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
(1)實驗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點計時器、一端裝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小車、紙帶、細繩、鉤碼、刻度尺、交流電源、秒表.其中在本實驗中不需要的器材是秒表.
(2)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如圖所示為實驗所打出的一段紙帶,在順次打出的點中,從O點開始每5個打點間隔取1個計數(shù)點,分別記為A、B、C、D.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已在圖中標出,則每兩個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0.1s,則打點計時器打下計數(shù)點C時,小車的瞬時速度v=0.23m/s;小車的加速度a=0.40m/s2

分析 根據(jù)實驗?zāi)康拿鞔_實驗步驟和所要測量的物理量,即可知道實驗所需要的實驗器材.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紙帶上C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

解答 解:(1)打點計時器記錄了小車運動時間,因此不需要秒表;
(2)從O點開始每5個打點間隔取1個計數(shù)點,所以相鄰的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T=0.1s,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紙帶上C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
vC=$\frac{0.021+0.025}{2×0.1}$=0.23m/s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a=$\frac{0.017-0.013}{0.01}$=0.40m/s2
故答案為:(1)秒表;(2)0.1,0.23,0.40

點評 要提高應(yīng)用勻變速直線的規(guī)律以及推論解答實驗問題的能力,在平時練習中要加強基礎(chǔ)知識的理解與應(yīng)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關(guān)于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揭示出物體產(chǎn)生加速度大小的決定因素
B.揭示出物體產(chǎn)生加速度方向的決定因素
C.受力越大的物體產(chǎn)生的加速度越大
D.質(zhì)量越大的物體加速度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所示,是交流發(fā)電機示意圖,正方形線圈的匝數(shù)N=50匝,線圈的邊長L=0.6m,正方形線圈所在處的勻強磁場的磁感應(yīng)強度的大小B=0.1T,線圈總電阻r=1.5Ω,外接電阻R=7.5Ω,線圈以n=$\frac{100}{π}$r/s的轉(zhuǎn)速在磁場中勻速轉(zhuǎn)動.求:
(1)線圈產(chǎn)生的感應(yīng)電動勢的最大值.
(2)若線圈從中性面開始計時,寫出回路中的電流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式.
(3)交流電流表和交流電壓表的示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質(zhì)量相同的木塊A、B用輕彈簧連接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開始時兩木塊靜止且彈簧處于原長狀態(tài).現(xiàn)用水平恒力F推木塊A,則從開始到彈簧第一次被壓縮到最短的過程中不正確的是(  )
A.兩木塊速度相同時,加速度aA<aBB.兩木塊加速度相同時,速度vA>vB
C.B的加速度一直在增大D.A的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1所示是一種家用電熨斗的電路原理圖(額定電壓為220V),虛線框內(nèi)為加熱電路,R0是定值電值,R是可變電阻(調(diào)溫開關(guān)).該電熨斗溫度最低時的耗電功率為121W,溫度最高時的耗電功率為484W.
(1)求R0的阻值及R的阻值變化范圍;
(2)假定電熨斗每秒鐘散發(fā)的熱量Q跟電熨斗表面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的溫差關(guān)系如圖2所示,在溫度為20℃的房間使用該電熨斗來熨燙毛料西服,要求熨斗表面溫度為220℃且保持不變,應(yīng)將R的阻值調(diào)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帶有繩套的兩根細繩.實驗時,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一次是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
①實驗對兩次拉伸橡皮條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BD(多選)
A.將橡皮條拉伸相同長度即可  B.將橡皮條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長度
C.將彈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將橡皮條和繩的結(jié)點拉到相同位置
②同學們在操作過程中有如下議論,其中對減小實驗誤差有益的說法是BD(多選)
A.兩細繩必須等長       B.彈簧秤、細繩、橡皮條都應(yīng)與木板平行
C.用兩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兩彈簧秤示數(shù)之差應(yīng)盡可能大
D.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
⑤如圖所示,是某同學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按照一定的標度畫出的力的圖示?F1、F2、F、F′中理論值是F′,F(xiàn)與橡皮條一定在一條直線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一個小物塊從底端沖上足夠長的斜面后,又返回斜面底端.已知小物塊的初動能為E,它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為v,克服摩擦阻力做功為$\frac{E}{2}$.若小物塊沖上斜面的動能為2E,則物塊( 。
A.返回斜面底端時的動能為EB.返回斜面底端時的動能為$\frac{3E}{2}$
C.返回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大小為$\sqrt{2}$vD.返回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大小為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如圖,質(zhì)量分別為m和M的兩個星球A和B在引力作用下都繞O點做勻速周運動,星球A和B兩者中心之間距離為L.已知A、B的中心和O三點始終共線,A和B分別在O的兩側(cè).引力常數(shù)為G.則兩星球做圓周運動的周期為2π$\sqrt{\frac{{L}^{3}}{G(m+M)}}$;
在地月系統(tǒng)中,若忽略其它星球的影響,可以將月球和地球看成上述星球A和B,月球繞其軌道中心運行的周期記為T1.但在近似處理問題時,常常認為月球是繞地心做圓周運動的,這樣算得的運行周期T2.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質(zhì)量分別為5.98×1024kg和7.35×1022kg.則T2與T1兩者平方之比為1.01.(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所示,坐標系xOy中第一象限空間有沿y軸負方向的,場強為E′=$\frac{4}{3}$E的勻強電場,并在x$>\frac{4h}{3}$,y>h區(qū)域有磁感應(yīng)強度為B的垂直于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第三象限空間也有沿水平方向的,垂直于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磁感應(yīng)強度大小也為B,還有沿x軸負方向的勻強電場,場強大小為E,一個帶電荷為q的油滴從圖中第三象限的P點得到一初速度,恰好能沿PO作直線運動(PO與x軸負方向的夾角為θ=37°)并從原點O進入第一象限,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油滴在P點得到的初速度大小
(2)油滴在第一象限運動的時間
(3)油滴離開第一象限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