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類比遞推選擇題. 基礎1 定性分析選擇題 定性分析選擇題又稱普通選擇題.所謂定性分析.就是對化學概念的性質.本質等屬性的界定.利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物質的性質.實驗等為素材.考查學生能否準確地運用所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教材中已揭示出來的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與法則.來分析和解決化學問題. 典型題型與例題 題型一 分析選項型 [例題1] “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 .應該分類回收利用.生活中廢紙.廢棄的塑料袋.醫(yī)院的廢輸液管.廢舊輪胎等可以歸為一類加以回收利用.它們屬于 A.無機物 B.高分子化合物 C.鹽類 D.糖類 [解析] 這是一道常識題.廢紙是纖維素.廢塑料.廢輸液管.廢橡膠制品是合成高分子材料.所以它們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所以答案選B [例題2] 對下列各組離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H+.ClO-.Ba2+.HCO3-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 B.Mg2+.NH4+.Fe2+.NO3-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 C.Fe3+.K+.SCN-.Cl-能大量共存且溶液顯紅色 D.Na+.NO3-.CO32-.SO32-能在堿性溶液中大量共存 [解析] 我們可以對選項逐一分析進行篩選.A選項H+和HCO3-.不能大量共存,B選項在酸性溶液就有大量H+存在.這樣一來H+和NO3-就有強氧化性.會氧化Fe2+:C選項Fe3+和SCN-會反應生成Fe(SCN)3.不能大量共存.所以答案選D. [例題3] 下列物質久置空氣中.其中通過直接觀察無法確定其是否變質的是 A.硫酸亞鐵晶體 B.亞硫酸鈉粉末 C.塊狀氫氧化鈉 D.苯酚晶體 [解析] 硫酸亞鐵晶體由淺綠色變成棕黃色,塊狀氫氧化鈉變成粉末狀的碳酸鈉, 苯酚晶體由白色變成粉紅色,亞硫酸鈉粉末變成硫酸鈉粉末.顏色與狀態(tài)都沒變.所以 答案選B. [借鑒意義] 這類選擇題.我們可以根據(jù)已經(jīng)掌握的概念和原理.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對選項進行逐項分析.通過尋找各種不合理的因素.得到正確的答案.方法主要有直選法.篩選法.篩選法又叫排除法或淘汰法.由于這類選擇題命題意思多不完整.必須經(jīng)過選項的補充.限制才能有完整的題意.否則便無法解答.解此類題時常常要用到篩選法.掌握這種方法的要領是以題給條件為"篩子".將選項逐項分析.放棄錯誤的.留下正確的.其主要類型有:分次篩選反駁篩選等.比如例題2.3兩題就是對選項逐一分析.進行篩選而找到答案的. 題型二 具體代入型 [例題4] A和M為兩種元素.已知A位于短周期.巳A2-與M+的電子數(shù)之差為8.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和M原子的電子數(shù)之和可能為11 B.A和M的原子序數(shù)之差為8 C.A和M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8 D.A和M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差為7 [解析] 根據(jù)題意令A為O.M為K.或A為S.B為Na.或A為O.B為Li.可以得出答案為A. [例題5] 單質X能從鹽溶液中置換出單質Y.由此可知 A.當X.Y都是金屬時.X一定比Y活潑 B.當X.Y都是非金屬時.X一定比Y活潑 C.當X是金屬時.Y可能是金屬.也可能是非金屬 D.當X是非金屬時.Y可能是金屬.也可能是非金屬 [解析] A正確.比如Fe+CuSO4===FeSO4+Cu,B當X.Y都是非金屬時.X不一定比Y活潑.比如2NaBrO3+I2=== 2NalO3+Br2.C正確.比如Fe+CuSO4===FeSO4+Cu.2Na+CuSO4+2H2O===Na2SO4+Cu(OH)2++H2↑,D錯誤.所以答案選AC. [借鑒意義] 這類題目給出的條件很抽象.看似簡單卻很容易出錯.若選擇具體 的事物作為研究對象.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方法主要有 具體代入法或代入特例反駁法.比如例題4就找出符合題意的具體物質代入進行驗證 判斷.得到正確的答案.例題5就是代入特例反駁法. 題型三 本質特征型 [例題6] 5mL物質的量濃度為18mol/L的硫酸中加入足量銅片并加熱.充分反應.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有0.09mol的硫酸被還原 B.有0.045mol的硫酸被還原 C.充分反應后體系無硫酸剩余 D.消耗的銅的質量.一定少于2.88g [解析] 解答此題容易陷入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誤區(qū).必須抓住問題的本質:強氧化性是濃硫酸的特性.隨反應的進行.濃硫酸變稀.氧化性變?nèi)跸?反應將終止.因此參與反應的硫酸的物質的量-定少于0.09mol.被還原的硫酸一定少于0.045mol.同樣.參與反應的銅的質量也一定少于2.88 g.因此正確答案為D.類似的問題還有MnO2與濃鹽酸.Cu與濃硝酸或稀硝酸反應等. [例題7] 由于工業(yè)的發(fā)展.水資源污染日趨嚴重.水的凈化處理一直是受到高度重視的研究課題.某些含Al3+.Fe3+的化學試劑可用于凈水.如聚合硫酸鐵.其化學式為[Fe2(OH)m(SO4)3 - ]n.式中m不可能為 A.6 B.4 C.3 D.2 [解析] 題給物質的化學式很復雜.我們善于抓住問題的本質.就是3-≠0.即m≠6.所以選A.抓住了題目所提供的本質特征.貌似很復雜的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借鑒意義] 要善于抓住題目所提供的各種本質特征(如:反應本質特征.物質結構特征.數(shù)值特征.位置特征等).弱化或去掉干擾信息.實現(xiàn)問題的轉換和突破.就好比俗語說:"打蛇要打七寸".分析問題就是要找到問題的實質.比如例題7認識到硫酸根的個數(shù)不能為零.所以m≠6. 基礎1題型訓練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現(xiàn)有A、B、C、D、E、F、G七種核電荷數(shù)小于18的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一次遞增.其中:A原子核內(nèi)無中子,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的2倍,D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的3倍,E原子核外第一層比第三層電子數(shù)多1,F(xiàn)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第一層電子數(shù),G形成的-1價離子與Ar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相同;
由此推知:
(1)A原子符號是
11H
11H
;
(2)B原子結構示意圖是

(3)G元素形成的單質與A、D、E三元素形成呈堿性的化合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OH-+Cl2═Cl-+ClO-+H2O
2OH-+Cl2═Cl-+ClO-+H2O

單質F分別在C單質、B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3Mg+N2
 點燃 
.
 
Mg3N2
3Mg+N2
 點燃 
.
 
Mg3N2
;
2Mg+CO2
 點燃 
.
 
2MgO+C
2Mg+CO2
 點燃 
.
 
2MgO+C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組實驗驗證元素性質的遞變性規(guī)律.
(1)甲同學想驗證同周期元素金屬性強弱的規(guī)律,最好選用第
周期的
鈉、鎂、鋁
鈉、鎂、鋁
三種元素.最簡單的實驗是將大小相近的三小塊金屬分別投入相同濃度的稀鹽酸中,觀察現(xiàn)象.應該看到的現(xiàn)象是:
鈉劇烈反應,可能著火或爆炸
鈉劇烈反應,可能著火或爆炸

鎂反應較劇烈,產(chǎn)生大量氣泡
鎂反應較劇烈,產(chǎn)生大量氣泡
,
鋁反應比鎂緩慢,有較多的氣泡產(chǎn)生
鋁反應比鎂緩慢,有較多的氣泡產(chǎn)生

(2)乙同學設計實驗驗證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對應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強.他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以驗證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
該同學設計的實驗可直接證明三種酸的酸性強弱,已知A是強酸,常溫下可與銅反應;B是塊狀固體;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寫出所選用物質的化學式:
A:
HNO3
HNO3
;B:
CaCO3
CaCO3
;C:
Na2SiO3
Na2SiO3

②寫出燒杯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O2+SiO32-+H2O═H2SiO3↓+CO32-或2CO2+SiO32-+2H2O═H2SiO3↓+2HCO3-
CO2+SiO32-+H2O═H2SiO3↓+CO32-或2CO2+SiO32-+2H2O═H2SiO3↓+2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現(xiàn)有A、B、C、D、E五種核電荷數(shù)小于18的元素,其中:A原子核內(nèi)無中子,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的2倍,C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的3倍,D原子核外K層比M層電子數(shù)多1,,E形成的-1價離子與Ar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相同;
由此推知:
(1)A原子符號是
11H
11H

(2)B原子結構示意圖是

(3)E元素形成的單質與A、C、D三元素形成呈堿性的化合物反應的方程式:
2NaOH+Cl2═NaCl+NaClO+H2O
2NaOH+Cl2═NaCl+Na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有A、B、C、D、E五種短周期元素,它們的核電荷數(shù)依次增大.其中:C、D是金屬元素;A和C原子的最外層電子都只有一個;B和E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且B原子L層電子數(shù)是K層電子數(shù)的3倍;D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E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由此推知:
(1)寫出A、B、C、D、E五種元素的元素符號:A
H
H
 B
O
O
 C
Na
Na
  D
Al
Al
 E
S
S

(2)用電子式表示C、E兩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過程:

(3)D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與NaOH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Al(OH)3+OH-═AlO2-+2H2O
Al(OH)3+OH-═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一套實驗方案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
(1)請將下表中的實驗方案與實驗現(xiàn)象進行配對并補充所缺現(xiàn)象.
實驗方案 實驗現(xiàn)象
1.用砂紙擦后的鎂帶與沸水反應,再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
2.鈉與滴有酚酞試液的冷水反應
3.鎂帶與2mol/L的鹽酸反應
4.鋁條與2mol/L的鹽酸反應
A.
浮在水面、四處游動直至溶解、發(fā)出咝咝聲、溶液變成紅色
浮在水面、四處游動直至溶解、發(fā)出咝咝聲、溶液變成紅色


B.產(chǎn)生氣體,溶液變淺紅色
C.反應不十分強烈,產(chǎn)生的氣體可燃
D.劇烈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可燃
實驗方案 1 2 3 4
實驗現(xiàn)象
B
B
A
D
D
C
C
(2)通過本探究實驗,該同學得出第3周期元素金屬性的遞變規(guī)律是
同周期從左到右金屬性逐漸減弱
同周期從左到右金屬性逐漸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