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czwl
來源:0102 期中題
題型:實驗題
某興趣小組的甲乙丙三位同學合作估測常溫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1)如果選擇了鼓(含棒槌)的實驗,除了這種器材外,至少還需要什么器材(2 個)___________
(2)如果甲負責敲鼓,乙負責記時,丙負責聽聲,那么請補充一個實驗步驟。
(A)量出200m 的直線距離 s 并做記錄
(B)甲同學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學看到敲鼓的同時開始計時
(C)當負責聽聲的丙同學聽到鼓聲時立即喊停
(D)乙同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補充)
(E)將測得的時間 t 記錄下來
(F)反復實驗
(3)請你為他們設計一個測量聲音速度的實驗記錄表格,設計的表格應體現(xiàn)上述實驗要求
(4)造成誤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少于 1 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wl
來源:
題型:
、實驗探究題(共28分)
、(1)測小燈泡(電阻約5Ω)電功率的實驗中。圖7
是某同學尚未完成的實物連接圖,請用筆畫線
代替導線,使其連接成正確的測量電路。
(2)甲乙丙三位同學在做“用電流表測電流”的分
組實驗中,閉合開關前,他們的電流表指針均指 圖7
在零刻度處。當閉合開關試觸時,發(fā)現(xiàn)電流表指針擺動分別出現(xiàn)了如圖8甲、乙、丙所示的三種情況。請分析他們在電流表的使用上分別存在什么問題,并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圖8
甲同學的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學的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學的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wl
來源:
題型:
(1)測小燈泡(電阻約5Ω)電功率的實驗中。圖是某同學尚未完成的實物連接圖,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使其連接成正確的測量電路。
(2)甲乙丙三位同學在做“用電流表測電流”的分組實驗中,閉合開關前,他們的電流表指針均指 在零刻度處。當閉合開關試觸時,發(fā)現(xiàn)電流表指針擺動分別出現(xiàn)了如圖甲、乙、丙所示的三種情況。請分析他們在電流表的使用上分別存在什么問題,并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s
甲同學的問題:__________;乙同學的問題:__________;
丙同學的問題: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wl
來源:
題型:
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nèi)缦卤硭荆?br />
參賽者 |
甲 |
乙 |
丙 |
成績/s |
14.5 |
13.6 |
13.2 |
根據(jù)表中成績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這里比較三人運動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
的條件下比較
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wl
來源:
題型:
甲乙丙三位同學都做勻速直線運動,甲的速度是5千米/小時、乙的速度是1.2米/秒,丙的速度是36千米/小時,這三個人的速度關系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wl
來源:
題型:
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nèi)缦卤硭荆?BR>
參賽者 |
甲 |
乙 |
丙 |
成績/s |
14.5 |
13.6 |
13.2 |
根據(jù)表中成績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學,他的速度是
,表示的含義是
.這里比較三人運動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
的條件下比時間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wl
來源:
題型:
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成績?nèi)绫硭?,則第一名的是
乙
乙
同學,這里比較賽跑快慢的方法是
路程相同,比較時間的長短
路程相同,比較時間的長短
.
參賽者 |
甲 |
乙 |
丙 |
成績t/s |
14.2 |
13.7 |
13.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wl
來源:
題型:
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nèi)缦卤硭荆?BR>
參賽者 |
甲 |
乙 |
丙 |
成績/s |
14.5 |
13.6 |
13.2 |
根據(jù)表中成績可知,跑得最快的速度是
7.58 m/s
7.58 m/s
,這里比較三人運動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
路程
路程
的條件下比時間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wl
來源:
題型:
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nèi)绫硭荆瑒t獲得第一名的是
乙
乙
同學且速度為
7.30m/s
7.30m/s
,這里裁判比較三人跑步快慢時采用的方法是
相同路程比時間
相同路程比時間
.如果比賽終點的記時員聽到起點的發(fā)令槍的聲音才開始記時,則同學們的比賽成績比實際情況要
好
好
(選填“好”或“差”),與實際成績之間的誤差約為
0.294
0.294
秒.
甲乙丙三位同學百米賽跑的成績 |
參賽者 |
甲 |
乙 |
丙 |
成績(秒) |
14.2 |
13.7 |
13.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wl
來源:2006-2007學年江蘇省常州市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nèi)绫硭?,則獲得第一名的是______同學且速度為______,這里裁判比較三人跑步快慢時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如果比賽終點的記時員聽到起點的發(fā)令槍的聲音才開始記時,則同學們的比賽成績比實際情況要______(選填“好”或“差”),與實際成績之間的誤差約為______秒.
甲乙丙三位同學百米賽跑的成績 |
參賽者 | 甲 | 乙 | 丙 |
成績(秒) | 14.2 | 13.7 | 13.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wl
來源:2010-2011學年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nèi)缦卤硭荆?br />
根據(jù)表中成績可知,跑得最快的速度是
,這里比較三人運動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
的條件下比時間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wl
來源:2008-2009學年上海市松江二中九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nèi)缦卤硭荆?br />
根據(jù)表中成績可知,跑得最快的速度是
,這里比較三人運動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
的條件下比時間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wl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海晏中學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nèi)缦卤硭荆?br />
根據(jù)表中成績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學,他的速度是
,表示的含義是
.這里比較三人運動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
的條件下比時間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wl
來源:2007-2008學年蘇科版八年級(上)期末物理模擬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nèi)缦卤硭荆?br />
根據(jù)表中成績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學,他的速度是
,表示的含義是
.這里比較三人運動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
的條件下比時間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wl
來源:2010-2011學年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上岡中學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nèi)缦卤硭荆?br />
根據(jù)表中成績可知,跑得最快的速度是
,這里比較三人運動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
的條件下比時間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wl
來源:2011年中考物理總復習專題:關于路程和時間的計算問題(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乙丙三位同學都做勻速直線運動,甲的速度是5千米/小時、乙的速度是1.2米/秒,丙的速度是36千米/小時,這三個人的速度關系是( )
A.V甲>V乙>V丙
B.V甲>V丙>V乙
C.V乙>V甲>V丙
D.V丙>V甲>V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wl
來源:2005-2006學年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nèi)缦卤硭荆?br />
根據(jù)表中成績可知,跑得最快的速度是
,這里比較三人運動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
的條件下比時間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wl
來源:2012-2013學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郊尾、楓江、蔡襄教研小片區(qū)九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成績?nèi)绫硭荆瑒t第一名的是
同學,這里比較賽跑快慢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wl
來源:2010-2011學年蘇科版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2(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nèi)缦卤硭荆?br />
根據(jù)表中成績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學,他的速度是
,表示的含義是
.這里比較三人運動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
的條件下比時間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wl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體育課上,甲乙丙三位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們的成績?nèi)缦卤硭荆?br>
參賽者 |
甲 |
乙 |
丙 |
成績/s |
14.5 |
13.6 |
13.2 |
根據(jù)表中成績可知,跑得最快的速度是______,這里比較三人運動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______的條件下比時間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