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2.如圖所示的電路中,R1=4Ω,R2=8Ω,當開關S接a時,R2上消耗的功率為8W,當開關S接b時,理想電壓表示數為9V,已知電容器的電容C=2.2μF.求:
(1)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
(2)當開關S接b后,電路穩(wěn)定時電容器所帶電量.

分析 (1)當開關S接a時,R2上消耗的功率為8W,由功率公式求出電路中的電流,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列出方程.當開關S接b時,理想電壓表示數為9V,由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電流,再由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列出方程,兩個方程聯(lián)立可求得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
(2)當開關S接b后,電路穩(wěn)定時電容器的電壓等于R2的電壓,求出電容器的電壓,再求其電量.

解答 解:(1)當開關S接a時,R1被短路.R2上消耗的功率為8W,由P2=I2R2得:
  I=$\sqrt{\frac{{P}_{2}}{{R}_{2}}}$=$\sqrt{\frac{8}{8}}$A=1A
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E=I(R2+r) ①
當開關S接b時,理想電壓表示數為9V,則電路中電流為 I′=$\frac{U}{{R}_{1}+{R}_{2}}$=$\frac{9}{4+8}$A=0.75A
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E=I′(R1+R2+r) ②
由①②聯(lián)立解得 E=12V,r=4Ω
(2)當開關S接b后,電路穩(wěn)定時電容器的電壓等于R2的電壓,為 Uc=I′R2=6V
電容器所帶電量 Q=CUc=2.2×10-6×6C=1.32×10-5C
答:(1)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分別是12V和4Ω;
(2)當開關S接b后,電路穩(wěn)定時電容器所帶電量是1.32×10-5C.

點評 本題考查閉合電路歐姆定律、串并聯(lián)電路規(guī)律及電容器的特點等,要注意正確分析電路,明確電路結構,才能正確利用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科技的進步可以使內燃機成為單一熱源的熱機
B.分子間作用力的合力表現為引力時,若分子間的距離增大,則分子間的合力一定減小,分子勢能一定增大
C.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布朗運動就是液體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D.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其內能不一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在干電池與小燈泡組成的閉合電路中:
(1)在干電池外部,電流的流向是從電源正極經電燈流向電源的負極.
(2)已知該電路中流經燈泡的電流為I=2A,小燈泡電阻為R=3Ω且阻值不變,那么該小燈泡通電一分鐘所產生的熱量為720焦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甲、乙、丙三個物體,甲放在廣州,乙放在上海,丙放在北京.當它們隨地球一起轉動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甲的角速度最大、乙的線速度最小
B.丙的角速度最小、甲的線速度最大
C.三個物體的角速度、周期和線速度都相等
D.三個物體的角速度、周期一樣,丙的線速度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如圖所示,兩端接有細軟導線的金屬直桿MN,懸掛于豎直放置的線圈正上方,MN的中垂線與線圈軸線重合,均處于同一豎直平面內,為使MN垂直線面向里運動,可以( 。
A.將a、d端接在電源正極,b、c端接在電源負極
B.將b、d端接在電源正極,a、c端接在電源負極
C.將a、c端接在電源正極,b、d端接在電源負極
D.將b、c端接在電源正極,a、d端接在電源負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把一個內阻Rg=1kΩ、滿偏電流Ig=1mA的小量程電流表改裝成一個量程為50V的電壓表,需串聯(lián)的分壓電阻等于4900Ω;若將其改裝成一個量程為10A的電流表,則改裝后的安培表的內阻等于0.1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某同學將一直流電源的總功率P、輸出功率P和電源內部的發(fā)熱功率P隨電流I變化的圖線畫在同一坐標系內,如圖所示,根據圖線可知(  )
A.反映P變化的圖線是b
B.電源電動勢為8 V
C.電源內阻為4Ω
D.當外電阻為2Ω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動勢E=6V,內電阻r=1Ω,R為電阻箱,V為理想電壓表.求:
(1)當電阻箱讀數為R1=2Ω時,流過電阻箱的電流I1為多少?
(2)當電阻箱讀數為R2=5Ω時,電壓表讀數U2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一物體受到三個共點力的共同作用,三力矢量關系如圖所示,則它們的合力大小是(  )
A.2F1B.F2+F3C.2F3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