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3.奧斯特發(fā)現了電流周圍能產生磁場,法拉第認為磁也一定能生電,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圖中環(huán)形物體是法拉第使用過的線圈,A、B兩線圈繞在同一個鐵環(huán)上,A與直流電源連接,B與電流表連接.閉合開關后發(fā)現電流表指針并不偏轉,即沒有“磁生電”.其原因是( 。
A.線圈A中的電流較小,產生的磁場不夠強
B.線圈B中產生的電流太小,電流表指針不偏轉
C.線圈A中的電流是恒定電流,不會產生磁場
D.線圈A中的電流是恒定電流,產生穩(wěn)恒磁場

分析 電流表與線圈B構成閉合電路,當線圈中磁通量發(fā)生變化時,出導致線圈中產生感應電動勢,從而可出現感應電流.感應電流只出現在磁通量變化的暫態(tài)過程中.

解答 解:閉合與斷開開關S的瞬間,A線圈中的電流發(fā)生了變化,穿過線圈B的磁通量發(fā)生變化,電流表G中產生感應電流.閉合開關S 后,穿過線圈B的磁通量都不發(fā)生變化,電流表G中沒有感應電流,感應電流只出現在磁通量變化的暫態(tài)過程中,這是在法拉第研究電磁感應現象的過程中中的瓶頸所在.故選項D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 法拉第研究電磁感應現象的過程其本質是發(fā)現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的過程.由于感應電流僅僅在線圈中的磁通量發(fā)生變化的過程中出現,磁通量不變時則沒有感應電流,感應電流只出現在磁通量變化的暫態(tài)過程,所以感應電流不容易被發(fā)現.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如圖所示,小球自a點由靜止自由下落,到b點時與彈簧接觸,到c點時彈簧被壓縮到最短,若不計彈簧質量和空氣阻力,在小球由a→b→c的運動過程中( 。
A.小球的加速度先變小,后變大
B.小球經b點時動能最大
C.小球的機械能守恒
D.小球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彈簧彈性勢能的增加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斜面的傾角為θ=37°,用平行于斜面的恒定拉力F拉質量為2kg的物體,物體原來處于靜止狀態(tài),拉力F=20N,當物體沿斜面上升的高度為3m時,物體的速度為3m/s.在物體沿斜面上升高度為3m的過程中,求:(sin37°=0.6,cos37°=0.8,g取10m/s2 )
(1)物體增加的動能;
(2)外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
(3)重力對物體所做的功;
(4)力F對物體所做的功;
(5)摩擦力對物體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貴州遵義航天高中高一上期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第二步中必須記錄的是( )

A.兩細繩的長度和兩細繩的方向

B.橡皮條伸長的長度和兩細繩的方向

C.兩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和橡皮條伸長的長度

D.兩細繩套的方向和兩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2)圖乙是該同學在白紙上根據實驗結果畫出的圖。

①圖乙中的 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論值; 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實際測量值。

②在實驗中,如果將細繩也換成橡皮筋,那么實驗結果是否會發(fā)生變化?答: 。(選填“會”或“不會”)

(3)下面列出的措施中,哪些是有利于改進本節(jié)實驗以減小誤差的( )

A.橡皮條彈性要好,拉到O點時拉力適當小些

B.兩個分力F1和F2間的夾角要盡量大些

C.拉橡皮條時,橡皮條、細繩和彈簧測力計平行貼近木板面

D.拉橡皮條的繩要細,而且要稍長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貴州遵義航天高中高一上期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多選題

一鐵塊m被豎直懸掛的磁性黑板緊緊吸住不動,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鐵塊受到四個力作用,其中有三個力的施力物體均是黑板

B.鐵塊與黑板間存在互相吸引的磁力和相互作用的彈力

C.磁力和彈力是一對平衡力

D.磁力大于彈力,黑板才能吸住鐵塊不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我國自主研發(fā)的北斗導航系統(tǒng)(BDS)具有導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統(tǒng)中有兩顆工作衛(wèi)星均繞地心O做勻速圓周運動,軌道半徑為r,某時刻兩顆工作衛(wèi)星分別位于軌道上的A、B兩位置如圖所示.若衛(wèi)星均順時針運行,地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為g,地球半徑為R,不計衛(wèi)星間的相互作用力.以下判斷中正確的是(  )
A.衛(wèi)星1和衛(wèi)星2質量一定相等
B.這兩顆衛(wèi)星的線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這兩顆衛(wèi)星的加速度大小均為$\frac{g{R}^{2}}{{r}^{2}}$
D.衛(wèi)星1向后噴氣就一定能追上衛(wèi)星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19世紀30年代,法拉第提出一種觀點,認為在電荷周圍存在電場,電荷之間通過電場傳遞相互作用力.如圖所示,對于電荷A和電荷B之間的電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荷B在電荷A的電場中受電場力的作用,自身并不產生電場
B.撤去電荷B,電荷A激發(fā)的電場就不存在了
C.電場是法拉第假想的,實際上并不存在
D.空間某點的電場場強等于A、B兩電荷在該點激發(fā)電場場強的矢量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實際電壓表內阻并不是無限大,可等效為理想電流表與較大的電阻的串聯.現要測量一只量程已知的電壓表的內阻,器材如下:
①待測電壓表(量程3V,內阻約3kΩ待測)一只;
②電流表(量程3A,內阻0.01Ω)一只;
③電池組(電動勢約為3V,內阻不計);
④滑動變阻器一個;
⑤變阻箱(可以讀出電阻值,0-9999Ω)一個;
⑥開關和導線若干.
某同學利用上面所給器材,進行如下實驗操作:

(1)該同學設計了如圖甲、圖乙兩個實驗電路.為了更準確地測出該電壓表內阻的大小,你認為其中相對比較合理的是乙(填“甲”或“乙”)電路.
(2)用你選擇的電路進行實驗時,閉合電鍵S,改變阻值,記錄需要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電壓表的讀數U和變阻箱的阻值(填上文字和符號);
(3)由所測物理量選擇下面適當坐標軸,能作出相應的直線圖線,最方便的計算出電壓表的內阻:C;
(A)U-I   (B) U-$\frac{1}{I}$   (C)$\frac{1}{U}$-R  (D)U-R
(4)設直線圖象的斜率為k、截距為b,請寫出待測電壓表內阻表達式RV=$\frac{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所示,細繩一端系著質量M=4kg的物體,靜止在水平臺面上,另一端通過光滑小孔吊著物體m,M的中心與圓孔距離r=0.5m,已知M與水平面的最大靜摩擦力為12N,現使此平面繞中心軸以角速度ω=3rad/s勻速轉動,問m的質量滿足什么條件可使m會處于靜止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