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A、B兩端的電壓U恒定不變,當開關S閉合時,R1消耗的功率為16W;當開關S斷開時,R1消耗的電功率為9W,求:
(1)電阻R1與R2的比值
(2)開關S斷開時,電阻R2消耗的電功率.

分析 (1)先根據(jù)公式P=I2R求出兩種情況下電流之比,再由歐姆定律求出R1與R2的比值.
(2)再根據(jù)公式P=I2R求得電阻R2消耗的電功率.

解答 解:(1)根據(jù)公式P=I2R得R1消耗的功率之比為:
$\frac{{P}_{1}}{{P}_{2}}$=$\frac{{I}_{1}^{2}}{{I}_{2}^{2}}$=$\frac{16}{9}$
得:$\frac{{I}_{1}}{{I}_{2}}$=$\frac{4}{3}$
根據(jù)歐姆定律I=$\frac{U}{R}$得:$\frac{{R}_{1}}{{R}_{1}+{R}_{2}}$=$\frac{{I}_{1}}{{I}_{2}}$=$\frac{4}{3}$
解得:$\frac{{R}_{1}}{{R}_{2}}$=3
(2)開關S斷開時,電阻R2消耗的電功率為:
PR2=I22R2=I22•$\frac{1}{3}$R1=$\frac{1}{3}$P2=$\frac{1}{3}$×9W=3W
答:(1)電阻R1與R2的比值是3.
(2)開關S斷開時,電阻R2消耗的電功率是3W.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要明確電路的結構,靈活運用比例法求解.第2問也可以求出電路中的電流和電阻,再求功率.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將一鐵球以初速度v豎直上拋,忽略空氣阻力,鐵球到達的最高點為A,再從同一處將一塑料球以相同初速度v向上拋出,到達最高點B后下落,由于空氣阻力不能忽略,塑料球落回拋出點時的速度大小為kv,(k<1).設塑料球在上升和下落過程受到的空氣阻力大小不變,重力加速度為g.求:
(1)塑料球上升過程與下落過程加速度大小的比;
(2)AB兩點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如圖所示,在平行板電容器正中有一個帶電微粒.K閉合時,該微粒恰好能保持靜止.充電后將K斷開;稍微向左移動上極板M,該帶電微粒向上運動.(填”上”或”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分別讀出以下三組數(shù)據(j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水平桌面上有兩個玩具小車A和B,兩者用一輕質(zhì)細橡皮筋相連,在橡皮筋上有一紅色標記在初始時橡皮筋處于拉直狀態(tài),A、B和R分別位于直角坐標系中的(0,2L)、(0,一I)和(0,0)點,己知A從靜止開始沿y正方向做加速度大小為a的勻加速運動;B平行于x軸朝x軸正方向以速度υ0勻速運動.(假定橡皮筋的伸長是均勻的,即在橡皮條仲長過程中,AR與BR 長度的比值保持不變).求R的軌跡方程并說明R點的運動性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如圖所示,公路上有一輛公共汽車以10m/s的速度勻速行駛,為了平穩(wěn)?吭谡九_,在距離站臺P左側位置50m處開始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同時一個人為了搭車,從距站臺P右側位置30m處從靜止正對著站臺跑去,假設人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速度達到4m/s后勻速運動一段時間,接著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最終人和車到達P位置同時停下,人加速和減速時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求:
(1)汽車剎車的時間;
(2)人的加速度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以下的計時數(shù)據(jù)指時間的是(  )
A.某人用15s跑完100m
B.早上6點起床
C.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19時開播
D.天津開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列車于13h35min從天津西站發(fā)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所示,理想邊界分隔的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電場方向水平向右,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寬度均為l,一帶正電的粒子(不計重力)由電場左邊界a點沿電場方向射入,穿越電場和磁場,從磁場右邊界的b點射出,速度方向向上偏轉30°,已知帶電粒子的比荷(電量與質(zhì)量的比值)為k,且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時間為t,求:
(1)磁場磁感應強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粒子由a點射入電場時速率為$\frac{l}{t}$,求電場強度的大。é2取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所用的電源為學生電源,輸出電壓為6V的交流電和直流電兩種.現(xiàn)讓重錘從高處由靜止開始落下,重錘上拖著的紙帶通過打點計時器打出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的點的痕跡進行測量,即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列舉了該實驗的幾個操作步驟:
A.按照圖示的裝置安裝器件.
B.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電源的直流輸出端上.
C.用天平測量出重錘的質(zhì)量.
D.先打開懸掛紙帶的夾子,后接通電源開關打出一條紙帶.
E.測量打出的紙帶上某些點之間的距離.
F.根據(jù)測量的結果計算重錘下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動能.
指出其中沒有必要進行的操作或者操作不恰當?shù)牟襟E,將其選項對應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行內(nèi).B、C、D.
(2)實驗小組選出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其中O點為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第一個點,A、B、C為三個計數(shù)點,在計數(shù)點A和B、B和C之間還各有一個點,測得h1=12.01cm,h2=20.20cm,h3=27.86cm.打點計時器通以50Hz的交流電.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算出:當打點計時器打到B點時重錘的重力勢能比開始下落時減少了1.98mJ;此時重錘的動能比開始下落時增加了1.96mJ,(重錘質(zhì)量為m kg,g取9.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