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gzyw 來源:高考三人行 語文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6題。
護軍營士竇禮近出不還營,以為亡,表言逐捕,沒其妻盈及男女為官奴婢。盈連至州府,稱冤自訟,莫有省者。乃辭詣廷尉。柔問曰:“汝何以知夫不亡?”盈垂泣對曰:“夫少單特,養(yǎng)一老嫗為母,事甚恭謹,又哀兒女,撫視不離,非是輕狡不顧家室者也?!比嶂貑栐唬骸叭攴虿慌c人有怨仇乎?”對曰:“夫良善,與人無仇?!庇衷唬骸叭攴虿慌c人交錢財乎?”時曰:“嘗出錢與同營士焦子文,求不得?!睍r子文適坐小事系獄,柔乃見子文,問所坐。言次,曰:“汝頗曾舉人錢不?”子文曰:“自以單貧,初不敢單人錢物也?!比岵熳游?B>色動,遂日:“汝昔舉竇禮錢,何言不邪?”子文怪,知事露,應對不次。柔曰:“汝已殺禮,便宜早服。”子文于是叩頭,具首殺禮本末,埋藏處所。柔便遣吏卒,承子丈辭往掘挖,即得其尸。詔書復盈母子為平民,班天下,以禮為戒。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表言逐捕 表言:公開宣布
B.時子文適坐小事系獄 坐:因為
C.柔察子文色動 色動:臉變色
D.具首殺禮本末 具:具,通“俱”,全部
2.分別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粗的字的意思,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兩個“辭”字不同,兩個“次”字也不同
B.兩個“辭”字不同,兩個“次”字相同
C.兩個“辭”字相同,兩個“次”字也相同
D.兩個“辭”字相同,兩個“次”字不同
3.下列加粗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意義不同的一項是
[ ]
A.竇禮近出不還營,以為亡
B.汝已殺禮,便宜早服
C.初不敢舉人錢物也
D.子文于是叩頭
4.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最能體現高柔斷案嚴明的一組是
①非是輕狡不顧家室者也
②時子文適坐小事系獄
③柔察子文色動
④汝昔舉竇禮錢,何言不邪
⑤應對不次
⑥承子文辭往掘挖
[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5.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組是
[ ]
A.竇禮是護軍營的士兵,出軍營沒有按時返回,誤認為逃兵而遭追捕。
B.竇妻盈是個堅強不屈的女性,對丈夫的為人有真切的了解
C.子文是個忘恩負義,見錢眼開,貪得無厭的勢利小人。
D.高柔,能受理下層人的案件并多方查證,是個執(zhí)法公平的司法官。
6.翻譯下列句子。
(1)稱冤自訟,莫有省者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哀兒女,撫視不離,非是輕狡不顧家室者也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高柔斷案
護軍營士竇禮近出不還營,以為亡,表言逐捕,沒其妻盈及男女為官奴婢。盈連至州府,稱冤自訟,莫有省者。乃辭詣廷尉。柔問日:“汝何以知夫不亡?”盈垂泣對曰:“夫少單特,養(yǎng)一老嫗為母,事甚恭謹,又哀兒女,撫視不離,非是輕狡不顧家室者也。”柔重問曰:“汝夫不與人有怨仇乎?”對日:“夫良善,與人無仇?!庇秩眨骸叭攴虿慌c人交錢財乎?”對日:“嘗出錢與同營士焦子文,求不得?!睍r子文適坐小事系獄,柔乃見子文,問所坐。言次,曰:“汝曾舉人錢不?”子文日:“自以單貧,初不敢舉人錢物也?!比岵熳游纳珓?,遂日:“汝昔舉竇禮錢,何言不邪?”子文怪,知事露,應對不次。柔日:“汝已殺禮,便宜旱服?!弊游挠谑沁殿^,具首殺禮本末,埋藏處所。柔便遣吏卒,承子文辭往挖掘,即得其尸。詔書復盈母子為平民,班文天下,以禮為戒。(《三國志》)
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竇禮近出不還營,以為亡 逃跑
B.養(yǎng)一老嫗為母,事甚恭謹 侍奉
C.稱冤自訟,莫有省者 知道
D.班文天下 頒布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稱冤自訟,莫有省者 為自己辯白
B.夫少單特,養(yǎng)一老嫗為母 孤單
C.具首殺禮本末 全面交代(罪行)
D.汝已殺禮,便宜早服 應該
3.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①子文怪,知事露,應對不次 ②全軍為上,破軍次之
③乃辭詣廷尉 ④承子文辭往挖掘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 ( )
A.沒其妻盈及男女為官奴婢
——收他的妻子盈和家中的男女仆人為官府的奴婢
B.汝曾舉人錢不?
——你是不是曾經拿過別人的錢?
C.時子文適坐小事系獄
——當時子文正好因一件小事被關進監(jiān)獄里
D.柔察子文色動
——高柔觀察到子文有悔改之意
5.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體現高柔斷案高明的一組是( )
① 又日:“汝夫不與人交錢財乎?”
② 詔書復盈母子為平民,班文天下,以禮為戒
③ 柔察子文色動,遂日:“汝昔舉竇禮錢,何言不邪?”
④ 柔便遣吏卒,承子文辭往挖掘,即得其尸
⑤ 稱冤自訟,莫有省者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高柔斷案手段高明,開始故意不受理禮妻的訴訟,靜觀禮妻的反應。
B.竇禮少年喪父,對母親盡心侍奉。
C.竇禮之妻去州府申冤,但沒有人查問此案。
D.焦子文見高柔來獄中,知事已敗,不敢再有隱瞞。
科目:gzyw 來源:期中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漢士擇所從
漢自中平黃巾之亂,天下震擾。士大夫莫不擇所從,以為全身遠害之計,然非豪杰不能也。
荀彧少時,以潁川四戰(zhàn)之地,勸父老亟避之,鄉(xiāng)人多懷土不能去,彧獨率宗族往冀州,袁紹待以上賓之禮。彧度紹終不能定大業(yè),去而從曹操。 其鄉(xiāng)人留者,多為賊所殺。
袁紹遣使迎汝南士大夫,和洽獨往荊州,劉表以上客待之。洽曰:“所以不從本初,避爭地也。 昏世之主,不可黷近,久而不去,讒慝將興?!彼炷现淞?,其留者多為表所害。
曹操牧兗州,陳留太守張邈與之親友??な扛呷岐氁詾殄惚爻碎g為變,率鄉(xiāng)人欲避之,眾皆以曹、張相親,不然其言。柔舉家適河北,邈果叛操。
郭嘉初見袁紹,謂其謀臣辛評等曰:“智者審于量主,袁公多端寡要,好謀無決,難與共濟大難,吾將更舉以求主,子盍去乎?”評等曰:“袁氏今最強,去將何之?”嘉不復言,遂去依曹操。操召見,與論天下事。出曰:“真吾主也?!?/p>
杜襲、趙儼、繁欽避亂荊州,欽數見奇于表,襲曰:“所以俱來者,欲全身以待時耳。子若見能不已,非吾徒敢?!奔疤熳佣荚S,儼曰:“曹鎮(zhèn)東必能濟華夏,吾知歸矣?!彼煸劜佟?/p>
河間邢颙在無終,聞操定冀州,謂田疇曰:“聞曹公法令嚴,民厭亂矣,亂極則平。請以身先?!彼煅b還鄉(xiāng)里。疇曰:“颙,天民之先覺者也?!?/p>
孫策定丹陽,呂范請暫領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眾,豈宜復屈小職!”范曰:“今舍本土而托將軍者,欲濟世務也。譬猶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敗,此亦范計,非但將軍也?!辈邚闹?/p>
周瑜聞策聲問①注,便推結分好,及策卒權立,瑜謂權可與共成大業(yè),遂委心服事焉。
諸葛亮在襄陽,劉表不能起;一見劉備,事之不疑。此諸人識見如是,安得困于亂世哉!
(選自《容齋隨筆》),
注①聲問: “問” 通“聞”, 聲望;聲問即聲望。
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曹操牧兗州,陳留太守張邈與之親友 親友:親人朋友
B.欽數見奇于表 見奇:顯現奇才
C.譬猶同舟涉海,一事不牢 牢:謹慎
D.諸葛亮在襄陽,劉表不能起 起:任用
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明豪杰之士遠見卓識的一組是( )
①彧度紹終不能定大業(yè),去而從曹操
②郡士高柔獨以為邈必乘間為變,率鄉(xiāng)人欲避之
③杜襲、趙儼、繁欽避亂荊州,欽數見奇于表
④袁紹遣使迎汝南士大夫,和洽獨往荊州,劉表以上客待。
⑤周瑜聞策聲問,便推結分好
⑥諸葛亮在襄陽,劉表不能起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認為黃巾起義之后天下大亂,士大夫們紛紛“擇木而棲”,尋找賴以托身的主人,但只有英雄豪杰才能真正找到賴以托身的主人。
B.荀彧開始時率宗族前往冀州只是為了躲避家鄉(xiāng)潁川的戰(zhàn)亂,袁紹待他很好,但荀彧發(fā)現袁紹不能成就大業(yè),最終離開袁紹投奔曹操。
C.袁紹派遣使者延請汝南的士大夫,和洽之所以棄袁紹而往荊州,是因為他認為袁紹昏庸不可輕率接近,而荊州的劉表才是可以信任的人。
D.孫策平定丹陽后,呂范請求暫領丹陽都督職務,一方面是想和孫策共謀大事,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長遠之計打算。
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1)智者審于量主,袁公多端寡要,好謀無決,難與共濟大難。
(2)聞曹公法令嚴,民厭亂矣,亂極則平。
(3)此諸人識見如是,安得困于亂世哉!。
科目:gzyw 來源:2010年四川省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每小題3分,共9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題。
王修字叔治,北海營陵人也。年七歲喪母。母以社日亡,來歲鄰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鄰里聞之,為之罷社。年二十,游學南陽,止張奉舍。奉舉家得疾病,無相視者,修親隱恤之,病愈乃去。初平中,北??兹谡僖詾橹鞑?,守高密令。高密孫氏素豪俠,人客數犯法。民有相劫者,賊入孫氏,吏不能執(zhí)。修將吏民圍之,孫氏拒守,吏民畏憚不敢近。修令吏民:“敢有不攻者與同罪?!睂O氏懼,乃出賊。由是豪強懾服。頃之,郡中有反者。修聞融有難,夜往奔融。賊初發(fā),融謂左右曰:“能冒難來,惟王修耳!” 言終而修至。融每難,修雖休歸在家,無不至。
袁潭在青州,辟修為治中從事,別駕劉獻數毀短修。后獻以事當死,修理之,得免。時人益以此多焉。袁紹又辟修除即墨令,后復為譚別駕。紹死,譚、尚有隙。尚攻譚,譚軍敗,修率吏民往救譚。譚喜曰:“成吾軍者,王別駕也?!弊T之敗,劉詢起兵漯陰,諸城皆應。譚嘆息曰:“今舉州背叛,豈孤之不德耶!” 修曰:“東萊太守管統(tǒng)雖在海表,此人不反,必來。”后十余日,統(tǒng)果棄其妻子來赴譚。譚復欲攻尚,修諫曰:“兄弟還相攻擊,是敗亡之道也?!弊T不聽,遂與尚相攻擊,請救于太祖。太祖既破冀州,譚又叛,太祖遂引軍攻譚于南皮。修時運糧在樂安,聞譚急,將所領兵及諸從事數十人往赴譚。至高密,聞譚死,下馬號哭曰:“無君焉歸?”遂詣太祖,乞收葬譚尸。太祖欲觀修意,默然不應。修復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斂譚尸,然后就戮,無所恨?!碧婕纹淞x,聽之。袁氏政寬,在職勢者多蓄聚。太祖破鄴,籍沒審配等家財物貲以萬數。及破南皮,閱修家,谷不滿十斛,有書數百卷。太祖嘆曰:“士不妄有名?!蹦硕Y辟為司空椽,行司金中郎將,遷魏郡太守。為治,抑強扶弱,明賞罰,百姓稱之。
魏國既建,為大司農郎中令。頃之,病卒官。子忠,官至東萊太守、散騎常侍。初,修識高柔于弱冠,異王基于幼童,終皆遠至,世稱其知人。
1.對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別駕劉獻數毀短修 短:詆毀,指責
B.時人益以此多焉 多:稱贊,贊美
C.紹死,譚、尚有隙 隙:隔閡,嫌怨
D.然后就戮,無所恨 恨:仇恨,忿恨
2.下面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母以社日亡,來歲鄰里社 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B.鄰里聞之,為之罷社 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
C.今舉州背叛,豈孤之不德耶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D.太祖遂引軍攻譚于南皮 而恥學于師
3.下列對原文內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項是
A.王修是孝子,社日是他母親的忌日,王修在這一天悼念母親極為哀痛,鄰里深為其孝心感動,為此停止了社日活動。
B.王修重道義,做事不張揚,對于得疾病的張奉一家,王修暗中親自照顧他們,直到他們病好了才離開。
C.王修知恩圖報,能做到“受其恩,食其祿,赴其難”。盡管袁譚不聽王修之言,兄弟相殘以致眾叛親離,但后來袁譚有急,王修率眾救急,聽到袁譚的死訊,下馬號哭,請求太祖,讓他收葬袁譚的尸體。
D.太祖時,在職的有權勢的人大都積聚財物,而王修為官清廉,當太祖攻破南皮,察看王修家,糧谷不滿十斛,只有書籍幾百卷,太祖對他贊嘆不已。
4.將文言文中劃線的語句翻譯為現代漢語。(10分)
(1)修令吏民:“敢有不攻者與同罪。”孫氏懼,乃出賊。由是豪強懾服。(4分)
(2)至高密,聞譚死,下馬號哭曰:“無君焉歸?” (3分)
(3)為治,抑強扶弱,明賞罰,百姓稱之。(3分)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4題。
王修字叔治,北海營陵人也。年七歲喪母。母以社日亡,來歲鄰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鄰里聞之,為之罷社。年二十,游學南陽,止張奉舍。奉舉家得疾病,無相視者,修親隱恤之,病愈乃去。初平中,北??兹谡僖詾橹鞑?,守高密令。高密孫氏素豪俠,人客數犯法。民有相劫者,賊入孫氏,吏不能執(zhí)。修將吏民圍之,孫氏拒守,吏民畏憚不敢近。修令吏民:“敢有不攻者與同罪?!睂O氏懼,乃出賊。由是豪強懾服。頃之,郡中有反者。修聞融有難,夜往奔融。賊初發(fā),融謂左右曰:“能冒難來,惟王修耳!” 言終而修至。融每難,修雖休歸在家,無不至。
袁潭在青州,辟修為治中從事,別駕劉獻數毀短修。后獻以事當死,修理之,得免。時人益以此多焉。袁紹又辟修除即墨令,后復為譚別駕。紹死,譚、尚有隙。尚攻譚,譚軍敗,修率吏民往救譚。譚喜曰:“成吾軍者,王別駕也。”譚之敗,劉詢起兵漯陰,諸城皆應。譚嘆息曰:“今舉州背叛,豈孤之不德耶!” 修曰:“東萊太守管統(tǒng)雖在海表,此人不反,必來?!焙笫嗳?,統(tǒng)果棄其妻子來赴譚。譚復欲攻尚,修諫曰:“兄弟還相攻擊,是敗亡之道也。”譚不聽,遂與尚相攻擊,請救于太祖。太祖既破冀州,譚又叛,太祖遂引軍攻譚于南皮。修時運糧在樂安,聞譚急,將所領兵及諸從事數十人往赴譚。至高密,聞譚死,下馬號哭曰:“無君焉歸?”遂詣太祖,乞收葬譚尸。太祖欲觀修意,默然不應。修復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斂譚尸,然后就戮,無所恨。”太祖嘉其義,聽之。袁氏政寬,在職勢者多蓄聚。太祖破鄴,籍沒審配等家財物貲以萬數。及破南皮,閱修家,谷不滿十斛,有書數百卷。太祖嘆曰:“士不妄有名。”乃禮辟為司空椽,行司金中郎將,遷魏郡太守。為治,抑強扶弱,明賞罰,百姓稱之。
魏國既建,為大司農郎中令。頃之,病卒官。子忠,官至東萊太守、散騎常侍。初,修識高柔于弱冠,異王基于幼童,終皆遠至,世稱其知人。
1.對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別駕劉獻數毀短修 短:詆毀,指責
B.時人益以此多焉 多:稱贊,贊美
C.紹死,譚、尚有隙 隙:隔閡,嫌怨
D.然后就戮,無所恨 恨:仇恨,忿恨
2.下面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母以社日亡,來歲鄰里社 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B.鄰里聞之,為之罷社 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
C.今舉州背叛,豈孤之不德耶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D.太祖遂引軍攻譚于南皮 而恥學于師
3.下列對原文內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項是 ( )
A.王修是孝子,社日是他母親的忌日,王修在這一天悼念母親極為哀痛,鄰里深為其孝心感動,為此停止了社日活動。
B.王修重道義,做事不張揚,對于得疾病的張奉一家,王修暗中親自照顧他們,直到他們病好了才離開。
C.王修知恩圖報,能做到“受其恩,食其祿,赴其難”。盡管袁譚不聽王修之言,兄弟相殘以致眾叛親離,但后來袁譚有急,王修率眾救急,聽到袁譚的死訊,下馬號哭,請求太祖,讓他收葬袁譚的尸體。
D.太祖時,在職的有權勢的人大都積聚財物,而王修為官清廉,當太祖攻破南皮,察看王修家,糧谷不滿十斛,只有書籍幾百卷,太祖對他贊嘆不已。
4.將文言文中劃線的語句翻譯為現代漢語。
(1)修令吏民:“敢有不攻者與同罪?!睂O氏懼,乃出賊。由是豪強懾服。
(2)至高密,聞譚死,下馬號哭曰:“無君焉歸?”
(3)為治,抑強扶弱,明賞罰,百姓稱之。
科目:gzyw 來源:2011年湖北省高三年級二月份調研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漢士擇所從
漢自中平黃巾之亂,天下震擾。士大夫莫不擇所從,以為全身遠害之計,然非豪杰不能也。
荀彧少時,以潁川四戰(zhàn)之地,勸父老亟避之,鄉(xiāng)人多懷土不能去,彧獨率宗族往冀州,袁紹待以上賓之禮。彧度紹終不能定大業(yè),去而從曹操。
其鄉(xiāng)人留者,多為賊所殺。
袁紹遣使迎汝南士大夫,和洽獨往荊州,劉表以上客待之。洽曰:“所以不從本初,避爭地也。 昏世之主,不可黷近,久而不去,讒慝將興。”遂南之武陵,其留者多為表所害。
曹操牧兗州,陳留太守張邈與之親友??な扛呷岐氁詾殄惚爻碎g為變,率鄉(xiāng)人欲避之,眾皆以曹、張相親,不然其言。柔舉家適河北,邈果叛操。
郭嘉初見袁紹,謂其謀臣辛評等曰:“智者審于量主,袁公多端寡要,好謀無決,難與共濟大難,吾將更舉以求主,子盍去乎?”評等曰:“袁氏今最強,去將何之?”嘉不復言,遂去依曹操。操召見,與論天下事。出曰:“真吾主也?!?br>
杜襲、趙儼、繁欽避亂荊州,欽數見奇于表,襲曰:“所以俱來者,欲全身以待時耳。子若見能不已,非吾徒敢?!奔疤熳佣荚S,儼曰:“曹鎮(zhèn)東必能濟華夏,吾知歸矣?!彼煸劜佟?br>
河間邢颙在無終,聞操定冀州,謂田疇曰:“聞曹公法令嚴,民厭亂矣,亂極則平。請以身先?!彼煅b還鄉(xiāng)里。疇曰:“颙,天民之先覺者也?!?br>
孫策定丹陽,呂范請暫領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眾,豈宜復屈小職!”范曰:“今舍本土而托將軍者,欲濟世務也。譬猶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敗,此亦范計,非但將軍也。”策從之。
周瑜聞策聲問①注,便推結分好,及策卒權立,瑜謂權可與共成大業(yè),遂委心服事焉。
諸葛亮在襄陽,劉表不能起;一見劉備,事之不疑。此諸人識見如是,安得困于亂世哉!
(選自《容齋隨筆》),
注①聲問: “問” 通“聞”, 聲望;聲問即聲望。
1.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曹操牧兗州,陳留太守張邈與之親友親友:親人朋友 |
B.欽數見奇于表見奇:顯現奇才 |
C.譬猶同舟涉海,一事不牢牢:謹慎 |
D.諸葛亮在襄陽,劉表不能起起:任用 |
2.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明豪杰之士遠見卓識的一組是( )
①彧度紹終不能定大業(yè),去而從曹操
②郡士高柔獨以為邈必乘間為變,率鄉(xiāng)人欲避之
③杜襲、趙儼、繁欽避亂荊州,欽數見奇于表
④袁紹遣使迎汝南士大夫,和洽獨往荊州,劉表以上客待。
⑤周瑜聞策聲問,便推結分好
⑥諸葛亮在襄陽,劉表不能起
A.①②⑤ |
B.①③⑥ |
C.②③⑥ |
D.③④⑤ |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認為黃巾起義之后天下大亂,士大夫們紛紛“擇木而棲”,尋找賴以托身的主人,但只有英雄豪杰才能真正找到賴以托身的主人。 |
B.荀彧開始時率宗族前往冀州只是為了躲避家鄉(xiāng)潁川的戰(zhàn)亂,袁紹待他很好,但荀彧發(fā)現袁紹不能成就大業(yè),最終離開袁紹投奔曹操。 |
C.袁紹派遣使者延請汝南的士大夫,和洽之所以棄袁紹而往荊州,是因為他認為袁紹昏庸不可輕率接近,而荊州的劉表才是可以信任的人。 |
D.孫策平定丹陽后,呂范請求暫領丹陽都督職務,一方面是想和孫策共謀大事,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長遠之計打算。 |
4.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智者審于量主,袁公多端寡要,好謀無決,難與共濟大難。(4分)
(2)聞曹公法令嚴,民厭亂矣,亂極則平。(3分)
(3)此諸人識見如是,安得困于亂世哉!。(3分)
科目:gzyw 來源:2011年湖北省黃石二中高三年級二月份調研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漢士擇所從
漢自中平黃巾之亂,天下震擾。士大夫莫不擇所從,以為全身遠害之計,然非豪杰不能也。
荀彧少時,以潁川四戰(zhàn)之地,勸父老亟避之,鄉(xiāng)人多懷土不能去,彧獨率宗族往冀州,袁紹待以上賓之禮。彧度紹終不能定大業(yè),去而從曹操。 其鄉(xiāng)人留者,多為賊所殺。
袁紹遣使迎汝南士大夫,和洽獨往荊州,劉表以上客待之。洽曰:“所以不從本初,避爭地也。 昏世之主,不可黷近,久而不去,讒慝將興?!彼炷现淞?,其留者多為表所害。
曹操牧兗州,陳留太守張邈與之親友??な扛呷岐氁詾殄惚爻碎g為變,率鄉(xiāng)人欲避之,眾皆以曹、張相親,不然其言。柔舉家適河北,邈果叛操。
郭嘉初見袁紹,謂其謀臣辛評等曰:“智者審于量主,袁公多端寡要,好謀無決,難與共濟大難,吾將更舉以求主,子盍去乎?”評等曰:“袁氏今最強,去將何之?”嘉不復言,遂去依曹操。操召見,與論天下事。出曰:“真吾主也?!?br />杜襲、趙儼、繁欽避亂荊州,欽數見奇于表,襲曰:“所以俱來者,欲全身以待時耳。子若見能不已,非吾徒敢。”及天子都許,儼曰:“曹鎮(zhèn)東必能濟華夏,吾知歸矣?!彼煸劜?。
河間邢颙在無終,聞操定冀州,謂田疇曰:“聞曹公法令嚴,民厭亂矣,亂極則平。請以身先?!彼煅b還鄉(xiāng)里。疇曰:“颙,天民之先覺者也?!?br />孫策定丹陽,呂范請暫領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眾,豈宜復屈小職!”范曰:“今舍本土而托將軍者,欲濟世務也。譬猶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敗,此亦范計,非但將軍也?!辈邚闹?。
周瑜聞策聲問①注,便推結分好,及策卒權立,瑜謂權可與共成大業(yè),遂委心服事焉。
諸葛亮在襄陽,劉表不能起;一見劉備,事之不疑。此諸人識見如是,安得困于亂世哉!
(選自《容齋隨筆》),
注①聲問: “問” 通“聞”, 聲望;聲問即聲望。
【小題1】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曹操牧兗州,陳留太守張邈與之親友親友:親人朋友 |
B.欽數見奇于表見奇:顯現奇才 |
C.譬猶同舟涉海,一事不牢牢:謹慎 |
D.諸葛亮在襄陽,劉表不能起起:任用 |
A.①②⑤ | B.①③⑥ | C.②③⑥ | D.③④⑤ |
A.作者認為黃巾起義之后天下大亂,士大夫們紛紛“擇木而棲”,尋找賴以托身的主人,但只有英雄豪杰才能真正找到賴以托身的主人。 |
B.荀彧開始時率宗族前往冀州只是為了躲避家鄉(xiāng)潁川的戰(zhàn)亂,袁紹待他很好,但荀彧發(fā)現袁紹不能成就大業(yè),最終離開袁紹投奔曹操。 |
C.袁紹派遣使者延請汝南的士大夫,和洽之所以棄袁紹而往荊州,是因為他認為袁紹昏庸不可輕率接近,而荊州的劉表才是可以信任的人。 |
D.孫策平定丹陽后,呂范請求暫領丹陽都督職務,一方面是想和孫策共謀大事,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長遠之計打算。 |
科目:gzyw 來源:2013-2014年河北省第一學期高三調研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19分)
高柔字文惠,陳留人也。柔從兄干,袁紹甥也,在河北呼柔,柔舉家從之。太祖①平袁氏,以柔為管長??h中素聞其名,奸吏數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臨政,吏嘗有非,猶尚容之。況此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復之。”咸還,皆自勵,咸為佳吏。
高干既降,頃之以并州叛。柔自歸太祖,太祖欲因誅之,以為刺奸令史;處法允當,獄無留滯,辟為丞相倉曹屬。鼓吹②宋金等在合肥亡逃。舊法,軍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猶不息,更重其刑。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給官,主者奏盡殺之。柔啟曰:“士卒亡軍,誠在可疾,然竊聞其中時有悔者。愚謂乃宜貸其妻子,一可使賊中不信,二可使誘其還心。正如前科,固已絕其意望,而猥復重之,柔恐自今在軍之士,見一人亡逃,誅將及己,亦且相隨而走,不可復得殺也。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碧嬖唬骸吧??!奔粗共粴⒔鹉?、弟,蒙活者甚眾。
文帝③踐阼,以柔為治書侍御史,賜爵關內侯。民間數有誹謗妖言,帝疾之,有妖言輒殺,而賞告者。柔上疏曰:“今妖言者必戮,告之者輒賞。既使過誤無反善之路, 又將開兇狡之群相誣罔之漸,誠非所以息奸省訟,緝熙治道也,臣愚以為宜除妖謗賞告之法,以降天父養(yǎng)物之仁?!钡鄄患磸?,而相誣告得滋甚。帝乃下詔:“敢以誹謗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之?!庇谑撬旖^。帝以宿嫌,欲枉法誅治書執(zhí)法④鮑勛,而柔固執(zhí)不從詔命。帝怒甚,遂召柔詣臺⑤;遣使者承指至廷尉考查勛,勛命乃遣柔還寺⑥。
初,公孫淵兄晃,為內侍。先淵未反,數陳其變。及淵謀逆,帝不忍市斬,欲就獄殺之。柔上疏曰:“晃及妻子,叛逆之類,誠應梟縣,勿使遺育。而臣竊聞晃先數自歸,陳淵禍萌,雖為兇族,原心可恕。臣以為晃信有言,宜貸其死;茍自無言,便當市斬。今進不赦其命,退不彰其罪,閉著囹圄,使自引分,四方觀國,或疑此舉也?!钡鄄宦?,竟遣使赍金屑飲晃及其妻子。賜以棺、衣,殯斂于宅。
景元四年,年九十薨。 (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有刪改)
注:①太祖:曹操。②鼓吹:軍中鼓吹手。③文帝:曹丕。④治書執(zhí)法:官職。⑤臺:尚書臺。⑥寺:廷尉官署。
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帝踐阼 登基
B.辟為丞相倉曹屬 辟 征召
C.誠應梟縣 首領
D.誠非所以息奸省訟 訴訟、打官司
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說明高柔看問題比常人深遠的一組是( )
①邴吉臨政,吏嘗有非,猶尚容之 ②高干叛,柔自歸太祖
③處法允當,獄無留滯 ④愚謂乃宜貸其妻子
⑤臣愚以為宜除妖謗賞告之法 ⑥帝欲誅鮑勛,柔固執(zhí)不從詔命
A. 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高柔被曹操任命為管縣長官后,一些奸邪的官員懾于他的名聲都離開了,聽到高柔寬容的教令后,又全都回來復職,并全都自勉成了好官。
B.高柔直言敢諫,秉公執(zhí)法,雖然不阿順曹氏父子,但確是為鞏固曹氏政權而竭忠盡智。
C.曹氏父子信賴高柔,委以重任,高柔每有所諫,便即采納,只在殺鮑勛一事上未采納高柔的意見。
D.公孫晃事前多次向朝廷告發(fā)其弟公孫淵謀逆,因此事發(fā)后明帝不忍將公孫晃公開處斬,想在獄中悄悄殺掉他,高柔上疏阻止這種不合法規(guī)的做法,可惜沒有奏效。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舊法,軍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猶不息,更重其刑。
(2)臣以為晃信有言,宜貸其死;茍自無言,便當市斬。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19分)
高柔字文惠,陳留人也。柔從兄干,袁紹甥也,在河北呼柔,柔舉家從之。太祖①平袁氏,以柔為管長??h中素聞其名,奸吏數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臨政,吏嘗有非,猶尚容之。況此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復之。”咸還,皆自勵,咸為佳吏。
高干既降,頃之以并州叛。柔自歸太祖,太祖欲因誅之,以為刺奸令史;處法允當,獄無留滯,辟為丞相倉曹屬。鼓吹②宋金等在合肥亡逃。舊法,軍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猶不息,更重其刑。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給官,主者奏盡殺之。柔啟曰:“士卒亡軍,誠在可疾,然竊聞其中時有悔者。愚謂乃宜貸其妻子,一可使賊中不信,二可使誘其還心。正如前科,固已絕其意望,而猥復重之,柔恐自今在軍之士,見一人亡逃,誅將及己,亦且相隨而走,不可復得殺也。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太祖曰:“善。”即止不殺金母、弟,蒙活者甚眾。
文帝③踐阼,以柔為治書侍御史,賜爵關內侯。民間數有誹謗妖言,帝疾之,有妖言輒殺,而賞告者。柔上疏曰:“今妖言者必戮,告之者輒賞。既使過誤無反善之路, 又將開兇狡之群相誣罔之漸,誠非所以息奸省訟,緝熙治道也,臣愚以為宜除妖謗賞告之法,以降天父養(yǎng)物之仁?!钡鄄患磸模嗾_告得滋甚。帝乃下詔:“敢以誹謗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之?!庇谑撬旖^。帝以宿嫌,欲枉法誅治書執(zhí)法④鮑勛,而柔固執(zhí)不從詔命。帝怒甚,遂召柔詣臺⑤;遣使者承指至廷尉考查勛,勛命乃遣柔還寺⑥。
初,公孫淵兄晃,為內侍。先淵未反,數陳其變。及淵謀逆,帝不忍市斬,欲就獄殺之。柔上疏曰:“晃及妻子,叛逆之類,誠應梟縣,勿使遺育。而臣竊聞晃先數自歸,陳淵禍萌,雖為兇族,原心可恕。臣以為晃信有言,宜貸其死;茍自無言,便當市斬。今進不赦其命,退不彰其罪,閉著囹圄,使自引分,四方觀國,或疑此舉也?!钡鄄宦?,竟遣使赍金屑飲晃及其妻子。賜以棺、衣,殯斂于宅。
景元四年,年九十薨。 (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有刪改)
注:①太祖:曹操。②鼓吹:軍中鼓吹手。③文帝:曹丕。④治書執(zhí)法:官職。⑤臺:尚書臺。⑥寺:廷尉官署。
1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帝踐阼 登基
B.辟為丞相倉曹屬 辟 征召
C.誠應梟縣 首領
D.誠非所以息奸省訟 訴訟、打官司
1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說明高柔看問題比常人深遠的一組是( )
①邴吉臨政,吏嘗有非,猶尚容之 ②高干叛,柔自歸太祖
③處法允當,獄無留滯 ④愚謂乃宜貸其妻子
⑤臣愚以為宜除妖謗賞告之法 ⑥帝欲誅鮑勛,柔固執(zhí)不從詔命
A. 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高柔被曹操任命為管縣長官后,一些奸邪的官員懾于他的名聲都離開了,聽到高柔寬容的教令后,又全都回來復職,并全都自勉成了好官。
B.高柔直言敢諫,秉公執(zhí)法,雖然不阿順曹氏父子,但確是為鞏固曹氏政權而竭忠盡智。
C.曹氏父子信賴高柔,委以重任,高柔每有所諫,便即采納,只在殺鮑勛一事上未采納高柔的意見。
D.公孫晃事前多次向朝廷告發(fā)其弟公孫淵謀逆,因此事發(fā)后明帝不忍將公孫晃公開處斬,想在獄中悄悄殺掉他,高柔上疏阻止這種不合法規(guī)的做法,可惜沒有奏效。
1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舊法,軍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猶不息,更重其刑。
(2)臣以為晃信有言,宜貸其死;茍自無言,便當市斬。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每小題3分,共9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試題。
王修字叔治,北海營陵人也。年七歲喪母。母以社日亡,來歲鄰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鄰里聞之,為之罷社。年二十,游學南陽,止張奉舍。奉舉家得疾病,無相視者,修親隱恤之,病愈乃去。初平中,北??兹谡僖詾橹鞑荆馗呙芰?。高密孫氏素豪俠,人客數犯法。民有相劫者,賊入孫氏,吏不能執(zhí)。修將吏民圍之,孫氏拒守,吏民畏憚不敢近。修令吏民:“敢有不攻者與同罪?!睂O氏懼,乃出賊。由是豪強懾服。頃之,郡中有反者。修聞融有難,夜往奔融。賊初發(fā),融謂左右曰:“能冒難來,惟王修耳!” 言終而修至。融每難,修雖休歸在家,無不至。
袁潭在青州,辟修為治中從事,別駕劉獻數毀短修。后獻以事當死,修理之,得免。時人益以此多焉。袁紹又辟修除即墨令,后復為譚別駕。紹死,譚、尚有隙。尚攻譚,譚軍敗,修率吏民往救譚。譚喜曰:“成吾軍者,王別駕也?!弊T之敗,劉詢起兵漯陰,諸城皆應。譚嘆息曰:“今舉州背叛,豈孤之不德耶!” 修曰:“東萊太守管統(tǒng)雖在海表,此人不反,必來?!焙笫嗳?,統(tǒng)果棄其妻子來赴譚。譚復欲攻尚,修諫曰:“兄弟還相攻擊,是敗亡之道也?!弊T不聽,遂與尚相攻擊,請救于太祖。太祖既破冀州,譚又叛,太祖遂引軍攻譚于南皮。修時運糧在樂安,聞譚急,將所領兵及諸從事數十人往赴譚。至高密,聞譚死,下馬號哭曰:“無君焉歸?”遂詣太祖,乞收葬譚尸。太祖欲觀修意,默然不應。修復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斂譚尸,然后就戮,無所恨?!碧婕纹淞x,聽之。袁氏政寬,在職勢者多蓄聚。太祖破鄴,籍沒審配等家財物貲以萬數。及破南皮,閱修家,谷不滿十斛,有書數百卷。太祖嘆曰:“士不妄有名?!蹦硕Y辟為司空椽,行司金中郎將,遷魏郡太守。為治,抑強扶弱,明賞罰,百姓稱之。
魏國既建,為大司農郎中令。頃之,病卒官。子忠,官至東萊太守、散騎常侍。初,修識高柔于弱冠,異王基于幼童,終皆遠至,世稱其知人。
對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別駕劉獻數毀短修 短:詆毀,指責
B.時人益以此多焉 多:稱贊,贊美
C.紹死,譚、尚有隙 隙:隔閡,嫌怨
D.然后就戮,無所恨 恨:仇恨,忿恨
下面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母以社日亡,來歲鄰里社 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B.鄰里聞之,為之罷社 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
C.今舉州背叛,豈孤之不德耶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D.太祖遂引軍攻譚于南皮 而恥學于師
下列對原文內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項是
A.王修是孝子,社日是他母親的忌日,王修在這一天悼念母親極為哀痛,鄰里深為其孝心感動,為此停止了社日活動。
B.王修重道義,做事不張揚,對于得疾病的張奉一家,王修暗中親自照顧他們,直到他們病好了才離開。
C.王修知恩圖報,能做到“受其恩,食其祿,赴其難”。盡管袁譚不聽王修之言,兄弟相殘以致眾叛親離,但后來袁譚有急,王修率眾救急,聽到袁譚的死訊,下馬號哭,請求太祖,讓他收葬袁譚的尸體。
D.太祖時,在職的有權勢的人大都積聚財物,而王修為官清廉,當太祖攻破南皮,察看王修家,糧谷不滿十斛,只有書籍幾百卷,太祖對他贊嘆不已。
將文言文中劃線的語句翻譯為現代漢語。
(1)修令吏民:“敢有不攻者與同罪?!睂O氏懼,乃出賊。由是豪強懾服。
(2)至高密,聞譚死,下馬號哭曰:“無君焉歸?”
(3)為治,抑強扶弱,明賞罰,百姓稱之。
科目:gzyw 來源:河北省模擬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gzyw 來源:0108 期中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
漢士擇所從
漢自中平黃巾之亂,天下震擾,士大夫莫不擇所從,以為全身遠害之計,然非豪杰不能也。
荀彧少時,以潁川四戰(zhàn)之地,勸父老亟避之,鄉(xiāng)人多懷土不能去,彧獨率宗族往冀州,袁紹待以上賓之禮,彧度紹終不能定大業(yè),去而從曹操,其鄉(xiāng)人留者,多為賊所殺。
袁紹遣使迎汝南士大夫,和洽獨往荊州,劉表以上客待之,洽曰:“所以不從本初,避爭地也?;枋乐?,不可黷近,久而不去,讒慝(tè(節(jié)選自南宋·洪邁《容齋隨筆》)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勸父老亟避之 亟:趕快,馬上
B.昏世之主,不可黷近 黷:隨便
C.不然其言 然:認為……對
D.智者審于量主 審:審問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
B.
C.
D.
3.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優(yōu)秀人才更善于選擇英明君主”的一組是
①彧度紹終不能定大業(yè),去而從曹操?、谒炷现淞辍、劭な扛呷岐氁詾殄惚爻碎g為變?、芗尾粡脱?,遂去依曹操?、莶苕?zhèn)東必能濟華夏,吾知歸矣?、拮雍庖延写蟊?,豈宜復屈小職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④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袁紹曾用上賓的禮節(jié)對待荀彧,但荀彧感覺袁紹成不了大業(yè),于是轉而投奔曹操。
B.袁紹在汝南招賢納士,和洽感覺袁紹是一個昏世之君,于是離開袁紹南去武陵。
C.繁欽在避難于荊州之時,曾引起劉表的注意并得到欣賞,杜襲嚴厲告誡繁欽,不要輕易做劉表的官員。
D.作者在本篇文章中,用了大量的事實,說明了優(yōu)秀的人才要善于選擇英明的君主,才能成就自己的功業(yè)。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化語。
(1)士大夫莫不擇所從,以為全身遠害之計,然非豪杰不能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將更舉以求主,子盍去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若見能不已,非吾徒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gzyw 來源:山西省實驗中學2008屆高三年級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 題型:048
|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漢士擇所從
漢自中平黃巾之亂,天下震擾,士大夫莫不擇所從,以為全身遠害之計,然非豪杰不能也。
荀彧少時,以潁川四戰(zhàn)之地,勸父老亟避之,鄉(xiāng)人多懷土不能去。彧獨率宗族往冀州,袁紹待以上賓之禮。彧度紹終不能定大業(yè),去而從曹操。其鄉(xiāng)人留者,多為賊所殺。
袁紹遣使迎汝南士大夫。和洽獨往荊州,劉表以上客待之。洽曰:“所以不從本初,避爭地也。昏世之主,不可黷近,久而不去,讒慝將興?!彼炷现淞辏淞粽叨酁楸硭?。
曹操牧兗州,陳留太守張邈與之親友。郡士高柔獨以為邈必乘間為變,率鄉(xiāng)人欲避之,眾皆以曹、張相親,不然其言。柔舉家適河北,邈果叛操。
郭嘉初見袁紹,謂其謀臣辛評等曰:“智者審于量主,袁公多端寡要,好謀無決,難與共濟大難,吾將更舉以求主,子盍去乎?”評等曰:“袁氏今最強,去將何之?”嘉不復言,遂去依曹操。操召見,與論天下事。出曰:“真吾主也。”
杜襲、趙儼、繁欽避亂荊州,欽數見奇于表,襲曰:“所以俱來者,欲全身以待時耳。子若見能不已,非吾徒也?!?/u>及天子都許,儼曰:“曹鎮(zhèn)東必能濟華夏,吾知歸矣?!彼煸劜?。
河間邢颙在無終,聞操定冀州,謂田疇曰:“聞曹公法令嚴,民厭亂矣,亂極則平,請以身先?!彼煅b還鄉(xiāng)里。疇曰:“颙,天民之先覺者也。”
孫策定丹陽,呂范請暫領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眾,豈宜復屈小職!”范曰:“今舍本土而托將軍者,欲濟世務也,譬猶同舟涉海,一事不牢,即俱受其敗,此亦范計,非但將軍也?!辈邚闹?。周瑜聞策聲譽,便推結分好,及策卒權立,瑜謂權可與共成大業(yè),遂委心服事焉。
諸葛亮在襄陽,劉表不能起,一見劉備,事之不疑。
此諸人識見如是,安得困于亂世哉!
(選自《容齋隨筆》,有刪改)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不可黷近 黷近:親近
B.柔舉家適河北 適:到
C.子盍去乎 盍:何不
D.袁公多端寡要 寡要:少謀
2.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能夠表現“漢士擇所從”的一組是( )
①袁紹遣使迎汝南士大夫 ②陳留太守張邈與之親友
③嘉不復言,遂去依曹操 ④曹鎮(zhèn)東必能濟華夏,吾知歸矣
⑤孫策定丹陽,呂范請暫領都督 ⑥策從之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漢朝自從平定黃巾之亂以后,天下動蕩不寧,士大夫都在選擇自己將要跟隨的對象,以此來保全自己。
B.郭嘉是一位有遠見的漢士,他初次見到袁紹,就覺得袁紹不是一個可以依靠的人,于是勸說袁紹的謀臣辛評離開袁紹。
C.文章列舉的一些漢士,更多的是投奔曹操,作者這樣安排,可以更加突出這些漢士的遠見卓識。
D.作者對荀彧、和洽、高柔、郭嘉、杜襲、趙儼、邢颙、呂范、周瑜、諸葛亮等漢士的選擇都持肯定態(tài)度。
4.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郡士高柔獨以為邈必乘間為變,率鄉(xiāng)人欲避之,眾皆以曹、張相親,不然其言。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俱來者,欲全身以待時耳。子若見能不已,非吾徒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gzyw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高柔字文惠,陳留圉人也。柔從兄干,袁紹甥也。在河北呼柔,柔舉宗從之。太祖平袁氏,以柔為管長。縣中素聞其名,奸吏數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臨政,吏嘗有非,猶尚容之。況此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復之?!毕踢€皆自勵,咸為佳吏。
柔自歸太祖,處法允當。魏國初建,拜丞相理曹掾。宋金等在合肥亡逃。舊法,軍征士亡,考竟其妻子。太祖患猶不息,更重其刑。金有母妻及二弟皆給官,主者奏盡殺之。柔啟曰:“士卒亡軍,誠在可疾,然竊聞其中時有悔者。愚謂乃宜貸其妻子,一可使賊中不信,二可使誘其還心。正如前科,固已絕其意望,而復重之,柔恐自今在軍之士,見一人亡逃,誅將及已,亦且相隨而走,不可復得殺也。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碧嬖唬骸吧啤!奔粗共粴⒔鹉?、弟,蒙活者甚眾。
明帝即位,封柔延壽亭侯。時制,吏遭大喪者,百日后皆給役,有司徒吏解弘遭父喪,后有軍事,受敕當行,以疾病為辭。詔怒曰:“汝非曾、閔,何言毀邪?”促收考竟。柔見弘信甚羸劣,奏陳其事,宜加寬貸。帝乃詔曰:“孝哉弘也!其原之?!?
初,公孫淵兄晃,為內侍。先淵未反,數陳其變。及淵謀逆,帝不忍市斬,欲就獄殺之。柔上疏曰:“晃及妻子,叛逆之類,誠應梟縣,勿使遺育。而臣竊聞晃先數自歸,陳淵禍萌,雖為兇族,原心可恕。臣以為晃信有言,宜貸其死;茍自無言,便當市斬。今進不赦其命,退不彰其罪,閉著囹圄,使自引分,四方觀國,或疑此舉也。”帝不聽,竟遣使赍金屑飲晃及其妻子。賜以棺、衣,殯斂于宅。
景元四年,年九十薨。
(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有改動)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皆自引去 引退
B.士卒亡軍,誠在可疾 痛恨
C.柔見弘信甚羸劣 相信
D.誠應梟縣 通“懸”,懸掛,示眾
5.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都屬于直接表現高柔“處法允當”的一組是 (3分 )
①柔舉宗從之
②還皆自勵,咸為佳吏
③愚謂乃宜貸其妻子
④奏陳其事,宜加寬貸
⑤雖為兇族,原心可恕
⑥賜以棺、衣,殯斂于宅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③⑥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高柔被曹操任命為管縣長官后,一些奸邪的官員懾于他的名聲都離開了,聽到高柔寬
容的教令后,又全都回來復職,并全都自勉成了好官。
B.高柔不同意太祖對宋金家屬加重刑罰的做法,認為那樣會讓正在從軍的士卒怕自己被殺掉,也跟著一起逃走。太祖聽從了他的建議。
C.因為解弘并不是真正的像曾參和閔子騫那樣的至孝之人,所以魏明帝催促廷尉要將其逮捕拷打致死,又是高柔了解實情上奏明帝,使解弘得到原諒。
D.公孫晃事前多次向朝廷告發(fā)其弟公孫淵謀逆,因此事發(fā)后明帝不忍將公孫晃公開處斬,想在獄中悄悄殺掉他,高柔上疏阻止這種不合法規(guī)的做法,可惜沒有奏效。
7. 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
(2)帝不聽,竟遣使赍金屑飲晃及其妻子。
科目:gzyw 來源:山東省沂南一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模塊學分認定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