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特技演員的加速度大小,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抓住總位移的大小求出自由下落的末速度,結(jié)合速度時間公式求出總時間.
(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人在車上的加速度,抓住速度相等時兩者的位移大小求出位移之差,即車的最小長度.
解答 解:(1)對人受力分析可知:f-mg=ma1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a1=20 m/s2
人下滑的位移為L,根據(jù)人下滑的運動過程可得,$L=\frac{{v}^{2}}{2g}+\frac{{v}^{2}}{2{a}_{1}}$
解得:v=10 m/s
所以下滑用的時間為$t=\frac{v}{a}+\frac{v}{g}=\frac{10}{20}+\frac{10}{10}s=1.5s$
(2)人落到車上后向右勻加速運動,與車同速時對地位移位x1,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umg=ma2
${x_1}=\frac{{{v_0}^2}}{{2{a_2}}}$
車對地位移為${x_2}={v_0}t'={v_0}•\frac{v_0}{a_2}$
人和車的相對位移為△S,
則$△s=x_2^{\;}-{x_1}=1m$
故車長至少為1m.
答:(1)特技演員下滑所用的時間t為1.5s;
(2)車至少1m.
點評 本題涉及到多個運動的過程,對每個過程都要仔細的分析物體運動的情況,這道題可以很好的考查學(xué)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有一定的難度.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U1一定為3.0 V | B. | U2一定小于9.0 V | ||
C. | U1與U2之和一定為12 V | D. | U1與U2之和小于12 V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兩個物體接觸不一定產(chǎn)生彈力 | |
B. | 繩對物體的拉力的方向總是沿著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 |
C. | 木塊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個向上的彈力,這是由于木塊發(fā)生微小形變產(chǎn)生的 | |
D. | 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與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的物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若A不變,則a也不變 | |
B. | 若A不變,則物體在位移中點處的速度為$\frac{{v}_{0}+{v}_{t}}{2}$ | |
C. | 若A不變,則物體在位移中點處的速度為$\sqrt{\frac{{{v}_{0}}^{2}+{{v}_{t}}^{2}}{2}}$ | |
D. | 若a>0且保持不變,則A逐漸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牛頓通過扭秤實驗,較準確地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 | |
B. | 安培通過實驗,首先發(fā)現(xiàn)了電流周圍存在磁場 | |
C. | 法拉第通過實驗研究,總結(jié)出了電磁感應(yīng)的規(guī)律 | |
D. | 牛頓根據(jù)理想斜面實驗,提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006年5月4日,木星的線速度大于地球的線速度 | |
B. | 2006年5月4日,木星的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加速度 | |
C. | 2007年5月4日,必將產(chǎn)生下一個“木星沖日” | |
D. | 下一個“木星沖日”必產(chǎn)生于2007年5月4日以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