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圖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輛平板車,其上表面與繩末端等高,平板車能一直以v0=2m/s的恒定速度向右運動.繩長l1=7.5m上端固定,質(zhì)量m=60Kg的特技演員從繩上端先沿繩從靜止開始無摩擦下滑一段距離,突然握緊繩子,與繩子之間產(chǎn)生f=1800N的摩擦阻力.滑到繩子末端時速度剛好為零.此時車的右端剛好運動到此處,要讓該演員能留在車上(把人看作質(zhì)點,人與車之間動摩擦系數(shù)μ=0.2,g取10m/s2),求:
(1)特技演員下滑所用的時間t;
(2)車至少多長.

分析 (1)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特技演員的加速度大小,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抓住總位移的大小求出自由下落的末速度,結(jié)合速度時間公式求出總時間.
(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人在車上的加速度,抓住速度相等時兩者的位移大小求出位移之差,即車的最小長度.

解答 解:(1)對人受力分析可知:f-mg=ma1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a1=20 m/s2
人下滑的位移為L,根據(jù)人下滑的運動過程可得,$L=\frac{{v}^{2}}{2g}+\frac{{v}^{2}}{2{a}_{1}}$
解得:v=10 m/s   
所以下滑用的時間為$t=\frac{v}{a}+\frac{v}{g}=\frac{10}{20}+\frac{10}{10}s=1.5s$
(2)人落到車上后向右勻加速運動,與車同速時對地位移位x1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umg=ma2
${x_1}=\frac{{{v_0}^2}}{{2{a_2}}}$
車對地位移為${x_2}={v_0}t'={v_0}•\frac{v_0}{a_2}$
人和車的相對位移為△S,
則$△s=x_2^{\;}-{x_1}=1m$
故車長至少為1m.
答:(1)特技演員下滑所用的時間t為1.5s;
(2)車至少1m.

點評 本題涉及到多個運動的過程,對每個過程都要仔細的分析物體運動的情況,這道題可以很好的考查學(xué)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有一定的難度.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2008年9月27日,當(dāng)“神舟七號”飛船在軌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時,航天員翟志剛實現(xiàn)了中國航天員在太空艙外活動的壯舉(如圖),這是我國航天發(fā)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1)如果不計稀薄空氣的阻力,當(dāng)宇航員相對太空艙靜止時,輕輕摘掉連在宇航員與太空艙之間的安全繩,此后宇航員將B
A.相對地心做勻速直線運動   B.相對地心做勻速圓周運動
C.距離地心越來越近         D.距離地心越來越遠
(2)已知地球半徑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神舟七號”飛船距離地面的高度為H.若宇航員整個出艙活動持續(xù)時間為t,求在這個過程中飛船繞地球球心轉(zhuǎn)過的角度(用弧度值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一只老鼠從老鼠洞沿直線爬出,已知爬出速度v的大小與距老鼠洞中心的距離s成反比.當(dāng)老鼠到達距老鼠洞中心距離s1=1m的A點時,速度大小為v1=20m/s,問當(dāng)老鼠到達距老鼠洞中心S2=2m的B點時,其速度大小v2為多少?老鼠從A點到達B點所用的時間t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絕緣細圓環(huán)的環(huán)面固定在豎直平面上,A,B為水平直徑的兩個端點,方向水平向右,場強大小未知的勻強電場與環(huán)面平行.一電荷量為+q,質(zhì)量為m的小球穿在環(huán)上(不計摩擦).若小球經(jīng)過A點時,速度大小為V,方向恰與電場垂直,且圓環(huán)與小球間無力的作用,已知此小球可沿圓環(huán)做完整的圓周運動,試計算
(1)勻強電場場強E的大小
(2)小球運動到與A點對稱的B點時,環(huán)對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
(3)小球運動經(jīng)過圓環(huán)最低點時,環(huán)對小球的作用力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兩只定值電阻R1=10Ω,R2=30Ω,電壓表一個,練習(xí)使用電壓表測電壓,電路連接如圖所示,電源輸出電壓U=12V不變,先用電壓表與R1并聯(lián),電壓表示數(shù)為U1,再用電壓表與R2并聯(lián),電壓表示數(shù)為U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U1一定為3.0 VB.U2一定小于9.0 V
C.U1與U2之和一定為12 VD.U1與U2之和小于12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關(guān)于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個物體接觸不一定產(chǎn)生彈力
B.繩對物體的拉力的方向總是沿著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C.木塊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個向上的彈力,這是由于木塊發(fā)生微小形變產(chǎn)生的
D.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與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的物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歷史上曾把在任意相等位移內(nèi)速度變化相等的單向直線運動稱作“勻變速直線運動“(現(xiàn)稱另類勻變速直線運動),“另類加速度“定義為A=$\frac{{v}_{t}-{v}_{0}}{s}$,其中v0,vt分別表示某段位移s內(nèi)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0表示物體加速,A<0表示減速.而現(xiàn)在物理學(xué)中把在任意相等時間內(nèi)速度變化相等的直線運動稱作“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定義為a=$\frac{{v}_{t}-{v}_{0}}{t}$,結(jié)合你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A不變,則a也不變
B.若A不變,則物體在位移中點處的速度為$\frac{{v}_{0}+{v}_{t}}{2}$
C.若A不變,則物體在位移中點處的速度為$\sqrt{\frac{{{v}_{0}}^{2}+{{v}_{t}}^{2}}{2}}$
D.若a>0且保持不變,則A逐漸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牛頓通過扭秤實驗,較準確地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
B.安培通過實驗,首先發(fā)現(xiàn)了電流周圍存在磁場
C.法拉第通過實驗研究,總結(jié)出了電磁感應(yīng)的規(guī)律
D.牛頓根據(jù)理想斜面實驗,提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2006年5月的天空是相當(dāng)精彩的,行星們非;钴S,木星沖日、火星合月、木星合月等景觀美不勝收.在太陽系中,木星是“八兄弟”中“最魁梧的巨人”,2006年5月4日23時,發(fā)生木星沖日現(xiàn)象.所謂的木星沖日是指地球、木星在各自軌道上運行時與太陽重逢在一條直線上,也就是木星與太陽黃經(jīng)相差180度的現(xiàn)象,天文學(xué)上稱“沖日”.沖日前后木星距離地球最近,也最明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006年5月4日,木星的線速度大于地球的線速度
B.2006年5月4日,木星的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加速度
C.2007年5月4日,必將產(chǎn)生下一個“木星沖日”
D.下一個“木星沖日”必產(chǎn)生于2007年5月4日以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