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學利用如右圖所示的裝置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在豎直木板上鋪有白紙,固定兩個光滑的滑輪AB,將繩子打一個結(jié)點O,每個鉤碼的重量相等,當系統(tǒng)達到平衡時,根據(jù)鉤碼個數(shù)讀出三根繩子的拉力FTOA、FTOBFTOC,回答下列問題:
 
(1)改變鉤碼個數(shù),實驗不能完成的是(  )
A.鉤碼的個數(shù)N1N2=2,N3=4
B.鉤碼的個數(shù)N1N3=3,N2=4
C.鉤碼的個數(shù) N1N2N3=4
D.鉤碼的個數(shù)N1=3,N2=4,N3=5
(2)在拆下鉤碼和繩子前,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是(  )
A.標記結(jié)點O的位置,并記錄OA、OBOC三段繩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繩子的長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繩子之間的夾角
D.用天平測出鉤碼的質(zhì)量
(3)在作圖時,你認為下圖中________是正確的.(填“甲”或“乙”).

(1)A (2)A (3)甲 

解析試題分析:(1)實驗中的分力與合力的關(guān)系必須滿足:,因此B、C、D選項是可以的.故選A
(2)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需要用到合力與分力的方向,所以在撤去鉤碼和繩子前需要記錄標記結(jié)點O的位置,并記錄OA、OB 、OC三段繩子的方向,故選A
(3)實驗中是豎直向下的.所以甲是正確的
考點:本題考查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點評:本實驗中的幾個重點:(1)等效性:合力和分力的效果要相同,所以在實驗中橡皮筋結(jié)點每一次都到同一位置.(2)記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本實驗通過鉤碼個數(shù)計算力的大小,力的方向由橡皮筋上取兩點連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采用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合外力做功與物體動能變化的關(guān)系”。

①實驗前,木板左端被墊起一些,使小車在不受拉力作用時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                     。
②如果需要用圖中砝碼和吊盤的總重力來表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必須滿足的條件是               。
③同學甲選取一條比較理想的紙帶做分析。小車剛開始運動時對應在紙帶上的點記為起始點O,在點跡清楚段依次選取七個計數(shù)點。通過測量紙帶計算出計數(shù)點與O點之間的速度平方差△v2、起始點O到計數(shù)點過程中細繩對小車做的功W。以W為縱坐標,以△v2為橫坐標在方格紙中作出W—△v2圖象,如圖乙所示。那么,根據(jù)圖像可以得到的結(jié)論是                  。
④如果要驗證“動能定理”,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                    
⑤如果“動能定理”成立,那么W—△v2圖像的斜率的物理意義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8分)某同學用如圖甲的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1)安裝打點計時器時,紙帶的兩個限位孔必須處在同一    線上.
(2)接通電源,讓打點計時器正常工作后,松開      
(3)將紙帶上打出第一個點記為0,并在離0點較遠的任意點依次選取幾個連續(xù)的點,分別記為1,2,3,….量出各點與0點的距離h,算出各點對應的速度,分別記為v1至v6,數(shù)據(jù)如下表:

代表符號
v1
v2
v3
v4
v5
v6
數(shù)值(m/s)
 2.80
2.99
3.19
3.48
3.59
3.78
表中有一個數(shù)據(jù)有較大誤差,代表符號為        
(4)修正數(shù)據(jù)后,該同學計算出各點對應速度的平方值,并作v2–h圖象,如圖乙所示,若得出的直線斜率為k,則可測出重力加速度g =    .與真實值相比,測出的g值     .(填“偏小”或“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在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實驗中,由于所用電壓表(視為理想電壓表)的量程較小,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物電路.

(1)實驗時,應先將電阻箱的電阻調(diào)到________.(選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
(2)改變電阻箱的阻值R,分別測出阻值的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U.下列兩組R的取值方案中,比較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選填“1”或“2”)

方案編號
電阻箱的阻值R
 
 
 
 
1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2
80.0
70.0
60.0
50.0
40.0
(3)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描點,繪出的圖象是一條直線.若直線的斜率為k,在坐標軸上的截距為b,則該電源的電動勢E=________,內(nèi)阻r________.(用k、bR0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物理小組在一次探究活動中測量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裝有定滑輪;木板上有一滑塊,其一端與電磁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相連,另一端通過跨過定滑輪的細線與托盤連接.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 Hz,開始實驗時,在托盤中放入適量砝碼,滑塊開始做勻加速運動,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小點.

(1)上圖給出的是實驗中獲取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0、1、2、3、4、5、6、7是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打點(圖中未標出),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計算的加速度a=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回答下列兩個問題:
①為測量動摩擦因數(shù),下列物理量中還應測量的有________.(填入所選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塊的長度l     B.木板的質(zhì)量m1
C.滑塊的質(zhì)量m2D.托盤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m3
E.滑塊運動的時間t
②測量①中所選定的物理量時需要的實驗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________(用所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為g)與真實值相比,測量的動摩擦因數(shù)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寫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個論據(j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在“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實驗中,用導線a、bc、de、f、gh按下圖所示方式連接好電路,電路中所有元器件都完好,且電壓表和電流表已調(diào)零.閉合開關(guān)后:

(1)若不管怎樣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小電珠亮度能發(fā)生變化,但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shù)總不能為零,則可能是________導線斷路.
(2)某同學測出電源和小電珠的UI圖線如圖所示,將小電珠和電阻R串聯(lián)后接到電源上,要使電路中電流為1.0 A,則R=________Ω.
(3)某同學在實驗中還測出a、b、c三種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分別如下圖所示中的(a)、(b)、(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可以作為標準電阻使用
B.b能作為標準電阻使用
C.b的阻值隨電壓升高而減小
D.c的阻值隨電壓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在用打點計時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質(zhì)量m=1.00 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點.如圖所示為選取的一條符合實驗要求的紙帶,O為第一個點,A、B、C為從合適位置開始選取的三個連續(xù)點(其他點未畫出).已知打點計時器每隔0.02 s打一次點,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9.80 m/s2.那么:

(1)紙帶的________端(選填“左”或“右”)與重物相連;
(2)根據(jù)圖上所得的數(shù)據(jù),從O點到B點,重物重力勢能減少量ΔEp=________ J,動能增加量ΔEk=________ J(結(jié)果取3位有效數(shù)字);
(3)實驗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guān)于物理學的研究方法,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

A.在用實驗探究加速度、力和質(zhì)量三者之間關(guān)系時,應用了控制變量法
B.在利用速度時間圖像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時應用的是微元法
C.在定義電場強度時應用了比值法,因而電場強度與電場力和試探電荷的電量無關(guān)
D.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建立質(zhì)點概念是應用近似替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guān)于物理學思想方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探究加速度與力和質(zhì)量關(guān)系的實驗中運用了控制變量法
B.電學中電阻、場強和電勢的定義都運用了比值法
C.力學中將物體看成質(zhì)點運用了理想化模型法
D.Δt→0時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時速度運用了等效替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