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如圖,一質量為3kg的物體,靜止于水平地面上,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現(xiàn)用一大小為12N的水平拉力作用于物體上,求:
(1)物體的加速度的大小
(2)物體2S末的速度
(3)物體5S內的位移
(4)若將上述水平拉力變成如圖推力,大小仍為12N,物體的加速度又是多大?

分析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的加速度,根據(jù)速度時間公式求出2s末的速度,根據(jù)位移時間公式求出物體的位移.
當水平拉力變?yōu)橥屏,抓住豎直方向上合力為零,結合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大。

解答 解:(1)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物體的加速度a=$\frac{F-μmg}{m}=\frac{12-0.2×30}{3}m/{s}^{2}$=2m/s2
(2)物體2s末的速度v=at1=2×2m/s=4m/s.
(3)物體5s內的位移x=$\frac{1}{2}a{{t}_{1}}^{2}=\frac{1}{2}×2×25m=25m$.
(4)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frac{Fcos37°-μ(mg+Fsin37°)}{m}$=$\frac{12×0.8-0.2×(30+12×0.6)}{3}$m/s2=0.72m/s2
答:(1)物體的加速度的大小為2m/s2;
(2)物體2S末的速度為4m/s;
(3)物體5S內的位移為25m;
(4)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0.72m/s2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的基本運用,知道加速度是聯(lián)系力學和運動學的橋梁,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所示,在距地面高為H=45m處,有一小球A以初速度v0=10m/s水平拋出,與此同時,在A的正下方有一物塊B以某一初速度同方向滑出,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A恰好擊中B,A、B均可看做質點,空氣阻力不計,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A球從拋出到落地的時間和這段時間內的水平位移;
(2)B剛運動時的初速度及A擊中B時B的速度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一個質量m=5kg的物塊,在F=50N的拉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沿水平面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拉力方向與水平方向成θ=37°.動摩擦因數(shù)為0.5,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則物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 。
A.3 m/s2B.4 m/s2C.5m/s2D.6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一個以v0=5m/s的初速度做直線運動的物體,自始至終有一個與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為2m/s2的加速度,則當物體位移大小為6m時,物體已運動的時間可能為( 。
A.1sB.2sC.3sD.6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1)打點計時器是一種計時儀器,其電源頻率為50Hz,常用的電磁式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計時器,使用的都是交流電(填“直流電”或“交流電”),它們是每隔0.02s打一個點.
(2)本實驗應用的實驗方法是A
A.控制變量法          B.假設法    C.理想實驗法          D.等效替代法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D.
A.每次改變小車質量時,應重新平衡摩擦力
B.實驗時應先釋放小車后接通電源
C.本實驗砝碼及砝碼盤B的質量應遠大于小車A的質量
D.在用圖象探究加速度與質量關系時,應作a-$\frac{1}{m_A}$圖象
(4)某同學在實驗中.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2所示,他選擇了幾個計時點作為計數(shù)點,相鄰 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計時點沒有標出,其中s1=7.06cm、s2=7.68cm、s3=8.30cm、s4=8.92cm,打“C”計數(shù)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0.799m/s,紙帶加速度的大小是0.62m/s2
(5)某同學將長木板右端適當墊高,其目的是平衡摩擦力.但他把長木板的右端墊得過高,使得傾角過大.用a表示小車的加速度,F(xiàn)表示細線作用于小車的拉力.他繪出的a-F關系圖象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a(chǎn)=5米/秒2(默認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關于它的物理意義,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質點可能做減速運動
B.在1秒時間內,速度增大5米/秒
C.在第3秒初到第4秒末的時間內,速度增大10米/秒
D.在第N秒初到第N+1秒末的時間內,速度增大5米/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如圖所示的U-I圖象中,直線I為某電源的路端電壓與電流的關系,直線Ⅱ為某一電阻R的伏安特性曲線,用該電源直接與電阻R連接成閉合電路,由圖象可知( 。
A.電源的內阻為0.5ΩB.電源的總功率為1.5w
C.電源的輸出功率為3.0wD.電源內部消耗功率為1.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所示的坐標系,x軸沿水平方向,y軸沿豎直方向.在x軸上方空間的第一、第二象限內,既無電場也無磁場,在第三象限,存在沿y軸正方向的勻強電場和垂直xy平面(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在第四象限,存在沿y軸負方向、場強大小與第三象限電場場強相等的勻強電場.一質量為m、電量為q的帶電質點,從y軸上y=h處的P1點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沿x軸負方向進入第二象限.然后經(jīng)過x軸上x=-2h處的P2點進入第三象限,帶電質點恰好能做勻速圓周運動.之后經(jīng)過y軸上y=-2h處的P3點進入第四象限.(運動軌跡如圖)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求:
(1)粒子到達P2點時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第三象限空間中電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的大;
(3)帶電質點在第四象限空間運動過程中最小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火車從車站出發(fā)治平直鐵軌行駛,在某段位移的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2.這列火車在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