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如圖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種金屬時逸出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隨入射光頻率的變化圖線,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由圖可知( 。
A.該金屬的極限頻率為4.3×1014 HzB.該金屬的極限頻率為5.5×1014 Hz
C.該金屬的逸出功為8×10-20 JD.該圖線斜率的倒數(shù)表示普朗克常量

分析 根據(jù)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Ek=hγ-W,Ek-γ圖象的斜率等于h.橫軸的截距大小等于截止頻率,逸出功W=hγ0,根據(jù)數(shù)學知識進行求解.

解答 解:A、B根據(jù)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Ek=hγ-W,Ek-γ圖象的橫軸的截距大小等于截止頻率,由圖知該金屬的截止頻率為4.3×1014 Hz.故A正確,B錯誤.
C、當Ek=hγ-W=0時,逸出功為W=hγ0=6.63×10-34J•s×4.3×1014 Hz≈2.85×10-19J.故C錯誤.
D、由Ek=hγ-W,得知,該圖線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h,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掌握光電效應方程,以及知道逸出功與極限頻率的關(guān)系,結(jié)合數(shù)學知識即可進行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高H處重力勢能為mgH,從靜止開始自由落下.當動能等于重力勢能的2倍時,經(jīng)歷的時間為( 。
A.$\sqrt{\frac{4H}{3g}}$B.$\sqrt{\frac{6H}{g}}$C.$\sqrt{\frac{2H}{3g}}$D.$\sqrt{\frac{2H}{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如圖所示,質(zhì)量分別為m和2m的兩個小球A和B,中間用輕質(zhì)桿相連,在桿的中點O處有一固定轉(zhuǎn)動軸,把桿置于水平位置后釋放,在B球順時針擺動到最低位置的過程中(不計一切摩擦)(  )
A.B球的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加,B球和地球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B.A球的重力勢能增加,動能也增加,A球和地球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不守恒
C.A球、B球和地球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
D.A球、B球和地球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不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5.“七星壇上臥龍登,一夜東風江水騰.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三國時,諸葛亮借東風,周瑜火燒赤壁.因周瑜心胸狹窄,諸葛亮怕遭傷害,于是借東風初起,便于七星壇上披發(fā)而下于江邊上船渡江.唯恐追兵至而設(shè)法縮短過江時間,諸葛亮估算了一下江的寬度及水速,于是調(diào)整船頭,以最短的時間擺脫了敵兵追趕,安然過江去了,假設(shè)諸葛亮渡江的寬度d=200m,水流速度v1=6m/s,小船在靜水中的速度v2=4m/s,請問:諸葛亮是如何調(diào)整船頭的?諸葛亮渡江的最短時間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某同學想測出宜賓本地的重力加速度g.為了減小誤差,他設(shè)計了一個實驗如下:將一根長直鋁棒用細線懸掛在空中(如圖甲所示),在靠近鋁棒下端的一側(cè)固定電動機M,使電動機轉(zhuǎn)軸處于豎直方向,在轉(zhuǎn)軸上水平固定一支特制筆N,借助轉(zhuǎn)動時的現(xiàn)象,將墨汁甩出形成一條細線.調(diào)整筆的位置,使墨汁在棒上能清晰地留下墨線.啟動電動機待轉(zhuǎn)速穩(wěn)定后,用火燒斷懸線,讓鋁棒自由下落,筆在鋁棒上相應位置留下墨線.
圖乙是實驗時在鋁棒上所留下的墨線,將某條合適的墨線A作為起始線,此后每隔4條墨線取一條計數(shù)墨線,分別記作B、C、D、E.將最小刻度為毫米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對準A,此時B、C、D、E對應的刻度依次為14.68cm,39.15cm,73.41cm,117.46cm.
已知電動機每分鐘轉(zhuǎn)動3000轉(zhuǎn).求:
(1)相鄰的兩條計數(shù)墨線對應的時間間隔為0.1 s;
(2)由實驗測得宜賓本地的重力加速度為9.79m/s2 (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本實驗中主要系統(tǒng)誤差是摩擦阻力,主要偶然誤差是讀數(shù)誤差(各寫出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蹦床屬于體操運動的一種,有“空中芭蕾”之稱.如圖所示,在蹦床比賽中運動員從空中落到床面上,運動員從接觸床面下降到最低點為第一過程,從最低點上升到離開床面為第二過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員在第一過程中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B.運動員在第一過程中加速度逐漸增大
C.運動員在第二過程中速度逐漸增大
D.運動員在第二過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小紅和小明為物理興趣小組的成員,他們在學完牛頓運動定律后,想要運用已學知識探究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實驗裝置如圖1,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裝有定滑輪,木板上有一滑塊,其一端與電磁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相連,另一端通過跨過定滑輪的細線與托盤連接(托盤和砝碼的質(zhì)量要比滑塊的質(zhì)量小很多).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Hz.

(一)小紅為測得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進行了如下實驗,在托盤中放入適量砝碼,滑塊開始做勻加速運動,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小點.
(1)如圖2是紙帶的一部分,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計算的加速度a=4.02m/s2。ūA羧挥行(shù)字).
(2)為測量動摩擦因數(shù),下列物理量中還應測量的有CD.(填入所選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長度l                   
B.木板的質(zhì)量m1
C.滑塊的質(zhì)量m2                   
D.托盤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m3
E.滑塊運動的時間t
(3)通過測量、計算得出的動摩擦因數(shù)會比真實的動摩擦因數(shù)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二)小明覺得小紅的方法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比較多,因而容易導致較大的誤差,他認真觀察、分析了小紅的實驗原理,重新調(diào)節(jié)了細繩的長度和桌子的高度后,發(fā)現(xiàn)打出的紙帶上的點后面有一段越來越密,如圖3所示,每兩個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來.
(4)小明覺得只需要分析后面的這些點就能很快的求出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求得的結(jié)果μ=0.225(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1)關(guān)于“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中驗證“作用力一定時,加速度與質(zhì)量成反比”的實驗過程,以下做法中正確的是B
A.平衡摩擦力時,應將裝砂的小桶用細繩通過定滑輪系在小車上
B.每次改變小車的質(zhì)量時,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實驗時,先放開小車,再接通電源
D.可以利用天平測出砂桶和砂的質(zhì)量m和小車質(zhì)量M,直接用公式a=$\frac{mg}{M}$求出加速度
(2)該同學在做“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圖中相鄰兩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1s,由圖中的數(shù)據(jù)可算得小車的加速度a為0.19m/s2.(結(jié)果取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以10m/s的速度水平拋出一個物體,當豎直分位移和水平分位移相等時(g=10m/s2),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豎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B.瞬時速度為10$\sqrt{5}$m/s
C.運動時間為2sD.運動位移為10$\sqrt{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