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462  1470  1476  1480  1486  1488  1492  1498  1500  1506  1512  1516  1518  1522  1528  1530  1536  1540  1542  1546  1548  1552  1554  1556  1557  1558  1560  1561  1562  1564  1566  1570  1572  1576  1578  1582  1588  1590  1596  1600  1602  1606  1612  1618  1620  1626  1630  1632  1638  1642  1648  1656  3002 

9單元 穩(wěn)恒電流

  [內容和方法]

  本單元內容包括電流、產生持續(xù)電流的條件、電阻、電壓、電動勢、內電阻、路端電壓、電功、電功率等基本概念,以及電阻串并聯(lián)的特點、歐姆定律、電阻定律、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焦耳定律、串聯(lián)電路的分壓作用、并聯(lián)電路的分流作用等規(guī)律。

  本單元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運用電路分析法畫出等效電路圖,掌握電路在不同連接方式下結構特點,進而分析能量分配關系是最重要的方法;注意理想化模型與非理想化模型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熟練運用邏輯推理方法,分析局部電路與整體電路的關系

  [例題分析]

  在本單元知識應用的過程中,初學者常犯的錯誤主要表現(xiàn)在:不對電路進行分析就照搬舊的解題套路亂套公式;邏輯推理時沒有逐步展開,企圖走“捷徑”;造成思維“短路”;對含有電容器的問題忽略了動態(tài)變化過程的分析。

  1 如圖9-1所示,ε1=3V,r1=0.5Ω,R1=R2=5.5Ω,平行板電容器的兩板距離d=1cm,當電鍵K接通時極板中的一個質量m=4×10-3g,電量為q=1.0×10-7C的帶電微粒恰好處于靜止狀態(tài)。求:(1)K斷開后,微粒向什么方向運動,加速度多大?(2)若電容為1000pF,K斷開后,有多少電量的電荷流過R2?

  【錯解分析】錯解: 當電鍵K接通電路穩(wěn)定時、電源ε1和ε2都給電容器極板充電,所以充電電壓U=ε12。

  帶電粒子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所受合力為零,

F-mg = 0

  ε2=U-ε1=1(v)

  當電鍵K斷開后,電容器上只有電源 給它充電,U′=ε2。

  

  即帶電粒子將以7.5m/s2的加速度向下做勻加速運動。

  又Q1=CU=103×10-12×4=4×109C

  Q′=CU′=103×10-12×1=1×10-9C

  △Q=Q-Q′=3×10-9C

  極板上電量減少3×10-9C,也即K斷開后,有電量為3×10-9C的電荷從R2由下至上流過。

  在直流電路中,如果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了電容器應該注意,在與電容器串聯(lián)的電路中沒有電流,所以電阻不起降低電壓作用(如R2),但電池、電容兩端可能出現(xiàn)電勢差,如果電容器與電路并聯(lián),電路中有電流通過。電容器兩端的充電電壓不是電源電動勢ε,而是路端電壓U。

  【正確解答】

   (1)當K接通電路穩(wěn)定時,等效電路圖如圖9-2所示。

  ε1、r1和R1形成閉合回路,A,B兩點間的電壓為:

  

  電容器中帶電粒子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所受合力為零,

  F-mg=0

  

  在B,R2,ε2,C,A支路中沒有電流,R2兩端等勢將其簡化,

U+ε2=UAB,ε2=U-UAB=1.25V

  當K斷開電路再次達到穩(wěn)定后,回路中無電流電路結構為圖9-3所示。電容器兩端電壓U′=ε2=1.25V


  即帶電粒子將以6.875m/s2的加速度向下做勻加速運動。

  (2)K接通時,電容器帶電量為Q=CU=4×1O-9C

  K斷開時,電容器帶電量為Q′=CU′=1.2×10-9(C)

  △Q=Q―Q′=2.75×10-9C

  有總量為2.75×10-9(C)的電子從R2由下至上流過。

  【小結】

  本題考查學生對電容器充放電物理過程定性了解程度,以及對充電完畢后電容所在支路的電流電壓狀態(tài)是否清楚。學生應該知道電容器充電時,隨著電容器內部電場的建立,充電電流會越來越小,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壓(電勢差)越來越大。當電容器兩端電壓與電容器所并聯(lián)支路電壓相等時充電過程結束,此時電容器所在的支路電流為零。

  根據(jù)這個特點學生應該會用等勢的方法將兩端等勢的電阻簡化,畫出等效電路圖,如本題中的圖9-2,圖9-3,進而用電路知識解決問題。

  2 如圖9-4所示,電源電動勢ε=9V,內電阻r=0.5Ω,電阻R1=5.0Ω、R2=3.5Ω、R3=6.0Ω、R4=3.0Ω,電容C=2.0μF。當電鍵K由a與接觸到與b接觸通過R3的電量是多少?

  【錯解分析】錯解:K接a時,由圖9-5可知

 

  

  流過R3的電量為△Q=QC-QC′=3×106(C)

  沒有對電容器的充電放電過程做深入分析。圖9-5圖中電容器的上極板的電勢高,圖9-6中電容器的下極板的電勢高。電容器經歷了先放電后充電的過程。經過R3的電量應是兩次充電電量之和。

  【正確解答】

  K接a時,由圖9-5可知

  

  此時電容器帶電量QC=CU1=1×10-5(C)

  K接b時,由圖9-6可知

  

  此時電容器帶電量Q′C=CU1=0.7×10-5(C)

  流過R3的電量為△Q=QC+Q′C=1.7×105(C)

  【小結】

  對于電容電量變化的問題,還要注意極板電性的正負。要分析清電容器兩端的電勢高低,分析全過程電勢變化。

  3 如圖9-7所示的電路中已知電源電動勢ε=36V,內電阻r=2Ω,R1=20Ω,每盞燈額定功率都是2W,額定電壓也相同。當K閉合調到R2=14Ω時,兩燈都正常發(fā)光;當K斷開后為使L2仍正常發(fā)光,求R2應調到何值?

  【錯解分析】錯解:

  設所求電阻R′2,當燈L1和L2都正常發(fā)光時,即通過燈的電流達額定電流I。

  
   

  分析電路時應注意哪些是恒量,哪些是變量。圖9-10電路中電源電動勢ε是恒量,燈L1和L2正常發(fā)光時,加在燈兩端電壓和通過每個燈的電流是額定的。錯解中對電鍵K閉合和斷開兩種情況,電路結構差異沒有具體分析,此時隨燈所在支路電流強度不變,兩種情況干路電流強度是不同的,錯誤地將干路電流強度認為不變,導致了錯誤的結果。

  【正確解答】

  解法一:設所求阻值R′2,當燈L1和L2正常發(fā)光時,加在燈兩端電壓力額定電壓UL。

  當K閉合時,ε1=UL+I1(R1+r+R2)

  當K斷開時,ε2=UL+I2(R1+r+R′2),

  又 ∵ε12=ε I1=2I2=2I,(I為額定電流)

  得ε= UL+2I(R1+r+R2) ①

  ε=UL+I(R1+r+R′2) ②

 、伲贗(R1+r+2R2-R2′)=0 但I≠0,

  ∴R1+r+2R2=R′2即R′2=20+2+2×14=50Ω

  解法二:設所求阻值R′2,當燈L1和L2正常發(fā)光時,加在燈兩端電壓為額定電壓UL,由串聯(lián)電路電壓分析可得:

  

  【小結】

  電路中的局部電路(開關的通斷、變阻器的阻值變化等)發(fā)生變化必然會引起干路電流的變化,進而引起局部電流電壓的變化。應當牢記當電路發(fā)生變化后要對電路重新進行分析

  4 如圖9-8所示電路,已知電源電動勢ε=6.3V,內電阻r=0.5Ω,固定電阻R1=2Ω,R2=3Ω,R3是阻值為5Ω的滑動變阻器。按下電鍵K,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觸點,求通過電源的電流范圍。

  【錯解分析】錯解:將滑動觸頭滑至左端,R3與R1串聯(lián)再與R2并聯(lián),外電阻

  再將滑動觸頭滑至右端R3與R2串聯(lián)再與R1并聯(lián),外電阻

  由于平時實驗,常常用滑動變阻器作限流用(滑動變阻器與用電器串聯(lián))當滑動頭移到兩頭時,通過用電器的電流將最大或最小。以至給人以一種思維定勢:不分具體電路,只要電路中有滑動變阻器,滑動頭在它的兩頭,通過的電流是最大或最小。

  【正確解答】

  將圖9―1化簡成圖9-9。外電路的結構是R′與R2串聯(lián)、(R3-R′)與R1串聯(lián),然后這兩串電阻并聯(lián)。要使通過電路中電流最大,外電阻應當最小,要使通過電源的電流最小,外電阻應當最大。設R3中與R2串聯(lián)的那部分電阻為R′,外電阻R為


  因為,兩數(shù)和為定值,兩數(shù)相等時其積最大,兩數(shù)差值越大其積越小。

  當R2+R′=R1+R3-R′時,R最大,解得

  

  因為R1=2Ω<R2=3Ω,所以當變阻器滑動到靠近R1端點時兩部分電阻差值最大。此時刻外電阻R最小。

  通過電源的電流范圍是2.1A到3A。

  【小結】

  不同的電路結構對應著不同的能量分配狀態(tài)。電路分析的重要性有如力學中的受力分析。畫出不同狀態(tài)下的電路圖,運用電阻串并聯(lián)的規(guī)律求出總電阻的阻值或阻值變化表達式是解電路的首要工作。

  5 在如圖9-10所示電路中,R1=390Ω,R2=230Ω,電源內電阻r=50Ω,當K合在1時,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80V;當K合在2時,電壓表的讀數(shù)為U1=72V,電流表的讀數(shù)為I1=0.18A,求:(1)電源的電動勢(2)當K合在3時,兩電表的讀數(shù)。

  【錯解分析】錯解:

 。1)因為外電路開路時,電源的路端電壓等于電源的電動勢,所以ε=U=80V;

  

  上述解答有一個錯誤的“替代假設”:電路中的電流表、電壓表都是理想的電表。事實上,問題并非如此簡單。如果進一步分析K合在2時的情況就會發(fā)現(xiàn)矛盾:I1R1=0.18×390=70.2(V)≠80V,這就表明,電路中的電流表和電壓表并非理想的電表。

  【正確解答】

 。1)由題意無法判斷電壓表、電流表是理想電表。設RA、Rv分別為電流表、電壓表的內阻,R′為電流表與電阻器R1串聯(lián)后的電阻,R″為電流表與電阻器R2串聯(lián)的電阻。則K合在2時:

  由上述兩式解得:R1= 400Ω,ε=90V

  

  【小結】

  本題告訴我們,有些題目的已知條件隱藏得很深。僅從文字的表面是看不出來的。只好通過試算的方法判斷。判斷無誤再繼續(xù)進行解題。

  6 在電源電壓不變的情況下,為使正常工作的電熱器在單位時間內產生的熱量增加一倍,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剪去一半的電阻絲

  B、并聯(lián)一根相同的電阻絲

  C、串聯(lián)一根相同的電阻絲

  D、使電熱器兩端的電壓增大一任

  【錯解分析】錯解:

  為原來的一半,所以選A、B。

  忽略了每根電阻絲都有一定的額定功率這一隱含條件。

  【正確解答】

  將電阻絲剪去一半后,其額定功率減小一半,雖然這樣做在理論上滿足使熱量增加一倍的要求,但由于此時電阻絲實際功率遠遠大于額定功率,因此電阻絲將被燒壞。故只能選B。

  【小結】

  考試題與生產、生活問題相結合是今后考試題的出題方向。本題除了需要滿足電流、電壓條件之外,還必須滿足功率條件:不能超過用電器的額定功率。

  7 如圖9-11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變阻器R1的最大值大于R2的阻值,在滑片P自右向左滑動過程中,R1的電功率如何變化?

  【錯解分析】錯解:采用“端值法”,當P移至最左端時,R1=0,則RL消耗的電功率變?yōu)?,由此可知,當滑片P自右向左滑動過程中,R1的電功率是變小的。

  題中R1>R2,所以用端值法只假設R1=0是不夠的。

  【正確解答】

  

  因此,在這兩種情況時,R1的電功率都是P1<U2/4R,且不難看出,RL與R2差值越大,P1越小于U2/4R。

  綜上所述,本題答案應是滑片P自右向左移動時,RL的電功率逐漸變大;當R1=R2時R1的電功率最大;繼續(xù)沿此方向移動P時,R1的電功率逐漸變小。

  【小結】

  電路中某電阻消耗的功率,不止是由本身電阻決定,還應由電路的結構和描述電路的各個物理量決定。求功率的公式中出現(xiàn)二次函數(shù),二次函數(shù)的變化不一定單調變化的,所以在求解這一類問題時,千萬要作定量計算或者運用圖像進行分析。

  8 如圖9-12所示電路,當電鍵K依次接a和b的位置時,在(1)R1>R2(2) RL=R2(3) R1<R2三種情況時,R1、R2上消耗的電功率哪個大?

  【錯解分析】錯解:(l)根據(jù)P=I2R可知,當R1>R2時,P1>P2;當R1=R2時,P1=P2;當RL<R2時,P1>P2。

  

  當R1>R2時,P1<P2;當R1=R2時,P1=P2;當R1<R2時,P1>P2。

  錯誤在于認為電路改變時其路端電壓保持不變,U1=U2,應該分析當電鍵K接不同位置時,電路的結構不同,電路結構改變但ε,r不變。

  【正確解答】

  當電鍵K接不同位置時,電路的結構不同。

  

  (l)當R1<R2時,若r2=R1R2 P1-P2=0所以P1=P2;若r2<R1R2 P1-P2<0所以P1<P2;若r2>RLR2P1-P2>0所以P1>P2

  (2)當R1>R2時,若r2=R1R2 P1-P2=0,所以P1=P2;若r2<R1R2

  P1-P2>0所以P1>P2;若r2>R1R2 P1-P2<0所以P1<P2

  【小結】

  解決電路問題先審題,審題過后有的同學頭腦中出現(xiàn)許多公式,他從中選擇合適的公式,有的同學則從頭腦中搜尋以前做過的題目,看有沒有與本題相似的題目,如果有相似的題目,就把那道題的解題方法照搬過來。這些方法不一定錯,但是一旦問題比較復雜,或者題目敘述的是一個陌生的物理情境,這些方法就不好用了。所以,規(guī)范化的解題步驟是必不可少的。

  9 如圖9-13所示電路中,r是電源的內阻,R1和R2是外電路中的電阻,如果用Pr,P1和P2分別表示電阻r,R1,R2上所消耗的功率,當R1=R2= r時,Pr∶P1∶P2等于 [  ]

  A、1∶l∶1    B、2∶1∶1

  C、1∶4∶4   D、4∶l∶1

  【錯解分析】錯解: 因為R1=R2=r,r與R1,R2并聯(lián),它們電壓相同,

  認為電源的兩端就是外電路的兩端,所以內外電阻是并聯(lián)關系,即認為r與R1,R2并聯(lián),Ur=U1-U2,這一看法是錯誤的,Ur不等于U1,

  Ur =ε-U1。

  【正確解答】

  在圖9-13電路中,內電阻上通過的電流與外電路的總電流相同,內電阻與外電阻是串聯(lián)關系,(不能認為內電阻與外電阻并聯(lián))但R1與R2是并聯(lián)的,因R1=R2,則I1=I2=I,

  Ir=I1+I2=2I。

  Pr∶P1∶P2= Ir2r∶I12R1∶I22R2∶= 4∶1∶1。,所以是正確的。

  【小結】

  單憑直覺就對電路的串并聯(lián)關系下結論,太草率了。還是要通過電流的分合,或電勢的高低變化來做電路分析。

  10 如圖9-14所示,

  已知電源電動勢ε=20V,內阻r=1Ω,當接入固定電阻R=4Ω時,電路中標有“3V 4.5W”的燈泡L和內阻r′=0.5Ω的小型直流電動機恰能正常工作,求(1)電路中的電流強度?(2)電動機的額定工作電壓?(3)電源的總功率?

  【錯解分析】錯解:由燈泡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可求得燈泡的電阻

  

  串聯(lián)電路中電路中的電流強度

  

  電動機額定工作電壓U=I'r=2.7×0.5=l.35(V)

  電源總功率P=Iε=2.7×20=54(W)

   此電路是非純電阻電路,閉合電路歐姆定律ε=IR不適用,所以電

  【正確解答】

   (1)串聯(lián)電路中燈L正常發(fā)光,電動機正常工作,所以電路中電流強度為燈L的額定電流。

  

  電路中電流強度I=1.5A。

  (2)電路中的電動機是非純電阻電路。根據(jù)能量守恒,電路中

  ε=UR+UL+Ur+Um

  Um=ε-UR-UL-Ur=ε-I(R+RL+r)=20-1.5×(2+4+1)=9.5

  (3)電源總功率P=Iε=1.5×20=30(W)。

  【小結】

  要從能量轉化與守恒的高度來認識電路的作用。一個閉合電路中,電源將非靜電能轉化為電能,內外電路又將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ε=U+U則是反映了這個過程中的能量守恒的關系。

  11 電動機M和電燈L并聯(lián)之后接在直流電源上,電動機內阻r′=1Ω,電燈燈絲電阻R=10Ω,電源電動勢ε=12V,內阻r =1Ω,當電壓表讀數(shù)為10V時,求電動機對外輸出的機械功率。

  【錯解分析】錯解:

  流與其電阻成反比,

  

  上述錯解過程中有兩處致命的錯誤:一是將電動機視為純電阻處理了,電動機不屬于純電阻,而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錯解中利用了并聯(lián)電路中支路電流與電阻成反比的結論是不恰當?shù),因為該結論只適用于純電阻電路,二是不明確電動機的輸入功率Pm與輸出功率Pm的區(qū)別,IM2r′是電動機內阻發(fā)熱功率。三者的關系是:Pm=Pm+IM2r′。

  【正確解答】

  根據(jù)題意畫出電路圖,如圖9-15所示。由全電路歐姆定律ε= U+Ir得出干路電流


  由已知條件可知:流過燈泡的電流


  電動機的輸出功率的另一種求法:以全電路為研究對象,從能量轉化和守恒的觀點出發(fā)P=P。本題中電路中消耗電能的有:內電阻、燈泡和電動機,電動機消耗的電能又可分為電動機輸出的機械能和電動機自身消耗的內能。即Iε=I2r+IL2R+Pm+IM2r′。

Pm=Iε-(I2r+IL2R++IM2r′)=9(W)

  【小結】

  站在能量轉化與守恒的高度看電路各個部分的作用。就可以從全局的角度把握一道題的解題思路,就能比較清醒地分清公式規(guī)律的適用范圍和條件。

  12 把一個“10V 2.0W”的用電器A(純電阻)接到某一電動勢和內阻都不變的電源上,用電器A實際消耗的功率是2.0W,換上另一個“10V 5.0W”的用電器B(純電阻)接到這一電源上,用電器B實際消耗的電功率有沒有可能反而小于2.0W?你如果認為不可能,試說明理由,如果認為可能,試求出用電器B實際消耗的電功率小于2.0W的條件(設電阻不隨溫度改變)

  【錯解分析】錯解: 將“10V 2.0W”的用電器與電源連接,用電器正常工作說明用電器兩端電壓為10V,現(xiàn)將“10V 5.0W”的用電器B與電源連接,用電器兩端電壓是10V,B也能正常工作,實際功率是5.0W,所以用電器的實際功率不會小于2.0W。

   把路端電壓與電源電動勢混為一談,認為路端電壓是恒定的,不隨外電路改變而改變。

  【正確解答】

  越大,U也越大,所以與ε不同,U不是恒定的。

  
以當B連入時,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將小于10V,它消耗的實際功率將小

述條件時,B的實際功率小于2.0W。

  【小結】

  根據(jù)電源最大輸出功率的條件做出輸出功率與外電阻圖(P-R圖如圖9-16所示)做定性分析,也可以得到同樣的結果。由題意可知RA接入電路時,若電源的輸出功率達到最大輸出功率,則RB接入電路時,電源的輸出功率肯定小于最大輸出功率2W。若電源的輸出功率沒有達到最大輸出功率,RB接入電路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有可能小于RA接入電路時輸出功率2W。

  13 輸電線的電阻共計10Ω,輸送的電功率是100kw,用400V的低壓送電,輸電線上發(fā)熱損失的功率是多少kw?改用10kV的高壓送電,發(fā)熱功率損失又是多少kw?

  【錯解分析】錯解:

  
   

   錯解一是對歐姆定律使用不當,輸送電壓是加在輸電線電阻和負載上的,如果把它考慮成輸電線上的電壓求電流強度當然就錯了。錯解二注意到了負載的作用,所求出的損失功率P1是正確的,然而在高壓送電電路中,負載都是使用了變壓器而錯解二把它當作純電阻使P2解錯。

  【正確解答】

   輸送電功率100kw,用400V低壓送電,輸電線上電流

  輸電線上損失功率

  若用10kV高壓送電輸電線上電流

  輸電線上損失功率P2=I22r=102×1=0.1(kw)

  【小結】

  一道很簡單的題目做錯了,有些人將錯解原因歸結為:粗心、看錯了題目。其實真正的原因是解題不規(guī)范。如果老老實實地畫出電路圖標出各個物理量,按圖索驥就可以避免所謂的“粗心”的錯誤。

  14 如圖9-17,外電路由一個可變電阻R和一個固定電阻R0串聯(lián)構成,電源電動勢為ε,電源內阻為r,

  問:R調到什么時候,R0上將得到最大功率。

  【錯解分析】錯解:

  把可變電阻R看成電源內阻的一部分,即電源內阻r′= r+R。利用電源輸出功率最大的條件是R=r′得R0=R+r,即R=R0-r,所以把可變電阻調到R=R2-r時,電路中R0上得到最大功率,其大小為

  可變電阻R上得到的功率,決定于可變電阻的電流和電壓,也可以用電源輸出功率最大時的條件,內外電阻相同時電源有最大輸出功率來計算。但是題目要求討論定值電阻R0上的輸出功率,則不能生搬硬套。定值電阻R0上的功率,決定于流過電阻R0的電流強,這與討論可變電阻R上的功率不同。

  【正確解答】

  電流經過電阻R0,電流能轉換成內能,R0上功率決定于電流強度大小和電阻值,即P=I2R0,所以當電流強度最大時,R0上得到最大功率。由純電阻的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有

 

  固定電阻R0上有最大輸出功率,其大小為

  【小結】

  在討論物理問題時選擇研究對象是重要的一環(huán)。研究對象選錯了,就要犯張冠李戴的錯誤。明明題目中要我們計算定值電阻的功率,有人卻套用滑動變阻器的結論。所以認真審題找出研究對象,也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具體操作步驟。

  15 有四個電源,電動勢均為8V,內阻分別為1Ω、2Ω、4Ω、8Ω,今要對R = 2Ω的電阻供電,問選擇內阻為多大的電源才能使R上獲得的功率最大? [   ]

  A、1Ω   B、2Ω

  C、4Ω   D、8Ω

  【錯解分析】錯解:依“外電阻等于內電阻(R=r)時,外電路上的電功率有最大值”可知,應選內阻2Ω的電源對R供電,故選B。

  上述錯解的根源在于濫用結論。事實上,確定的電源有最大的輸出功率和確定的外電路上獲得最大功率的條件是不同的。“外電阻等于內電阻(R=r)時,外電路上的電功率有最大值”只適用于電源確定而外電阻可選擇的此形,而本題實屬外電阻確定而電源可選的情況,兩者意義不同,不可混為一談。

  【正確解答】

  P是r的單調減函數(shù),所以就題設條件而言,r取1Ω時P有最大值,應選A。

  【小結】

  物理學的任何規(guī)律結論的成立都是有條件的,都有其適用范圍。有的同學做題比較多,習慣于套用一些熟悉題目的解題路子。這種方法有它合理的一面,也有其造成危害的一面。關鍵是要掌握好“條件和范圍”。

  16 圖9-18所示,為用伏安法測量一個定值電阻阻值的實驗所需要的器材實物圖,器材規(guī)格如下:(1)待測電阻RX(約100Ω)(2)直流毫安表(量程0~10mA,內阻50Ω)(3)直流電壓表(量程0~3V,內阻5kΩ)(4)直流電源(輸出電壓4V,允許最大電流1A)(5)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15Ω,允許最大電流1A)(6)電鍵一個,導線若干條。根據(jù)器材的規(guī)格和實驗要求,在本題的實物圖上連線。

  【錯解分析】錯解:

  錯解一:如圖9-19所示,此種連法錯在變阻器的右下接線柱和電源的負極之間少連了一條線,即使變阻器取最大值,通過電路的電流也超過了10mA,大于毫安表的量程。

  錯解二:如圖9-20所示有兩處不妥:①電壓調節(jié)范圍。虎陔娏鬟^大。這種連法實際上與圖9-19的錯誤是一樣的。

  錯解三:如圖9-21所示,此種連法是用伏安法測量,電路與變阻器由滑動觸頭并聯(lián),無論變阻器的阻值怎樣變化,流過毫安表的電流


  始終超過毫安表的量程,而且當滑動觸頭滑到最左端時,電源還有被短路的可能,故連接錯誤。

  錯解四:如圖9-22所示,可見這種連法實際上與圖9-21(變阻器取最大值時)的錯誤是一樣的。

  錯解五:如圖9-23所示,顯然可見,當電鍵閉合時電源被短路,這是不允許的,連接錯誤。

  錯解六:如圖9-24所示,當變阻器的滑動頭滑到最左端時,電鍵閉合后電源被短路,滑到最右端時,電流超過毫安表的最大量程,故連接錯誤。

  錯解七:如圖9-25,無論電鍵是否閉合,電源、變阻器回路始終是接通的,電鍵的位置連接錯了。

  【錯解原因】(1)錯在變阻器的連接上的原因是:在高中學習伏安法測電阻時,接觸的多是將變阻器連接一個上接線柱和一個下接線柱,串連在電路中分壓限流,因而在做此題時,采用了習慣連法,沒有對器材的規(guī)格要求進行計算、分析。

  (2)將毫安表內接錯誤,錯誤的癥結是不了解系統(tǒng)誤差產生的原因,也是沒有對器材的規(guī)格進行具體分析。

  (3)出現(xiàn)同時連接變阻器的兩個上接線柱;電表的“+”、“-”接反;不在接線柱上連線,而是在連線上連線等,說明學生缺乏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化訓練,或缺乏親自動手做實驗。

  【正確解答】

   用伏安法測電阻,首先要判明電流表應該內接還是外接,由題目所給器材規(guī)格來看,顯然不滿足RA<<Rx條件,而是滿足Rv>>Rx條件,所以應采用外接法。若圖9-26電路,當滑動觸頭P處于最左端,滑動變阻器為最大值時,由題設條件流過電流表的電流


  超過安培表的量程。因此變阻器既應分壓又應分流。

  正確的連接圖為圖9-27所示。畫圖的關鍵是:毫安表需外接,變阻器接成分壓電路。實驗開始前將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滑至分壓為零的位置。

  【小結】

  在設計實驗過程時,要根據(jù)具體實驗條件,靈活應用實驗原理,改變實驗方法。善于從習題中或所學的物理定律的推論中得出實驗原理和方法;驹瓌t是不能是電表超過量程,測量誤差盡可能。徊荒苁褂秒娖鞒^其額定功率,結構上不能出現(xiàn)短路斷路現(xiàn)象。

  17 如圖9-28所示電路的三根導線中有一根是斷的。電源、電阻器R1、R2及另外兩根導線都是好的。為了查出斷導線,某學生想先用萬用表的紅表筆連接在電源的正極a,再將黑表筆分別連接在電阻器RL的b端和R2的c端,并觀察萬用表指針的示數(shù)。在下列選擋中,符合操作規(guī)程的是:

[   ]

  A.直流10V擋   B.直流0.5A擋

  C.直流2.5V擋   D.歐姆擋

  【錯解分析】錯解: 如果電路連接正常,電路中的電流

  

  測量的最大電壓為U1=IR1=2V?蛇xA、C。

  用歐姆擋可以直接測量回路中的電阻是否等于15Ω或者等于10Ω。

  選B的同學沒有考慮R1與R2之間的導線斷開的情況。選C的同學沒有考慮到無論哪根導線斷開,測得的電壓都等于6V,大于2.5V。如選D的同學沒有考慮到如果被測回路中有電源,歐姆表就可能被毀壞或讀數(shù)不準。

  【正確解答】

  設萬用表各擋都理想,忽略電源的內阻。選用不同功能檔時,應畫出電路圖,至少在頭腦中想清楚。

  用電壓擋測量時,由于電路斷開(無論是從ab間斷開,還是從R1與R2之間斷開)電路中無電流,黑表筆與電源負極等電勢。直流電壓擋測量的數(shù)值是電源電動勢ε=6V。所以A選項可行,C選項不行。

  用電流擋測量時,假設ab間導線完好,而R1與R2之間導線斷開,
B選項。

  被測回路中有電源,歐姆表不能適用,排除D選項。

  【小結】

  本題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還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的基礎是對電路結構的理解。養(yǎng)成正確的電路分析的習慣,處處受益。

 

試題詳情

8單元:電場

  [內容和方法]

  本單元內容包括電荷、電場、電場力、電場強度、電場線、電勢、電勢差、電場力功、電容器、電容的定義和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決定條件等基本概念,以及庫侖定律、靜電感應、電場強度與電勢差的關系、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規(guī)律等。

  本單元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運用電場線、等勢面幾何方法形象化地描述電場的分布;將運動學動力學的規(guī)律應用到電場中,分析解決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問題、解決導體靜電平衡的問題。本單元對能力的具體要求是概念準確,不亂套公式懂得規(guī)律的成立條件適用的范圍。從規(guī)律出發(fā)進行邏輯推理,把相關知識融會貫通靈活處理物理問題。

  [例題分析]

  在本單元知識應用的過程中,初學者常犯的錯誤主要表現(xiàn)在:不善于運用電場線、等勢面為工具,將抽象的電場形象化后再對電場的場強、電勢進行具體分析;對靜電平衡內容理解有偏差;在運用力學規(guī)律解決電場問題時操作不規(guī)范等。

  例1 在邊長為30cm的正三角形的兩個頂點A,B上各放一個帶電小球,其中Q1=4×10-6C,Q2=-4×10-6C,求它們在三角形另一頂點C處所產生的電場強度。

  【錯解分析】錯解:

  C點的電場強度為Q1,Q2各自產生的場強之和,由點電荷的場強公式,

  

  ∴E=E1+E2=0

  認為C點處的場強是Q1,Q2兩點電荷分別在C點的場強的代數(shù)和。

  【正確解答】

  計算電場強度時,應先計算它的數(shù)值,電量的正負號不要代入公式中,然后根據(jù)電場源的電性判斷場強的方向,用平行四邊形法求得合矢量,就可以得出答案。

  由場強公式得:

  C點的場強為E1,E2的矢量和,由圖8-1可知,E,E1,E2組成一個等邊三角形,大小相同,∴E2= 4×105(N/C)方向與AB邊平行。

  例2 如圖8-2,光滑平面上固定金屬小球A,用長L0的絕緣彈簧將A與另一個金屬小球B連接,讓它們帶上等量同種電荷,彈簧伸長量為x1,若兩球電量各漏掉一半,彈簧伸長量變?yōu)閤2,則有:( )

   

  【錯解分析】錯解:


故選B

  錯解只注意到電荷電量改變,忽略了兩者距離也隨之變化,導致錯誤。

  【正確解答】

  由題意畫示意圖,B球先后平衡,于是有

  

  【小結】

  r常指彈簧形變后的總長度(兩電荷間距離)。

  例3 點電荷A和B,分別帶正電和負電,電量分別為4Q和Q,在AB連線上,如圖8-3,電場強度為零的地方在 [ ]

  A.A和B之間   B.A右側

  C.B左側     D.A的右側及B的左側

  【錯解分析】錯解:

  錯解一:認為A,B間一點離A,B距離分別是2r和r,則A,B

  錯解二:認為在A的右側和B的左側,由電荷產生的電場方向總相反,因而都有可能抵消,選D。

  錯解一忽略了A,B間EA和EB方向都向左,不可能抵消。

  錯解二認為在A的右側和B的左側,由兩電荷產生的電場方向總相反,因而都有可能抵消,卻沒注意到A的右側EA總大于EB,根本無法抵消。

  【正確解答】

  因為A帶正電,B帶負電,所以只有A右側和B左側電場強度方向相反,因為QA>QB,所以只有B左側,才有可能EA與EB等量反向,因而才可能有EA和EB矢量和為零的情況。

  【小結】

  解這類題需要的基本知識有三點:(1)點電荷場強計算公式點電荷而來;(3)某點合場強為各場源在該點場強的矢量和。

  例4 如圖8-4所示,QA=3×10-8C,QB=-3×10-8C,A,B兩球相距5cm,在水平方向外電場作用下,A,B保持靜止,懸線豎直,求A,B連線中點場強。(兩帶電小球可看作質點)

  【錯解分析】錯解:

  以A為研究對象,B對A的庫侖力和外電場對A的電場力相等,所

  

  AB中點總場強E=E+EA+EB=E=1.8×105(N/C),方向向左。

  在中學階段一般不將QB的電性符號代入公式中計算。在求合場強時,應該對每一個場做方向分析,然后用矢量疊加來判定合場強方向,

  【正確解答】

  以A為研究對象,B對A的庫侖力和外電場對A的電場力平衡,

  

  E方向與A受到的B的庫侖力方向相反,方向向左。在AB的連線中點處EA,EB的方向均向右,設向右為正方向。則有E=EA+EB-E。

  

  【小結】

  本題檢查考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對于大多數(shù)同學來說,最可靠的辦法是:按照題意作出A,B的受力圖。從A,B的電性判斷點電荷A,B的場強方向,從A或B的受力判斷外加勻強電場的方向。在求合場強的方向時,在A,B的連線中點處畫出每一個場強的方向,最后再計算。這樣做恰恰是在按照物理規(guī)律解決問題。

  例5 在電場中有一條電場線,其上兩點a和b,如圖8-5所示,比較a,b兩點電勢高低和電場強度的大小。如規(guī)定無窮遠處電勢為零,則a,b處電勢是大于零還是小于零,為什么?

  【錯解分析】錯解:

  順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UA>UB,因為無窮遠處電勢為零,順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UA>UB>0。

  由于把所給電場看成由正點電荷形成的電場,認為從正電荷出發(fā),順電場線電勢逐漸減小到零,從而得出UA,UB均大于零。

  【正確解答】

  順電場線方向電勢降低,∴UA>UB,由于只有一條電力線,無法看出電場線疏密,也就無法判定場強大小。同樣無法判定當無窮遠處電勢為零時,a,b的電勢是大于零還是小于零。若是由正電荷形成的場,則EA>EB,UA>UB>0,若是由負電荷形成的場,則EA<EB,0>UA>UB。

  【小結】

  只有一條電場線,可以判定各點電勢高低,但無法判定場強大小及電勢是否大于零。

  例6 將一電量為q =2×106C的點電荷從電場外一點移至電場中某點,電場力做功4×10-5J,求A點的電勢。

  【錯解分析】錯解:

  

  錯誤混淆了電勢與電勢差兩個概念間的區(qū)別。在電場力的功的計算式W=qU中,U系指電場中兩點間的電勢差而不是某點電勢。

  【正確解答】

  解法一:設場外一點P電勢為Up所以Up=0,從P→A,電場力的功W=qUPA,所以W=q(Up-UA),

  即4×10-5=2×10-6(0-UA) UA=-20V

  解法二:設A與場外一點的電勢差為U,由W=qU,

  

  因為電場力對正電荷做正功,必由高電勢移向低電勢,所以UA=-20V

  【小結】

  公式W=qU有兩種用法:(1)當電荷由A→B時,寫為W=qUAB=q(UA-UB),強調帶符號用,此時W的正、負直接與電場力做正功、負功對應,如“解法一”;(2)W,q,U三者都取絕對值運算,如“解法二”,但所得W或U得正負號需另做判斷。建議初學者采用這種方法。

  例7 如圖8-6所示,實線是一個電場中的電場線,虛線是一個負檢驗電荷在這個電場中的軌跡,若電荷是從a處運動到b處,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

  A.電荷從a到b加速度減小

  B.b處電勢能大

  C.b處電勢高

  D.電荷在b處速度小

  【錯解分析】錯解:

  由圖8-7可知,由a→b,速度變小,所以,加速度變小,選A。因為檢驗電荷帶負電,所以電荷運動方向為電勢升高方向,所以b處電勢高于a點,選C。

  選A的同學屬于加速度與速度的關系不清;選C的同學屬于功能關系不清。

  【正確解答】由圖8-6可知b處的電場線比a處的電場線密,說明b處的場強大于a處的場強。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檢驗電荷在b處的加速度大于在a處的加速度,A選項錯。

  由圖8-6可知,電荷做曲線運動,必受到不等于零的合外力,即Fe≠0,且Fe的方向應指向運動軌跡的凹向。因為檢驗電荷帶負電,所以電場線指向是從疏到密。再利用“電場線方向為電勢降低最快的方向”判斷a,b處電勢高低關系是UA>UB,C選項不正確。

  根據(jù)檢驗電荷的位移與所受電場力的夾角大于90°,可知電場力對檢驗電荷做負功。功是能量變化的量度,可判斷由a→b電勢能增加,B選項正確;又因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系統(tǒng)的能量守恒,電勢能增加則動能減小,即速度減小,D選項正確。

  【小結】 理解能力應包括對基本概念的透徹理解、對基本規(guī)律準確把握。本題就體現(xiàn)高考在這方面的意圖。這道小題檢查了電場線的概念、牛頓第二定律、做曲線運動物體速度與加速度的關系、電場線與等勢面的關系、電場力功(重力功)與電勢能(重力勢能)變化的關系。能量守恒定律等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要求考生理解概念規(guī)律的確切含義、適用條件,鑒別似是而非的說法。

  例8 如圖8-7所示,兩個質量均為m的完全相同的金屬球殼a與b,其殼層的厚度和質量分布均勻,將它們固定于絕緣支座上,兩球心間的距離為L,為球半徑的3倍。若使它們帶上等量異種電荷,使其電量的絕對值均為Q,那么,a、b兩球之間的萬有引力F庫侖力F分別為:

  

  【錯解分析】錯解:

 。1)因為a,b兩帶電球殼質量分布均勻,可將它們看作質量集中在球心的質點,也可看作點電荷,因此,萬有引力定律和庫侖定律對它們都適用,故其正確答案應選A。

 。2)依題意,a,b兩球中心間的距離只有球半徑的3倍,它們不能看作質點,也不能看作點電荷,因此,既不能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它們之間的萬有引力,也不能用庫侖定律計算它們之間的靜電力,故其正確答案應選B。

  由于一些同學對萬有引力定律和庫侖定律的適用條件理解不深刻,產生了上述兩種典型錯解,因庫侖定律只適用于可看作點電荷的帶電體,而本題中由于a,b兩球所帶異種電荷的相互吸引,使它們各自的電荷分布不均勻,即相互靠近的一側電荷分布比較密集,又因兩球心間的距離L只有其半徑r的3倍,不滿足L>>r的要求,故不能將兩帶電球殼看成點電荷,所以不能應用庫侖定律。

  【正確解答】

  萬有引力定律適用于兩個可看成質點的物體,雖然兩球心間的距離L只有其半徑r的3倍,但由于其殼層的厚度和質量分布均勻,兩球殼可看作質量集中于球心的質點。因此,可以應用萬有引力定律。

  綜上所述,對于a,b兩帶電球殼的整體來說,滿足萬有引力的適用條件,不滿足庫侖定律的適用條件,故只有選項D正確。

  【小結】

  用數(shù)學公式表述的物理規(guī)律,有它的成立條件和適用范圍。也可以說物理公式是對應著一定的物理模型的。應用物理公式前,一定要看一看能不能在此條件下使用該公式。

  例9 如圖8-8所示,把一個不帶電的枕型導體靠近帶正電的小球,由于靜電感應,在a,b端分別出現(xiàn)負、正電荷,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閉合K1,有電子從枕型導體流向地

  B.閉合K2,有電子從枕型導體流向地

  C.閉合K1,有電子從地流向枕型導體

  D.閉合K2,沒有電子通過K2

  【錯解分析】錯解:枕型導體電荷總是守恒的,沒有電子流過K2。選D。

  由于對沒有正確理解電荷守恒的相對性,所以在本題中認為枕型導體的電荷總是守恒的,便錯選答案D。

  【正確解答】

  在K1,K2都閉合前,對于枕型導體它的電荷是守恒的,a,b出現(xiàn)的負、正電荷等量。當閉合K1,K2中的任何一個以后,便把導體與大地連通,使大地也參與了電荷轉移。因此,導體本身的電荷不再守恒,而是導體與大地構成的系統(tǒng)中電荷守恒。由于靜電感應,a端仍為負電荷,大地遠處感應出等量正電荷,因此無論閉K1還是K2,都是有電子從地流向導體,應選答案C。

  【小結】

  在解決此類靜電平衡問題時,對電荷守恒的理解應為:電荷守恒定律有相對性,一個物理過程中,某個物體或某些物體的電荷并不守恒,有增或有減,而這一過程中必有另一些物體的電荷有減或有增,其中的增量和減量必定相等,滿足全范圍內的守恒。即電荷是否守恒要看是相對于哪一個研究對象而言。

  電荷守恒是永恒的,是不需要條件的。電荷守恒定律也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規(guī)律之一。在應用這個定律時,只要能夠全面地考察參與電荷轉移的物體,就有了正確地解決問題的基礎。

  例10 如圖8-9中接地的金屬球A的半徑為R,點電荷的電量Q,到球心距離為r,該點電荷的電場在球心O處的場強等于: [  ]

  

  【錯解分析】錯解:

  根據(jù)靜電平衡時的導體內部場強處處為零的特點,Q在O處場強為零,選C。

  有些學生將“處于靜電平衡狀態(tài)的導體,內部場強處處為零”誤認為是指Q電荷電場在球體內部處處為零。實際上,靜電平衡時O處場強
相等,方向相反,合場強為零。

  【正確解答】

  靜電感應的過程,是導體A(含大地)中自由電荷在電荷Q所形成的外電場下重新分布的過程,當處于靜電平衡狀態(tài)時,在導體內部電荷Q所形成的外電場E與感應電荷產生的“附加電場E'”同時存在的,且在導體內部任何一點,外電場電場場強E與附加電場的場強E'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這兩個電場疊加的結果使內部的合場強處處為零。即E=0。

  

  【小結】

  還應深入追究出現(xiàn)本題錯解的原因:只記住了靜電平衡的結論,對靜電平衡的全過程不清楚。要弄清楚“導體進入電場,在電場力的作用下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出現(xiàn)感應電荷的聚集,進而形成附加電場”開始,直到“附加電場與外電場平衡,使得導體內部的場強疊加為零,移動自由電子電場力為零!睘橹沟娜^程。

  例11 如圖8-10所示,當帶正電的絕緣空腔導體A的內部通過導線與驗電器的小球B連接時,問驗電器是否帶電?

  【錯解分析】錯解:

  因為靜電平衡時,凈電荷只分布在空腔導體的外表面,內部無靜電荷,所以,導體A內部通過導線與驗電器小球連接時,驗電器不帶電。

  關鍵是對“導體的外表面”含義不清,結構變化將要引起“外表面”的變化,這一點要分析清楚。錯解沒有分析出空腔導體A的內部通過導線與驗電器的小球B連接后,驗電器的金箔成了導體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改變了原來導體結構。A和B形成一個整體,凈電荷要重新分布。

  【正確解答】

  當導體A的內部通過導線與驗電器的小球B連接時,導體A和驗電器已合為一個整體,整個導體為等勢體,同性電荷相斥,電荷重新分布,必有凈電荷從A移向B,所以驗電器帶正電。

  【小結】

  一部分同學做錯這道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知識遷移的負面效應。他們曾經做過一道與本題類似的題:“先用絕緣金屬小球接觸帶正電的絕緣空腔導體A的內部,然后將絕緣金屬小球移出空腔導體A與驗電器的小球B接觸,驗電器的金箔不張開!彼麄円姷奖绢}就不假思索地選擇了不帶電的結論。“差異就是矛盾,”學習中要善于比較,找出兩個問題的區(qū)別才方能抓住問題的關鍵。這兩道題的差異就在于:一個是先接觸內壁,后接觸驗電器小球;另一個是正電的絕緣空腔導體A的內部通過導線與驗電器的小球B連接。進而分析這種差異帶來的什么樣的變化。生搬硬套是不行的。

  例12 三個絕緣的不帶電的相同的金屬球A,B,C靠在一起,如圖8-11所示,再將一個帶正電的物體從左邊靠近A球,并固定好,再依次拿走C球、B球、A球,問:這三個金屬球各帶什么電?并比較它們帶電量的多少。

  【錯解分析】錯解:

  將帶正電的物體靠近A球,A球帶負電,C球帶正電,B球不帶電。將C,B,A三球依次拿走,C球帶正電,B球不帶電,A球帶負電,QA=QC。

  認為將C球拿走后,A,B球上所帶電量不改變。其實,當C球拿走后,A,B球原來的靜電平衡已被破壞,電荷將要重新運動,達到新的靜電平衡。

  【正確解答】

  將帶正電的物體靠近A,靜電平衡后,A,B,C三球達到靜電平衡,C球帶正電,A球帶負電,B球不帶電。當將帶正電的C球移走后,A,B兩球上的靜電平衡被打破,B球右端電子在左端正電的物體的電場的作用下向A運動,形成新的附加電場,直到與外電場重新平衡時為止。此時B球帶正電,A球所帶負電將比C球移走前多。依次將C,B,A移走,C球帶正電,B球帶少量正電,A球帶負電,且A球帶電量比C球帶電量多。

|QA|=|QB|+|QC|

  【小結】

  在學習牛頓第二定律時,當外力發(fā)生變化時,加速度就要發(fā)生變化。這種分析方法不僅適用于力學知識,而且也適用于電學知識,本題中移去C球,電場發(fā)生了變化,電場力相應的發(fā)生了變化,要重新對物理過程進行分析,而不能照搬原來的結論。

  例13 如圖8-12所示,當帶電體A靠近一個絕緣導體B時,由于靜電感應,B兩端感應出等量異種電荷。將B的左端接地,絕緣導體B帶何種電荷?

  【錯解分析】錯解:對于絕緣體B,由于靜電感應左端帶負電,右端帶正電。左端接地,左端電荷被導走,導體B帶正電。

  將導體B孤立考慮,左端帶負電,右端帶正電,左端接地后左邊電勢比地電勢低,所以負電荷將從電勢低處移到電勢高處。即絕緣體B上負電荷被導走。

  【正確解答】

  因為導體B處于正電荷所形成的電場中,而正電荷所形成的電場電勢處處為正,所以導體B的電勢是正的,UB>U;而負電荷在電場力的作用下總是從低電勢向高電勢運動,B左端接地,使地球中的負電荷(電子)沿電場線反方向進入高電勢B導體的右端與正電荷中和,所以B導體將帶負電荷。

  例14 如圖8-13所示,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粒子,以初速度v0,從A點豎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中,粒子通過電場中B點時,速率vB=2v0,方向與電場的方向一致,則A,B兩點的電勢差為:

  

  【錯解分析】錯解: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一般不考慮帶電粒子的重力,根據(jù)動能定理,電場力所做的功等于帶電粒子動能的增量,電勢差等于動能增量與電量Q的比值,應選D。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一般不考慮帶電粒子的重力,則粒子在豎直方向將保持有速度v0,粒子通過B點時不可能有與電場方向一致的2v0,根據(jù)粒子有沿場強方向的速度2v0,則必是重力作用使豎直向上的速度變?yōu)榱。如一定不考慮粒子重力,這只有在電場無限大,帶電粒子受電場力的作用,在電場方向上的速度相比可忽略不計的極限狀態(tài),且速度沿電場方向才能成立。而本題中v0與vB相比不能忽略不計,因此本題應考慮帶電粒子的重力。

  【正確解答】

  在豎直方向做勻減速直線運動:2gh = v02

  

  根據(jù)動能定理

  

  【小結】

  根據(jù)初、末速度或者運動軌跡判斷物體的受力情況是解決與運動關系問題的基本功。即使在電學中,帶電粒子的運動同樣也要應用這個基本功。通過這樣一些題目的訓練,多積累這方面的經驗,非常必要。

  例15 置于真空中的兩塊帶電的金屬板,相距1cm,面積均為10cm2,帶電量分別為Q1=2×10-8C,Q2=-2×10-8C,若在兩板之間的中點放一個電量q=5×10-9C的點電荷,求金屬板對點電荷的作用力是多大?

  【錯解分析】錯解:點電荷受到兩板帶電荷的作用力,此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由

  庫侖定律只適用于點電荷間相互作用,本題中兩個帶電金屬板面積較大,相距較近,不能再看作是點電荷,應用庫侖定律求解就錯了。

  【正確解答】

  兩個平行帶電板相距很近,其間形成勻強電場,電場中的點電荷受到電場力的作用。

  

  【小結】

  如果以為把物理解題當作算算術,只要代入公式就完事大吉。那就走入了學習物理的誤區(qū)。

  例16 如圖8-15電路中,電鍵K1,K2,K3,K4均閉合,在平行板電容器C的極板間懸浮著一帶電油滴P,

 。1)若斷開K1,則P將__________;

 。2)若斷開K2,則P將________;

  (3)若斷開K3,則P將_________;

 。4)若斷開K4,則P將_______。

  【錯解分析】錯解:(1)若斷開K1,由于R1被斷開,R2上的電壓將增高,使得電容器兩端電壓下降,則P將向下加速運動。

 。2)若斷開K2,由于R3被斷開,R2上的電壓將增高,使得電容器兩端電壓下降,則P將向下加速運動。

 。3)若斷開K3,由于電源被斷開,R2上的電壓將不變,使得電容器兩端電壓不變,則P將繼續(xù)懸浮不動。

  (4)若斷開K4,由于電源被斷開,R2上的電壓將變?yōu)榱,使得電容器兩端電壓下降,則P將加速下降。

  上述四個答案都不對的原因是對電容器充放電的物理過程不清楚。尤其是充電完畢后,電路有哪些特點不清楚。

  【正確解答】

  電容器充電完畢后,電容器所在支路的電流為零。電容器兩端的電壓與它所并聯(lián)的兩點的電壓相等。本題中四個開關都閉合時,有R1,R2兩端的電壓為零,即R1,R2兩端等勢。電容器兩端的電壓與R3兩端電壓相等。

 。1)若斷開K1,雖然R1被斷開,但是R2兩端電壓仍為零,電容器兩端電壓保持不變,則P將繼續(xù)懸浮不動

  (2)若斷開K2,由于R3被斷開,電路再次達到穩(wěn)定時,電容器兩端電壓將升高至路端電壓R2上的電壓仍為零,使得電容器兩端電壓升高,則P將向上加速運動。

  (3)若斷開K3,由于電源被斷開,電容器兩端電壓存在一個回路,電容器將放電至極板兩端電壓為零,P將加速下降。

 。4)K4斷開,電容器兩端斷開,電量不變,電壓不變,場強不變,P將繼續(xù)懸浮不動。

  【小結】

  在解決電容器與直流電路相結合的題目時,要弄清楚電路的結構,還要會用靜電場電勢的觀點分析電路,尋找等勢點簡化電路。

  例17 有兩個帶電量相等的平行板電容器A和B,它們的正對面積之比SA∶SB=3∶1,板長之比∶LA∶LB=2∶1,兩板距離之比dA∶dB=4∶1,兩個電子以相同的初速度沿與場強垂直的方向分別射入兩電容器的勻強電場中,并順利穿過電場,求兩電子穿越電場的偏移距離之比。

  【錯解分析】錯解:

  

  把電容器的電壓看成是由充電電量和兩板正對面積決定而忽視了板間距離對電壓的影響,所以電壓比和偏離比都搞錯了。

  【正確解答】

  
   

  【小結】

  高考中本題只能作為一道選擇題(或填空題)出現(xiàn)在試卷上。很多考生為了騰出時間做大題,急急忙忙不做公式推導,直接用數(shù)字計算導致思考問題不全面,以至會做的題目得不到分。同時按部就班解題,養(yǎng)成比較好的解題習慣,考試時就會處變不驚,穩(wěn)中求準,穩(wěn)中求快。

  例18 在平行板電容器之間有勻強電場,一帶電粒子以速度v垂直電場線射入電場,在穿越電場的過程中,粒子的動能由Ek增加到2Ek,若這個帶電粒子以速度2v垂直進入該電場,則粒子穿出電場時的動能為多少?

  【錯解分析】錯解:設粒子的的質量m,帶電量為q,初速度v;勻強電場為E,在y方向的位移為y,如圖8―16所示。


  認為兩次射入的在Y軸上的偏移量相同。實際上,由于水平速度增大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時間變短。在Y軸上的偏移量變小。

  【正確解答】

  建立直角坐標系,初速度方向為x軸方向,垂直于速度方向為y軸方向。設粒子的的質量m,帶電量為q,初速度v;勻強電場為E,在y方向的位移為y。速度為2v時通過勻強電場的偏移量為y′,平行板板長為L。

  由于帶電粒子垂直于勻強電場射入,粒子做類似平拋運動。

  

  兩次入射帶電粒子的偏移量之比為

  

  【小結】

  當初始條件發(fā)生變化時,應該按照正確的解題步驟,從頭再分析一遍。而不是想當然地把上一問的結論照搬到下一問來。由此可見,嚴格地按照解題的基本步驟進行操作,能保證解題的準確性,提高效率。其原因是操作步驟是從應用規(guī)律的需要歸納出來的。

  例19 A,B兩塊平行帶電金屬板,A板帶負電,B板帶正電,并與大地相連接,P為兩板間一點。若將一塊玻璃板插入A,B兩板間,則P點電勢將怎樣變化。

  【錯解分析】錯解:

  UpB=Up-UB=Ed

  電常數(shù)ε增大,電場強度減小,導致Up下降。

  沒有按照題意畫出示意圖,對題意的理解有誤。沒有按照電勢差的定義來判斷PB兩點間電勢差的正負。

  【正確解答】

  按照題意作出示意圖,畫出電場線,圖8-17所示。

  我們知道電場線與等勢面間的關系:“電勢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降落”所以UpB=Up-UB<0,B板接地UB=0

  UBp=UB-Up=0-Up

  Up=-Ed

  常數(shù)ε增大,電場強度減小,導致Up上升。

  【小結】

  如何理解PB間的電勢差減小,P點的電勢反倒升高呢?請注意,B板接地Up<0,PB間的電勢差減小意味著Up比零電勢降落得少了。其電勢反倒升高了。

  例20、 1000eV的電子流在兩極板中央斜向上方進入勻強電場,電場方向豎直向上,它的初速度與水平方向夾角為30°,如圖8-18。為了使電子不打到上面的金屬板上,應該在兩金屬板上加多大電壓U?

  【錯解分析】錯解:

  電子流在勻強電場中做類似斜拋運動,設進入電場時初速度為v0,

  

  因為電子流在電場中受到豎直向下電場力作用,動能減少。欲使電子剛好打不到金屬板上有Vr=0,此時電子流動能

  
 

  電子流在電場中受到電場力作用,電場力對電子做功We= Fes = eEs其中s必是力的方向上位移,即d/2,所以We=eU,U是對應沿d方向電勢降落。則電子從C到A,應對應We=eUAC,故上面解法是錯誤的。

  【正確解答】

  電子流在勻強電場中做類似斜拋運動,欲使電子剛好不打金屬板上,則必須使電子在d/2內豎直方向分速度減小到零,設此時加在兩板間的電壓為U,在電子流由C到A途中,

  電場力做功We=EUAC,由動能定理

  

  

  至少應加500V電壓,電子才打不到上面金屬板上。

  【小結】

  動能定理是標量關系式。不能把應用牛頓定律解題方法與運用動能定理解題方法混為一談。

  例21 如圖8-19,一個電子以速度v0=6.0×106m/s和仰角α=45°從帶電平行板電容器的下板邊緣向上板飛行。兩板間場強E= 2.0×104V/m,方向自下向上。若板間距離d=2.0×10-2m,板長L=10cm,問此電子能否從下板射至上板?它將擊中極板的什么地方?

  【錯解分析】錯解:規(guī)定平行極板方向為x軸方向;垂直極板方向為y軸方向,將電子的運動分解到坐標軸方向上。由于重力遠小于電場力可忽略不計,則y方向上電子在電場力作用下做勻減速運動,速度最后減小到零。

∵vt2-v02 = 2as

y= d= s vt= 0

  

  即電子剛好擊中上板,擊中點離出發(fā)點的水平位移為3.99×10-2(m)。

  為d,(擊中了上板)再求y為多少,就犯了循環(huán)論證的錯誤,修改了原題的已知條件。

  【正確解答】

  應先計算y方向的實際最大位移,再與d進行比較判斷。

  

   

  由于ym<d,所以電子不能射至上板。

  

  【小結】 因此電子將做一種拋物線運動,最后落在下板上,落點與出發(fā)點相距1.03cm。

  斜拋問題一般不要求考生掌握用運動學方法求解。用運動的合成分解的思想解此題,也不是多么困難的事,只要按照運動的實際情況把斜拋分解為垂直于電場方向上的的勻速直線運動,沿電場方向上的堅直上拋運動兩個分運動。就可以解決問題。

  例22 一個質量為m,帶有電荷-q的小物塊,可在水平軌道Ox上運動,O端有一與軌道垂直的固定墻,軌道處于勻強電場中,場強大小為E,方向沿Ox軸正方向,如圖8-20所示,小物體以初速v0從x0沿Ox軌道運動,運動時受到大小不變的摩擦力f作用,且f<qE。設小物體與墻碰撞時不損失機械能且電量保持不變。求它在停止運動前所通過的總路程s。

  【錯解分析】錯解:錯解一:物塊向右做勻減速運動到停止,有

  

  錯解二:小物塊向左運動與墻壁碰撞后返回直到停止,有W=△Ek,得

  

  錯誤的要害在于沒有領會題中所給的條件f>Eq的含義。當物塊初速度向右時,先減速到零,由于f<Eq物塊不可能靜止,它將向左加速運動,撞墻后又向右運動,如此往復直到最終停止在軌道的O端。初速度向左也是如此。

  【正確解答】

  設小物塊從開始運動到停止在O處的往復運動過程中位移為x0,往返路程為s。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小結】

  在高考試卷所檢查的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是理解能力。讀懂題目的文字并不困難,難的是要抓住關鍵詞語或詞句,準確地在頭腦中再現(xiàn)題目所敘述的實際物理過程。常見的關鍵詞語有:“光滑平面、緩慢提升(移動)、伸長、伸長到、輕彈簧、恰好通過最高點等”這個工作需要同學們平時多積累。并且在做新情境(陌生題)題時有意識地從基本分析方法入手,按照解題的規(guī)范一步一步做,找出解題的關鍵點來。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

  例23 如圖8-21所示,長為L的絕緣細線,一端懸于O點,另一端連接一質量為m的帶負電小球,置于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在O點向右水平拉直后從靜止釋放,細線碰到釘子后要使小球剛好饒釘子O′在豎直平面內作圓周運動,求OO′長度。

  【錯解分析】錯解:擺球從A落下經B到C的過程中受到重力G,繩子的拉力T和電場力F三個力的作用,并且重力和電場力做功,拉力不做功,由動能定理

  

  擺球到達最低點時,擺線碰到釘子O′后,若要小球剛好繞釘子O′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如圖8-22。則在最高點D應滿足:


  從C到D的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負功),由機械能守恒定律

  

  考生以前做過不少“在重力場中釋放擺球。擺球沿圓弧線運動的習題”。受到這道題思維定勢的影響,沒能分析出本題的擺球是在重力場和電場疊加場中運動。小球同時受到重力和電場力的作用,這兩個力對擺球運動軌跡都有影響。受“最高點”就是幾何上的最高點的思維定勢的影響,沒能分析清楚物理意義上的“最高點”含義。在重力場中應是重力方向上物體運動軌跡的最高點,恰好是幾何意義上的最高點。而本題中,“最高點”則是重力與電場力的合力方向上擺球運動的軌跡的最高點。

  【正確解答】

  本題是一個擺在重力場和電場的疊加場中的運動問題,由于重力場和電場力做功都與路徑無關,因此可以把兩個場疊加起來看成一個等效力場來處理,如圖8-23所示,

  ∴θ=60°。

  開始時,擺球在合力F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作勻加速直線運動,從A點運動到B點,由圖8-23可知,△AOB為等邊三角形,則擺球從A到B,在等效力場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在B點處,由于在極短的時間內細線被拉緊,擺球受到細線拉力的沖量作用,法向分量v2變?yōu)榱,切向分?/p>

  接著擺球以v1為初速度沿圓弧BC做變速圓周運動,碰到釘子O′后,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在等效力場中,過點O′做合力F的平行線與圓的交點為Q,即為擺球繞O′點做圓周運動的“最高點”,在Q點應滿足

  過O點做OP⊥AB取OP為等勢面,在等效力場中,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得:

  

  【小結】

  用等效的觀點解決陌生的問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等效是有條件的。在學習交流電的有效值與最大值的關系時,我們在有發(fā)熱相同的條件將一個直流電的電壓(電流)等效于一個交流電。本題中,把兩個場疊加成一個等效的場,前提條件是兩個力做功都與路徑無關。

 

試題詳情

 

根據(jù)多年的實踐,總結規(guī)律繁化簡;概括知識難變易,高中數(shù)學巧記憶。
言簡意賅易上口,結合課本勝一籌。始生之物形必丑,拋磚引得白玉出。

試題詳情

高考數(shù)學復習的六大注意事項

 

 

試題詳情

第七單元: 熱學

  [內容和方法]

  本單元內容包括兩部分,一是微觀的分子動理論部分,一是宏觀的氣體狀態(tài)變化規(guī)律。其中分子動理論部分包括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勢能和物體的內能等概念,及分子間相互作用力的變化規(guī)律、物體內能變化的規(guī)律、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等基本規(guī)律;氣體狀態(tài)變化規(guī)律中包括熱力學溫度、理想氣體和氣體狀態(tài)參量等有關的概念,以及理想氣體的等溫、等容、等壓過程的特點及規(guī)律(包括公式和圖象兩種描述方法)。

  本單元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是理想化的模型方法,其中在分子動理論中將微觀分子的形狀視為理想的球體,這是通過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對微觀量進行估算的基礎;在氣體狀態(tài)變化規(guī)律中,將實際中的氣體視為分子沒有實際體積且不存在相互作用力的理想氣體,從而使氣體狀態(tài)變化的規(guī)律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得以大大的簡化。

   [例題分析]

  在本單元知識應用的過程中,初學者常犯的錯誤主要表現(xiàn)在:對較為抽象的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分子相互作用的勢能及分子間相互作用力的變化規(guī)律理解不到位,導致這些微觀量及規(guī)律與宏觀的溫度、物體的體積之間關系不能建立起正確的關系。對于宏觀的氣體狀態(tài)的分析,學生的問題通常表現(xiàn)在對氣體壓強的分析與計算方面存在著困難,由此導致對氣體狀態(tài)規(guī)律應用出現(xiàn)錯誤;另外,本單元中涉及到用圖象法描述氣體狀態(tài)變化規(guī)律,對于p―V,p―T,V―T圖的理解,一些學生只觀注圖象的形狀,不能很好地理解圖象上的點、線、斜率等的物理意義,因此造成從圖象上分析氣體溫度變化(內能變化)、體積變化(做功情況)時出現(xiàn)錯誤,從而導致利用圖像分析氣體內能變化等問題時的困難。

  1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溫度低的物體內能小

  B.溫度低的物體分子運動的平均速率小

  C.做加速運動的物體,由于速度越來越大,因此物體分子的平均動能越來越大

  D.外界對物體做功時,物體的內能不一定增加

  【錯解分析】錯解一:因為溫度低,動能就小,所以內能就小,所以應選A

  而溫度低的物體分子平均動能小,所以速率也小。所以應選B。

  錯解三:由加速運動的規(guī)律我們了解到,物體的速度大小由初速和加速度與時間決定,隨著時間的推移,速度肯定越來越快再由動能公式

  錯解一是沒有全面考慮內能是物體內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溫度低只表示物體分子平均動能小,而不表示勢能一定也小,也就是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不一定也小,所以選項A是錯的。

  實際上因為不同物質的分子質量不同,而動能不僅與速度有關,也與分子質量有關,單從一方面考慮問題是不夠全面的,所以錯解二選項B也是錯的。

  錯解三的原因是混淆了微觀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與宏觀物體運動的差別。分子的平均動能只是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而物體加速運動時,物體內所有分子均參與物體的整體、有規(guī)則的運動,這時物體整體運動雖然越來越快,但并不能說明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劇烈情況就要加劇。從本質上說,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劇烈程度只與物體的溫度有關,而與物體的宏觀運動情況無關。

  【正確解答】由于物體內能的變化與兩個因素有關,即做功和熱傳遞兩方面。內能是否改變要從這兩方面綜合考慮。若做功轉化為物體的內能等于或小于物體放出的熱量,則物體的內能不變或減少。即外界對物體做功時,物體的內能不一定增加,選項D是正確的

  2 如圖7-1所示,一個橫截面積為S的圓筒型容器豎直放置,金屬圓板A的上表面是水平的,下表面是傾斜的,下表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θ,圓板的質量為M,不計圓板A與容器內壁之間的摩擦,若大氣壓強為P0,則被圓板封閉在容器中氣體的壓強p等于 [   ]

 

  

  【錯解分析】錯解一:因為圓板下表面是傾斜的,重力產生的壓強等于

  錯解三:大氣壓p0可以向各個方向傳遞,所以氣體壓強里應包括p0

  重力產生的壓強,壓力都應該是垂直于接觸面方向,所以重力產生壓強應是重力的分力Mg/cosθ,而不是Mg,錯解一是對壓力這個概念理解不對。

  錯解二雖然注意到重力的分力Mg/cosθ產生壓強,但沒有考慮到面

  錯解三在分解重力時錯了,重力的一個分力應是Mg/cosθ而不是Mgcosθ,因為另一個分力一定要垂直斜板的豎直面,如圖7-2。所以重

  【正確解答】以金屬圓板A為對象,分析其受力情況,從受力圖7-3可知,圓板A受豎直向下的力有重力Mg、大氣壓力p0S,豎直向上的


  正確答案應為D。

  【小結】 正如本題的“分析解答”中所做的那樣,確定被活塞封閉的氣體的壓強的一般方法是:以活塞為研究對象;分析活塞的受力情況;概括活塞的運動情況(通常為靜止狀態(tài)),列出活塞的受力方程(通常為受力平衡方程);通過解這個方程便可確定出氣體的壓強。

  3 如圖7-4所示,在一個圓柱形導熱的氣缸中,用活塞封閉了一部分空氣,活塞與氣缸壁間是密封而光滑的,一彈簧秤掛在活塞上,將整個氣缸懸吊在天花板上。當外界氣溫升高(大氣壓不變)時,[   ]

  A.彈簧秤示數(shù)變大

  B.彈簧秤示數(shù)變小

  C.彈簧秤示數(shù)不變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錯解分析】錯解:對活塞進行受力分析,如圖7-5由活塞平衡條件可知:

F = mg+p0S-pS

  當外界氣溫上升時,氣體壓強增大,所以彈簧秤的接力F將變小,所以答案應選B。

  主要是因為對氣體壓強變化的判斷,沒有認真細致地具體分析,而是憑直覺認為溫度升高,壓強增大。

  【正確解答】對活塞受力分析如錯解,

F= mg+p0S-pS

  現(xiàn)在需要討論一下氣體壓強的變化。

  以氣缸為對象受力分析,如圖7-6


  因為M、S、P0均為不變量,所以,在氣體溫度變化時,氣體的壓強不變。而氣體在此過程中作等壓膨脹。

  由此而知,彈簧秤的示數(shù)不變,正確答案為C。

  【小結】 通過本題的分析可以看出,分析問題時,研究對象的選取對解決問題方向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如本題要分析氣體壓強的變化情況,選取氣缸為研究對象比研究活塞要方便得多。另外如本題只是分析彈簧秤的示數(shù)變化,選整個氣缸和活塞為研究對象更為方便,因對氣缸加熱的過程中,氣缸、氣體及活塞所受重力不變,所以彈簧秤對它們的拉力就不會變化,因此彈簧秤的示數(shù)不變。

  4 設一氫氣球可以自由膨脹以保持球內外的壓強相等,則隨著氣球的不斷升高,因大氣壓強隨高度而減小,氣球將不斷膨脹。如果氫氣和大氣皆可視為理想氣體,大氣的溫度、平均摩爾質量以及重力和速度隨高度變化皆可忽略,則氫氣球在上升過程中所受的浮力將______(填“變大”“變小”“不變”)

  【錯解分析】錯解一:因為氣球上升時體積膨脹,所以浮力變大。

  錯解二:因為高空空氣稀薄,所以浮力減小。

  因為浮力的大小等于氣球排開大氣所受的重力,F(xiàn)=ρ?g?V,當氣球升入高空時,密度ρ減小,體積V增大,錯解一和二都是分別單一地強調一方面的變化,沒有綜合考慮,因此導致錯解。

  【正確解答】以氫氣為研究對象,設地面附近和高空h處的壓強和體積分別為p1,p2,V1,V2。因為溫度不變,由玻意耳定律可知:p1V1=p2V2

  以大氣為研究對象,在地面附近和高空h處的壓強和大氣密度分別為ρ1,ρ2(與氫氣對應相等)p1,p2因為大氣密度和壓強都與高度

  設氫氣球在地面附近和高空h處的浮力分別為F1F2則F11?g?V1F22?gV2

  所以正確答案為浮力不變。

  【小結】 如上分析,解決變化問題,需要將各種變化因素一一考慮,而不能單獨只看到一面而忽略另一面。

  此題也可以利用克拉珀龍方程求解:

  在高度h處:對氫氣列克拉珀龍方程

  對排開空氣列克拉珀龍方程

  因為p,V,R,T均相同

  所以聯(lián)立①②得:

  我們知道,空氣、氫氣的摩爾質量是不變的,此題氣球中的氫氣質量也是一定的,所以排開空氣的質量不隨高度h而變,又因為重力加速度也不變(由題目知)所以,氣球所受浮力不變。

  利用克拉珀龍方程處理浮力,求解質量問題常常比較方便。

  5 容積V=20L的鋼瓶充滿氧氣后,壓強為p=30atm,打開鋼瓶閥門,讓氧氣分裝到容積為V'=5L的小瓶子中去。若小瓶子已抽成真空,分裝到小瓶中的氧氣壓強均為P'=2atm壓。在分裝過程中無漏氣現(xiàn)象,且溫度保持不變,那么最多可能裝的瓶數(shù)是: [   ]

  A.4瓶   B.50瓶

  C.56瓶   D.60瓶

  【錯解分析】錯解:設可充氣的瓶子數(shù)最多為n,利用玻意耳定律得:

  pV=np'V'

  所以答案應為D。

  上述解答中,認為鋼瓶中的氣體全部充入到小瓶中去了,事實上當鋼瓶中氣體的壓強隨著充氣過程的進展而下降,當鋼瓶中的氣體壓強降至2atm時,已無法使小瓶繼續(xù)充氣,達到2atm,即充最后一瓶后,鋼瓶中還剩下一滿瓶壓強為2atm的氣體。

  【正確解答】設最多可裝的瓶子數(shù)為n,由玻意耳定律得:

pV=p'V+np'V'

  解得:n=56(瓶)

  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小結】 解答物理問題時我們不僅要會用數(shù)學方法進行處理,同時還要考慮到物理問題的實際情況。任何物理問題的數(shù)學結果都要接受物理事實的制約,因此在學習中切忌將物理問題純數(shù)學化。

  6 內徑均勻的U型細玻璃管一端封閉,如圖7-7所示,AB段長30mm,BC段長10mm,CD段長40mm,DE段充滿水銀,DE=560mm,AD段充滿空氣,外界大氣壓p0=1.01325×105Pa=760mmHg,現(xiàn)迅速從E向上截去400mm長玻璃管,平衡后管內空氣柱的長度多大?

  【錯解分析】錯解:當從下面截去400mm后,空氣柱的壓強變了,壓強增大,在等溫條件下,體積減小,根據(jù)玻意耳定律。

  初態(tài):p1=(760-560)=200mmHg V1=(300+100+400)S=800S(mm)3

  

  末態(tài):p2=(760-160)=600(mmHg) V2=?

  解得:L2=267mm 即空氣柱的長度為267mm。

  上述解答看起來沒有什么問題,實際上,稍微思考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答案不合理。因為解答結果認為空氣柱的長度267mm,而AB段的總長度為300mm,這樣就意味著水銀柱可能進入AB管,而如果水銀進入橫著的BC管,壓強就不再是(760-160)=600mmHg,因此,答案就不對了。

  【正確解答】首先需要判斷一下水銀柱截去后剩余的水銀柱會停留在什么地方。

  (1)是否會停留在右側豎直管內。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是不可能的。

 。2)是否會有部分水銀柱留在豎直CE管中,即如圖7-8所示情況,由玻意耳定律可知

  200×800S=(760-x)[300+100-(160-x)]S

  160000=(760-x)(240+x)

  解得:x1=40cm

  x2=560mm

  兩個答案均與所設不符,所以這種情況也是不可能的。

 。3)是否會出現(xiàn)水銀柱充滿BC管的情況,如圖7-9所示。

  由玻意耳定律可知:

200×800S=(760+60)?L2?S

  解得L2=195mm結果明顯與實際不符,若真能出現(xiàn)上述情況,從幾何關系很容易就可以知道L2=240mm,可見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的。

  (4)設水銀柱部分進入BA管,部分留在BC管中,如圖7-10所示。

  由玻意耳定律可知

  200×800S=[760+(300-L2)]?L2S

  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平衡后管內空氣柱的長度為182.3mm。

  【小結】 通過本題的分析解答可看出,對于一個具體的物理問題,不能僅觀注已知的數(shù)據(jù),更要對題目所述的物理過程進行全面的分析,以確定出問題的真實物理過程。同時可以看到,真實物理過程的判斷,又是以具體的已知條件及相應的物理規(guī)律為基礎的,而不是“想當然”地捏造物理過程。

  7 如圖7-11所示,左端封閉,右端開口的均勻U型管中用水銀封有一段長150mm的空氣柱。左臂總長為250mm,右臂足夠長。如果將管的開口變?yōu)樨Q直向下,求空氣柱的長度。(設大氣壓為750mmHg)

  【錯解分析】錯解:此題是屬于氣體在等溫情況下壓強和體積的變化的題,可以利用玻意耳定律求解。

  初態(tài):p1=(750+100)=850(mmHg)

  V1=150S(cm3

  設倒轉后左臂空氣柱長度增加x,如圖7-12所示,

  則末態(tài):p2=(750-100-2x)=(650-2x)(mmHg)

  V2=(150+x)S(cm3

  由玻意耳定律有:p1V1= p2V2

  即:850×150S=(650-2x)(150+x)S

  整理得:2x2-350x+30000=0

  由數(shù)學知識可知,當△=b2-4ac=3502-4×2×3000<0,方程無解。所以,這道題是一道沒有解的題。

  在解題時,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因為解題者的思維是勢導致的錯誤,上述解法是從空氣柱仍在左臂的假設出發(fā)的,難道空氣就不能進到右臂?顯然,認為空氣柱仍在左臂的假設是需要重新考慮的。

  【正確解答】在左臂原有空氣柱長150mm的情況下,兩管之間的水銀柱的高度差與U型管倒轉后空氣柱是否進入右管有關,高度差越大,水銀越重,倒轉后,空氣柱越有可能進入右管。那么,兩臂水銀面高度差為多大,才能讓空氣柱仍留在左臂呢?

  設初始左、右兩臂水銀面高度差為h,倒轉后空氣柱仍在左臂(如圖7-13)則:由玻意耳定律有:

(750+h)×150S=(750-h(huán)-2x)(150+x)S

  整理得:2x2+(h-450)x+300h=0

  當△=b2-4ac≥0時,方程有實數(shù)解,即

(h-450)2-4×2×300h≥0

  解得:h≤62.5mm

  也就是說,只有當兩臂水銀面高度差小于或等于62.5mm時,倒轉后空氣柱才可能仍留在左臂。而本文給出開始時水銀面高度差為100mm>62.5mm,因此,U型管倒轉后空氣柱會進入右臂。

  設右臂足夠長,倒轉后,水銀柱已全部進入右臂如圖7-14所示,末狀態(tài)變?yōu)椋篤2=(250+y)S p2=(750-30)=450(mmHg)

  根據(jù)玻意耳定律:

850×150S=450×(250+y)S

  解得:y=33.3mm

  則空氣柱的長度為:L=(250+33.3)=283.3(cm)。

  【小結】 對于一道物理習題,應該從每個數(shù)值的物理意義去分析問題,而不能只單純從數(shù)學運算的角度去制定。

  8 一端封閉一端開口,內徑均勻的直玻璃管注入一段60mm的水銀柱,當管水平放置達到平衡時,閉端空氣柱長140mm,開口端空氣柱長140mm,如圖7-15所示。若將管輕輕倒轉后再豎直插入水銀槽內,達到平衡時,管中封閉端空氣柱A長133mm,如圖7-16所示(設大氣壓強為1.01325×105Pa(760mmHg),溫度保持不變),求槽中水銀進入管中的長度H=?


  【錯解分析】錯解:以水平放置作為初態(tài),以豎直插入水銀槽后作為末態(tài),分別對A,B兩部。分氣體應用玻意耳定律

  對A氣體:pAVA=p'A?V'A

  

  對于B氣體:pBVB=p'BV'B因為p'B=p'A+h=800+60=860(mmHg)

  

  則進入玻璃管中的水銀柱長H=(LA+LB)-(L'A+L'B

H=[(140+140)-(133+123.72)]=23.28(mm)

  初看上述解題過程似乎沒有問題,實際上,認真分析解題的全過程不難發(fā)現(xiàn),在玻璃管豎直倒立的過程中,當其還未插入水銀槽內時,水銀受重力作用要下降,故封閉端空氣柱變長,開口端空氣柱變短,說明開口端有空氣溢出,即B部分氣體質量減少(不是定質量)。這部分研究對象的質量發(fā)生了變化,但如仍草率地認為初態(tài)水平,末態(tài)豎直插入的這兩個狀態(tài)是質量不變,而應用玻馬定律,固而造成上述失誤。

  【正確解答】把全過程分為兩個過程看待。

  第一個過程:從水平到豎直尚未插入

  對A氣體:pAVA=p'AV'A

  

  對B氣體:L'B=(140×2-152)=128(mm)

  p'B= p0 =760(mmHg)

  第二個過程:當玻璃管插入水銀槽后

  對A氣體:pA?VA=p''AV''A

  

  可以求得p''B=(800+60)=860(mmHg)

  對B氣體;初態(tài)為豎直尚未插入,未態(tài)為已經插入后

p'BV'B=p''BV''B

  所以,水銀進入管中的水銀長度為:

H=(140×2-133-133)=34(mm)

  【小結】 本題與前面的第8題類似,都需要分析清楚問題所述情景的真實物理過程。而有些同學在解題時,只關注已知數(shù)值,對某些微妙的變化混然不顧,因此導致思維失誤,以致產生錯誤解法和答案。

  9 如圖7-17所示,一根一端封閉的玻璃管,當L=0.96m,內有一段長h1=0.20m的水銀柱。當溫度為t1=27℃,開口端豎直向上時,封閉空氣柱h2= 0.60m。問溫度至少升到多高時,水銀柱才能從管中全部溢出?(外界大氣壓相當于L0= 0.76m高的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錯解分析】錯解:以封閉氣體為研究對象,其初態(tài):p1=(L0+h1),V1=h2S下;末態(tài)是水銀剛好完全溢出時的狀態(tài):p2=L0,V2=LS

  T2=?

  

  上述解答中有一個錯誤,就是存在“潛在假設”。即認為:水銀柱在外溢過程中,氣體體積越大,對應溫度越高,當氣體充滿整個玻璃管(即水銀全部溢出)時,所對應的溫度是最高的。事實是:

  越高。在水銀末溢出前,p不變,V越大,T越大。在水銀溢出的過程中,p減小,V增大,p?V的乘積并非一直增大。所以我們在解題的過程中,應找出在什么條件下,pV的乘積最大,由此確定相應的溫度。

  T越高,假設管中還有長為X的水銀柱尚未溢出時,pV值最大,即(L0+x)(L-x)S的值最大,這是一個數(shù)學求極值問題。因為(L0+x)+(L-x)=(L0+L)與x的大小無關,所以由數(shù)學知識可知:兩數(shù)之和為一常數(shù),則當這兩數(shù)相等時,其乘積最大。

  所以:L0+x =L-x

  

  即管內水銀柱由0.20m溢出到還剩下0.10m的過程中,p?V的乘積越來越大,這一過程必須是升溫的。此后,溫度不必再升高(但要繼續(xù)給氣體加熱),水銀柱也將繼續(xù)外溢,直至完全溢出。由氣態(tài)方程:

  
   

  代入數(shù)據(jù)得:T2=385.2K。

  10 如圖7-18所示,兩端封閉、粗細均勻的細玻璃管,中間用長為h的水銀柱將其分為兩部分,分別充有空氣,現(xiàn)將玻璃管豎直放置,兩段空氣柱長度分別為L1,L2,已知L1>L2,如同時對它們均勻加熱,使之升高相同的溫度,這時出現(xiàn)的情況是:( )

  A.水銀柱上升

  B.水銀柱下降

  C.水銀柱不動

  D.無法確定

  【錯解分析】錯解:假設兩段空氣柱的壓強p1,p2保持不變,它們的初溫為T當溫度升高△T時,空氣柱1的體積由V1增至V'1;,增加的體積△V1=V'1-V1,考慮到空氣柱的總長度不變,空氣柱2的體積從V2增至V'2,且△V2=V'-V2

  由蓋?呂薩克定律得:

  在T,△T都同的情況下,因為V1>V2,所以△V1>△V2,所以,水銀柱應向下移動。選B。

  這道題因為初溫一樣,又升高相同的溫度,所以比較液柱移動,可能有兩種假設,一種為設壓強不變,另一種是設體積不變。而上述解法中假定壓強不變而導出水銀柱下降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水銀柱的移動情況是由水銀柱的受力情況決定的,而受力情況是由兩邊壓強的大小決定的,因此不能假設壓強不變。

  【正確解答】假定兩段空氣柱的體積不變,即V1,V2不變,初始溫度為T,當溫度升高△T時,空氣柱1的壓強由p1增至p'1,△p1=p'1-p1,空氣柱2的壓強由p2增至p'2,△p2= p'2-p2

  由查理定律得:

  因為p2=p1+h>p1,所以△p1<△p2,即水銀柱應向上移動。所以正確答案應選A。

  【小結】 (1)這類題目只能按等容過程求解。因為水銀柱的移動是由于受力不平衡而引起的,而它的受力改變又是兩段空氣柱壓強增量的不同造成的,所以必須從壓強變化入手。

  壓強的變化由壓強基數(shù)(即原來氣體的壓強)決定,壓強基數(shù)大,升高相同的溫度,壓強增量就大。同理,若兩段空氣柱同時降低相同的溫度,則壓強基數(shù)大的,壓強減少量大。就本題而言,水銀柱將向下移動。

  11 如圖7-19,A,B是體積相同的氣缸,B內有一導熱的、可在氣缸內無摩擦滑動的、體積不計的活塞C,D為不導熱的閥門。起初,閥門關閉,A內裝有壓強p1=2.0×105pa溫度T1=300K的氮氣。B內裝有壓強P2=1.0×105Pa,溫度T2=600K的氧氣。打開閥門D,活塞C向右移動,最后達到平衡,以V1和V2分別表示平衡后氮氣和氧氣的體積,則V1∶V2=______(假定氧氣和氮氣均為理想氣體,并與外界無熱交換,連接氣缸的管道體積可忽略)

  【錯解分析】錯解:開始是平衡狀態(tài),未態(tài)還是平衡狀態(tài),由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

  此題答案為1∶4。

  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或氣體定律,針對的對象應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而不能是兩種(或兩部分)氣體各自的狀態(tài),必須是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初、末兩種狀態(tài)之間滿足的關系,上述解法把兩部分氣體的p1,p2,T1,T2與一定質量的氣體前后兩種狀態(tài)的p1,p'1,T1,T'1混為一談,以致出現(xiàn)完全相反的結論。

  【正確解答】對于A容器中的氮氣,其氣體狀態(tài)為:

  p1=2.0×105pa V1=V T1=300K

  P'1=P V'1=V1(題目所設) T'1=T

  由氣體狀態(tài)方程可知:

  對于B容器中的氧氣,其氣體狀態(tài)為:

  p2=1.0×105pa V2=V T2=600K

  p'2=p V'2=V2(題目所設) T 2=T由氣態(tài)方程可知

  聯(lián)立①②消去T,V可得:

  此題的正確答案為V1∶V2= 4∶1

  【小結】 解決有關兩部分氣體相關聯(lián)的問題時,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首先,要把兩部分氣體分開看待,分別對每一部分氣體分析出初、未狀態(tài)的p,V,T情況,分別列出相應的方程(應用相應的定律、規(guī)律)切不可將兩部分氣體視為兩種狀態(tài)。

  其次,要找出兩部分氣體之間的聯(lián)系,如總體積不變,平衡時壓強相等,等等。例如本題中,閥門關閉時兩邊氣體體積相等,閥門打開兩邊氣體壓強相等,溫度相等,利用這些關系,可以消去方程中的未知因素,否則,也解不出正確結果。

  12 把一根兩端開口帶有活塞的直管的下端浸入水中,活塞開始時剛好與水面平齊,現(xiàn)將活塞緩慢地提升到離水面H=15m高處,如圖7-20所示,求在這過程中外力做功為多少?(已知活塞面積S=1.0dm2,大氣壓強p0=1.0×105Pa,活塞的厚度和質量不計,取g=10m/s2

  【錯解分析】錯解:把活塞緩慢提升需做的功等于水柱上升增加的重力勢能。

  水柱的質量m=ρ?S?H,則水柱的重力勢能增加Ep = mgh =ρ?S?H?

EP=1.1×104J

  也就是說,外力需做功

  W=EP=1.1×104J 在大氣壓p0=1.0×105pa的情況下,水柱能上升的最

且應忽略水蒸氣氣壓的影響),而不是題目中提到的15m。

  【正確解答】在把活塞提升最初的10m的過程中,外力做功等于水柱勢能的增加,即

  

  在把活塞提升的后5m的過程中,外力做功就等于克服大氣壓力的做功,即:

W2=p0S(H-h(huán)m)

 =5.0×103(J)

  則在全過程中外力做功為W=W1+W2=1.0×104(J),即為正確答案。

  【小結】 解決物理問題的關鍵是要分析清楚題目所述的物理過程,這個“分析物理過程”就是所謂的審題。審題不應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已知數(shù)值上,而應重點分析問題描述的是怎樣一個過程。如本題中雖然給出了活塞上移15m,但結合大氣壓強的知識,要分析真實的物理過程是水并未隨之上升15m,而是只將水提升了10m。

  13 如圖7-21所示,A,B兩容器容積相同,用細長直導管相連,二者均封入壓強為P,溫度為T的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現(xiàn)使A內氣體溫度升溫至T',穩(wěn)定后A容器的壓強為多少?

  【錯解分析】錯解:因為A容器溫度升高,所以氣體膨脹,有一些會跑到B容器中去,假設有△V的氣體遷移至B容器,由氣態(tài)方程可知:

  
   

  主要是因為研究對象不清楚。我們知道,應用氣體定律(如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或氣態(tài)方程等)時,研究對象應該是一定質量的氣體,而本題無論是對于A容器,還是B容器,氣體的質量都變化。若把△V做為遷移氣體,那么,它所對應的壓強、溫度參量,在兩個式子中應該是一致的,而上解式①中為(△V,p'T'),式②中為(△V,p,T),這顯然是矛盾的,是研究對象選擇不當造成的。

  【正確解答】因為升溫前后,A,B容器內的氣體都發(fā)生了變化,是變質量問題,我們可以把變質量問題轉化為定質量問題。我們把升溫前整個氣體分為(V-△V)和(V+△V)兩部分(如圖7-22所示),以便升溫后,讓氣體(V―△V)充滿A容器,氣體(V+△V)壓縮進B容器,于是由氣態(tài)方程或氣體實驗定律有:

  
  

  【小結】 氣態(tài)方程及氣體實驗定律都只適用于質量一定的理想氣體,但對于質量變化的問題,我們只要巧妙地選取研究對象,便可將變質量問題轉化為定質量問題,這是一種處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14 如圖7-23所示,一個上下都與大氣相通的直圓筒,中間用兩個活塞A與B封住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A,B都可沿圓筒無摩擦地上、下滑動,但不漏氣。A的質量可不計,B的質量為M,并與一勁度系數(shù)k=5×103N/m的較長的彈簧相連,已知大氣壓強p0=1×105Pa,平衡時,兩活塞問的距離L0=0.6m,現(xiàn)用力壓A,使之緩慢向下移動一定距離后,保持平衡,此時,用于壓A的力F=5×102N, 求活塞A向下移動的距離。(假定氣體溫度保持不變)

  【錯解分析】錯解:設活塞A向下移動的距離為L,對封閉氣體列玻意耳定律:

  由胡克定律可知:

F+Mg = kx ②

  由于B的質量M沒有給出具體數(shù)據(jù),只能由①②兩式聯(lián)系解得一個數(shù)值,其中帶有質量M。

  這是一道力熱綜合題,應根據(jù)活塞的力學特征和氣體的熱學特征分別應用力學規(guī)律和熱學規(guī)律求解。上述題解對氣體的分析是正確的,但對活塞的分析是錯的。用胡克定律表達式中F=kx中,x若為壓縮量,則F為受到的壓力,x若為增加的壓縮量,則F為增加的壓力,F(xiàn)與x要相對應。

  【正確解答】設活塞A向下移動L,相應B向下移動x,對氣體分析:初態(tài):p1= p0 V1=L0S

  

  由玻-意耳定律:p1V1= p2V2

  

  初態(tài)時,彈簧被壓縮量為x',由胡克定律:

Mg = kx'②

  當活塞A受到壓力F時,活塞B的受力情況如圖7-24所示。F'為此時彈簧彈力

  由平衡條件可知

p0S+F'=p0S+F+Mg③

  由胡克定律有:

F'=k(x+x')④

  聯(lián)立①②③④解得:

L= 0.3m。

  15 圓柱形氣缸筒長2L,截面積為S,缸內有活塞,活塞可以沿缸壁無摩擦不漏氣的滑動,氣缸置于水平面上,缸筒內有壓強為p0,溫度為T0的理想氣體,氣體體積恰好占缸筒容積的一半,如圖7-25所示。此時大氣壓也是p0,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氣缸與地面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求:

 。1)當kL<f,對氣缸緩慢加熱到活塞移至缸筒口時,氣缸內氣體溫度是多少?

  (2)當kL>f,對氣缸緩慢加熱到活塞移至缸筒口時,氣缸內氣體的溫度又是多少?

  【錯解分析】錯解:(1)以整體為對象!遦L<f,所以在活塞移至缸口時(此時彈簧彈力為kL),系統(tǒng)始終靜止。

  以活塞為對象,末態(tài)受力如圖7-26所示。

  由平衡條件可知:p2S=p0S+kL

  

  以氣體為對象,p1=p0 V1=Ls T1=T0

  

 。2)當kL>f時,氣缸要滑動

  解法一:與(1)解法類似

  對活塞受力分析如圖7-26所示

  其余解法與(1)相同,答案也與(1)相同,說明兩種情況沒有區(qū)別。

  解法二:以活塞為對象受力分析如圖7-27

p2S+f = kL+p0S

  此題第一問解法及答案均正確。錯誤主要發(fā)生在第二問:(1)沒有詳細地分析kL>f情況下氣缸,活塞的運動,而是套用了第一問解題的思路,分不清kL<f與kL>f在此題中的本質區(qū)別。(2)解法2對活塞受力分析出現(xiàn)了氣缸受力f,導致錯誤。

  【正確解答】第一問如上所述,略。

  第二問,當kL>f,就意味著彈簧壓縮到一定程度,設壓縮量為x,即kx = f處,就不繼續(xù)壓縮,這之后,氣缸開始滑動,而氣體則做等壓升溫膨脹。

  氣體的變化可以分為三種狀態(tài)兩個過程,如圖7-28所示。

  第一個過程:甲態(tài)→乙態(tài),p,V,T都變。

  

  而丙態(tài)的壓強與乙態(tài)相同,

  

  第二個過程:從甲態(tài)→丙態(tài)應用氣態(tài)方程

   

  16 如圖7-29所示,一端開口的圓筒中插入光滑活塞,密閉住一段理想氣體,其狀態(tài)參量為p0,V0,T0,在與外界無熱交換的情況下,先壓縮氣體到p1,V1,T1狀態(tài),再讓氣體膨脹到p2,V2,T2狀態(tài),若V1<V0<V2,則 [   ]

  A.T1>T0>T2   B.T1=T0=T2

  C.T1<T0<T2   D.無法判斷

  關系。此題只提供了體積之間的關系,而沒有壓強p1,p2,p3的大小關系,從題目上看,壓強也不相等,所以無法判斷,應選D。

  主要原因沒有進一步挖掘題目給出的條件,即“與外界無熱交換”這個條件,若注意到這點,必有收獲。

  【正確解答】從題目給出的條件,V1<V0<V2和“與外界無熱交換”,根據(jù)熱力學第一定律,我們可以知道,從V0→V1的過程,氣體體積減小,外界對氣體做功,而系統(tǒng)吸放熱為零,則內能一定增加,理想氣體內能增加意味著溫度增加,所以T1>T0。從狀態(tài)1經過狀態(tài)0到狀態(tài)2,氣體體積膨脹,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少,溫度降低,所以T0>T2,結果為T1>T0>T2。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

  17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三個狀態(tài)在V-T圖上用A,B,C三個點表示,如圖7-30所示。試比較氣體在這三個狀態(tài)時的壓強pA,pB,pC的大小關系有: [   ]

  A.pC>pB>pA

  B.pA<pC<pB

  C.pC>pA>pB

  D.無法判斷。

  【錯解分析】錯解一:因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壓強與溫度成正比,哪個狀態(tài)對應的溫度高,在哪個狀態(tài)時,氣體的壓強就大,即TC>TA>TB,所以有pC>pA>pB,應選C。

  錯解二:因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壓強與體積成反比,體積越大,壓強越小,從圖上可以看出:VA>VC>VB,所以pA<pC<pB,應選B。

  以上兩種錯解,從分析思路上講都錯了,都沒有了解到氣體狀態(tài)的三個參量(p,V,T)之間兩兩定量關系是有條件的。如壓強與溫度(當然應為熱力學溫度T)成正比的條件是體積不變,而壓強與體積成反比的條件應是溫度不變。如果不考慮第三個參量,而單純只講兩個參量之間的關系,顯然只能導致錯誤的結果,同時也培養(yǎng)了錯誤的思考問題方式,是不可取的。當?shù)谌齻參量不是定量時,三者之

  【正確解答】因為所給的是V-T圖,A,B,C三點的溫度體積都不一樣,要想比較三個狀態(tài)的壓強,可以利用V-T圖上的等壓線輔助分析。

  在V-T圖上,等壓線是一條延長線過原點的直線,可以通過A,B,C三點做三條等壓線分別表示三個等壓過程,如圖7-31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在等壓過程中壓強保持不變,體積與溫度成正比,為了比較三個等壓線所代表的壓強的大小,可以做一條等溫線(亦可作一條等容線,方法大同小異,以下略),使一個等溫過程與三個等壓過程聯(lián)系起來,等溫線(溫度為T')與等壓線分別交于A',B',C',在等溫過程中,壓強與體積成反比(玻意耳定律),從圖上可以看出:VA'>VB'>VC',所以可以得出結論:pA'<pB'<pC,而AA',B與B',C與C分別在各自的等壓線上,即pA=pA',pB=pB',pC=pC',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即pA<pB<pC,所以正確答案為A。

  18 如圖7-32所示,已知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tài)1變化到狀態(tài)2。問:氣體對外是否做功?

  【錯解分析】錯解一:因為判斷不了氣體體積情況,所以無法確定。

  錯解二:因為1狀態(tài)與2狀態(tài)在一條直線上.而p-T坐標上的等容線是直線.所以狀態(tài)1與狀態(tài)2的體積相等,氣體對外不做功。

   錯解一是不會應用等容線,不知道如何利用p-V圖比較兩個狀態(tài)的體積,因而感到無從下手。

  錯解二是把等容線的概念弄錯了,雖然狀態(tài)1和狀態(tài)2在一條直線上,但并不是說p―T圖上的所有直線都是等容線。只有延長線過原點的直線才表示一個等容過程。而此題的狀態(tài)1與狀態(tài)2所在的直線就不是一條等容線。

  【正確解答】如圖7-33所示,分別做出過1和2的等容線Ⅰ和Ⅱ,由圖可知,直線Ⅰ的斜率大于直線Ⅱ的斜率,則V>V,即V2>V1,所以,從狀態(tài)1變化到狀態(tài)2,氣體膨脹對外做功了。

  【小結】 從此題的解答可以看到,利用圖象幫助解決問題,有時是很方便的,但這種方法首先必須按圖象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只有在“識別”圖象的基礎上,才能準確地“運用”圖像。

  19 一個絕熱氣缸,壓縮活塞前容積為V,內部氣體的壓強為p,   [   ]

  
  C.大于6p  D.小于6p

  【錯解分析】錯解:因為氣缸是絕熱的,所以壓縮過程為等溫變化,由玻意耳

所以應該選B。

  錯誤主要是把絕熱和等溫等同起來,認為絕熱就是溫度不變,這是解決熱學問題中常見的錯誤。實際上改變內能的方式有兩種,即熱傳遞和做功,不能認為沒有熱傳遞內能就不改變。

  【正確解答】因為氣缸絕熱,所以熱傳遞Q=0,而現(xiàn)用力將活塞推進,使體積減小,即外力對氣體做功了,也就是氣體的溫度升高了,由氣態(tài)方程可知pV=cT,只有當p'>6p時,pV乘積才可能是增加的。

  所以B不對。正確答案應選C。

  【小結】 本題在分析清楚“推進活塞時氣體做功→氣體內能增加→氣體溫度升高”這一關系的基礎上,也可用氣態(tài)方程做出判斷:p1=p,

 

  20 將一裝有壓縮空氣的金屬瓶的瓶塞突然打開,使壓縮空氣迅速跑出,當瓶內氣體壓強降至等于大氣壓p0時,立即蓋緊瓶塞,過一段時間后,瓶內壓強將:(設瓶外環(huán)境溫度不變) [   ]

  A.仍為p0   B.大于p0

  C.小于p0   D.無法確定

  【錯解分析】錯解:由于是在內外氣壓相等的情況下塞上瓶塞的,所以過一段時間后,內外壓強應該仍然相等,所以答案應該選A。

  上述解答中沒有從熱力學規(guī)律出發(fā),不能把生活語言,如“突然”,“空氣迅速跑出”等詞語,“翻譯”成“物理語言”。上述表達的物理語言可表述為:壓縮氣體對外做功,與外界來不及進行熱交換,即所謂的絕熱過程。另外就是“過一段時間”,這是一個可能有熱交換的過程,因為瓶子是金屬的,金屬一般都是熱的良導體。上述錯誤正是因為沒有分析這兩個熱力學過程所致。

  【正確解答】拔開瓶塞,瓶內空氣急速膨脹跑出來,這是一個近似的絕熱膨脹過程,氣體對外做功。根據(jù)熱力學第一定律,氣體的內能一定減少,即溫度迅速降低。由于是在室溫下拔開瓶塞的,所以瓶內氣體的溫度一定低于室溫。當瓶內外氣體壓強相等后,塞上瓶塞,立刻又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熱力學過程,由于瓶內氣溫低于室溫,必將有熱量從外界傳向瓶內空氣,使瓶內空氣的溫度升高,瓶內空氣的壓強也就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正確答案應為B。

  【小結】 解此類題時要注意把握住題設的關鍵詞所反映的隱含條件,注意分析物理過程,而只是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想當然一般是要出錯的。

 

試題詳情

2009屆普通高中畢業(yè)班第二次質量檢測

英   語

 

本試卷分第一卷(選擇題)和第二卷(非選擇題)兩部分, 共12頁。共150分, 考試用時120分鐘。考試結束, 將答題卡和答題卷一并交回。

第一卷(三部分, 共115分)

注意事項:

1、答第一卷前, 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涂寫在答題卡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 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 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答在試卷上的無效。

第一部分:聽力(共兩節(jié), 滿分30分)

做題時, 先將答案劃在試卷上。錄音內容結束后, 你將有兩分鐘的時間將試卷上的答案轉涂到答題卡上。

第一節(jié)(共5小題; 每小題1.5分, 滿分7.5分)

請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 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 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 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How did the man feel last Saturday?

A. Unsatisfied.                    B. Unwell.                   C. Happy.

2.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rink?

A. Tea.                          B. Coffee.                    C. Water.

3.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dialogue?

A. The woman is new in China.   B. The woman is a tour guide.

C. They are talking about today’s weather.

4.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Strangers.                     B. Classmates.                C. Workmates.

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It is very cold today.              B. Cold days will come.

C. Don’t believe the weather forecast.

第二節(jié)(共15小題; 每小題1.5分, 滿分22.5分)

請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 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 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 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 每小題5秒鐘; 聽完后, 各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請聽第6段材料, 回答第6至8題。

6. How much is the original cost of the shirt?

  A. 180 yuan.                       B. 225 yuan.                C. 200 yuan.

7. How did the man think of the shirt?

A. It’s very expensive.               B. The quality is not so good.

C. The shirt is not a famous brand.

聽第7段材料, 回答第8、9題。

8.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Colleagues.                   C. Relatives.

9.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New students from other countries.

B. Students’ poor spoken English.

C. The problem of immigrant families.

聽第8段材料, 回答第10至12題。

10. 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 woman?

A. She gets a headache.            B. She gets a stomachache. C. She gets a toothache.

11. What does the woman eat recently?

A. Hot food.                   B. Hot dogs.                C. Hamburgers.

12. How about the woman’s disease?

A. It’s incurable.                   B. It’s a minor illness.        C. It’s a serious illness.

聽第9段材料, 回答第13至16題。

13. When did the woman begin using her computer?

A. Last year.                           B. This year.                    C. In 1995.

14. What does the woman use her computer to learn?

A. French language.               B. Buying and selling stocks.

C. How to shop online.

15.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has a very good knowledge of computers.

B. She doesn’t know too much about computers.

C. She like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best.

16. What does the man probably do?

A. He’s a salesperson from a computer company.

B. He’s a software engineer in a computer company.

C. He’s a market researcher of a company.

聽第10段材料, 回答17至20題。

17. How will they go down to the south of France?

A. By boat.                       B. By coach.                 C. By train.

18. How many people are going to France?

A. 80.                            B. 83.                      C. 21.

19. Why are they going to France?

A. To spend their holiday swimming and sightseeing.

B. To visit famous places and learn French.

C. To practice the French language and learn French culture.

20. What’s the speaker?

A. A guide.                        B. A driver.                  C. A teacher.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jié), 滿分45分)

第一節(jié)  單項填空(共15小題; 每小題1分, 滿分15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 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21. -- Shall I lock the lab now before I go home?

-- ______. I’ll check it myself later.

A. Go ahead    B. No problem       C. No hurry    D. Don’’t bother

22. There is a saying ______ swimming is a good way to keep fit.

A. which    B. what   C. that     D. where

23. We spent 16 wonderful days in August ______ the athletes’ joys and tears in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A. sharing                 B. to share                  C. shared                       D. share

24. When winter comes, ______ spring be far behind?

A. must                B. should              C. will                     D. can

25. Only when you stay and live with ______ local people for a period of time will you have ______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life here.

A. a; /                   B. the; a                     C./; the                       D. the; the

26. If a computer crashes, you will lose the file you ______ on unless you save it regularly.

A. are working          B. work                      C. will work                  D. worked

27. Each of us, ______ old or young, is a valuable member of society.

A. whoever               B. whenever               C. however                    D. whatever

28. The dog, if ______, will be made a good watchdog.

A. to train properly                                                                        B. being trained properly

C. properly to train                                                                        D. trained properly

29.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birds in Australia, and over 140 species of snakes, many of ______ are extremely dangerous.

A. them                    B. which                    C. what                        D. those

30. There you can see beautiful tall buildings on ______ side of the square.

A. all                        B. either                     C. every                        D. both

31. -- _____ busy schoolwork, the children also have to take arts, music and sports classes in their free time.

-- I wonder what they will become.

A. Rather than           B. But for               C. Thanks to                 D. Apart from

32. I suggest not only ______ to the meeting but also give a speech there.

A. did he go           B. should he go         C. he should go            D. his going

33. -- Did you call Ben? He was on the Net the whole night.

-- ______ I wasn’t able to get through.

A. In case                 B. Now that               C. On condition             D. No wonder

34. We must prepare ourselves for the worst ______ we are at a loss when meeting with difficulties.

A. after                B. before                C. as                         D. since

35. -- Have you thought of a topic for your article yet?

-- No, I ______ a lot about it, but I haven’t decided.

A. will think             B. was thinking           C. had thought             D. have been thinking

第二節(jié)  完形填空(共20小題; 每小題1.5分, 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 掌握其大意, 然后從36―55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 選出最佳選項, 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What is your favourite colour? Do you like yellow, orange or red? If you  36 , you must be an optimist, a leader, an active person who  37  life, people and excitement. Do you prefer greys and blues? Then you are  38  quiet, shy and you would rather follow  39  lead. If you love green, you are strong-minded and  40 . You wish to succeed and want other people to see you are  41 . At least this is what psychologists tell us, and they should know,  42  they have been seriously studying the  43  of colour preference, and the effect that colours have  44  human beings.

They tell us that we don’t choose our favourite colour as we grow up. If you  45  to love brown, you did so as soon as you opened your eyes,  46  at least as soon as you could see clearly.

A yellow room makes us  47  more cheerful and more comfortable than a dark green one, and a red dress  48  warmth and cheer to the saddest winter day. On  49  hand, black is depressing. Light and  50  colours make people not only happier but more active. It is a fact that factory workers work better, harder, and have fewer accidents  51  their machines are painted orange  52  black or dark grey.

Remember, then,  53  you feel low, you can always brighten your day or your life with a new shirt or a few colourful things, and that you will know your friends and your enemies better when you  54  what colours they like and dislike. And don’t forget that  55  can guess a lot about your character when you choose a piece of handkerchief.

36. A. like                B. do                      C. wish                      D. make

37. A. enjoys             B. hates               C. creates                 D. prefers

38. A. perhaps             B. likely                C. maybe                  D. probably

39. A. instead              B. to                      C. than                     D. but

40. A. puzzled            B. determined           C. surprised             D. disappointed

41. A. successful            B. useful                    C. valuable                D. available

42. A. though           B. although           C. because              D. unless

43. A. sense               B. idea                    C. meaning               D. thought

44. A. on                  B. in                      C. for                        D. of

45. A. hope               B. happen              C. want                  D. come

46. A. yet                 B. or                       C. or rather                    D. however

47. A. taste                 B. sound               C. feel                    D. look

48. A. takes                B. causes                 C. gives                D. brings

49. A. the other          B. other                C. another                   D. others

50. A. dark                 B. bright               C. heavy                   D. deep

51. A. before              B. unless                 C. where                    D. when

52. A. rather than      B. other than            C. regardless of         D. except for

53. A. that                  B. if                     C. that if                  D. what

54. A. take out           B. turn out            C. check out          D. find out

55. A. none               B. no one                C. someone               D. anyone

第三部分:閱讀理解(共20小題; 每小題2分, 滿分40分)

閱讀下列短文, 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 選出最佳選項, 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What, besides children, connects mothers around the world and across the sea of time? It’s chicken soup, one famous American food expert says.

Chicken soup has been the medicine for those weak in body and spirit. Mothers passed their knowledge on to ancient writers of Greece, China and Rome, and even the 12th century philosopher Moses Maimonide praised its virtues.

Among the ancients, Aristotle thought highly of the poultry (家禽). Chickens got praise in the book of Genesis (圣經?創(chuàng)世紀), too, where it is written that birds and fish were created on the fifth day, a day before four-legged animals.

But according to Mimi Sheraton, who has spent much of the past three years exploring the world of chicken soup, much of the reason for chicken’s real or imagined medical powers comes from its color. Her new book, The Whole World Loves Chicken Soup, looks at the beloved and mysterious soup. There has been a lot of feeling that white-colored foods are easier to eat for the weak women and the ill.

Besides, “Soups or anything that was eaten with a spoon are considered comfort foods,” according to Sheraton. “I love soup and I love making soup and as I was collecting recipes (處方) I began to see this as an international dish. ” Sheraton said from her New York home. Her book treats the oldest medicine as if it was brand new.

A recent survey reported that 51 percent of the people said they bought chicken because it was healthier, 50 percent said it could be used for many purposes, 41 percent said it was economical and 46 percent said it was low in fat.

56.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

A. how mothers in different nations keep in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B. how different diseases can be cured by chicken soup

C. why chicken soup has always been so popular

D. what kind of disease can be cured by chicken soup

57. The statements about the book The Whole World Loves Chicken Soup is correct except that ______. 

A. it’s a book about recipes of cooking chicken

B. its author introduces it from some new angles

C. it’s a book resulting from a research of 3 years

     D. making soup is a hobby of its author

58.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______ does NOT contribute to the popularity of chicken soup.

A. tradition            B. taste                 C. color                 D. spoon

59.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

A. according to Genesis,pigs were created on the fourth day by God

B. versatility (多功能性) is the biggest reason why people buy chicken

C. cooking chicken soup is what mothers in the world have in common

D. the medical powers of chicken soup are all imaginary

B

If you and your friends wish to share a secret, you can write it in code, and no one else will be able to read it. Codes are one way of writing in secret. Ciphers (暗碼) are another. In a code each word is written as a secret code word or code number. In a cipher each letter is changed.

Codes and cipher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Julius Caesar, the Roman ruler who defeated almost all the countries in Europe about 2, 000 years ago, used a cipher when he sent secret messages to his troops. During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George Washington’s spies used a kind of code to send him information about the enemy before his military action. In World War Ⅱ, the Americans “broke”, or figured out, Japan’s most important navy codes and got enough information to destroy a powerful Japanese fleet.

Storekeepers use codes to mark their goods. The codes show how much was paid for the goods or when they were added to the stock. Businessmen use codes to hide plans from their business enemies. Sometimes personal letters or diaries are written in code. Many people enjoy figuring out codes and ciphers simply as a hobby.

In the 16th century, codes and ciphers were very popular among scientists. They wrote messages to each other in code so that no one else would learn their secrets. Geronimo Gardano, an Italian astrologer (星相家), mathematician, and doctor, invented the trellis cipher. He took two sheets of paper and cut exactly the same holes in each one. Then he sent one sheet, which he called a trellis, to a friend and kept the other for himself. Whenever he wanted to write a message, he put his trellis over a clean sheet of paper and wrote the secret message through the holes. Then he removed the trellis and filled the rest of the paper with words that would make sense. When his friend received it, he put his trellis over the writing and read the secret message.

60.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is ______.

A. Codes and Ciphers                                 B. Differences between Codes and Ciphers

C. History of Codes and Ciphers                  D. Inventors of Codes and Ciphers

6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Ciphers can be broken or figured out more easily than codes.

B. You could read some words in Geronimo’ s letter without his trellis.

C. The first person who ever used a cipher in history was Julius Caesar.

D. Fondness of using codes was the hobby of the scientists in the 16th century.

62. According to Geronimo Cardano, a trellis is ______.

A. a piece of paper with many small holes

B. a secret message with a lot of small holes

C. a letter with unreadable words and sentences

D. a sheet of paper with groups of Arabic figures

63. Codes and ciphers are used for the following purpose except _____.

A. military affairs                                      B. commercial secrets

C.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D. personal enjoyment

C

Live the ‘American Dream’

What is it: Work & Travel USA

Who are qualified: Full-time college students, above 18 years old.

About the program: Application for the 2009 Work & Travel USA program has just started. It’s an 8-16 week summer program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work and travel in the US. Employers include Boeing, Hilton Hotel and 7-Eleven. For next summer, about 3,500 positions are open to Chinese Students. Applicants must pass a language test and sometimes an interview, and pay a registration fee to join the program.

                 (source: www. cultureexchange.org)

Hundreds needed by Volkswagen

What is it: Shanghai Volkswagen jobs.

Who are qualified: College students graduating in 2009.

About it: Shanghai VW offers over 300 positions from engineering to marketing to college students graduating in 2009. Applicants should have an excellent academic record, CET-6 or the same level language certificate in German, and good computer skills. Campus talks will take place in Shanghai, Changchun, Harbin, Wuhan, Changsha, Nanjing, Beijing and Xi’an from October.

                   (source: campus.chinahr.com/2009/pages/csvw)

Xiaonei looking for graduates

What is it: Oak Pacific Interactive (OPI) internships(實習).

What are qualified: College juniors and first-year post graduate students.

About it: OPI is now offering internship positions for test-engineer, development-engineer and assistant to the director of corporate culture. For engineering positions, candidates should major in computer science or a related field, have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be familiar with various development languages. For assistant to the director positions, candidates should be adept(拿手的) in document writing, activities organizing and office software.

                  (source: campus.xiaonei.com)

64. These advertisements are most probably advertisements ______.

    A. on the Internet intended for the general public to read

    B. in a newspaper intended for large companies to read

    C. on the Internet intended for college student to read

    D. in a newspaper intended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read

65. According to the first advertisement, the program offers an opportunity to college students to ______.

    A. work and travel in American                  B. have a registration for free

    C. have an academic record                         D. apply for the registration fee

66. The opportunity of ______ is offered only to college students graduating in 2009.

    A. working in America                               B. traveling in America

    C. positions in VW                                    D. OPI internship

67. If you want to apply for assistant to the director positions, you must _____.

A. be good at document writing            B. study computer science

C. have communication ability             D. be familiar with various languages

D

A local community college professor decided to fight back. “The price of books for our students is just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and, combined with the rising cost of tuition, it’s killing these kids,” said Peter Jason, Ph.D. “Remember, students are one of the poorest groups of people in America. Almost half of them have at least one part-time job. In fact, one of my students has three jobs. She is a part-time sales clerk at a clothing store three days a week, then works three evenings a week as a pizza cook, and on weekends she does manicures(修指甲)at a beauty salon. And she still manages to have a high GPA(grade point average)and go to school full-time. ”

Textbook prices are traditionally high. Adding to that problem, many college instructors change textbooks year after year; they either upgrade to a new edition or switch to an entirely different textbook. This further hurts students because if an instructor no longer uses a particular textbook, that book has no resale value.

Dr. Jason decided to make life a little easier and a lot cheaper for his students by writing his own book on public speaking. “Many books have an increased price because of bells and whistles:CD-ROMs, lots of color photographs and lots of graphics. I talked to my students, and many of them like me prefer to keep things simple. So, during a vacation a few years ago, I wrote my own textbook. I made sure that it wasn’t long-winded. I called it Successful Public Speaking:How To Be Brief, Concise and to the Point. ”

“Compared to most other public speaking books, mine is half the number of pages, and one-third the price. That is, $30 instead of $90. Plus, it is published in a three-ring binder format. So, when I wrote a second edition last year, students only had to buy the 35 new pages and delete 35 of the original pages. For only $7.00, they had upgraded to the new edition. I’ve had great feedback from my students about this loose-leaf concept. Maybe the word will get out, and more writers and publishers will try it. ”

68. The reason why some students have to work is that ______.

A. they have to support themselves               B. they lack the money for their education

C. the cost of living is rising rapidly             D. a high GPA is required for further studies

69. More money is spent on textbooks because ______.

A. publishers pay more to the writers            B. students need textbooks with pictures

C. textbook prices are traditionally high        D. textbooks may be changed every year

70. Dr. Jason wrote his own textbook to ______.

A. make it short                                                  B. increase its price

C. make it easy to update                                     D. add CD-ROMs and photos

71.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

A. a college professor objects to writing textbooks

B. instructors don’ t use particular textbooks any longer

C. more writers and publishers will write shorter textbooks

D. the loose-leaf concept is well received among the students

E

When I was in seventh grade, I volunteered to work at a local hospital in my town about thirty to forty hours a week during the summer. Most of the time I spent there was with Mr. Gillespie. He never had any visitors, and nobody seemed to care about his condition. I spent many days there holding his hand and talking to him, helping with anything that needed to be done. But he responded with only an occasional squeeze(壓榨)of my hand. Mr. Gillespie was in a coma(昏迷).

I left for a week to vacation with my parents, and when I came back, Mr. Gillespie was gone, I didn’t have the nerve to ask any of the nurses where he was. So with many questions unanswered, I continued to volunteer there through my eighth-grade year.

Several years later, when I was a junior in high school, I was at the gas station when I noticed a familiar face. When I realized who it was, my eyes were filled with tears. He was alive! I got up the nerve to ask him if his name was Mr. Gillespie, and if he had been in a coma about five years ago. With an uncertain look on his face, he replied yes. I explained how I knew him. His eyes welled up with tears.

He began to tell me how, as he lay there comatose, he could hear me talking to him and could feel me holding his hand the whole time. He thought it was an angel, not a person, who was there with him.

Then he told me about his life and what happened to him to put him in the coma. At last we said our good-byes.

Although I haven’t seen him since, he fills my heart with joy every day. I will never forget him and what he did for me: he made me an angel.

72.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e author ______.

A. was Mr. Gillespie’s best workmate           B. may be the son of Mr. Gillespie

C. may feel happy anytime he thinks of Mr. Gillespie

D. must turn out to be an angel after he met Mr. Gillespie

73. The underlined word welled up in the passage probably means ______.

A. flowed            B. started              C. rose                   D. shut

7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The author didn’t dare to ask the nurses why Mr. Gillespie was gone.

B. Mr. Gillespie was a dishonest man.

C. The author’s voice and touch may keep Mr. Gillespie alive.

D. Mr. Gillespie knew the author well.

7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roverbs can best describe the passage?

A. Fortune favors the brave.                 B.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C.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D. Helping others is helping ourselves.

第二卷(共35分)

注意:

1、答題前, 考生先在答題卷上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

2、答題卷共2頁, 請在答題卷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 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第四部分:寫作(共兩節(jié), 滿分35分)

第一節(jié)  短文改錯(共10小題; 每小題1分, 滿分10分)

此題要求改正所給短文中的錯誤。對標有題號的每一行作出判斷:如無錯誤, 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劃一個勾(√), 如果有錯誤(每行只有一個錯誤), 則按下列情況改正:

該行多一個詞: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寫出該詞, 并也用斜線劃掉。

該行缺一個詞: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 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寫出該加的詞。

該行錯一個詞: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 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寫出改正后的詞。

注意:原行沒有錯的不要改。

My parents and I went to the park on last Sunday.                        76._______

There were lots of visitors stood in front of the                           77. _______

ticket window. We waited a long time and buy three                      78. _______

tickets in the tiger mountain of the park, I was too                        79. _______

eager to see fierce frightening animal that I                              80. _______

quickened my steps through the crowd. Unfortunately,                    81. _______

I got separated from my parents. I had hard time                        82. _______

looking for him, but I had no luck. Wandering in the                    83. _______

park, I felt alone without any companions. Worse still,                    84. _______

I had no money, but I had to walk home, covering                      85. _______

as much as 5 kilometers.

第二節(jié)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2012年倫敦奧運會已進入籌備工作, 倫敦奧組委現(xiàn)向世界各地招募志愿者, 招募具體情況見海報。

假如你是李華, 18歲, 現(xiàn)是平頂山市高中高三年級的一名學生, 請根據(jù)上面的海報中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志愿者工作給倫敦奧組委寫回信, 應征其中的一項志愿者工作;匦胖幸蟀ㄈ缦聝热荩

1、個人信息:名字(Li Hua), 年齡(18), 身份(學生);

2、你的性格特點;

3、你的興趣, 愛好, 特長;

4、你的相關經歷。

注意:1、詞數(shù):100詞左右; 2、信的開頭、結尾已經給出(不計入詞數(shù))。

2009屆普通高中畢業(yè)班第二次質量檢測

座號

 

       英語答卷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在答卷相應的欄目內。

2、嚴格按題號所指示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題號

短文改錯

書面表達

總分

核分人

得分

 

 

 

 

評卷人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黑色邊框的答案無效!

    <em id="p8ben"></em>

  1. 第一節(jié):短文改錯

    My parents and I went to the park on last Sunday.                        76.________

    There were lots of visitors stood in front of the                           77. ________

    ticket window. We waited a long time and buy three                      78. ________

    tickets in the tiger mountain of the park, I was too                        79. ________

    eager to see fierce frightening animal that I                              80. ________

    quickened my steps through the crowd. Unfortunately,                    81. ________

    I got separated from my parents. I had hard time                        82. ________

    looking for him, but I had no luck. Wandering in the                    83. ________

    park, I felt alone without any companions. Worse still,                    84. ________

    I had no money, but I had to walk home, covering                      85. ________

    as much as 5 kilometers.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黑色邊框的答案無效!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黑色邊框的答案無效!

    考生請勿在此區(qū)域作答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黑色邊框的答案無效!

    第二節(jié) 書面表達

    Dear 2012 Olympic Committee,

    I am writing to apply for a position at your Volunteer Post. I would be interested in the work a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Yours,

    Li Hua

     

    2009屆普通高中畢業(yè)班第二次質量檢測

    試題詳情

    2009屆普通高中畢業(yè)班第二次質量檢測

    物 理 試 卷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1至4頁,第Ⅱ卷5至 8頁,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荚嚱Y束后,將答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選擇題 共計40分)

    注意事項:

    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涂寫在答題卡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試題詳情

    2008-2009學年高三第二次調研考試試題

    文科數(shù)學(必修+選修I)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 第I卷1至2頁,第II卷3至4頁.共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第I卷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在答題卡上務必用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3.本卷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參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

    如果事件A、B相互獨立,那么

    如果事件A在一次試驗中發(fā)生的概率是P,那么n次獨立重復試驗中恰好發(fā)生k次的概率

    球的表面積公式,其中R表示球的半徑.

    球的體積公式,其中R表示球的半徑.

    試題詳情

    天津市2009屆高三質量檢查物理試卷

    說明:

    物理考試總分120分,時間11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號涂寫在答題卡上。

    2.答各部分第I卷時,在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        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在試卷上的無效。   

    3.答各部分第Ⅱ卷時,考生務必用黑色墨水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對應的答題紙上,答在試卷上的無效。   

    第I卷

    本卷共12題,每題4分,共48分。l――7題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8――12題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有的有多個選項是正確的,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如圖所示,大量氫原子處于能級n=4的激發(fā)態(tài),當它們向各較低能級躍遷時,對于多種可能的躍遷,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最多只能放出4種不同頻率的光子

    B.從n=4能級躍遷到n=1能級放出的光子波長最長

    C.從n=4能級躍遷到n=1能級放出的光子頻率最高

    D.從n=4能級躍遷到n=3能級放出的光子波長等于從n=2能級躍遷到n=1能級放出的光子波長

    2、2006年3月23日央視報道,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經過八年的艱苦奮斗努力,終于率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的托克馬克試驗裝置并調試成功;這種裝置被稱為“人造太陽”(如圖所示),它能夠承受上億攝氏度高溫且能夠控制等離子態(tài)的核子發(fā)生聚變并穩(wěn)定持續(xù)地輸出能量,就像太陽一樣為人類提供無限清潔的能源。在下列核反應方程中有可能是該裝置內部所進行的核反應的在下列核反應正確的是:(      )

    A.     B.

      C.      D.

    3.如圖所示,MN是暗室墻上的一把直尺,一束寬度為a的平行白光垂直射向MN.現(xiàn)將一橫截面積是直角三角形(頂角A為300)的玻璃三棱鏡放在圖中虛線位置,且使其截面的直角邊AB與MN平行,則放上三棱鏡后,射到直尺上的光將      (     )

        A.被照亮部分上移   

    B.被照亮部分的寬度不變

        C.上邊緣呈紫色,下邊緣呈紅色   

    D。上邊緣呈紅色,下邊緣呈紫色

    4.如圖所示,細而輕的繩兩端,分別系有質量為mA、mB的球,mA靜止在光滑半球形表面P點,已知過P點的半徑與水平面夾角為60°,則mAmB的關系是(    )

     A.                       B.

     C.                      D.

     

    5.在高速公路的拐彎處,通常路面都是外高內低。如圖所示,在某路段汽車向左拐彎,司機左側的路面比右側的路面低一些。汽車的運動可看作是做半徑為R的圓周運動。設內外路面高度差為h,路基的水平寬度為d,路面的寬度為L。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要使車輪與路面之間的橫向摩擦力(即垂直于前進方向)等于零,則汽車轉彎時的車速應等于  (      )         

    A.     B.           

    C.     D.

    6.如圖甲所示,一條電場線上a、b、c三點間距相等。一電子僅在電場力的作用下由a運動到c過程中其動量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則(      )

    A.由a到c電勢依次降落                                                                                                      

    B.由a到c場強依次減小

    C.電子的電勢能逐漸增大

    D.ab間電壓等于ac間電壓

    7.如圖甲所示,兩個相鄰的有界勻強磁場區(qū),方向相反,且垂直紙面,磁感應強度的大小均為B,磁場區(qū)在y軸方向足夠寬,在x軸方向寬度均為a,一正三角形(中垂線長為a)導線框ABC從圖示位置向右勻速穿過磁場區(qū)域,以逆時針方向為電流的正方向,在圖乙中感應電流i與線框移動距離x的關系圖象正確的是   (     )

     

     

     

     

     

     

     

     

     

    8.如圖所示為理想變壓器原線圈所接正弦交變電壓的波形。原、副線圈匝數(shù)比n1∶n2=10:1,串聯(lián)在原線圈電路中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1A,則              (     )

    A.與副線圈并聯(lián)的電壓表在t=0.5´10-2s時的示數(shù)為220V

    B.副線圈所接用電器在1min內消耗的電能為1.32´104J

    C.1s內通過副線圈所接用電器的電量為60C

    D.副線圈中電流有效值為10A

    9.如圖是一汽車在平直路面上啟動的速度-時間圖象,t1時刻起汽車的功率保持不變.由圖象可知(     )

    A.0~t1時間內,汽車的牽引力增大,加速度增大,功率不變

    B.0~t1時間內,汽車的牽引力不變,加速度不變,功率增大

    C.t1~t2時間內,汽車的牽引力減小,加速度減小

    D.t1~t2時間內,汽車的牽引力不變,加速度不變

    10.在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r,電流表A、電壓表V1、V2、V3均為理想電表,R1為定值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閉合開關S,當R2的滑動觸頭P向上滑動的過程中                   (    )

    A.電壓表V1的示數(shù)增大,電壓表V2的示數(shù)變小

    B.電壓表V3示數(shù)的變化量的絕對值與電壓表V1、V2示數(shù)的變化量的絕對值之和相等       

    C.電壓表V1示數(shù)與電流表A示數(shù)的比值不變

    D.電壓表V3示數(shù)的變化量與電流表A示數(shù)的變化量的比值保持不變

    11.如圖,卷揚機的繩索通過定滑輪用力F拉位于粗糙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動。在移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對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動能與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B.F對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

    C.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勢能

    D.F對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機械能與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12、著名物理學家費曼曾設計過這樣一個實驗裝置:一塊絕緣圓板可繞其中心的光滑軸自由轉動,在圓板的中部有一個線圈,圓板的四周固定著一圈帶電的金屬小球,如圖所示。當線圈接通電源后,將產生流過圖示方向的電流,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接通電源瞬間,圓板不會發(fā)生轉動

    B、線圈中電流強度的增大或減小會引起圓板向不同方向轉動

    C、若金屬小球帶正電,接通電源瞬間圓板轉動方向與線圈中電流流向相同

    D、若金屬小球帶負電,接通電源瞬間圓板轉動方向與線圈中電流流向相同

     

    第Ⅱ卷

    本卷共4題,共72分。

    13、(4分)一列簡諧橫波,某時刻的波形圖象如下圖甲所示,從該時刻開始計時,波上A質點的振動圖象如圖乙所示,則這列波的波速是:      m/s, 經過△t=0.4s,A質點通過的路程是      m.

    14.(6分)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現(xiàn)提供如圖甲所示的器材:A為小車,B為電火花計時器,C為裝有砝碼的小桶,D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方形木板,實驗中認為細繩對小車拉力F等于砝碼和小桶的總重量.請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消除小車與水平木板之間摩擦 力的影響應采取什么做法?

     

     

     

    (2)在“探究加度與質量的關系”時,保持砝碼和小桶質量不變,改變小車質量m,分別得到小車加速度a與質量m數(shù)據(jù)如下表:

     

     

     

     

    根據(jù)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用計算機繪制出圖象如圖乙所示:

     

      通過對圖象(圖乙)的觀察,可猜想在拉車F一定的情況下a與m的關系可能是:、、等等,為了驗證猜想,請在圖丙中作出最能直觀反映a與m之間關系的圖象.

    (3)在“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時,保持小車的質量不變,改變小桶中砝碼的質量,該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了加速度a與力F圖線如圖丁,該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試分析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的原因是        !

               

    15、(8分)在“測定金屬的電阻率”的實驗中,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直徑時的刻度位置如圖所示,用米尺測量金屬絲的長度。金屬絲的電阻大約為4Ω。先用伏安法測出金屬絲的電阻,然后根據(jù)電阻定律計算出該金屬材料的電阻率。

    (a)從圖中讀出金屬絲的直徑為__________mm。

    (b)在用伏安法測定金屬絲的電阻時,除被測電阻絲外,還有如下供選擇的實驗器材:

    A.直流電源:電動勢約4.5V,內阻很;

    B.電流表A1:量程0~0.6A,內阻0.125Ω;

    C.電流表A2:量程0~3.0A,內阻0.025Ω;

    D.電壓表V:量程0~3V,內阻3kΩ;

    E.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10Ω;

    F.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50Ω;

    G.開關、導線等。

    在可供選擇的器材中,應該選用的電流表是______,應該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是_____

    (c)根據(jù)所選的器材,在右邊的方框中畫出實驗電路圖。

    (d)若根據(jù)伏安法測出電阻絲的電阻為Rx=4.1Ω,則這種金屬材料的電阻率為

                Ω?m。(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16、(8分)中國計劃在2017年實現(xiàn)返回式月球軟著陸器對月球進行科學探測,屆時發(fā)射一顆運動半徑為r的繞月衛(wèi)星,登月著陸器從繞月衛(wèi)星出發(fā),沿橢圓軌道降落到月球的表面上,與月球表面經多次碰撞和彈跳才停下來。假設著陸器第一次彈起的最大高度為h,水平速度為v1,第二次著陸時速度為v2。求月球的質量。(萬有引力常量為G)

     

     

     

     

     

     

     

     

     

    17、(10分).在真空中,半徑為R的圓形區(qū)域內存在垂直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在此區(qū)域外圍空間有垂直紙面向內的大小也為B的磁場,一個帶電粒子從邊界上的P點沿半徑向外,以速度v0進入外圍磁場,已知帶電粒子質量m=2×1010kg,帶電量q= +5×106C,不計重力,磁感應強度B=1T,粒子運動速度v0=5×103m/s,圖形區(qū)域半徑r=0.2m,求粒子第一次回到P點所需時間。

     

     

     

     

     

     

     

     

     

     

     

     

     

     

     

     

     

     

     

     

     

     

     

     

     

    18、(16分)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螺線管匝數(shù)n = 1500匝,橫截面積S = 20cm2。螺線管導線電阻r = 1.0Ω,R1 = 4.0Ω,R2 = 5.0Ω,C=30μF。在一段時間內,穿過螺線管的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按如圖乙所示的規(guī)律變化。求:

    (1)求螺線管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

    (2)閉合S,電路中的電流穩(wěn)定后,求電阻R1的電功率;

    (3)S斷開后,求流經R2的電量。

     

     

     

     

     

     

     

     

     

     

     

     

     

     

     

     

     

     

     

     

     

     

     

     

     

     

     

     

     

     

     

     

     

    19.(20分)如圖(一)所示的豎直平面內有范圍足夠大、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一緣軌道由兩段直桿和一半徑為0.20m的半圓環(huán)組成,固定在紙面所在的豎直平面內。直桿MN、PQ水平且足夠長,MNAP段是光滑的(其中A點是半圓環(huán)的中點),PQ段是粗糙的,F(xiàn)有一質量為m、帶電+q的小環(huán)甲(可視為質點)套在MN桿上,它所受電場力為其重力的0.4倍。(1)將小環(huán)甲從N點左側1. 6m處由靜止開始釋放,如圖(一),且知小環(huán)甲與直桿PQ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 5,且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求小環(huán)甲在水平桿PQ上通過的路程。

    (2)若另一質量也為m、不帶電的絕緣小環(huán)乙(視為質點)套在MN桿上的N點,如圖(二),現(xiàn)從NM桿上的D點由靜止釋放小環(huán)甲,小環(huán)甲此后與乙碰撞時間極短,且碰后瞬間兩者速度相同但不粘連,乙環(huán)沿NAP運動到P點時剛好停止,求DN間的距離x0。

    試題詳情

    綿陽一中高2009級高三上期期末理綜評估考試

    (物理)試題  2009.1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

    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

    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上。

    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

     

    第一部分(選擇題共48分)

    1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隨著低溫技術的發(fā)展,我們可以使溫度逐漸降低,并最終達到絕對零度

        B.用油膜法測出油分子的直徑后,只要再知道油滴的摩爾質量,就能計算出阿伏加     德羅常數(shù)

        C.因為能量守恒,所以“能源危機”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D.常溫常壓下,一定質量的氣體被絕熱壓縮后,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一定增加

     

       15.如右圖所示,細繩跨過滑輪,系住一個質量為m的球,球靠在光滑豎直墻上,當拉動細繩使球勻速上升時,球對墻的壓力將

    A.減小        B.增大        C.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

     

    16. 質量為2kg的物體在x―y平面內做曲線運動,在x方向的速度圖象如圖甲和y方向的位移圖象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點所受合外力為3N

    B.質點初速度為3m/s

    C.質點初速度方向與合外力方向垂直

    D.2s末質點速度為6m/s

    17.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E為電源電動勢,r為電源內阻,R1和R3均為定值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當R2的滑動觸點在a端時合上開關S,此時三個電表A1、A2和V的示數(shù)分別為I1、I2和U。現(xiàn)將R2的滑動觸點向b端移動,則三個電表示數(shù)的變化情況是

    A.I1增大,I2不變,U增大    B.I1減小,I2增大,U減小

    C.I1增大,I2減小,U增大    D.I1減小,I2不變,U減小

     

    18.如圖所示,有a、b、c、d四個粒子,它們帶同種等量電荷,速率關系為va<vb=vc<vd,質量關系為ma=mb<mc=md.進入速度選擇器后,有兩種離子從速度選擇器射出,由此可以確定    

    A.射向P1的是a粒子

    B.射向P2的是b粒子

    C.射向A1的是c粒子

    D.射向A2的是d粒子

     

    19.一列沿x軸傳播的簡諧橫波,某一時刻的波形圖象如圖所示,此時圖中質點P位于平衡位置下方,速度大小為v,方向沿y軸正方向,經過0.2 s質點P的速度大小和方

    向第一次跟v相同,再經過1.0 s,質點P的速度大小和方向第二次跟v相同,則有  

      A.波沿ox軸負方向傳播,波速為7.5 m/s

      B.波沿ox軸正方向傳播,波速為5 m/s

      C.經過0.1 s,離P點水平距離為3 m的質點都達到平衡位置

      D.經過0.5 s,離P點水平距離為3 m的質點都達到平衡位置

     

    20.如圖所示,在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中,絕緣細線的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系一帶正電的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小球所受電場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則:

     A.小球在豎直軌道的最低點c處重力勢能最小

    B.小球在豎直軌道的最高點a處動能最小

     C.小球在豎直軌道的水平直徑右端點b處機械能最大

     D.小球在豎直軌道的水平直徑左端點d處總能量最大

     

    21. 如圖所示,一輕彈簧左端固定在長木板M的左端,右端與小木塊m連接,且mMM與地面間接觸光滑.開始時,mM均靜止,現(xiàn)同時對m、M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F2,從兩物體開始運動以后的整個過程中,彈簧形變不超過彈彈性限度.對于m、M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

    A. 由于F1、F2等大反向,故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B. 當彈簧彈力大小與F1F2大小相等時,M、m的動能都為零

    C. 由于F1F2大小不變,所以mM各自一直做勻加速運動

    D. 由于F1、F2等大反向,故系統(tǒng)的動量始終為零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72分)

    22.(18分)

    (1)某同學在做“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中,先測得擺線長為101.00cm,擺球直徑為2.00cm,然后用秒表記錄了單擺振動50次所用的時間為101.5s。則

    ①.他測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

    ②.他測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測擺線長時擺線拉得過緊

    B.擺線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懸點,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了

    C.開始計時時,秒表過遲按下

    D.實驗中誤將49次全振動數(shù)為50次

    ③.為了提高實驗精度,在實驗中可改變幾次擺長l并測出相應的周期T,從而得出一組對應的l與T的數(shù)據(jù),再以l為橫坐標、T2為縱坐標將所得數(shù)據(jù)連成直線,并求得該直線的斜率K。則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K表示)

     

    (2)在“測定金屬的電阻率”的實驗中,被測金屬絲的電阻大約為6 Ω,F(xiàn)先用刻度尺測出金屬絲的長度l;接著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直徑d,其刻度位置如圖甲所示;再用伏安法測出金屬絲兩端的電壓U和通過金屬絲的電流I,計算出它的電阻;最后根據(jù)電阻定律計算出該金屬材料的電阻率。

    ①從圖甲中讀出金屬絲的直徑d為                 mm。

    ②在用伏安法測定金屬絲的電阻時,除被測的電阻絲外,還有如下供選擇的實驗器材:

    直流電源E:電動勢約4.5 V,內阻很。

    電流表A1:量程0~0.6 A,內阻為0.125 Ω;

    電流表A2:量程0~3.0 A,內阻為0.025 Ω;

    電壓表V1:量程0~3 V,內阻為3 kΩ;

    電壓表V2:量程0~15 V,內阻為15 kΩ;

    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10 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0.2 A;

    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20 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0 A;

    開關、導線等。

       要求有較高的測量精度,并能測得多組數(shù)據(jù)。在可供選擇的器材中,應該選用的電流表是          ,應選用的電壓表是              ,應該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是         。

    ③根據(jù)所選的器材,在圖乙的虛線框中畫出實驗電路圖。

    ④寫出用測得的物理量表示的計算電阻率的表達式(用字母表示): ρ=     

     

    23. (16分)中國首個月球探測計劃“嫦娥工程”預計在2017年送機器人上月球,實地采樣送回地球,為載人登月及月球基地選址做準備.設想我國宇航員隨“嫦娥”號登月飛船繞月球飛行,飛船上備有以下實驗儀器:A.計時表一只,B.彈簧秤一把,C.已知質量為m的物體一個,D.天平一臺(附砝碼一盒).在飛船貼近月球表面時可近似看成繞月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宇航員測量出飛船在靠近月球表面的圓形軌道繞行N圈所用的時間為t.飛船的登月艙在月球上著陸后,遙控機器人利用所攜帶的儀器又進行了第二次測量,利用上述兩次測量所得的物理量可出推導出月球的半徑和質量.(已知萬有引力常量為G),要求:

    (1)機器人進行第二次測量的內容是什么?

    (2)試推導用上述測量的物理量表示的月球半徑和質量的表達式.

     

    24.(19分)在直角坐標系的第Ⅱ象限和第Ⅳ象限中的直角三角形區(qū)域內,分布著磁感應強度均為B的勻強磁場,方向分別垂直紙面向外和向里。某一帶正電粒子A1,由靜止開始經加速電壓為U的電場(圖中未畫出)加速后,從縱坐標為a的M處平行于x軸向右運動,通過第Ⅱ象限的勻強磁場區(qū)域后,在坐標原點O處與靜止在該點的粒子A 2發(fā)生了對心正碰,碰后它們結合在一起進入第Ⅳ象限,碰撞前后它們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若兩個粒子的質量相等且均可視為質點、重力不計、碰撞過程中無電荷量損失。

    (1)求帶電粒子A1的比荷(即q/m):

    (2)確定粒子A2碰撞前的帶電情況;

    (3)求帶電粒子A1在兩個磁場區(qū)域中偏轉所用的總時間。

     

     

     

     

     

     

    25.(20分) 如圖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一長木板,其質量為M,長度3.0 m, 的右端緊靠臺階,上表面與臺階平齊。上放有一質量為的滑塊,F(xiàn)有一質量也為的滑塊A從1.0 m高的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然后沖上木板,(轉角處速度大小不變,只改變方向;轉角的大小可忽略)但最終A恰好未能撞上C。設A與其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25,滑塊A的起始位置與木板右端的水平距離0.8 m,此過程中C與B恰好不發(fā)生相對滑動,不計滑塊A、C的大小。已知,取g=10m/s2

    求:(1)滑塊A剛沖上木板B時的速度v0;

    (2)滑塊C原來離木板B右端的距離。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
    <dfn id="p8ben"></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