴加幾滴ED3的濃溶液,原無色溶液都變成紫色
(5)25℃時,將pH=4.00的A元素與D元素形成化合物AD的水溶液稀釋1.00×103倍,則稀釋后溶液中各離子濃度必遵循的定量等式關系式是
c(OH-)+c(Cl-)=c(H+
c(OH-)+c(Cl-)=c(H+

(6)將一定量的D單質(zhì)通入一定濃度的苛性鉀溶液,兩者恰好完全反應(已知反應過程放熱),生成物中有三種含D元素的離子,其中兩種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n)與反應時間(t)的變化示意圖如圖所示.該苛性鉀溶液中KOH的質(zhì)量是
16.8
16.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佺ǹ楠忛幏锟� 闂傚倸鍋婇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