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分)A、B、C為中學常見單質,其中一種為金屬;通常情況下A為固體、B為黃綠色氣體、C為無色氣體。D、E、F、G、H、X均為化合物,其中X常溫下是無色氣體,其水溶液是一種無氧強酸溶液,E為黑色固體,H在常溫下為液體。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某些反應條件和部分反應產物已略去)。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D X 。
(2)在反應①~⑦中,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填編號)。
(3)反應⑥的離子方程式為: 。
(4)往G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5)反應⑦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中每消耗0.3mol的A,可轉移電子 mol。
(6)除去D溶液中混有的少量G的方法是:
(7)在D溶液中制備無水D的方法是:
(8)分別寫出D溶液與小蘇打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8分)最近霧霾天氣又開始肆虐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其中SO2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利用鈉堿循環(huán)法可除去SO2。
(1)鈉堿循環(huán)法中,吸收液為Na2SO3溶液,該吸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2)已知H2SO3的電離常數(shù)為 K1=1.54×10-2 , K2=1.02×10-7, H2CO3的電離常數(shù)為 K1=4.30×10-7, K2= 5.60×10-11,則下列微粒可以共存的是_____________。
A.CO32- HSO3- B.HCO3- HSO3-
C.SO32- HCO3- D.H2SO3 HCO3-
(3)吸收液吸收SO2的過程中,pH隨n(SO3²﹣):n(HSO3﹣)變化關系如下表:
n(SO3²﹣):n(HSO3﹣) |
91 :9 |
1 :1 |
1 :91 |
pH |
8.2 |
7.2 |
6.2 |
①上表判斷NaHSO3溶液顯 性,從原理的角度解釋原因
②在NaHSO3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不正確的是(選填字母):
A.(Na+)= 2c(SO32-)+ c(HSO3-),
B.(Na+)> c(HSO3-)> c(H+)> c(SO32-)> c(OH-),
C.(H2SO3)+ c(H+)= c(SO32-)+ (OH-),
D.(Na+)+ c(H+)= 2 c(SO32-)+ c(HSO3-)+ c(OH-)
(4)當吸收液的pH降至約為6時,需送至電解槽再生 。再生示意圖如下:
① 吸收液再生過程中的總反應方程式是 。
② 當電極上有1mol電子轉移時陰極產物為 克.
(20分)A、B、C為中學常見單質,其中一種為金屬;通常情況下A為固體、B為黃綠色氣體、C為無色氣體。D、E、F、G、H、X均為化合物,其中X常溫下是無色氣體,其水溶液是一種無氧強酸溶液,E為黑色固體,H在常溫下為液體。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某些反應條件和部分反應產物已略去)。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D X 。
(2)在反應①~⑦中,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填編號)。
(3)反應⑥的離子方程式為: 。
(4)往G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5)反應⑦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中每消耗0.3mol的A,可轉移電子 mol。
(6)除去D溶液中混有的少量G的方法是:
(7)在D溶液中制備無水D的方法是:
(8)分別寫出D溶液與小蘇打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8分)最近霧霾天氣又開始肆虐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其中SO2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利用鈉堿循環(huán)法可除去SO2。
(1)鈉堿循環(huán)法中,吸收液為Na2SO3溶液,該吸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2)已知H2SO3的電離常數(shù)為 K1=1.54×10-2 , K2=1.02×10-7, H2CO3的電離常數(shù)為 K1=4.30×10-7, K2= 5.60×10-11,則下列微粒可以共存的是_____________。
A.CO32- HSO3- B.HCO3- HSO3-
C.SO32- HCO3- D.H2SO3 HCO3-
(3)吸收液吸收SO2的過程中,pH隨n(SO3²﹣):n(HSO3﹣)變化關系如下表:
n(SO3²﹣):n(HSO3﹣) | 91 :9 | 1 :1 | 1 :91 |
pH | 8.2 | 7.2 | 6.2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