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40086  140094  140100  140104  140110  140112  140116  140122  140124  140130  140136  140140  140142  140146  140152  140154  140160  140164  140166  140170  140172  140176  140178  140180  140181  140182  140184  140185  140186  140188  140190  140194  140196  140200  140202  140206  140212  140214  140220  140224  140226  140230  140236  140242  140244  140250  140254  140256  140262  140266  140272  140280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用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表示靜電力常量k的單位,符合要求的是( 。
A.N•m2•C-2B.N•m•A-2•S?2C.kg•m3•A-2•s-4D.kg•m3•C-2•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同學用與水平地面成37°角,大小為200N的拉力,拉著質(zhì)量為40kg的木箱沿水平地面從靜止開始運動,若木箱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求:
(1)木箱所受的支持力的大小;
(2)木箱的加速度的大;
(3)木箱在5s內(nèi)位移的大。
(取g=10m/s2,cos37°=sin53°=0.8,cos53°=sin37°=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所示,用繩子將重為10N的物體掛在水平橫梁上,已知∠BAO=53°,∠ABO=37°.
(cos37°=sin53°=0.8,cos53°=sin37°=0.6)
(1)請畫出結(jié)點O的受力示意圖;
(2)求OC繩對重物的拉力FC的大;
(3)求OA、OB繩的拉力FA、FB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戰(zhàn)斗機靜止在地面上,若該戰(zhàn)斗機起飛時速度為80m/s,發(fā)動機能夠提供的加速度是16m/s2,則
(1)該戰(zhàn)斗機從靜止到起飛的時間是多少?
(2)該戰(zhàn)斗機從靜止到起飛的位移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中,
(1)下列做法正確的一項是B
A.打點計時器應(yīng)使用直流電源
B.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
C.將接好紙帶的小車停在靠近滑輪處
D.每次改變小車質(zhì)量時,應(yīng)重新平衡摩擦力
(2)實驗中,為了使繩子拉力大小約等于鉤碼重力,小車的質(zhì)量應(yīng)遠大于鉤碼的質(zhì)量.(選填“遠大于”或“遠小于”)
(3)如圖為小車在水平木板上帶動紙帶運動,打出的紙帶的一部分,0、1、2為計數(shù)點,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時間間隔為0.10s.從紙帶上測出s1=3.20×10-2m,s2=4.52×10-2m,則打點計時器在打第1個計數(shù)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v1=0.386m/s;小車的加速度大小a=1.32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表示某物體運動的速度-時間圖象,則( 。
A.物體運動的初速度為1m/sB.0~4s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C.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1.25m/s2D.0~4s物體的位移為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靜止在斜面上的物體受重力G、彈力N和靜摩擦力f的作用,該物體的受力示意圖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為車站使用的水平傳送帶的模型,它的水平傳送帶的長度為L=8m,傳送帶的皮帶輪的半徑均為R=0.2m,傳送帶的上部距地面的高度為h=0.45m,現(xiàn)有一個旅行包(視為質(zhì)點)以速度v0=10m/s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傳送帶.已知旅行包與皮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6.皮帶輪與皮帶之間始終不打滑,g取10m/s2.討論下列問題:
(1)若傳送帶靜止,旅行包滑到B點時,人若沒有及時取下,旅行包將從B端滑落.則包的落地點距B端的水平距離為多少?
(2)設(shè)皮帶輪順時針勻速轉(zhuǎn)動,若皮帶輪的角速度ω1=40rad/s,旅行包落地點距B端的水平距離又為多少?
(3)設(shè)皮帶輪以不同的角速度順時針勻速轉(zhuǎn)動,畫出旅行包落地點距B端的水平距離s隨皮帶輪的角速度ω變化的圖象.(第(3)問要求作圖準確,標出相應(yīng)的坐標數(shù)值,但不要求寫出計算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一個小球從傾角為θ的斜面上A點以水平速度v0拋出,不計空氣阻力,自拋出至落到斜面需要多長時間?落到斜面上時速度的大小和速度與水平方向夾角的正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圖1為“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沙和沙桶的總質(zhì)量為m,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為M.實驗中用沙和沙桶的總重力的大小作為細線對小車拉力的大。

(1)為了使細線對小車的拉力等于小車所受的合外力,先調(diào)節(jié)長木板一端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接下來還需要進行的一項操作是平衡摩擦力(或抬高木板右端,使小車恰好運動下滑)
(2)實驗中要進行質(zhì)量m和M的選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組是C
A.M=20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3)圖2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A、B、C、D、E、F、G為7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量出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FG=6.34cm.已知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則a=0.42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