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如圖所示,彈簧一端系在墻上O點,另一端自由伸長到B點,今將一小物體m壓著彈簧(與彈簧未連接),將彈簧壓縮到A點,然后釋放,小物體能運動到C點靜止,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恒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在B點受合外力為零
B.物體的速度從A到B越來越大,從B到C越來越小
C.物體從A到B加速度越來越小,從B到C加速度不變
D.物體從A到B先加速后減速,從B到C勻減速

分析 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來判斷其運動情況:物體豎直方向受到重力與地面的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受到彈簧的彈力和滑動摩擦力.從A到B過程中,彈簧的彈力先大于摩擦力,后小于摩擦力,則知物體先加速后減速,從B到C過程,摩擦力和彈簧的彈力方向均向左,物體一直做減速運動.

解答 解:AB、物體豎直方向受到重力與地面的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受到彈簧的彈力和滑動摩擦力.從A到B過程中,彈簧的彈力水平向右,摩擦力水平向左,彈簧不斷減小,彈簧的彈力先大于摩擦力,后小于摩擦力,故物體先加速后減速,從B到C過程,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方向向左,物體做勻減速運動.物體在B點受合外力不為零,方向向左,故AB錯誤.
C、物體從A到B,彈力減小,合力減小,加速度越來越小,從B到C,彈力向左,合力向左,合力增大,加速度越來越大,故C錯誤.
D、由上分析知物體從A到B先加速后減速,從B到C勻減速,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分析其運動情況的能力,關鍵要抓住彈簧的彈力的可變性,進行動態(tài)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關于質點、位移和路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有體積很小的物體才能看成質點
B.路程是標量,位移是矢量
C.路程就是位移的大小
D.當質點作曲線運動時,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力學的基本物理量有:長度、質量、力
B.在力學單位制中,N/kg和m/s是相同的單位
C.物體所受的合外力不為零,其速度一定增大
D.伽利略的理想實驗說明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1所示,在光滑絕緣的水平面上,存在平行于水平面向右的勻強電場,電場強度為E=1.0×105N/C.水平面上放置兩個靜止的小球A和B(均可看作質點),兩小球質量均為m=0.10kg,A球帶電量為Q=+1.0×10-5C,B球不帶電,A、B連線與電場線平行.開始時兩球相距L=5.0cm,在電場力作用下,A球開始運動(此時為計時零點,即t=0),后與B球發(fā)生對心碰撞,碰撞過程中A、B兩球總動能無損失,碰后兩球交換速度.設在各次碰撞過程中,A、B兩球間無電量轉移,且不考慮兩球碰撞時間及兩球間的萬有引力.求:

(1)第一次碰撞結束瞬間B球的速度為多大?從A球開始運動到發(fā)生第一次碰撞所經歷的時間是多少?
(2)分別在如圖2的坐標系中,用實線作出A、B兩球從計時零點開始到即將發(fā)生第三次碰撞這段時間內的v-t圖象.要求寫出必要的演算推理過程.
(3)從計時零點開始到即將發(fā)生第三次碰撞的這段時間內,電場力共做了多少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一條形磁鐵靜止在斜面上,固定在磁鐵中心的豎直上方的水平導線中通有垂直紙面向里的恒定電流,如圖所示.若將磁鐵的N極位置與S極位置對調后,仍放在斜面上原來的位置,則磁鐵對斜面的壓力F和摩擦力f的變化情況分別是(  )
A.F增大,f減小B.F減小,f增大C.F與f都減小D.F與f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康普頓效應說明光子具有動量
B.量子力學的提出否定了經典力學
C.蓋革-米勒計數器檢測射線時能計數,不可以區(qū)分射線種類
D.光電效應表明光具有波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所示,矩形區(qū)域AA′BB′中存在方向垂直于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B的大小為0.3T,AA′、BB′為磁場邊界,它們相互平行,矩形區(qū)域的長度足夠長,寬度d=1m.一束帶正電的粒子從AA′上的O點以沿著與AA′成60°角,大小不同的速度射入磁場,當粒子的速度小于某一值v0時,粒子在磁場區(qū)域內的運動時間為t0=4×10-6s,取π≈3,不計粒子所受重力.
(1)推導帶電粒子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半徑和周期公式
(2)求速度v0的大小(保留2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圖甲為小型旋轉電樞式交流發(fā)電機,電阻為r=2Ω矩形線圈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繞垂直于磁場方向的固定軸OO′勻速轉動,線圈的兩端經集流環(huán)和電刷與右側電路連接,右側電路中滑動變阻器R的最大阻值為R0=$\frac{40}{7}$Ω,滑動片P位于滑動變阻器中央,定值電阻R1=R0、R2=$\frac{{R}_{0}}{2}$,其它電阻不計.從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平行時開始計時,閉合開關S,線圈轉動過程中理想交流電壓表示數是10V,圖乙是矩形線圈磁通量Φ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則下列正確的是(  )
A.電阻R2上的熱功率為$\frac{5}{7}$W
B.0.02 s時滑動變阻器R兩端的電壓瞬時值為零
C.線圈產生的e隨時間t變化的規(guī)律是e=10$\sqrt{2}$cos100πt(V)
D.線圈開始轉動到t=$\frac{1}{600}$s的過程中,通過R1的電荷量為$\frac{\sqrt{2}}{200π}$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在利用重錘下落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
(1)動能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勢能減少量的主要原因是C.
A.重物下落的實際距離大于測量值                          B.重物下落的實際距離小于測量值
C.重物下落受到阻力                                      D.重物的實際末速度大于計算值
(2)有一條紙帶,各點距A點的距離分別為d1,d2,d3,…,如圖1所示,各相鄰點間的時間間隔為T,當地重力加速度為g.要用它來驗證C和F兩點處機械能是否守恒,從C運動到F的過程中,若有關系式($\frac{csa7wen_{6}-3tt0nsq_{4}}{2T}$)2-($\frac{m1igwk7_{3}-utbjctb_{1}}{2T}$)2=2g(d5-d2)時(用圖中的物理量符號表示),則機械能守恒.

(3)讀出圖中游標卡尺(圖2a)(10分度)和螺旋測微器(圖2b)的讀數:游標卡尺的讀數為29.8mm;螺旋測微器的讀數為6.701-6.705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