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浙江09屆高 三 化 學第一學期期末考試]下列有關熱化學方程式及其敘述正確的是( ) A.氫氣的燃燒熱為285.5 kJ·mol-1.則水分解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2H2O(l)=2H2(g)+O2(g),△H=+285.5 kJ·mol-1 B.已知2C+O2,△H=-221 kJ·mol-1. 則石墨的燃燒熱為110.5 kJ·mol-1 C.已知N2(g)+3H2(g) 2 NH3(g) ,△H=-92.4 kJ·mol-1.則在一定條件下將 1molN2和3molH2置于一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最多可放出92.4kJ的熱量 D.已知乙醇和乙烯的燃燒熱分別為1366.8kJ·mol-1和1411.0 kJ·mol-1. 則乙烯水化制乙醇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2H4(g)+H2O(l)=C2H5OH(l),△H=-44.2kJ·mol-1 [解析]: 氫氣的燃燒熱為285.5 kJ·mol-1, 則2H2O(l)=2H2(g)+O2(g),△H=+571 kJ·mol-1,A錯,B錯.因為燃燒熱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常溫常壓氧化物放出的熱量, C錯.由于反應不能進行徹底.放出的熱量一定小于92.4kJ,D正確.根據(jù)蓋斯定律可以知道. [答案]:D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列實驗過程中產生的現(xiàn)象與對應的圖形正確的是

 


高 三 化 學 試 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09鹽城第三次調研)在Ni、NiO、Ni3C、γ-Al2O3組成的催化劑表面,可實現(xiàn)H2O、CO2及CH4合成乙醇。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選填序號)。

A.第一電離能:碳原子大于氧原子

B.CO2分子中含有2個σ鍵和2個π鍵

C.CH4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3雜化

D.二甲醚的沸點比乙醇高

(2)鎳原子基態(tài)時的核外電子排布式                      

(3)NiO晶胞如右上圖所示,每個晶胞中與每個Ni2+距離相等且最近的Ni2+       個,某種有缺陷的氧化鎳晶體

     由Ni2+、Ni3+、O2及空隙組成,可表示為Ni0.98O,則n(Ni2+)/n(Ni3+)=            。

 

(4)對苯二甲酸(                 )、4,4’-聯(lián)吡啶[(可簡化為       )]等與Ni2+能形成多核配合物。配合物[Ni2(TPHA)(bpy)4](ClO4)2絡離子的結構如下圖:

 

該絡合物中配位原子是:           ;依據(jù)價層互斥理論,ClO4空間結構為        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09鹽城第三次調研)一些較活潑的金屬在某些特定的介質環(huán)境中,會變?yōu)槎栊誀顟B(tài),這是由于金屬表面上覆蓋了一層氧化膜。鐵在不同濃度的硝酸中溶解與鈍化情況如圖如示。試探究下列問題:


(1)現(xiàn)有一枚光亮的鐵釘,欲使其表面形成鈍化層,應將其放入濃度大于          的硝酸中一段時間;證明其表面已形成一層致密的鈍化層的簡單實驗是:          。

(2)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選填序號)。

A.銅難溶于冷的濃硫酸,是因為銅在濃硫酸中發(fā)生鈍化

B.銅片和鋁片用導線連接后插入冷的濃硝酸中,電流一定總是由銅電極沿導線流入鋁極

C.鐵在硝酸溶液中的腐蝕速率與硝酸濃度一定呈正比

D.可用冷的濃硝酸除去鋁制容器內的水垢

(3)發(fā)藍液是由NaNO3、NaNO2及NaOH配成的,在加熱條件下,通過三步反應使鐵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Fe3O4: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①;

8Fe+3NaNO3+5NaOH+2H2O4Na2Fe2O4+3NH3↑……②;

以及第三步生成四氧化三鐵。請補充第三步反應的方程式并配平:                   。

(4)為了使鋁表面形成較厚的氧化膜,工業(yè)上常用電解硫酸溶液的方法,在陽極上生成氧化鋁,寫出此時陽極的電極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08浙江嚴州中學三模)臭氧是氧氣吸收了太陽的波長小于185nm的紫外線后形成的,不過當波長在25nm左右的紫外線照射臭氧時,又會使其生成氧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臭氧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與SO2的漂白原理相同

B. 臭氧轉化為氧氣和氧氣轉化為臭氧均需要吸收能量

C. 和氧氣比較,臭氧的氧化性較強,臭氧的能量較高

D. 臭氧和氧氣互為同素異形體,它們之間的轉化是物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08廣東實驗中學三模)

(10分)TBC是優(yōu)良的增塑劑,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且揮發(fā)性小、耐寒、耐光及耐水等,廣泛用于醫(yī)學衛(wèi)生用品,它的結構式如下圖,合成時檸檬酸與正丁醇合成數(shù)據(jù)如下:

下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均為用活性炭固體雜多酸作催化劑,實驗時催化劑總量占原料的1%,實驗結果如下表。表1:酸醇物質的量之比對酯化率的影響;表2:酯化時間對酯化率的影響;表3:酯化率隨溫度變化情況。

 

表1

n(酸)n(醇)

15.0

15.5

16.0

16.5

17.0

酯化率/%

95.1

96.3

97.0

97.4

97.2

表2

時間/h

0.5

1.0

2.0

3.0

5.0

酯化率/%

40.0

70.2

94.3

97.4

97.4

表3

溫度/℃

130

140

145

150

160

酯化率/%

89.5

96.2

97.4

97.4

97.2

試回答下列問題

(1)酯化反應適宜的條件n(酸)∶(醇)、時間/h、溫度/℃分別是:         (選填序號)。

A.1∶5,1,130        B.1∶5.5 ,1,140  

C.1∶7 ,2,160       D.1∶6.5 ,3,145

(2)溫度太高酯化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3)TBC的一種標準譜圖如右,它是        

(A、1H-NMR圖譜  B、紅外光譜  C、質譜)

(4)TBC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檸檬酸的一種同分異構體A,能發(fā)生如下轉化:

A可能的結構式為:     (只寫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