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學年度棗莊臺兒莊彭樓中學第二學期八年級期中考試
歷史試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計36分)
1.下列選項中屬于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容的有①通過了《共同綱領》②制定了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③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④決定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952年的一天,農民張大爺看著自己剛分到的土地,激動得喜淚漣漣。請問,這一情景的出現與下列哪一選項直接有關( )
A.進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四人幫”
C.實行了改革開放 D.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3.“那是一個現在看來很久遠的年代。有一天,戰(zhàn)火燒到了鴨綠江邊,年輕的人們拿起槍奔赴戰(zhàn)場,只為能有寧靜的生活。無情的戰(zhàn)爭讓他們倒下了……今天,我們在互連網上再現那場戰(zhàn)爭,只是為了紀念那一群可愛的年輕人!蹦阏J為詩中所說的“那場戰(zhàn)爭”是指( )
A.解放戰(zhàn)爭 B.抗日戰(zhàn)爭 C.抗美援朝戰(zhàn)爭 D.土地革命戰(zhàn)爭
4.祖國大陸實現統一的標志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C.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 D.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
5.歌曲《走進新時代》里有一句歌詞:“我們唱著東方紅,頂天立地站起來!”你認為“中國人民站起來”的最重要標志是( )
A.五四運動 B.抗日戰(zhàn)爭勝利
C.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的召開 D.新中國成立
6.藏族歌手才旦卓瑪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農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聲。那句“撥開烏云見太陽”是指 ( )
A.西藏和平解放 B.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
C.新中國的成立 D.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
7.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成就是①鞍山大型軋鋼廠②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③大亞灣核電站④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某地一大宅院門的灰墻上一副黑字對聯依稀可辨:“放開肚皮吃飽飯,鼓足干勁搞生產”,橫批是“多快好省”。這副對聯最早應該書寫于( )
A.20世紀50年代末 B.20世紀60年代末
C.20世紀70年代末 D.20世紀80年代末
10.口號既是文化現象,也是文化符號,口號也從來沒有離開過政治,它其實是穿著文化的外衣來表現政治的內涵。用口號來解讀歷史,別有一番歷史的“味道”。據你推測,圖片中的口號出現的背景( )
A.建國初期,經濟凋敝 B.土地改革,國家穩(wěn)定
C.人民公社,信心膨脹 D.改革開放,國人自信
11.孔繁森、鄭培民、牛玉儒等被譽為新時期黨的好干部、時代先鋒。下列人物中屬于此類的是( )
A.雷鋒 B.焦裕祿 C.黃繼光 D.鄧稼先
12.建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關系變革的先后順序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農村合作化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③①④②
13.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是( )
A.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發(fā)區(qū)――內地
B.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特區(qū)――沿海經濟開發(fā)區(qū)――內地
C.沿海經濟開發(fā)區(qū)――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內地
D.內地――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發(fā)區(qū)
14.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個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其中“一個圈”指的是( )
A.香港特別行政區(qū) B.澳門特別行政區(qū)
C.經濟特區(qū) D.沿海經濟開發(fā)區(qū)
15.習慣上把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概述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這里的“一個中心”是指( )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以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為中心
C.以堅持改革開放為中心 D.以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為中心
16.廣安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的故鄉(xiāng)。鄧小平理論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在( )
A.黨的七大上 B.黨的八大上
C.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 D.黨的十五大上
17.新中國成立后,社會政治運動經常開展,這在當時人們的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例如錢紅衛(wèi)、孫建國、劉援朝、周躍進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齡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
A.周躍進、孫建國、錢紅衛(wèi)、劉援朝
B.劉援朝、錢紅衛(wèi)、孫建國、周躍進
C.錢紅衛(wèi)、周躍進、劉援朝、孫建國
D.孫建國、劉援朝、周躍進、錢紅衛(wèi)
18.小云同學查找了“挺進大別山”、“十一屆三中全會”、“一國兩制”等資料,由此。我們可以判斷出小云同學的探究作業(yè)密切相關的歷史人物是( )
A.鄧小平 B.朱德 C.彭德懷 D.賀龍
二、非選擇題(64分)
總產量3.5萬斤
人均2 3 0斤
1979年
總產量1 3.2萬斤
人均800斤
材料三1978年冬,安徽鳳陽縣小岡村的18戶農民,立下一張人民公社的集體土地“包產到戶”的契約。他們苦干了一年,1979年糧食獲得大豐收。這種“分田包產到戶”的做法,后來被稱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全國糧食產量的變化情況如何?試述主要原因。(12分)
(2)根據材料三,說出材料二中小岡村糧食產量變化的主要原因。(8分)
(3)如果讓你搜集建國以來,我國農業(yè)生產、農村面貌、農民生活變化的詳實資料。你可以采用哪些途徑?(8分)
2.簡答題
(1)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開始有計劃地建設社會主義,為此制定了什么計劃?有什么作用?(10分)
(2)新中國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產生了重大失誤,主要原因有哪些?主要表現有哪些? (10分)
(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經濟建設方面作出了什么重大決策?(8分)
(4)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遇到姓“社”姓“資”等問題的困擾。這一問題是如何解決的?(8分)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