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最低點速度最大,易觀察,即此處為平衡位置,秒表讀數(shù)為分針加秒針,注意不估讀;
(2)根據(jù)L與T是非線性關系,分析實驗錯誤的方法.根據(jù)偶然誤差的特點,采用圖象法相當于大量數(shù)據(jù)取平均值,偶然誤差偏大和偏小大多抵消,誤差最。
(3)根據(jù)單擺的周期公式推導出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g=$\frac{4{π}^{2}L}{{T}^{2}}$,再分析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
(4)由振動圖象得到甲乙兩個單擺的周期,然后根據(jù)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zhòng)sqrt{\frac{L}{g}}$求解兩個單擺的擺長之比.
解答 解:(1)最低點速度最大,易觀察,即此處為平衡位置,由圖所示秒表可知,分針示數(shù)為1min=60s,秒針示數(shù)為15.2s,則秒表示數(shù)為60s+15.2s=75.2s,
(2)A、根據(jù)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zhòng)sqrt{\frac{L}{g}}$,得到:g=$\frac{4{π}^{2}L}{{T}^{2}}$,只取一組數(shù)據(jù)計算不能有效減小偶然誤差;
B、分別求出6個l值的平均值$\overline{l}$和6個T值的平均值$\overline{T}$,表達式g=$\frac{4{π}^{2}L}{{T}^{2}}$就不成立了,故B錯誤;
C、分別用6組L、T的對應值,用公式g=$\frac{4{π}^{2}L}{{T}^{2}}$,求出6個對應的g值,再求這6個g的平均值作為測量值可以減小測量的偶然誤差,故C是可以的.
D、在坐標紙上作出T2-L圖象,從圖象中計算出圖線的斜率K,根據(jù)g=$\frac{4{π}^{2}}{k}$求出g作為測量值,可以有效減小測量的偶然誤差;
故錯誤的是:B,偶然誤差最大的是:A.
(3)根據(jù)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zhòng)sqrt{\frac{L}{g}}$推導出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g=$\frac{4{π}^{2}L}{{T}^{2}}$,
A、測擺線長時擺線拉得過緊,使得擺長的測量值偏大,則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大.故A錯誤.
B、擺動后出現(xiàn)松動,知擺長的測量值偏小,則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小.故B正確.
C、實驗中開始計時,秒表提前按下,則測得周期偏大,所以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偏。蔆正確.
D、實驗中將39次全振動數(shù)成40次全振動,測得周期偏小,則測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大.故D錯誤.
故選:BC.
(4)由題圖知:甲、乙兩個單擺的周期分別為4s和8s,故:$\frac{{T}_{甲}}{{T}_{乙}}=\frac{1}{2}$
根據(jù)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zhòng)sqrt{\frac{L}{g}}$,得到:$\frac{{L}_{甲}}{{L}_{乙}}=(\frac{{T}_{甲}}{{T}_{乙}})^{2}=\frac{1}{4}$
故答案為:(1)平衡位置,75.2;(2)B,A;(3)BC;(4)1:4
點評 本題關鍵是掌握單擺的周期公式,明確實驗原理、誤差來源,知道偶然誤差的特點和減小方法,會用圖象法分析數(shù)據(jù).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倍 | B. | $2\sqrt{2}$倍 | C. | $2\sqrt{3}$倍 | D. | 4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核外電子能完全與原子脫離 | |
B. | 原子核有足夠的動能,能克服相互間庫侖斥力,在互相碰撞中使它們接近到10-15m的作用范圍內(nèi) | |
C. | 為了使輕的原子核發(fā)生聚變,必要的條件是加熱至幾百萬度以上,所以,聚變反應又叫熱核反應 | |
D. | 聚變反應因在高溫下進行,所以要不斷地由外界提供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下滑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6m/s | |
B. | 加速與減速過程的時間之比為2:1 | |
C. | 加速與減速過程的位移之比為1:4 | |
D. | 加速與減速過程中受摩擦力大小之比為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B過程壓強不變,氣體對外做功 | B. | B→C過程壓強增大,外界對氣體做功 | ||
C. | C→A過程壓強不變,氣體對外做功 | D. | C→A過程壓強減小,外界對氣體做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感應電流方向一直是逆時針 | |
B. | 感應電流方向先逆時針后順時針再逆時針 | |
C. | 安培力方向始終沿水平方向 | |
D. | 安培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相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