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29186  29194  29200  29204  29210  29212  29216  29222  29224  29230  29236  29240  29242  29246  29252  29254  29260  29264  29266  29270  29272  29276  29278  29280  29281  29282  29284  29285  29286  29288  29290  29294  29296  29300  29302  29306  29312  29314  29320  29324  29326  29330  29336  29342  29344  29350  29354  29356  29362  29366  29372  29380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

要求摩托車由靜止開始在盡量短的時間內(nèi)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駛?cè)胍欢伟雸A形的彎道,但在彎道上行駛時車速不能太快,以免因離心作用而偏出車道。求摩托車在直道上行駛所用的最短時間。有關(guān)數(shù)據(jù)見表格.

啟動加速度a1

4m/s2

制動加速度a2

8m/s2

直道最大速度v1

40m/s

彎道最大速度v2

20m/s

直道長度s

218

某同學(xué)是這樣解的:要使摩托車所用時間最短,應(yīng)先由靜止加速到最大速度 v1=40m/s,然后再減速到v2=20 m/s,

t1=…;  t2=…;   t= t1 + t2

你認(rèn)為這位同學(xué)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請完成計算;若不合理,請說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確結(jié)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跳傘運動員作低空跳傘表演,他離開飛機后先作自由落體運動,當(dāng)距離地面75m時打開降落傘,傘張開后運動員就以4m/s2的加速度作勻減速運動,到達(dá)地面時速度為5m/s,問:(g=10m/s2

(1)運動員離開飛機時距地面的高度為多少?

(2)離開飛機后,經(jīng)過多少時間才到達(dá)地面?(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水平桌面上放著一個重為100 N的木塊,木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5,若在木塊上施加一水平拉力F=26N時,剛好能夠拉動木塊,則

(1)木塊與桌面間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

(2)若木塊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時,施加F=15 N的水平向右拉力,求木塊所受的摩擦力;

(3)若木塊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時,施加F=35 N的水平向右拉力,求木塊所受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已知一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做勻加速運動,在前2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10m/s,在前6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2m/s,求:

(1)汽車的加速度為多大;

(2)汽車的初速度為多大;

(3)汽車8―10s內(nèi)的位移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的返回艙于2008年9月28日17:38分在內(nèi)蒙古草原成功返回。返回過程為:返回艙先開啟降落傘裝置開始減速,在距地面2m時,速度減至10m/s,此時返回艙的4臺緩沖發(fā)動機開始向下噴氣,艙體再次減速。設(shè)最后減速過程中返回艙做勻減速運動,并且到達(dá)地面時恰好速度為0,求最后減速階段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同學(xué)在“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的實驗中,用頻率為50Hz的打點計時器記錄了被小車拖動的紙帶的運動情況,在紙帶上確定出A、B、C、D共4個計數(shù)點。其相鄰點間的距離如下圖所示,每兩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10s。

(1)試根據(jù)紙帶上各個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利用時間極短時,瞬時速度約等于平均速度,計算出打下A時小車的瞬時速度,vA =         m/s (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2)利用(1)中求瞬時速度的方法,求得:vB=0.438m/s,vC=0.520m/s,利用定義法,計算從打下A點到打下D點,這段時間內(nèi)紙帶的平均加速度為     m/s2。(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以下是一位同學(xué)做“探究形變與彈力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下列的實驗步驟是這位同學(xué)準(zhǔn)備完成的,請你幫這位同學(xué)按操作的先后順序,用字母排列出來是:           。

A.以彈簧伸長量為橫坐標(biāo),以彈力為縱坐標(biāo),描出各組數(shù)據(jù)(x,F)對應(yīng)的點,并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

B.記下彈簧不掛鉤碼時,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將鐵架臺固定于桌子上,并將彈簧的一端系于橫梁上,在彈簧附近豎直固定一刻度尺

D.依次在彈簧下端掛上1個、2個、3個、4個……鉤碼,并分別記下鉤碼靜止時,彈簧下端所對應(yīng)的刻度并記錄在表格內(nèi),然后取下鉤碼

E.以彈簧伸長量為自變量,寫出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guān)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兩個質(zhì)點甲與乙,同時由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第4 秒末甲、乙將會相遇

B.在第2秒末甲、乙速度相同

C.在前2秒內(nèi),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D.以上說法都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一輛農(nóng)用“小四輪”漏油,假如每隔l s漏下一滴,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一位同學(xué)根據(jù)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輪”的運動情況(已知車的運動方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當(dāng)沿運動方向油滴始終均勻分布時,車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當(dāng)沿運動方向油滴間距逐漸增大時,車一定在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當(dāng)沿運動方向油滴間距逐漸增大時,車的加速度可能在減小

D.當(dāng)沿運動方向油滴間距逐漸增大時,車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質(zhì)點甲、乙做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如下圖所示,則

A.當(dāng)t=t1時刻,兩質(zhì)點的位移相同;

B.當(dāng)t=t1時刻,兩質(zhì)點的速度相同;

C.在運動過程中,質(zhì)點甲比質(zhì)點乙運動的快;

D.質(zhì)點甲的加速度大于質(zhì)點乙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