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為雜技“頂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質(zhì)量M=5kg的豎直竹竿,竿上有一質(zhì)量m=50kg的人(可以看成質(zhì)點),當此人沿著豎直竿以加速度a=2m/s2加速下滑時,竹竿對肩的壓力大小為(重力加速度g=10m/s2)( )

A.650 N B.550 N C.500 N D.450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一輪糾錯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甲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塊放在升降機的底板上,隨升降機一起由靜止開始沿豎直方向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物塊對升降機底板的壓力大小為F、升降機的速度大小為v,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F﹣mg|=.若升降機每次以不同的加速度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距離s相同,物塊對升降機壓力F與v2的關系圖象如圖乙所示,則( )

A.m=

B.b=2a

C.s=

D.當v2=c時,木塊一定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廣東省中山市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從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釋放一顆小球,在連續(xù)釋放幾顆后,斜面上正在運動著的小球如圖所示.現(xiàn)測得AB=15cm,BC=20cm,已知小球在斜面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且所有小球加速度大小相同,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B球此刻的速度;

(3)D、C兩球此刻相距多遠?

(4)此刻A球上面正在運動著的小球共有幾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廣東省中山市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截面是直角梯形的物塊靜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兩個側(cè)面恰好與兩個固定在地面上的擋板X和Y相接觸.圖中AB高H=0.3m、AD長L=0.5m,斜面傾角θ=37°.可視為質(zhì)點的小物塊P(圖中未畫出)質(zhì)量m=1kg,它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μ可以通過更換斜面表面的材料進行調(diào)節(jié),調(diào)節(jié)范圍是0≤μ<1.(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令μ=0,將P由D點靜止釋放,求小物塊P在斜面上的運動時間;

(2)令μ=0.5,在D點給P一個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2m/s,求小物塊P落地時的動能;

(3)對于不同的μ,每次都在D點給小物塊P一個沿斜面向下足夠大的初速度以保證它能滑離斜面,求μ的取值在哪個范圍內(nèi),擋板X始終受到壓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廣東省中山市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體(可視為質(zhì)點)以某一速度從A點沖上傾角為30°的固定斜面,其運動的加速度為g,此物體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則在這個過程中物體( )

A.重力勢能增加了mgh B.動能損失了mgh

C.克服摩擦力做功mgh D.機械能損失了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高一入學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一物體沿斜面向上以12m/s的初速度開始滑動,它沿斜面向上以及沿斜面向下滑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求斜面的傾角以及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高一入學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國鄒德俊先生發(fā)明了吸附式掛衣鉤,掛衣鉤的主要部分是用橡膠制成的皮碗,掛衣鉤可以吸附在豎直平整墻壁或木板上,與墻壁接觸時,只有皮碗的與墻壁接觸,中空部分是真空,如圖所示,若皮碗的整個截面面積為S,外界大氣壓強為p0,橡膠與墻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問掛衣鉤最多掛多重的衣物( )

A.p0S B.μp0S C.μp0S D.p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高二開學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通電長直導線周圍某點的磁感應強度,即磁感應強度B與導線中的電流I成正比、與該點到導線的距離r成反比.如圖所示,兩根平行長直導線相距為R,通以大小、方向均相同的電流.規(guī)定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為正,在0﹣R區(qū)間內(nèi)磁感應強度B隨x變化的圖線可能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高一第一次學情反饋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A、B是兩個摩擦傳動輪,兩輪半徑大小關系為RA=2RB,則兩輪邊緣上的( )

A.角速度之比ωA:ωB=2:1

B.周期之比TA:TB=1:2

C.轉(zhuǎn)速之比nA:nB=1:2

D.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