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兩個底面相同的物塊A、B,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從同一位置開始朝同一方向作直線運動,A物塊受到與速度同向的水平拉力作用,B物塊不受拉力作用,圖中的兩條直線分別表示它們的v-t圖象,取g=10m/s2,求:
(1)8s末物塊A、B之間的距離x;
(2)物塊A所受拉力和重力的大小比值.

分析 (1)根據(jù)平均速度公式分別求出物體AB的位移,得到兩個物體的間距.
(2)由速度時間圖象得到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然后根據(jù)速度時間公式求出加速度,再對物體受力分析,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 解:(1)設(shè)A、B兩物塊8 s內(nèi)的位移分別為x1、x2,由圖象得:
x${\;}_{1}=\frac{{v}_{0}+{v}_{1}}{2}$•t1=$\frac{6+12}{2}×$8=72m
x${\;}_{2}=\frac{{v}_{0}+{v}_{2}}{2}$•t2=$\frac{0+6}{2}×4$=12m                
所以    x=x1-x2=60 m 
(2)設(shè)A、B兩物塊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1、a2,由v-t圖象可知:A、B的初速度v0=6m/s,A物體的末速度v1=12m/s,B物體的末速度v2=0,
a1=$\frac{△{v}_{1}}{△{t}_{1}}$=$\frac{12-6}{8-0}$ m/s2=0.75 m/s2  ①
a2=-$\frac{△{v}_{2}}{△{t}_{2}}$=$\frac{6-0}{4-0}$m/s2=1.5 m/s2   ②
設(shè)F=k mAg,水平面上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對A、B兩物塊分別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k mAg-μmAg=mAa1
μmBg=mBa2
由①~④式可得:k=0.225                
答:(1)8s末物塊A、B之間的距離為60m;
(2)物塊A所受拉力和重力的大小比值為0.225.

點評 本題關(guān)鍵是根據(jù)速度時間圖象得到兩物體的運動情況,然后根據(jù)運動學公式、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并聯(lián)立方程組求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為了測量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某小組使用DIS位移傳感器設(shè)計了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讓木塊從傾斜木板上一點A由靜止釋放,位移傳感器可以測出木塊到傳感器的距離.位移傳感器連接計算機,描繪出滑塊相對傳感器的位移x隨時間t的變化規(guī)律如圖乙所示.

(1)根據(jù)上述圖線,計算0.4s時木塊的速度v=0.40m/s,木塊加速度a=1.0m/s2(結(jié)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2)為了測定動摩擦因數(shù)μ,還需要測量的量是斜面傾角θ(或A點的高度h、底邊長度d、斜面長度L等)(已知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得出μ的表達式是μ=$\frac{gsinθ-a}{cos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為一理想變壓器,K為單刀雙擲開關(guān),P為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U1為加在原線圈兩端的電壓,I1為原線圈中的電流強度,則( 。
A.保持U1及P的位置不變,K由a合到b時,I1將增大
B.保持U1及P的位置不變,K由b合到a時,R消耗的功率減小
C.保持U1不變,K合在a處,使P上滑,I1將增大
D.保持P的位置不變,K合在a處,若U1增大,I1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所示,折射率n=$\sqrt{3}$的半圓形玻璃磚半徑R=20cm,屏幕MN與玻璃磚的直徑AB垂直,A點剛好與屏幕接觸,激光束a以入射角i=30°射向玻璃磚的圓心O點,在屏幕上形成兩個光斑,求這兩個光斑之間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萬有引力的發(fā)現(xiàn)實現(xiàn)了物理學史上第一次大統(tǒng)一“地上物理學”和“天上物理學”的統(tǒng)一.它表明天體運動和地面上物體的運動遵從相同的規(guī)律.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中將行星的橢圓軌道簡化為圓軌道;另外,還應(yīng)用到了其他的規(guī)律和結(jié)論.下面的規(guī)律和結(jié)論沒有被用到的是(  )
A.牛頓第二定律
B.牛頓第三定律
C.開普勒的研究成果
D.卡文迪許通過扭秤實驗得出的引力常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如圖甲所示,Q1、Q2是兩個固定的點電荷,其中Q1帶正電,在它們連線的延長線上有a、b兩點,一帶正電的試探電荷僅在庫侖力作用下以初速度υa從a點沿直線ab向右運動,到達b點時速度為υb,然后繼續(xù)運動,整個過程中υ-t圖象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Q2帶正電
B.Q2帶負電
C.Q2帶電量小于Q1的帶電量
D.整個過程中試探電荷的電勢能不斷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如圖所示為氫原子能級示意圖,現(xiàn)有大量的氫原子處于n=4的激發(fā)態(tài),當向低能級躍遷時輻射出若干種不同頻率的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這些氫原子總共可輻射出3種不同頻率的光
B.頻率最大的光是由n=4能級躍遷到n=1能級產(chǎn)生的
C.用光子能量為2.22eV的光照射,可使氫原子從n=2躍遷到n=3的能級
D.用n=2能級躍遷到n=1能級輻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為6.34eV的金屬鉑能發(fā)生光電效應(y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是一個粗糙程度處處相同的斜面和水平面,其連接B處用一個彎曲的圓弧連接,小球經(jīng)過此處時機械能不損失,一個質(zhì)量為m的滑塊從高為h的斜面上A點靜止下滑,結(jié)果停止在水平面上的C點,設(shè)釋放點到停止點的水平距離為s.
(1)求證:μ=$\frac{h}{s}$;
(2)如果僅改變斜面的傾角或滑塊的質(zhì)量,水平距離s會變化嗎?
(3)現(xiàn)在要使物體由C點沿原路回到A點時速度為零,那么必須給小球以多大的初速度?(設(shè)小球經(jīng)過B點處無能量損失,重力加速度為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