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實驗小組在進行雙氧水分解的實驗時發(fā)現(xiàn):大家取不同濃度的雙氧水及不同質(zhì)量的二氧化錳進行的實驗,產(chǎn)生氣體的速率都不相同,那么過氧化氫分解的最佳催化條件是什么呢?他們決定進行探究。
(1)用下列簡圖,畫出實驗裝置(含試劑)示意圖。
(2)小組經(jīng)過實驗,取得如下數(shù)據(jù):
Z |
0.1 g |
0.3 g |
0.5 g |
1.5% |
223 s |
67 s |
56 s |
3.0% |
308 s |
109 s |
98 s |
4.5% |
395 s |
149 s |
116 s |
(說明:表中X是二氧化錳的質(zhì)量;Y是指反應停止時的時間;Z是雙氧水的質(zhì)量分數(shù))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①相同濃度的雙氧水的分解速率隨著二氧化錳用量的增加而________。
②從實驗效果和“綠色化學”的角度考慮,雙氧水的濃度相同時,加入________g的二氧化錳為較佳選擇,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該小組的小茂同學分析上述數(shù)據(jù)后得出“當用相同質(zhì)量的二氧化錳時,雙氧水的濃度越小,所需要的時間就越小,亦即其反應速率越快”的結論,你認為是否正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實驗小組在進行雙氧水分解的實驗時發(fā)現(xiàn):大家取不同濃度的雙氧水及不同質(zhì)量的二氧化錳進行的實驗,產(chǎn)生氣體的速率都不相同,那么過氧化氫分解的最佳催化條件是什么呢?他們決定進行探究。
(1)用下列簡圖,在答題卡的方框中畫出實驗裝置(含試劑)示意圖。
(2)小組經(jīng)過實驗,取得如下數(shù)據(jù):
(說明:表中X是二氧化錳的質(zhì)量;Y是指反應停止時的時間;Z是雙氧水的含量)
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①相同濃度的雙氧水的分解速率隨著二氧化錳用量的增加而___________。
②從實驗效果和“綠色化學”的角度考慮,雙氧水的濃度相同時,加入______g的二氧化錳為較佳選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該小組的小茂同學分析上述數(shù)據(jù)后認為:“當用相同質(zhì)量的二氧化錳時,雙氧水的濃度越小,所需要的時間就越少,亦即其反應速率越快”的結論,你認為是否正確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次數(shù) | H2O2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 | H2O2溶液用量/毫升 | 物質(zhì)D用量/克 | 反應溫度/℃ | 收集氣體體積/毫升 | 所需時間/秒 |
① | 30 | 5 | 0 | 85 | 2 | 3.8 |
② | 15 | 2 | 0.1 | 20 | 2 | 2.8 |
③ | 15 | 2 | 0.2 | 20 | 2 | 2.2 |
④ | 5 | 2 | 0.1 | 20 | 2 | 7.4 |
⑤ | 30 | 5 | 0 | 55 | 2 | 10.5 |
| ||
| ||
| ||
| ||
某興趣小組為驗證日常生活用的火柴頭上含有KClO3、MnO2、S,設計了以下實驗流程圖:
請回答以下問題:
(1)為驗證氣體A,按右圖所示進行實驗:若能觀察到 的現(xiàn)象,即可證明火柴頭上含有S元素。
(2)寫出步驟①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步驟②的實驗操作裝置如右下圖所示,該操作的名稱是 。
(4)要證明火柴頭中含有Cl元素的后續(xù)實驗步驟是 。
(5)有學生提出檢驗火柴頭上KClO3另一套實驗方案:
|
(6)該小組猜測濾渣D對雙氧水分解制氧氣的速率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設計并進行了以下5次實驗。
實驗次數(shù) | H2O2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 | H2O2溶液用量/毫升 | 物質(zhì)D用量/克 | 反應溫度/℃ | 收集氣體體積/毫升 | 所需時間/秒 |
① | 30 | 5 | 0 | 85 | 2 | 3.8 |
② | 15 | 2 | 0.1 | 20 | 2 | 2.8 |
③ | 15 | 2 | 0.2 | 20 | 2 | 2.2 |
④ | 5 | 2 | 0.1 | 20 | 2 | 7.4 |
⑤ | 30 | 5 | 0 | 55 | 2 | 10.5 |
由上表可知,實驗①和⑤能證明溫度越高,化學反應速率越快,實驗 和
證明物質(zhì)D的用量越大,反應速率越快。
(13分)某興趣小組為驗證日常生活用的火柴頭上含有KClO3、MnO2、S,設計了以下實驗流程圖:
請回答以下問題:
(1)為驗證氣體A,按右圖所示進行實驗:若能觀察到 的現(xiàn)象,即可證明火柴頭上含有S元素。
(2)寫出步驟①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步驟②的實驗操作裝置如右下圖所示,該操作的名稱是 。
(4)要證明火柴頭中含有Cl元素的后續(xù)實驗步驟是 。
(5)有學生提出檢驗火柴頭上KClO3另一套實驗方案:
|
實驗次數(shù) | H2O2溶液質(zhì)量分數(shù)% | H2O2溶液用量/毫升 | 物質(zhì)D用量/克 | 反應溫度/℃ | 收集氣體體積/毫升 | 所需時間/秒 |
① | 30 | 5 | 0 | 85 | 2 | 3.8 |
② | 15 | 2 | 0.1 | 20 | 2 | 2.8 |
③ | 15 | 2 | 0.2 | 20 | 2 | 2.2 |
④ | 5 | 2 | 0.1 | 20 | 2 | 7.4 |
⑤ | 30 | 5 | 0 | 55 | 2 | 10.5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