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展開了如下探究:
(1)小明同學選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制取氧氣.制取過程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實驗前小明同學先向儀器A中加入水,然后將導氣管放入水槽中,并打開儀器A的活塞,觀察導氣管口是否有連續(xù)的氣泡出現.該實驗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2)小雨閱讀課外資料得知:雙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錳還可用氧化銅等物質作催化劑,于是他對氧化銅產生了探究興趣.
【提出問題】
氧化銅是否也能作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它是否比二氧化錳催化效果更好?
【設計實驗】
小雨以生成等體積的氧氣為標準,設計了下列三組實驗(其它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忽略).
實驗序號 | KClO3質量 | 其他物質質量 | 待測數據 |
① | 1.2g | l | |
② | 1.2g | CuO 0.5g |
③ | 1.2g | MnO2 0.5g |
①上述實驗應測量的“待測數據”是________.
②若實驗②比實驗①的“待測數據”更________(填“大”或“小”),說明氧化銅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率.
③將實驗②反應后的固體經提純分離仍得到0.5克黑色粉末,再將黑色粉末放入試管中,________(簡述操作和現象),說明氧化銅還能作氯酸鉀的催化劑.
【評價設計】你認為小雨設計實驗③和實驗②對比的目的是________.
(3)小林同學對“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對反應速度有何影響”展開如下探究:取不同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進行實驗,記錄數據如下:
實驗 | 1 | 2 | 3 | 4 | 5 |
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 | 1% | 3% | 5% | 10% | 15% |
MnO2粉末用量/g | 0.5 | 0.5 | 0.5 | 0.5 | 0.5 |
收集到500mL氣體時所用時間/秒 | 560 | 186 | 103 | 35 | 12 |
①根據以上數據分析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對反應速度有怎樣的影響:________;
②小芳同學驗證實驗后二氧化錳的質量是否仍為0.5g,她取反應后的溶液進行如下操作:________、洗滌、干燥、稱量,她用如圖2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試指出圖中的三處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