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如圖所示,質(zhì)量均為m的木塊A和B,用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質(zhì)彈簧連接,最初系統(tǒng)靜止.現(xiàn)用大小F=2mg、方向豎直向上的恒力拉A直到B,剛好離開地面,則在此過程中( 。
A.A上升的初始加速度大小為2g
B.彈簧對A和對B的彈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C.A上升的最大高度為$\frac{mg}{k}$
D.A上升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少

分析 對A分別在加力F前后受力分析,利用平衡和牛頓第二定律求解,對B受力分析利用平衡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 解:
 A未加力F時,受力平衡,此時彈簧壓縮量為x1,有平衡得:mg=kx1
 B剛好離開地面時彈簧的伸長量為x2,有平衡得:mg=kx2
A、A上升的初受重力,彈簧彈力和拉力,由牛頓第二定律得加速度大小為:a=$\frac{F+k{x}_{1}-mg}{m}$=$\frac{2mg+mg-mg}{m}$=2g,故A正確;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彈簧對A和對B的彈力存在三個物體之間,故B錯誤;
C、由上面分析可得物塊A上升的最大高度為:x=x1+x2=$\frac{mg}{k}$$+\frac{mg}{k}$=2$\frac{mg}{k}$,故C錯誤;
D、A上升過程彈簧壓縮量先減小,此時合力向上減小,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后彈簧被拉長,伸長量增加,彈力增大.合力仍向上且減小,所以物體繼續(xù)加速上升,整個過程速度一直增大,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是含有彈簧的平衡問題,關(guān)鍵是分析兩個狀態(tài)彈簧的伸縮量和彈力,再由幾何關(guān)系研究A上升距離與彈簧形變量的關(guān)系.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如圖是測量電源電動勢和內(nèi)電阻的電路,關(guān)于誤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由于電流表的分壓作用,使內(nèi)電阻的測量值小于真實值
B.由于電流表的分壓作用,使內(nèi)電阻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
C.由于電壓表的分流作用,使內(nèi)電阻的測量值小于真實值
D.由于電壓表的分流作用,使內(nèi)電阻的測量值大于真實值
E.測出的電動勢與真實值相同
F.測出的電動勢比真實值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伽利略開創(chuàng)了實驗研究和邏輯推理相結(jié)合探索物理規(guī)律的科學(xué)方法,利用這種方法伽利略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有( 。
A.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忽略空氣阻力,重物與輕物下落得同樣快
C.物體之間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
D.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為了從坦克內(nèi)部觀察外界情況,在坦克壁上開一個小孔,將一塊圓柱形玻璃嵌入其中,圓柱體軸線與坦克壁垂直等厚,已知玻璃的折射率n=1.52,坦克壁厚為d=20cm,圓孔半徑r=6cm,坦克內(nèi)的人通過這塊玻璃能看到外界的角度范圍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一個5kg的物體在半徑為4m的圓周上以4m/s的速度做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加速度是多大?所需向心力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甲、乙兩個單擺的擺長相等,將兩單擺的擺球由平衡位置拉起,使擺角θ<θ<5°,由靜止開始釋放,則( 。
A.甲先擺到平衡位置B.乙先擺到平衡位置
C.甲、乙兩擺同時到達平衡位置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物理量保持恒定的是( 。
A.速度B.位移C.路程D.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壓強保持不變,當溫度為27℃時,體積為V,當溫度升高到81℃時,體積變?yōu)椋ā 。?table class="qanwser">A.3VB.2VC.1.18VD.$\frac{V}{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所示,ABD為豎直平面內(nèi)的光滑絕緣軌道,其中AB段是水平的,BD段是半徑為R的半圓,兩段軌道相切于B點,整個軌道處在豎直向下的勻強電場中,一不帶電的絕緣小球甲,以速度v0沿水平軌道向右運動,與靜止在B點帶正電的小球乙發(fā)生彈性碰撞.已知甲、乙兩球的質(zhì)量均為m,重力加速度為g,且乙球所受電場力與乙球重力mg相等.水平軌道足夠長,甲、乙兩球可視為質(zhì)點,整個運動過程無電荷轉(zhuǎn)移.
(1)甲乙兩球碰撞后,乙恰能通過軌道的最高點D,求乙在軌道上的首次落點P與B點的距離S;
(2)在滿足(1)的條件下.求甲的碰前速度v0;
(3)若甲仍以速度v0向右運動,不斷增大甲的質(zhì)量后再以v0向右碰撞乙球,每次保持乙的質(zhì)量不變,求乙在軌道上每次的首次落點P到B點的距離S′的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