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圖所示,P物體推壓著輕彈簧置于A點,Q物體放在B點靜止,P和Q的質(zhì)量均為m=1kg物體,它們的大小相對于軌道來說可忽略.光滑軌道ABCD中的AB部分水平,BC部分為曲線,CD部分為直徑d=5m圓弧的一部分,該圓弧軌跡與地面相切,D點為圓弧的最高點,各段連接處對滑塊的運動無影響.現(xiàn)松開P物體,P沿軌道運動至B點,與Q相碰后不再分開,最后兩物體從D點水平拋出,測得水平射程S=2m.(g=10m/s2) 求:
(1)兩物塊水平拋出拋出時的速度
(2)P在與Q碰撞前的速度大。

分析 (1)物體離開D后做平拋運動,應(yīng)用平拋運動規(guī)律可以求出其速度.
(2)碰撞過程系統(tǒng)動量守恒,應(yīng)用動量守恒定律與機械能守恒定律可以求出速度.

解答 解:(1)兩物體從D開始做平拋運動,設(shè)拋出時的速度為v1
豎直方向:d=$\frac{1}{2}$gt2     ①
水平方向:s=v1t   ②,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1=2m/s;
(2)設(shè)P在碰撞前瞬間速度為v0,碰撞后瞬間速度為v2,兩物體碰撞過程系統(tǒng)動量守恒,以向右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
mv0=2mv2,
兩物體碰后,從B滑至D過程中,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
$\frac{1}{2}$(2m)v22=$\frac{1}{2}$(2m)v12+2mgd
聯(lián)立方程解得:v0=4$\sqrt{26}$m/s=20.40m/s;
答:(1)兩物塊水平拋出拋出時的速度為2m/s.
(2)P在與Q碰撞前的速度大小為20.40m/s.

點評 本題考查了求物體的速度,分析清楚物體運動過程,應(yīng)用平拋運動規(guī)律、動量守恒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即可正確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將一個物體以初速度v0從地面豎直向上拋出,設(shè)物體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空氣阻力大小恒為f,求物體
(1)上升時的加速度大小
(2)下降時的加速度大小
(3)回到拋出點的時間
(4)作出全過程的速度-時間圖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某同學(xué)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jié)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圖.
(1)如果沒有操作失誤,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本實驗采用的科學(xué)方法是B.
A.理想實驗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變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實驗中可減小誤差的措施有ACD
A.兩個分力F1、F2的大小要適量大些
B.兩個分力F1、F2間夾角要盡量大些
C.拉橡皮筋時,彈簧測力計、橡皮筋、細繩應(yīng)貼近木板且與木板平面平行
D.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為汽車蓄電池與車燈(電阻不變)、啟動電動機組成的電路,蓄電池內(nèi)阻為0.05Ω,兩個電表都看成理想化的.現(xiàn)在,只接通S1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10A,電壓表示數(shù)為12V.接著,再接通S2,啟動電動機工作時,電流表示數(shù)變?yōu)?A.若此時通過電源的電流為I1,通過啟動電動機的電流I2,則它們分別是( 。
A.I1=8A,I2=2AB.I1=10A,I2=2AC.I1=58A,I2=50AD.I1=50A,I2=20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如圖,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shù)比n1:n2=2:1,V和A均為理想電表,燈泡電阻R1=6Ω,AB端電壓u1=12$\sqrt{2}$sin100πt(V).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流頻率為100HzB.變壓器輸入功率為6W
C.A的讀數(shù)為1AD.V的讀數(shù)為24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在xoy平面內(nèi),第Ⅲ象限的直線OM是電場與磁場的邊界,OM與x軸負方向成45°角.在x<0且OM的左側(cè)空間存在著沿x軸負方向的勻強電場E,場強大小0.32N/C,在y<0且OM的右側(cè)空間存在著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B,磁感應(yīng)強度大小為0.1T,如圖所示.一不計重力的帶負電微粒,從坐標原點O沿y軸負方向以v0=2×103m/s的初速度進入磁場,已知微粒的電荷量q=5×10-18C,質(zhì)量為m=1×10-24kg,π=3.14(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求:
(1)帶電微粒第一次經(jīng)過磁場邊界的位置坐標.
(2)帶電微粒由坐標原點釋放到最終離開電、磁場區(qū)域所用的時間.
(3)帶電微粒最終離開電、磁場區(qū)域的位置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是某同學(xué)在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獲得的一條紙帶.

①已知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Hz,OABCDE是紙帶上六個計數(shù)點,每兩個相鄰計數(shù)點間有一個計時點沒有畫出,則紙帶上OA段運動的時間tOA=0.04s,某同學(xué)在紙帶上記錄了C、D和D、E間的距離,數(shù)據(jù)記錄錯誤的是DE段(填“CD”或“DE”);
②從圖中讀出A、B兩點間距s=0.70cm;
③D點對應(yīng)的速度是0.300m/s(計算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如圖所示,豎直桿OB頂端有光滑輕質(zhì)滑輪,輕質(zhì)桿OA自重不計,可繞O點自由轉(zhuǎn)動,OA=OB.當繩緩慢放下,使∠AOB由0°逐漸增大到180°的過程中(不包括0°和18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是結(jié)點)( 。
A.AB繩上的拉力先逐漸增大后逐漸減小
B.OA桿上的壓力先逐漸減小后逐漸增大
C.AB繩上的拉力越來越大,但不超過2G
D.OA桿上的壓力大小始終等于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已知O、A、B、C為同一直線上的四點,A、B間的距離為1m,B、C間的距離為2m,一物體自O(shè)點由靜止出發(fā),沿此直線做勻加速運動,依次經(jīng)過A、B、C三點,已知物體通過AB段與BC段所用的時間相等,則物體通過A點和B點時的速度大小之比為多少?O、A間的距離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