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134391  134399  134405  134409  134415  134417  134421  134427  134429  134435  134441  134445  134447  134451  134457  134459  134465  134469  134471  134475  134477  134481  134483  134485  134486  134487  134489  134490  134491  134493  134495  134499  134501  134505  134507  134511  134517  134519  134525  134529  134531  134535  134541  134547  134549  134555  134559  134561  134567  134571  134577  134585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如圖所示,兩根等高光滑的$\frac{1}{4}$圓弧軌道,半徑為r、間距為L,軌道電阻不計.在軌道頂端連有一阻值為R的電阻,整個裝置處在一豎直向上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yīng)強度為B.現(xiàn)有一根長度稍大于L、電阻不計的金屬棒從軌道最低位置cd開始,在拉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向右沿軌道做勻速圓周運動至ab處,則該過程中( 。
A.通過R的電流方向為由內(nèi)向外B.通過R的電流方向為由外向內(nèi)
C.R上產(chǎn)生的熱量為$\frac{πr{B}^{2}{L}^{2}{v}_{0}}{4R}$D.流過R的電量為$\frac{πBLr}{2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9.如圖所示,長直水平軌道PC與光滑圓弧軌道CDE平滑連接.輕質(zhì)彈簧一端系于固定立柱上,另一端系住物塊B,與圓弧末端E相距R處的一擋板N平行于OE放置.開始時,向右壓B使彈簧縮短x0后鎖定,光滑彈性小球A緊貼B靜置.現(xiàn)解除鎖定,A、B一起運動至位置Q分離,然后小球A繼續(xù)沿軌道運動并恰能通過最高點D.已知:小球A、物塊B均視為質(zhì)點,質(zhì)量均為m,圓弧半徑為R,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k,物塊與水平軌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OE連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60o.求:

(1)解除鎖定至A、B分離過程中A運動的距離;
(2)解除鎖定至A、B分離過程中彈簧釋放的彈性勢能;
(3)當小球A從E點飛出時,立即對小球A施加一恒力,使小球能垂直打到擋板N上,求滿足條件要求的所有恒力大小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可以驗證由m1、m2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跨過光滑定滑輪的輕繩兩端連接著質(zhì)量為m1和m2的兩物塊,m1下端連接著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m2從高處由靜止開始下落,m1上拖著的紙帶被打出一系列的點,如圖乙給出的是實驗中獲取的一條紙帶,O是打下的第一個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時間為T,測得OC=h,BC=h1,CD=h2,m1<m2,重力加速度為g,則:
(1)在紙帶上打下計數(shù)點C時物體的速度vC=$\frac{{h}_{1}+{h}_{2}}{2T}$;
(2)從打下O點到打下C點的過程中系統(tǒng)動能的增量△EK=$\frac{({m}_{1}+{m}_{2})({h}_{1}+{h}_{2})^{2}}{8{T}^{2}}$;系統(tǒng)勢能的減少量△EP=(m2-m1)gh.在誤差允許范圍內(nèi),若△EK=△EP則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3)m2加速下落過程中,連接兩物體之間繩上的拉力FT=${m}_{2}g-\frac{{m}_{2}({h}_{2}-{h}_{1})}{{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7.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測量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素.
實驗步驟:
①用彈簧秤測量橡皮泥和滑塊的總重力,記作G;
②將裝有橡皮泥的滑塊放在水平木板上,通過水平細繩和固定彈簧秤相連.如圖甲所示,在A端向右拉動木板,待彈簧秤示數(shù)穩(wěn)定后,將讀數(shù)記作F;
③改變滑塊上橡皮泥的質(zhì)量,重復(fù)步驟①②;
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G/N1.502.002.503.003.504.00
F/N0.891.211.491.792.102.42

(1)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圖乙給定坐標紙上作出F-G圖線;
(2)由圖線求得滑塊和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61(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斜面放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物塊A通過跨過光滑定滑輪的輕質(zhì)細繩與物塊B連接,一水平力F作用于B上,整個系統(tǒng)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圖所示.現(xiàn)保持F方向不變,使B緩慢地移動到滑輪的正下方,該過程中A與斜面始終保持靜止,在此過程中(  )
A.斜面對物塊A的摩擦力一直減小B.繩對滑輪的作用力保持不變
C.地面對斜面的摩擦力一直減小D.地面對斜面的支持力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女子蹦床比賽中,我國運動員李丹榮獲銅牌給中國代表隊帶來了榮耀.比賽中李丹從最高點開始下落到運動至最低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李丹下落到剛與蹦床接觸時速度最大
B.李丹下落到最低點時加速度為零
C.從開始接觸蹦床到最低點的過程中,李丹加速度的最大值為g
D.從開始接觸蹦床到最低點的過程中,李丹的機械能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甲、乙兩質(zhì)點從同一地點同時沿同一直線運動,其v-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1s末,兩質(zhì)點相遇B.第2s末,甲的加速度方向發(fā)生改變
C.0~3s內(nèi),兩質(zhì)點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4s末,兩質(zhì)點相距2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匹馬拉車比一匹馬拉車跑得快,這說明物體受的力越大則速度越大
B.把手中物體由靜止釋放后,球?qū)⒓铀傧侣,說明力改變了物體的慣性
C.人在沿直線加速前進的車廂內(nèi)豎直向上跳起后,將落在起跳點的后方
D.人在沼澤地行走時容易下陷,是因為人對沼澤地的力大于沼澤地對人的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某實驗小組應(yīng)用如圖1所示裝置“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的關(guān)系”,已知小車的質(zhì)量為M,砝碼及砝碼盤的總質(zhì)量為m,所使用的打點計時器所接的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實驗步驟如下:
A.按圖所示安裝好實驗裝置,其中與定滑輪及彈簧測力計相連的細線豎直;
B.調(diào)節(jié)長木板的傾角,輕推小車后,使小車能沿長木板向下勻速運動;
C.掛上砝碼盤,接通電源后,再放開小車,打出一條紙帶,由紙帶求出小車的加速度;
D.改變砝碼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重復(fù)步驟C,求得小車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根據(jù)以上實驗過程,回答以下問題:
(1)對于上述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小車的 加速度與砝碼盤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實驗過程中砝碼盤處于超重狀態(tài)
C.與小車相連的輕繩與長木板一定要平行
D.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應(yīng)為砝碼和砝碼盤總重力的一半
E.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zhì)量應(yīng)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
(2)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2所示,由該紙帶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為0.16m/s2.(結(jié)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3)由本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作出小車的加速度a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的關(guān)系圖象,與本實驗相符合的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甲、乙兩物體先后從同一地點出發(fā),沿一條直線運動,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可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甲比乙運動快,且早出發(fā),所以乙追不上甲
B.t=20 s時,乙追上了甲
C.在t=20 s之前,甲比乙運動快;在t=20 s之后,乙比甲運動快
D.由于乙在t=10 s時才開始運動,所以t=10 s時,甲在乙前面,它們之間的距離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