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關于功率概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力對物體做的功越多,力做功的功率越大
B.功率是描述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從公式P=Fv可知,汽車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可以隨速度的不斷增大而不斷提高
D.從公式P=Fv可知,汽車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可以隨牽引力的不斷增大而不斷提高

分析 功率是描述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物體做功越快,功率越大,物體做功越慢,功率越小,根據(jù)功率的物理意義與功率公式分析答題.

解答 解:A、功率P=$\frac{W}{t}$,力對物體做功W多,由于不知道做功時間t長短,力做功的功率不一定大,故A錯誤;
B、功率是描述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故B正確;
C、從公式P=Fv可知,在實際功率小于額定功率時,汽車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可以隨速度的不斷增大而增大,當功率達到額定功率后保持不變,故C錯誤;
D、從公式P=Fv可知,在實際功率小于額定功率時,汽車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可以隨牽引力的不斷增大而不斷增大,當實際功率達到額定功率后,汽車輸出功率保持不變,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功率的物理意義、功率與牽引力、速度的關系,知道功率的物理意義,正確理解P=Fv,知道汽車的功率達到額定功率后不能再增加即可解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變化的電場可能產生變化的磁場
B.紅外線能殺死多種細菌,常用于醫(yī)院和食品消毒
C.地面上的人觀測到高速(接近光速)運動的宇宙飛船的長度比實際飛船的長度短
D.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第一次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并測定了電磁波的波長和頻率,證實了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等于光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在一個粗糙絕緣水平面上,兩個帶同種電荷的小物塊相向運動,沒有接觸又向相反方向運動,并最終停止.物塊在運動過程中,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兩個物塊的電勢能先增加后逐漸減少
B.物塊受到的庫侖力不做功
C.兩個物塊的機械能守恒
D.物塊受到的摩擦力始終小于其受到的庫侖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使用多用電表粗測金屬絲的電阻,操作過程分以下三個步驟:
(1)將紅表筆插人多用電表的正(填“正”或“負”)插孔,黑表筆插人多用電表的負 (填“正”或“負”)插孔,選擇電阻擋“×1”;
(2)將紅黑表筆短接,進行歐姆調零;
(3)把紅黑表筆分別與螺線管金屬絲的兩端相接,多用電表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讀數(shù)為22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如圖所示,光滑斜面的傾角為θ,在斜面上放置一單匝矩形金屬線框abcd,ab邊的長為l1,bc邊的長為l2,線框的質量為m,電阻為R,線框通過絕緣細線與重物相連,重物質量為M,斜面上ef連線(ef平行底邊)的上方有垂直斜面上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為B,磁場區(qū)域足夠大.當線框從靜止開始釋放時,線框進入磁場的過程中線框做勻速運動,且ab、cd邊始終平行于ef連線,則( 。
A.線框進入磁場前運動的加速度為$\frac{Mg-mgsinθ}{M+m}$
B.線框進入磁場時勻速運動的速度為$\frac{(Mg-mgsinθ)R}{B{l}_{1}}$
C.線框做勻速運動的總時間為$\frac{{B}^{2}{{l}_{1}}^{2}}{(Mg-mgsinθ)R}$
D.該勻速運動過程產生的焦耳熱為(Mg-mgsinθ)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關于行星繞太陽運動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所有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B.對任意一個行星來說,它與太陽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
C.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轉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D.以上說法都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兩個相互垂直的共點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使物體運動一段位移.如果F1對物體做功4J,F(xiàn)2對物體做功5J,則F1和F2的合力對物體做功為( 。
A.$\sqrt{41}$JB.1JC.9JD.1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A、B、C、D四圖中的小球以及小球所在的左側斜面完全相同,現(xiàn)從同一高度H由靜止釋放小球,使之進入右側的豎直軌道.如果不計任何摩擦阻力和彎處的能量損失,小球進入右側不能到達最大高度H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影響物質材料電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屬材料的電阻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導體材料的電阻率則與之相反,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少.某課題研究組需要研究某種導電材料的導電規(guī)律,他們用該種導電材料制作成電阻較小的線狀元件Z做實驗,測量元件Z中的電流隨兩端電壓從零逐漸增大過程中的變化規(guī)律.
①為完成實驗,請連接圖1的實物.
②實驗測得元件Z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如表所示.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判斷元件Z是金屬材料還是半導體材料?答:半導體材料.
U/V00.400.600.801.001.201.501.60
I/A00.200.450.801.251.802.803.20
③把元件Z接入如圖2所示的電路中,當電阻R的阻值為R1=2Ω時,電流表的讀數(shù)為1,25A;當電阻R的阻值為R2=3.6Ω時,電流表的讀數(shù)為0.80A.結合上表數(shù)據(jù),求出電池的電動勢為4.0V,內阻為0.4Ω.(不計電流表的內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