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9年12月11日,在香港東亞運動會男子110米欄決賽中,飛人劉翔以13秒66的成績奪得冠軍,繼2001年在日本大阪和2005年在中國澳門之后,在東亞運動會上實現(xiàn)三連冠.劉翔之所以能夠取得冠軍,取決于他在110米中( 。
A.某時刻的瞬時速度大B.撞線時的瞬時速度大
C.平均速度大D.起跑時的速度大

分析 平均速度反映物體在一段時間或一段位移內(nèi)運動平均快慢程度,110m欄,位移一定,平均速度大的用時少,由此可得答案.

解答 解:110米欄,選手在跑完110米的過程中看誰用時短,由于位移110米一定,用時短的平均速度大.在跑完全程的過程中某時刻瞬時速度大不能說明全程平均速度大,同理撞線時的瞬時速度大也不能說明全程用時少,起跑時的加速度大不能確定跑完全程用時最短,劉翔之所以取得冠軍,是因為在110m欄中他第一個沖過終點,即在相同的位移用時最短,也就是平均速度最大.
故選:C.

點評 熟悉掌握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相同時間比位移或相同位移比時間,劉翔之所以取得冠軍,是因為他的平均速度大,在相同位移中用時最短.而其它選項的大小不能確定他用時最短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如圖所示,足夠長的光滑斜面中間虛線區(qū)域內(nèi)有一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勻強(qiáng)磁場,一正方形線框從斜面底端以一定初速度上滑,線框越過虛線進(jìn)入磁場,最后又回到斜面底端,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上滑過程線框中產(chǎn)生的焦耳熱等于下滑過程線框中產(chǎn)生的焦耳熱
B.上滑過程線框中產(chǎn)生的焦耳熱大于下滑過程線框中產(chǎn)生的焦耳熱
C.上滑過程線框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滑過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
D.上滑過程線框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滑過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關(guān)于加速度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物體的加速度不為零時,其速度一定發(fā)生改變
B.物體的加速度為零時,其一定處于靜止?fàn)顟B(tài)
C.物體的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物體的加速度減小,速度可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已知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為NA,鋁的摩爾質(zhì)量為M,鋁的密度為ρ,則1m3鋁所含原子數(shù)為$\frac{ρ{N}_{A}}{M}$,1個鋁原子所占的體積為$\frac{M}{{ρN}_{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圖1為“探究加速度與外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的實驗裝置示意圖.砂和砂桶的總質(zhì)量為m,小車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為M.實驗中用砂和砂桶總重力的大小作為細(xì)線對小車?yán)Φ拇笮。?br />
①實驗中,為了使細(xì)線對小車的拉力等于小車所受的合外力,應(yīng)先調(diào)節(jié)長木板-端滑輪的高度,使細(xì)線與長木板平行接下來還需要進(jìn)行的一項操作是B.
A.將長木板水平放置,讓小車連著已經(jīng)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給打點汁時器通電,調(diào)節(jié)m的大小,使小車在砂和砂桶的牽引下運動,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B.將長木板的-端墊起適當(dāng)?shù)母叨龋屝≤囘B著已經(jīng)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撤去砂和砂桶,給打點計時器通電,輕推小車,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C.將長木板的一端墊起適當(dāng)?shù)母叨龋啡ゼ垘б约吧昂蜕巴,輕推小車,觀察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②實驗中要進(jìn)行質(zhì)量m和M的選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組是C
A.M=20g,m=10g、15g、20g、25g、30g、40g
D.M=200g,m=20g、40g、60g、80g、100g、t20g
C.M=400g,m=10g、15g、20 8、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③圖2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A、B、C、D、E、F、G為7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量出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的間距(見紙帶).已知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則小車的加速度0.43m/s2(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將一個力F分解為兩個力F1和F2,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F是物體實際受到的力B.F1和F2不是物體實際受到的力
C.物體同時受到F1、F2和F三個力作用D.F1和F2共同作用的效果與F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所示,mA=4kg,mB=1kg,A與桌面動摩擦因數(shù)μ=0.2,B與地面間的距離h=0.8m,A、B原來靜止.(桌面足夠長,g取10m/s2
求:(1)B落到地面時的速度?
(2)B落地后,A在桌面上能繼續(xù)滑行多遠(yuǎn)才能靜止下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是利用傳感器記錄兩個物體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變化圖線,根據(jù)圖線可以得出的結(jié)論是( 。
A.作用力大時,反作用力小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是同時變化的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總是相等D.作用力總是大于反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說法中哪些是正確的是( 。
A.靜止的物體沒有慣性
B.物體在不受力的理想情況下沒有慣性
C.汽車行駛速度越大速度慣性越大
D.質(zhì)量越大的特優(yōu)慣性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