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小明、小剛、小敏所在的學習興趣小組在研究玩具電動機的工作狀態(tài)時,想描繪出電動機工作時兩端電壓U和通過電動機線圈的電流I的U-I圖線.
實驗室備有下列器材:
待測電動機M(額定電流0.9A,額定電壓4.0V)
電流表A1(量程5A,內阻約為0.1Ω)
電流表A2(量程0.6A,內阻=2.0Ω)
電壓表V1(量程4.5V,內阻約為8kΩ)
電壓表V2(量程3V,內阻約為10kΩ)
電阻箱R0(0~99.9Ω)
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為100Ω)
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為10Ω)
電源E(電動勢為6V,內阻很。
開關S,導線若干
為了達到實驗目的且操作方便、并盡可能提高測量精度,他們設計了圖甲所示的測量電路圖,并讓小明先把量程為0.6A的電流表改裝成了量程為1.0A的電流表.
(1)圖甲中電流表應選A2,電壓表應選V1,滑動變阻器應選R2,虛線框中的元件是R0.(均填器材代號字母)
(2)實驗中,小組同學團結合作、按正確操作完成了實驗.小敏根據(jù)探測記錄,作出了圖乙所示的M在不轉動和轉動兩種情形下兩端電壓U隨電流I變化的圖線.由圖可知,M內部線圈的電阻約為2.5Ω.(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小剛根據(jù)小敏作出的U-I圖線對M兩端電壓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他發(fā)現(xiàn):M兩端電壓為2.5V時通過M的電流,居然小于M兩端電壓為2.0V時通過M的電流I,出現(xiàn)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個狀態(tài)下M的輸入功率幾乎相等,M不轉動時,輸入電能全部轉化為熱能,但是M轉動起來后,輸入電能只有一小部分轉化為內能,由P=I2R可知,P變小,I變。

分析 根據(jù)電路最大電流選擇電流表,根據(jù)電源電動勢、待測電阻阻值與所選電流表選擇滑動變阻器.電動機M在不轉動為純電阻電路,根據(jù)歐姆定律求解內阻,M轉動后電能一部分轉化為機械能,另一部分轉化為內能

解答 解:(1)電壓表測量電動機電壓,而電動機額定電壓為4V,所以電壓表選擇V1(量程4.5V,內阻約8kΩ),
電動機的額定電流為0.9A,所以電流表不能選用量程5A的,則選用A2(量程0.6A,內阻2.0Ω),則在電流表上需要并聯(lián)一個電阻,以增大其量程,所以虛線框中的元件是電阻箱R0(0~99.9Ω),滑動變阻器使用最大阻值較小的,有利于數(shù)據(jù)的測量和誤差的減小,故選滑動變阻器R2(最大阻值為10Ω
(2)電動機M在不轉動為純電阻電路,根據(jù)歐姆定律得:
M內部線圈的電阻r=$\frac{U}{I}=\frac{2.0}{0.8}=2.5$Ω;
③根據(jù)圖象數(shù)據(jù)可知,兩個狀態(tài)下M的輸入功率幾乎相等,M不轉動時,輸入電能全部轉化為熱能,但是M轉動起來后,輸入電能只有一小部分轉化為內能,由P=I2R可知,P變小,I變。
故答案為:(1)A2;V1;R2;R0;(2)2.5;(3)兩個狀態(tài)下M的輸入功率幾乎相等,M不轉動時,輸入電能全部轉化為熱能,但是M轉動起來后,輸入電能只有一小部分轉化為內能,由P=I2R可知,P變小,I變小

點評 本題考查了實驗器材的選擇、設計實驗電路,要通過估算選擇電學儀器,一般要求通過電表的電流不小于量程的$\frac{1}{3}$,知道電動機M在不轉動為純電阻電路,電動機正常工作后,電能一部分轉化為機械能,另一部分轉化為內能,難度適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所示,帶電平行板長為L,兩板間距離為d,板間電壓為U,t=0時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e的電子(重力不計)沿兩板中線以速度v0垂直電場方向射入電場,結果被正極板俘獲.
(1)簡要說明電子在運動過程中的能量轉化的情況(不需計算);
(2)當電子速度大小為v時,距正極板多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在“測定金屬絲的電阻率”實驗中,所用測量儀器均已校準,待測金屬絲接入電部分的長度約為40cm.

(1)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直徑,其中某次測量結果如圖甲所示,其讀數(shù)應為0.312mm(該值接近多次測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測金屬絲的電阻RX,實驗所用器材為:電池組(電動勢為3V,內阻約為1Ω),電流表(內阻約為0.1Ω,量程0~0.6A),電壓表(內阻約為3kΩ,量程0~3.0V),滑動變阻器R(0~50Ω,額定電流為1.5A)開關,導線若干.
某同學利用以上器材設計了如圖乙實驗電路圖,圖丙是測量RX的實驗器材實物圖,圖中已經(jīng)連接了部分導線,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置于變阻器的一端,請根據(jù)乙圖的電路圖,補充完成丙圖中實物間的連線,并使閉合開關的瞬間,電壓表或電流表不至于被燒壞.
(3)利用以上器材正確連接好電路,進行實驗測量,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并在坐標紙上建立U、I坐標系,如丁圖所示,圖中已經(jīng)標出了與測量數(shù)據(jù)相對應的四個點,請在丁圖中標出第4、5次測量數(shù)據(jù)的坐標點,并描繪出U-I圖線,由圖線得到金屬絲的阻值RX=5.0Ω(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次數(shù)123456
U/V1.001.201.501.702.002.20
I/A0.160.190.240.270.320.36
(4)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估算出金屬絲的電阻率約為1×10-6Ω•m(保留一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由于霧霾天氣的影響,易發(fā)生交通事故.某平直公路上一質量m1=1200kg、以速度大小v1=21m/s行駛的汽車A,發(fā)現(xiàn)在它前方S0=33m處有一質量m2=800kg、以速度大小v2=15m/s迎面駛來的汽車B,兩車同時緊急剎車,兩車仍猛烈相撞并結合在一起.設路面與兩車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3,忽略碰撞過程中路面摩擦力的影響,則:
①碰撞后兩車的共同速度為多大?
②設兩車相撞的時間t0=0.2s,則每個駕駛員(相對自己駕駛的車靜止)受到的水平?jīng)_力各是其自身重量的幾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甲、乙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其位置坐標x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已知甲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乙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運動方向相同
B.0~t2時間內,甲、乙位移相同
C.0~t2時間內,兩物體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t1時刻,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同步衛(wèi)星的發(fā)射過程是:先將衛(wèi)星發(fā)射到近地圓軌道.通過幾次變軌最終穩(wěn)定在同步衛(wèi)星圓軌道上.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衛(wèi)星在每次變軌前后機械能不變
B.衛(wèi)星在同步軌道的動能比近地軌道的動能大
C.衛(wèi)星在同步軌道的機械能比近地軌道的機械能大
D.衛(wèi)星在近地軌道上的加速度等于赤道上物體隨地球自轉的向心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安培堅信電和磁之間一定存在著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
B.法拉第最先提出電荷周圍存在電場的觀點
C.伽利略用“月-地檢驗”證實了萬有引力定律的正確性
D.開普勒提出了行星運動的“日心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所示,有一半徑為R的半球形凹槽P,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一面緊靠在光滑的豎直墻壁上,在槽口上有一質量為m的小球,由靜止釋放,沿光滑的球面滑下,經(jīng)最低點B,又沿球面上升到最高點C,經(jīng)歷的時間為t,B、C兩點高度差為0.6R.求:
(1)小球到達B點的速度多大
(2)小球到達C點的速度多大;
(3)在這段時間t里,豎直墻壁對凹槽的沖量以及地面對凹槽的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光滑的“”形金屬導體框豎直放置,質量為m的金屬棒MN與框架接觸良好.磁感應強度分別為B1、B2的有界勻強磁場方向相反,但均垂直于框架平面,分別處在abcd和cdef區(qū)域.現(xiàn)從圖示位置由靜止釋放金屬棒MN,當金屬棒進入磁場B1區(qū)域后,恰好做勻速運動.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若B2=B1,金屬棒進入B2區(qū)域后將加速下滑
B.若B2=B1,金屬棒進入B2區(qū)域后仍將保持勻速下滑
C.若B2<B1,金屬棒進入B2區(qū)域后可能先加速后勻速下滑
D.若B2>B1,金屬棒進入B2區(qū)域后可能先減速后勻速下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