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如圖所示,實線是一列簡諧橫波在t1=0時刻的波形,虛線是這列波在t2=1.5s時刻的波形,這列波的周期T符合2T<t2-t1<3T,求:
(1)若波速向右,波速多大?
(2)若波速向左,波速多大?
(3)若波的周期大小沒有限制條件,如果波速大小為34m/s,波速方向如何?

分析 (1)若波向右傳播時,2T<t2-t1<3T時,波傳播的距離為(2λ+3)m,即可求得波速.
(2)若波向左傳播時,2T<t2-t1<3T時,波傳播的距離為(2λ+5)m,即可求得波速
(3)由x=vt求出波傳播的距離x,分析x與波長λ的關(guān)系,判斷波的傳播方向.

解答 解:據(jù)波形圖可知,λ=8m
(1)若波向右傳播時,因為2T<t2-t1<3T,則波向右傳播的距離為:x=(2λ+3)m=19m,所以波速為:v=$\frac{x}{t}$=$\frac{19}{1.5}$=$\frac{38}{3}$m/s
(2)若波向左傳播時有:2T<t2-t1<3T時,波傳播的距離為:x=(2λ+5)m=21m,所以波速為:v=$\frac{x}{t}$=$\frac{21}{1.5}$=14m/s,
(3)若波速大小為34m/s,在△t=t2-t1=1.5s內(nèi)波傳播的距離為:△x=v•△t=34×1.5m=51m
因為 x=51m=(6λ+3)m,所以波向右傳播.
答:(1)若波速向右,波速是38m/s.
(2)若波速向左,波速為14m/s.
(3)波速向右傳播.

點評 本題是波動圖象中多解問題,關(guān)鍵根據(jù)波的雙向性和周期性,得到得到波傳播的距離,即可求得波速.根據(jù)波傳播的距離與波長關(guān)系,是判斷波的傳播方向常用的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如圖所示,在水平力作用下,木塊A、B保持靜止.若木塊A與B 的接觸面是水平的,且F≠0.則關(guān)于木塊B的受力個數(shù)可能是(  )
A.3個B.4個C.5 個D.6 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甲所示,一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之比為10:2,其中電阻R1=20Ω,R2=10Ω,C為電容器,已知通過R1的正弦交流電如圖乙所示,則( 。
A.變壓器的輸入功率為10W
B.原線圈輸入的交變電壓為u=100$\sqrt{2}$sin100πt
C.電阻R2的電功率為20W
D.通過R2的電流在電路開始接通時充電不為零,穩(wěn)定后始終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8.如圖所示,一個長0.2m、寬0.1m、匝數(shù)500匝的矩形金屬線圈(電阻不計),在B=0.1T勻強磁場中以恒定的角速度ω=100rad/s繞垂直于磁場方向的固定軸OO′勻速轉(zhuǎn)動,線圈兩端通過電刷與圖示的電路連接,其中電阻R1=50Ω,R2=2Ω,理想變壓器的原、副線圈的匝數(shù)比n1:n2=5:1.求:
(1)從中性面開始計時,線圈轉(zhuǎn)動時產(chǎn)生感應電動勢的瞬間值表達式;
(2)開關(guān)S閉合時交流電壓表、交流電流表的示數(shù)U、I;
(3)開關(guān)S斷開時交流電壓表、交流電流表的示數(shù)U′、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一理想變壓器副線圈的匝數(shù)是400匝,把原線圈接到220V的交流線路中,測得副線圈的電壓是55V,則原線圈的匝數(shù)為1600匝,原線圈和副線圈電功率之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對于如圖所示的兩個圖象,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圖甲表示振動圖象,且P在向上振動
B.圖乙表示振動圖象,且Q在向上振動
C.圖甲表示波動圖象,圖乙表示振動圖象
D.圖甲表示振動圖象,圖乙表示波動圖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一理想變壓器原線圈匝數(shù)為n1=1000匝,副線圈匝數(shù)為n2=200匝,將原線圈接在u=200$\sqrt{2}$ksin100πt(V)的交流電壓上,副線圈上電阻R和理想交流電壓表并聯(lián)接入電路,現(xiàn)在AB兩點間接入不同的電子元件,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A、B兩點間串聯(lián)一只電阻R,穿過鐵芯的磁通量的最大變化率為0.2Wb/s
B.在A、B兩點間接入理想二極管,電壓表讀數(shù)為40V
C.在A、B兩點間接入一只電容器,只提高交流電頻率,電壓表讀數(shù)減小
D.在A、B兩點間接入一只電感線圈,只提高交流電頻率,電阻R消耗的電功率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9.如圖甲是實驗室測定水平面上和小物塊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裝置,曲面AB與水平面相切與B點且固定,帶有遮光條的小物塊自曲面上某一點釋放后沿水平面滑行最終停在C點,P為光電計時器的光電門,已知當?shù)刂亓铀俣葹間.
(1)利用游標卡尺測得遮光條的寬度如圖乙所示,則遮光條的寬度d=1.060cm;
(2)實驗指出了測定遮光條的寬度外,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BC;
A.小物塊質(zhì)量m                   B.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時間t
C.光電門C點的距離S             D.小物塊釋放點的高度h
(3)根據(jù)(1)(2)測量的物理量(用對應字母表示),水平面和小物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的表達式為μ=$\frac{xqmobs0^{2}}{2gs{t}^{2}}$.
(4)為了減小實驗誤差,同學們采用圖象來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他們根據(jù)(2)測量的物理量,建立如圖丙所示的坐標系來尋找關(guān)系,其中合理的是B.
(5)實驗中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保證小物塊每次從曲面上同一位置釋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人與重物質(zhì)量相等,開始人與重物在同一水平線上.不考慮繩的質(zhì)量及繩與滑輪的摩擦,當人從靜止開始向上加速爬繩時.人與重物的運動情況是( 。
A.人加速上升.重物加速下降
B.人加速上升.重物靜止不動
C.人與重物同時加速上升.同時到達頂端
D.人與重物同時加速上升,但人運動得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