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czyw 來源:2012屆江蘇省鹽城地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調研測試語文試卷(A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小題。(15分)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節(jié)選自《桃花溪記》)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1)才通人 才: ▲
(2)豁然開朗 豁然: ▲
(3)阡陌交通 交通: ▲
(4)悉如外人 悉: ▲
【小題2】.翻譯文中畫線語句。(4分)
(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乙】范宣年八歲,后園挑菜,誤傷指,大啼。人問:“痛邪?”答曰:“非為痛,身體發(fā)膚,不敢毀傷①,是以啼耳!”宣潔行廉約②,韓豫章③遺④絹百匹,不受。減五十匹,復不受。如是減半,遂至一匹,既終不受。韓后與范同載,就車中裂二丈與范,云:“人寧可使婦無褲邪?”范笑而受之。 (選自《世說新語·德行篇》)
【注釋】①身體發(fā)膚,不敢毀傷:語出《孝經》:“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雹跐嵭校浩沸懈邼?。廉約:廉潔儉省。③韓豫章:字康伯,歷任豫章太守、丹楊尹、吏部尚書。④遺:贈送。
【小題3】. 下列選項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誤傷指”中的“誤”可解釋為“誤會”。 |
B.“答曰:‘非為痛,身體發(fā)膚,不敢毀傷,是以啼耳!’”一句省略了主語“范宣”。 |
C.文中畫線句的朗讀停頓可標注為“宣∕潔行廉約”。 |
D.“人寧可使婦無褲邪?”意為“一個人難道可以讓妻子沒有褲子穿嗎?”。 |
科目:czyw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鹽城地區(qū)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調研測試語文試卷(A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小題。(15分)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節(jié)選自《桃花溪記》)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1)才通人 才: ▲
(2)豁然開朗 豁然: ▲
(3)阡陌交通 交通: ▲
(4)悉如外人 悉: ▲
2..翻譯文中畫線語句。(4分)
(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乙】范宣年八歲,后園挑菜,誤傷指,大啼。人問:“痛邪?”答曰:“非為痛,身體發(fā)膚,不敢毀傷①,是以啼耳!”宣潔行廉約②,韓豫章③遺④絹百匹,不受。減五十匹,復不受。如是減半,遂至一匹,既終不受。韓后與范同載,就車中裂二丈與范,云:“人寧可使婦無褲邪?”范笑而受之。 (選自《世說新語·德行篇》)
【注釋】①身體發(fā)膚,不敢毀傷:語出《孝經》:“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雹跐嵭校浩沸懈邼?。廉約:廉潔儉省。③韓豫章:字康伯,歷任豫章太守、丹楊尹、吏部尚書。④遺:贈送。
3.. 下列選項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誤傷指”中的“誤”可解釋為“誤會”。
B.“答曰:‘非為痛,身體發(fā)膚,不敢毀傷,是以啼耳!’”一句省略了主語“范宣”。
C.文中畫線句的朗讀停頓可標注為“宣∕潔行廉約”。
D.“人寧可使婦無褲邪?”意為“一個人難道可以讓妻子沒有褲子穿嗎?”。
4.. 乙文主要寫了范宣哪兩件事?這些事情表現了他怎樣的品質?(4分)
科目:c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A.“誤傷指”中的“誤”可解釋為“誤會”。 |
B.“答曰:‘非為痛,身體發(fā)膚,不敢毀傷,是以啼耳!’”一句省略了主語“范宣”。 |
C.文中畫線句的朗讀停頓可標注為“宣∕潔行廉約”。 |
D.“人寧可使婦無褲邪?”意為“一個人難道可以讓妻子沒有褲子穿嗎?”。 |
科目:c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小題。(15分)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節(jié)選自《桃花溪記》)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1)才通人 才: ▲
(2)豁然開朗 豁然: ▲
(3)阡陌交通 交通: ▲
(4)悉如外人 悉: ▲
2..翻譯文中畫線語句。(4分)
(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乙】范宣年八歲,后園挑菜,誤傷指,大啼。人問:“痛邪?”答曰:“非為痛,身體發(fā)膚,不敢毀傷①,是以啼耳!”宣潔行廉約②,韓豫章③遺④絹百匹,不受。減五十匹,復不受。如是減半,遂至一匹,既終不受。韓后與范同載,就車中裂二丈與范,云:“人寧可使婦無褲邪?”范笑而受之。 (選自《世說新語·德行篇》)
【注釋】①身體發(fā)膚,不敢毀傷:語出《孝經》:“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雹跐嵭校浩沸懈邼崱As:廉潔儉省。③韓豫章:字康伯,歷任豫章太守、丹楊尹、吏部尚書。④遺:贈送。
3.. 下列選項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誤傷指”中的“誤”可解釋為“誤會”。
B.“答曰:‘非為痛,身體發(fā)膚,不敢毀傷,是以啼耳!’”一句省略了主語“范宣”。
C.文中畫線句的朗讀停頓可標注為“宣∕潔行廉約”。
D.“人寧可使婦無褲邪?”意為“一個人難道可以讓妻子沒有褲子穿嗎?”。
4.. 乙文主要寫了范宣哪兩件事?這些事情表現了他怎樣的品質?(4分)
科目:czyw 來源:2011-2012學年安徽省安慶市樅陽縣儀山初中八年級第一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三)比較閱讀《桃花源記》(節(jié)選)和《大道之行也》,回答問題。(15分)
【甲】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br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思。(4分)
(1)阡陌交通( )(2)便要還家。 ( )
(3)選賢與能( ) (4)盜竊亂賊而不作( )
【小題2】.下列句中劃線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芳草鮮美鮮為人知 | B.便舍船 屋舍儼然 |
C.復前行不復出焉 | D.處處志之 尋向所志 |
科目:czyw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南省安陽市招模擬考試語文試卷(一)(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節(jié)選文字,完成文后題目。(共11分)
(一)林盡水渾,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節(jié)選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二)明日,宿旦子岡。甫①行數里,見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②于田間。蓋江北之俗,婦女亦耕田力作;以視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產者,其俗詢③美塵。偶合騎步行,過一農家,其丈夫方擔糞灌園,而婦人汲井④且浣衣;間有豆棚瓜架,又有樹數株郁郁然,兒女啼笑,雞鳴犬吠。余顧而慕之,以為此家之中,有萬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遠甚也!
(節(jié)選自《乙亥北行蜀記》)
注:①甫:剮,才。②耘:除草。③詢:確實。④汲井,從井里打水。
1.解釋下藹劃線詞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豁然:
(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絕境: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3.在文字(一)中,桃花源中的民風如何?從哪些內容可以看出來?(4分)
4.節(jié)選文字(一)、(二)在展現的生活圖景和表現手法方面各有何相同點?(3分)
科目:c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A.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
B.之緣溪行,忘路之遠近(選文) 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
C.為武陵人捕魚為業(yè)(選文) 不足為外人道也(選文) |
D.雖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 |
A.所選文段出自《桃花源記》,作者陶淵明,東晉人。 |
B.文章是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為線索來結構全文的。 |
C.桃源中人與漁人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的生活是不一樣的。 |
D.太守遣人隨漁人去尋找桃花源,說明太守也想到桃源中去過桃花源中人的生活。 |
科目:czyw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省寧波地區(qū)八年級第一次質量評估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桃花源記》(8分)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br />【小題1】解釋下面句中劃線字詞的的含義。(2分 )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2)悉如外人
【小題2】下面劃線詞的意思和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B.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
C.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 D.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
科目:c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大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阡陌交通( ) (2)欣然規(guī)往( )
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芳草鮮美 陶后鮮有聞 B.悉如外人 悉以咨之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屬予作文以記之 D.設酒殺雞作食 食之不能盡其材
3.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4.請用簡潔的文字補充下面對“漁人”行蹤的概括:
發(fā)現桃花源→ →做客桃花源→離開桃花源→ 。
5.“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會理想,請談談你對作者這一社會理想的積極意義的認識。
科目:czyw 來源:2012-2013學年四川省成都鐵中八年級上學期12月檢測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9分,每小題3分)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br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 后遂無問津者。
【小題1】 選出下列解釋有誤的一項:
A.舍:便舍船(舍棄 )屋舍儼然(房子) |
B.尋:尋向所志(不久) 尋病終(尋找) |
C.志:處處志之(做標記) 尋向所志(做的標記) |
D.其:余人各復延至其家(他們,代詞,代”桃源人’”)其中往來種作(代詞,代指”桃花源”) |
A.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
B.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
C.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
D.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
A.桃花源寫了漁人奇,桃林奇,洞口奇,人物奇,結局奇可見這是一個亦真亦幻,虛無縹緲的幻想。 |
B.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皆嘆惋”是因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
C.課文以桃花源為線索,按照發(fā)現桃林,進入桃源,出而復尋的時間順序為線索。 |
D.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過桃花源的生活情狀來表現他的社會理想。反映廣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所以中間部分要詳寫。開頭和結尾只跟故事的傳奇性質有關,寫得簡單. |
科目:c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節(jié)選)和《桃花源詩》(節(jié)選),然后回答小題。(15分)
[文]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詩]…相命肆①農耕,日入從所憩。桑竹垂余蔭,菽稷②隨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③王稅?;穆窌?sup>④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⑤猶古法,衣裳無新制。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草榮識節(jié)和,木衰知風厲。雖無紀歷志,四時自成歲。怡然有余樂,于何勞智慧!…
【注】①肆,盡力。②菽稷,莊稼。③靡,無。
④曖(ài),掩蔽。⑤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禮器。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1)不足為外人道也( ▲ ) (2)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 )
(3)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 )(4)日入從所憩(▲ )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童孺縱行歌,斑白歡游詣。
3.陶淵明在《桃花源詩》中有“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的詩句,《桃花源記》中哪句話與其表達的意思相近?(2分)
4.綜合文句“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和詩句“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的內容,我們對桃花源有怎樣的了解?(2分)
5.作者生活的時代,賦役繁重,戰(zhàn)亂紛起,但文中描繪的卻是另外一番圖景,這寄寓了他什么樣的愿望?(3分)
科目:czyw 來源:2012-2013學年四川省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古文《桃花源記》(17分)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木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A.村中人見漁人后,“大驚,問所從來”是因為他們:_____________________。
B.表現桃花源中人熱情好客的淳樸風尚和人與人之間的友好和睦關系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文中加橫線字的拼音和字義。(4分)
A.怡.( )_______ |
B.遂( )_______ |
C.為( )________ |
D.語( )_________ |
3.在下段括號中填入被省略的人稱詞。(3分)
( )見漁人,乃大驚,問( )所從來。( )具答之。(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皆嘆惋?! ?/p>
4.翻譯句子,注意加橫線的詞:(4分)
①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中人為什么“皆嘆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桃花源”是陶淵明虛構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為什么還要寫它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czyw 來源:2013屆廣東省湛江市八年級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恰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現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劃線詞的意義。(4分)
(1) 阡陌交通 阡陌: (2)便要還家 要:
(3) 余人各復延其家 延: (4) 便扶向路 扶: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武陵人捕魚為業(yè)不足為外人道也 |
B.忘路之遠近漁人甚異之 |
C.見漁人,乃大驚乃不知有漢 |
D.遂與外人間尋向所志,遂迷 |
3.請將文中畫線句子“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翻譯成現代漢語。(3分)
4.本文通過虛擬的桃花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2分)
科目:czyw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杭州余杭八校發(fā)展聯盟初二上期第一次聯考語文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 (16分)
(甲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乙 )陶潛,字元亮,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xiāng)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曰:“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逼渥孕蛉绱耍瑫r人謂之實錄。甚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①融然②。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張,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節(jié)選自《晉書》)
[注]①適:滿足。②融然:和悅快樂的樣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與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標志。
1.解釋下列句子劃線的詞(4分)
①漁人甚異之( ) ②阡陌交通( )
③穎脫不羈 ( ) ④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 ( )
2.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漁人甚異之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屬 |
B.見漁人,乃大驚乃不知有漢 |
C.武陵人捕魚為業(yè)不足為外人道也 |
D.屋舍儼然環(huán)堵蕭然 |
3.請從[乙]文中摘錄出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屬”所表現的理想生活形成強烈反差的句子。(2分)
4.從[乙]文看,陶淵明的琴沒有琴弦,他本人也不會撫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卻“撫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撫琴嗎?結合全文看,這反映了他怎樣的性格?(3分)
5.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②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科目:czyw 來源:2012屆重慶市初三下學期月考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
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成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問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 ”不足為外人道也?!?/p>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解釋下列劃線詞語的意思。(4分)
(1)屋舍儼然 ________________ (2)便要還家 ________________
(3)遂迷 ________________ (4)尋病終 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項劃線字與現在意思一樣的是( )(2分)
A.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
B.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
C.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
D.不足為外人道也 |
3.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對文章理解不正確的是( )(2分)
A.本文采用層層設疑的寫法,既表達了作者希望在現實中看到一個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也能激發(fā)讀者的興趣。 |
B.見到村中人的生活狀況,漁人“乃大驚”,說明眼前的場景是他先前所未見過的。 |
C.漁人“處處志之”,卻“遂迷”,讓故事亦真亦幻,具有較濃的傳奇色彩。 |
D.對于桃花源,劉子驥之后就無人“問津”,似乎也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的嘆惋之情。 |
5.作者在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樣的社會理想,今天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個理想?(3分)
科目:czyw 來源:2011屆山東省濟南市學業(yè)水平考試語文5月模擬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二)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br />(節(jié)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滁①于五代干戈之際,用武之地也。自唐失其政,海內分裂,豪杰并起而爭,所在為敵國者,何可勝數?及②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今滁介江淮之間,舟車商賈、四方賓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見外事,而安于畎畝衣食,以樂生送死。
修③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又幸④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游也。因為本⑤其山川,道⑥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遂書以名其亭焉。
(節(jié)選自歐陽修《豐樂亭記》)
【注釋】①滁:滁州。②及:等到。③修:指歐陽修。④幸:慶幸。
⑤因為:于是就。本:根據。⑥道:稱道。
【小題1】.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jié)奏。(只畫一處)(1分)
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
【小題2】.解釋下列語句中劃線詞的意思。(2分)
(1)阡陌交通( ) (2)便要還家( )
【小題3】.下面四個選項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①屬予作文以記之②遂書以名其亭焉。 |
B.①不足為外人道也②所在為敵國者 |
C.①圣人出而四海一②樂其地僻而事簡 |
D.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②舟車商賈、四方賓客之所不至 |
科目:czyw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初三中考一模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小題。(16分)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1.9.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3分)
科目:czyw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溫州育英國際實驗學初二上期期中考試語文卷A(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桃花源記》選段,完成文后題目。(10分)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⑵悉如外人 ⑶皆嘆惋
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表現了桃花源中人們 _______ 的特點;他們在送漁人離開時囑咐他“不足為外人道也”是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淵明怎樣的社會理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czyw 來源:2014屆云南省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桃花源記》的選段,完成小題。(共10分)
《桃花源記》(節(jié)選)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p>
1.本文的作者是 ,名 ,字 , (朝代)著名詩人。(2分)
2.解釋下列劃線的詞語。(2分)
①便要還家 ②悉如外人
③ 具答之 ④阡陌交通
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4.選文中哪些地方表現出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用原文回答)(2分)
5.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寄托了怎樣的社會理想?(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