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圖1所示,是驗證重物自由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恒的實驗裝置.請按要求作答:

(1)實驗時使重物靠近打點計時器下端,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
(2)選取一條符合要求的紙帶如圖2所示,標出打下的第一個點O,從紙帶的適當位置依此選取相鄰的三個點A,B,C,分別測出到O點的距離為x1、x2、x3,已知重物的質(zhì)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打點時間間隔為T,則自開始下落到打下B點的過程中,重物減少的重力勢能為△EPB=mgx2,增加的動能為△EkB=$\frac{1}{2}$m${(\frac{{{x}_{3}-x}_{1}}{2T})}^{2}$.
(3)實驗中,利用υB2=2gx2求得△EKB,通過比較△EkB與△EpB大小,來驗證機械能守恒,這種做法是否正確?答:不正確(填“正確”或“不正確”)

分析 打點計時器應(yīng)使用交流電源,重物應(yīng)緊靠打點計時器,應(yīng)該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
紙帶法實驗中,若紙帶勻變速直線運動,測得紙帶上的點間距,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可計算出打出某點時紙帶運動的瞬時速度和加速度,從而求出動能.根據(jù)功能關(guān)系得重力勢能減小量等于重力做功的數(shù)值.

解答 解:(1)實驗時使重物靠近打點計時器下端,應(yīng)該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紙帶上打下一系列點.
(2)重物減少的重力勢能為:△EPB=mgx2,
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得:
vB=$\frac{{{x}_{3}-x}_{1}}{2T}$
加的動能為△EkB=$\frac{1}{2}$m${v}_{B}^{2}$=$\frac{1}{2}$m${(\frac{{{x}_{3}-x}_{1}}{2T})}^{2}$,
(3)該實驗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因為我們知道自由落體運動只受重力,機械能就守恒.如果把重物看成自由落體運動,再運用自由落體的規(guī)律求解速度,那么就不需要驗證呢.所以不能由υB2=2gx2算出下落到該點B時的速度,應(yīng)該根據(jù)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這點前后相鄰兩點間的平均速度求解,所以這種做法不正確.
故答案為:(1)接通電源;釋放紙帶
(2)mgx2;$\frac{1}{2}$m${(\frac{{{x}_{3}-x}_{1}}{2T})}^{2}$
(3)不正確

點評 本題考查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難度中等.由于紙帶通過時受到較大的阻力和重錘受到的空氣阻力,重力勢能有相當一部分轉(zhuǎn)化給摩擦產(chǎn)生的內(nèi)能,所以重力勢能的減小量明顯大于動能的增加量.要提高應(yīng)用勻變速直線的規(guī)律以及推論解答實驗問題的能力,在平時練習(xí)中要加強基礎(chǔ)知識的理解與應(yīng)用.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實驗小組設(shè)計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一根輕質(zhì)細繩繞過定滑輪A和輕質(zhì)動滑輪B后,一端與力傳感器相連,另一端與小車相連.動滑輪B下面懸掛一個鉤碼.

某次實驗中,由靜止開始向右拉動紙帶的右端,使小車向右加速運動,由傳感器測出細繩對小車的拉力為F=0.69N,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如圖2所示,打點計時器使用交流電的頻率為f=50Hz,重力加速度為g=10m/s2,試回答下列問題:
(1)打點計時器打下標號為“3”的計數(shù)點時,小車的速度v3=1.62m/s (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2)要求盡可能多的利用圖2中的數(shù)據(jù)計算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結(jié)果是a=3.0m/s2(保留1位小數(shù));
(3)不計輕繩與滑輪及軸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動滑輪B下面所懸掛鉤碼的質(zhì)量m=0.12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一束同位素離子流從狹縫S1射入速度選擇器,其中有部分離子沿直線通過速度選擇器并從狹縫S2射出,接著又沿著與電場垂直的方向,豎直向下的場強為E的勻強電場,最后打在照相底片D上.已知同位素離子的電荷量為q(q>0),速度選擇器內(nèi)部存在著相互垂直的場強大小為E0的勻強電場和磁感應(yīng)強度大小為B0的勻強磁場,照相底片D與狹縫S1、S2的連線平行且距離為L,不計離子的重力.

(1)求從狹縫S2射出的離子速度v0的大小;
(2)若打在照相底片上的離子在偏轉(zhuǎn)電場中沿速度v0方向飛行的距離為x,求x與離子質(zhì)量m之間的關(guān)系式(用E0、B0、E、q、L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圖甲中一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匝數(shù)之比為55:6,其原線圈兩端接入如圖乙所示的正弦交流電,副線圈通過電流表與阻值R=48Ω的負載電阻相連.若交流電壓表和交流電流表都是理想電表,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壓表的示數(shù)是24$\sqrt{2}$V
B.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50A
C.變壓器原線圈得到的功率是24W
D.原線圈輸入的正弦交變電流的頻率是50H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015年2月7日,木星發(fā)生“沖日”現(xiàn)象,“木星沖日”是指木星和太陽正好分處地球的兩側(cè),三者成一條直線,木星和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的方向相同,公轉(zhuǎn)軌跡都近似為圓,設(shè)木星公轉(zhuǎn)半徑為R1,周期為T1;地球公轉(zhuǎn)半徑為R2,周期為T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rac{T_1}{T_2}={({\frac{R_1}{R_2}})^{\frac{2}{3}}}$
B.$\frac{T_1}{T_2}={({\frac{R_1}{R_2}})^{\frac{3}{2}}}$
C.“木星沖日”這一天象的發(fā)生周期為$\frac{{2{T_1}{T_2}}}{{{T_1}-{T_2}}}$
D.“木星沖日”這一天象的發(fā)生周期為$\frac{{{T_1}{T_2}}}{{{T_1}-{T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所示.MN是足夠長的光滑絕緣水平軌道.質(zhì)量為m的帶正電A球,以水平速度υ0射向靜止在軌道上帶正電的B球,至A、B相距最近時,A球的速度變?yōu)?\frac{υ_0}{4}$,已知A、B兩球始終沒有接觸.求:
(1)B球的質(zhì)量;
(2)A、B兩球相距最近時,兩球組成的電勢能增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在xOy平面的第Ⅱ象限的某一區(qū)域有垂直于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磁感應(yīng)強度為B1,該磁場區(qū)域的邊界為半圓形.有一質(zhì)量m=10-12kg、帶正電q=10-7C的a粒子從O點以速度v0=105m/s,沿與y軸正方向成θ=30°射入第Ⅱ象限,經(jīng)磁場偏轉(zhuǎn)后,從y軸上的P點垂直于y軸射出磁場,進入第Ⅰ象限,P點縱坐標為yP=3m,y軸右側(cè)和垂直于x軸的虛線左側(cè)間有平行于y軸指向y軸負方向的勻強電場,a粒子將從虛線與x軸交點Q進入第Ⅳ象限,Q點橫坐標xQ=6$\sqrt{3}$m,虛線右側(cè)有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磁感應(yīng)強度B2=B1.不計粒子的重力,求:
(1)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E的大。ūA羧挥行(shù)字).
(2)半圓形磁場磁感應(yīng)強度B1的大小及該半圓形磁場區(qū)域的最小面積S.
(3)若在a粒子剛進入磁場B1的同時,另有一質(zhì)量m=10-12kg、帶負電q=10-7C的b粒子,從y軸上的M點(圖中未畫)仍以速度v0垂直于y軸射入電場,a、b兩粒子將在磁場B2區(qū)域迎面相遇于N點,求N點的坐標.(不計a、b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如圖所示為一種獲得高能粒子的裝置.A、B為兩塊中心開有小孔的極板,每當帶電粒子經(jīng)過A、B板時,都會被加速.其原理如下:當粒子飛到A板小孔時,A、B板間的加速電壓變?yōu)閁;每當粒子飛離電場后即做勻速圓周運動,A、B板間的電勢差立即變?yōu)榱悖W釉贏、B間的電場中一次次被加速,動能不斷增大,并保持勻速圓周運動半徑R不變(A、B兩極板間的距離遠小于R).當t=0時,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的粒子正好靜止在A板小孔處,不考慮帶電粒子重力的影響.若兩板間距為d,則該粒子第一次飛過兩板間所需時間為d$\sqrt{\frac{2m}{qU}}$;該粒子第九次和第十次飛過兩板間所需時間之比為(3-$\sqrt{8}$):($\sqrt{10}$-3)(無需分母有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1所示的電路,金屬絲固定在兩接線柱a、b上,鱷魚夾c與金屬絲接觸良好,現(xiàn)用多用電表測量保護電阻R0的阻值,完成相關(guān)的內(nèi)容:

①將轉(zhuǎn)換開關(guān)轉(zhuǎn)到“Ω×1”擋,紅、黑表筆短接,調(diào)節(jié)歐姆調(diào)零旋鈕.使指針恰好停在歐姆刻度線的零刻度線處.
②先斷開開關(guān)S,再將紅、黑表筆分別接在R0的兩端,測量結(jié)果如圖2所示,則R0的阻值為2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