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9270  9278  9284  9288  9294  9296  9300  9306  9308  9314  9320  9324  9326  9330  9336  9338  9344  9348  9350  9354  9356  9360  9362  9364  9365  9366  9368  9369  9370  9372  9374  9378  9380  9384  9386  9390  9396  9398  9404  9408  9410  9414  9420  9426  9428  9434  9438  9440  9446  9450  9456  9464  176998 

科目: 來源:珠海一模 題型:問答題

“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物體受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①在某次實驗中,得到如圖乙所示紙帶,A、B、C、D為四個計數(shù)點(A點為第一個計數(shù)點,以后每5個計時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量得BC=6.81cm; CD=8.03cm,則打C點時小車的速度vc=______m/s,由紙帶求得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______m/s2.(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精英家教網(wǎng)

②用如圖甲裝置實驗,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如圖丙的a-F圖線,從圖中發(fā)現(xiàn)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圖1為“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B為砝碼及砝碼盤,C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小車通過紙帶與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相連,計時器接50Hz交流電.小車A的質量為m1,砝碼及砝碼盤B的質量為m2

精英家教網(wǎng)

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每次改變小車質量時,應重新平衡摩擦力
B.實驗時應先釋放小車后接通電源
C.本實驗m2應遠小于m1
D.在用圖象探究加速度與質量關系時,應作a-
1
m1
圖象
②實驗時,某同學由于疏忽,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他測量得到的a-F圖象,可能是圖2中的______(選填“甲”、“乙”、“丙”)
③圖3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紙帶中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已標出,相鄰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由此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大小______m/s2.(結果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如圖甲所示是某同學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他在氣墊導軌上安裝了一個光電門B,滑塊上固定一遮光條,滑塊用細線繞過氣墊導軌左端的定滑輪與力傳感器相連,傳感器下方懸掛鉤碼,每次滑塊都從A處由靜止釋放.

精英家教網(wǎng)

(1)該同學用游標卡尺測量遮光條的寬度d,如圖乙所示,則d=______mm.

精英家教網(wǎng)

(2)實驗時,將滑塊從A位置由靜止釋放,由數(shù)字計時器讀出遮光條通過光電門B的時間t,若要得到滑塊的加速度,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_;
(3)下列不必要的一項實驗要求是______.(請?zhí)顚戇x項前對應的字母)
A.應使滑塊質量遠大于鉤碼和力傳感器的總質量
B.應使A位置與光電門間的距離適當大些
C.應將氣墊導軌調節(jié)水平
D.應使細線與氣墊導軌平行
(4)改變鉤碼質量,測出對應的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F和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時間t,通過描點作出線性圖象,研究滑塊的加速度與力的關系,處理數(shù)據(jù)時應作出______圖象.(選填“t2-F”、“
1
t
-F
”或“
1
t2
-F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宿遷二模 題型:問答題

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小明用物體A、B分別做了加速度隨著外力的變化關系,如圖(1)所示,用不同的重物P分別掛在光滑的動滑輪拉物體A、B,處理數(shù)據(jù)后,他們得到加速度a與彈簧秤彈力F的關系圖象如圖(2)所示,由圖象可知
(1)下列說不正確的是______
A.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必須保持水平
B.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
C.實驗中重物P的質量應遠小于物塊的質量
D.測力計的讀數(shù)始終為重物P的重力的一半
(2)小明仔細分析了兩條線不重合的原因,得出結論:兩個物體的質量不等,且mA______m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兩物體與木板之間動摩擦因素μA______μ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臨沂三模 題型:問答題

(1)為了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某實驗小組設計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一個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通過細線跨過定滑輪與重物相連,木塊與紙帶相連,在重物牽引下,木塊在木板上向左運動.重物落地后,木塊繼續(xù)向左做勻減速運動,打出的紙帶如圖1所示,每隔一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不計紙帶所受到的阻力,交流電頻率為50Hz,重力加速度g取10m/s2)(②③問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①兩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______s
②木塊減速階段的加速度為______m/s2
③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______

精英家教網(wǎng)

(2)二極管是電子線路中常用的電子元件.它的電路符號如圖2甲所示,正常使用時,“+”極一端接高電勢,“-”極一端接低電勢.要描繪某二極管在0~8V間的伏安特性曲線,另提供有下列的實驗器材:電源E(電動勢為8V,內(nèi)阻不計):多用電表電壓檔有五個量程,分別為2.5V、10V、50V、250V、500V,可視為理想電壓表);開關一個;滑線變阻器一個;mA表一塊;導線若干.
①在答題紙對應的方框內(nèi)畫出測定二極管伏安特性的電路原理圖,多用電表在電路圖中用V表示,并注明電壓表擋所選量程.
②利用多用電表電壓檔測量正常使用中的二極管電壓時,電流從______(選填“紅”或“黑”)表筆流入電表.
③某同學通過實驗得出了圖2乙所示的伏安特性曲線圖.接著,他又用該二極管、電源E和另一只固定電阻R等組成圖2丙所示的電路,當閉合開關后,用多用電表的電壓擋測得R兩端的電壓為0.8V,由此可以判斷固定電阻R的阻值大約為_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奉賢區(qū)二模 題型:問答題

(1)如圖1為“用DIS研究加速度和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裝置.

精英家教網(wǎng)

(1)(多選)有關該實驗正確的是______
A.實驗中小車必須每次從同一位置釋放
B.改變鉤碼數(shù)量時導軌的傾斜角度不需改變
C.當鉤碼數(shù)量變化時小車的質量應保持不變
D.鉤碼連接小車的細線不必平行于軌道
(2)(單選)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多次重復測量,得到a-F關系圖線(如圖2所示).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所用小車的質量太大D.所掛鉤碼的總質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南匯區(qū)一模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的是,在同一地點,物體A和物體B分別在兩個光滑斜面上受到一個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后,其加速度a和拉力F的關系圖線.設A的質量為mA,所在斜面的傾角為α;B的質量為mB,所在斜面的傾角為β,則由圖線可知( 。
A.α=β,mA>mBB.α=β,mA<mBC.α<β,mA=mBD.α>β,mA=mB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上海高考真題 題型:實驗題

如圖為“用DIS(位移傳感器、數(shù)據(jù)采集器、計算機)研究加速度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
(1)在該實驗中必須采用控制變量法,應保持_________不變,用鉤碼所受的重力作為_________,用DIS測小車的加速度。
(2)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多次重復測量。在某次實驗中根據(jù)測得的多組數(shù)據(jù)可畫出a-F關系圖線(如圖所示)。
①分析此圖線的OA段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
[     ]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所掛鉤碼的總質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0108 期末題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中,采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量用M表示,盤及盤中砝碼的質量用m表示,小車的加速度可由小車后拖動的紙帶由打點計時器打出的點計算出。
(1)當M與m的大小關系滿足_________時,才可以認為繩對小車的拉力大小等于盤和盤中砝碼的重力。
(2)一組同學在做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實驗時,保持盤及盤中砝碼的質量一定,改變車中砝碼的質量,測出相應的加速度。采用圖象法處理數(shù)據(jù)。為了比較容易地檢查出加速度a與質量M的關系,應該做a與_______的圖象。
(3)如圖B所示為甲同學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作出的a-F 圖象,說明實驗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
(4)乙、丙同學用同一裝置做實驗,畫出了各自得到的a-F圖象如圖C所示,兩個同學做實驗時的哪一個物理量取值不同,它是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上海月考題 題型:實驗題

“用DIS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驗中,應選用摩擦力______________的軌道,選用的鉤碼的質量應______________些(填“大”或“小”)。若某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的加速度a與作用力F圖線如圖所示,試分析圖線不過原點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