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光的散射過程中,有些散射光的波長比入射光的波長略大,這種現(xiàn)象叫康普頓效應,它表明了光是一種粒子.

分析 在康普頓效應中,光子與靜止電子碰撞后,動量守恒,能量守恒,通過能量守恒判斷光子頻率的變化,該實驗說明光子具有動量.

解答 解:康普頓效應中,光子與靜止電子碰撞后光子的頻率發(fā)生了變化,使用動量守恒定律與能量守恒定律可以解釋該現(xiàn)象,表明光子除具有能量外,還具有動量,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
故答案為:康普頓效應.

點評 本題關鍵抓住動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以及波速、波長、頻率的關系進行分析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在如圖所示的四種電場中,分別標記有a、b兩點.其中a、b兩點的電勢相等,電場強度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同的是( 。
A.
此圖:與點電荷等距的a、b兩點
B.
此圖:兩等量異種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與連線等距的a、b兩點
C.
此圖:兩等量同種電荷連線的中垂線上與連線等距的a、b兩點
D.
此圖:勻強電場中的a、b兩點,ab連線和電場線垂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如果物體的動能沒有變化,則物體的速度也不可能發(fā)生變化
B.某力對物體沒有做功,則物體的位移必為零
C.靜摩擦力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負功,而滑動摩擦力只能做負功
D.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都可能做正功,也都可能做負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萬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自然界物體間普遍存在著一種基本相互作用--引力作用規(guī)律
B.卡文迪許用實驗的方法證明了萬有引力定律
C.引力常量的單位是N•m2/kg2
D.兩個質量為1 kg的質點相距1 m時的萬有引力為6.67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一束復色光a從空氣中以入射角α射向半球形玻璃磚球心O,在界面MN上同時發(fā)生反射和折射,分為b、c、d三束光,b為反射光,c、d為折射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d光的在玻璃中的波長大于c光在玻璃中的波長
B.d光的光子能量大于c光的光子能量
C.入射角α逐漸增大時,b光束的能量逐漸減弱,c、d光束的能量逐漸增強
D.若c光是氫原子從n=3的能級向n=2的能級躍遷時產(chǎn)生的,則d光可能是氫原子從n=4的能級向n=2的能級躍遷時產(chǎn)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在高空勻速水平飛行的轟炸機,每隔1s投放一顆炸彈,若不計空氣阻力,則,
①這些炸彈落地前排列在同一條豎直線上
②這些炸彈都落于地面上同一點
③這些炸彈落地時速度大小方向都相同
④相鄰炸彈在空中距離保持不變
以上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某同學為了測量某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室準備了下列器材:
A.待測干電池E(電動勢約為1.5V,內阻約為1Ω)
B.電流表G(滿偏電流3.0mA,內阻為100Ω);
C.電流表A(量程0~0.6A,內阻約為1Ω)
D.滑動變阻器R1(0~10Ω,額定電流為2A);
E.滑動變阻器R2(0~1kΩ,額定電流為1A)
F.定值電阻R0(阻值為900Ω)
G.開關一個,導線若干
為了能比較準確地進行測量,同時還要考慮操作的方便,某同學利用器材B、F組成電壓表并設計電路原理圖.根據(jù)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滑動變阻器應選D.
(2)根據(jù)題意在圖1中畫出符合該同學該實驗要求的電路圖
(3)如圖2所示,是該同學根據(jù)正確的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作出的圖線,其中,縱坐標I1為電流表G的示數(shù),橫坐標I2為電流表A的示數(shù),由圖可知,被測干電池的電動勢為1.4 V,內電阻為0.67Ω(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在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中,所得路端電壓隨電流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由圖可知:電源的電動勢E=1.5V,內阻r=0.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同學研究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現(xiàn)用打點計時器記錄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情況,得到了一段紙帶如圖所示.在紙帶上選取幾個相鄰計數(shù)點A、B、C、D,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均為T,測量出A與B兩點間的距離為s1,B與C兩點間的距離為s2,C與D兩點間的距離為s3.由此可算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frac{{{s}_{1}-s}_{2}}{{T}^{2}}$;打點計時器在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vB=$\frac{{{s}_{1}+s}_{2}}{2T}$.(用時間間隔T和所測的計數(shù)點間距離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