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8.如圖,電源電動勢E=12V,內阻r=1Ω,電阻R1=4Ω,R2=22Ω,滑動變阻器R的阻值0~30Ω.閉合電鍵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動觸頭P由a端向b端滑動時,理想電流表和理想電壓表示數變化量的大小分別用△I、△U表示.則$\frac{△U}{△I}$5Ω;R1消耗的最小電功率為P=1.78W.

分析 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求$\frac{△U}{△I}$.當外電路總電阻最大時,總電流最小,R1消耗的電功率最小,此時變阻器與電阻R2并聯的電阻應最大.

解答 解: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  U=E-I(R1+r),則由數學知識得知:$\frac{△U}{△I}$=R1+r=4+1=5Ω.
當變阻器與電阻R2并聯的電阻最大時,外電路電阻最大,總電流最小,R1消耗的電功率最小,此時有:
RaP=RPb+R2,又RaP+RPb=30Ω,R2=22Ω,
解得:RaP=26Ω,RPb=4Ω
則外電路總電阻為:R=$\frac{1}{2}$RaP+R1=13Ω+4Ω=17Ω
電路中總電流為:I=$\frac{E}{R+r}$=$\frac{12}{17+1}$A=$\frac{2}{3}$A
R1消耗的最小電功率為:P=I2R1=$(\frac{2}{3})^{2}$×4W≈1.78W
故答案為:5,1.78.

點評 本題中,$\frac{△U}{△I}$并不等于變阻器與電阻R2并聯的電阻,要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研究,也可以運用等效的方法,將R1看成電源的內阻,即可得到$\frac{△U}{△I}$=R1+r.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足夠長的光滑導軌傾斜放置,導軌寬度為l,下端與電阻R連接,其它電阻不計,勻強磁場垂直于導軌平面向上.若金屬棒ab以一定初速度v0沿導軌下滑,則棒( 。
A.電流方向從a到b
B.剛開始下滑瞬間產生的電動勢為Blv0
C.最終能勻速下滑
D.減少的重力勢能全部等于電阻R產生的內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光電效應”實驗,將一塊擦得很亮的鋅板連接在不帶電的靈敏驗電器上,用紫外燈照射鋅板,發(fā)現驗電器指針的張角張開(選填“張開”、“閉合”),這說明鋅板帶電(選填“帶電”、“不帶電”、“帶正電”或“帶負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如圖甲,Q1、Q2為兩個固定著的點電荷,a、b是它們連線的延長線上的兩點.現有一點電荷,只在電場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線從a點開始經b點向遠處運動,其υ-t圖象如圖乙,電子經過a、b兩點的速度分別為υa、υb,則(  )
A.Q1一定帶正電B.Q1的電量一定小于Q2的電量
C.b點的電場強度一定為0D.電子的電勢能先增大后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用極微弱的可見光做雙縫干涉實驗,隨著時間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現如圖(a)、(b)、(c)所示的圖象,該實驗現象說明:個別光子的行為往往顯示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為往往顯示出波動性 (選填“粒子性”、“波動性”、或“波粒二象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由粗細兩段組成的管道固定在豎直平面內,粗、細管橫截面積分別為2S、S.細管底部由光滑“工”字型輕活塞封閉.初始時細管內水銀柱和被封閉氣體位置尺寸如圖所示,水銀上表面恰位于粗細管連接處.外界大氣壓p0=76cmHg柱:
(1)保持溫度不變,緩慢向上移動活塞,使水銀底部處于粗細管連接處,求在此過程中活塞移動的距離.
(2)某同學認為:初始時,對“工”字型輕活塞受力分析可知,只要增大“工”字活塞下方截面積,大氣壓產生的豎直向上的推力會增大,就可以僅靠大氣壓頂住活塞使其保持靜止.
上述分析過程是否正確?試通過文字或列式說明理由(不需要計算最后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2012年初,我國宣布北斗導航系統(tǒng)正式商業(yè)運行.北斗導航系統(tǒng)又稱為“雙星定位系統(tǒng)”,具有導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統(tǒng)中兩顆工作星均繞地心O做軌道半徑為r的勻速圓周運動,某時刻兩顆工作星分別位于軌道上的A、B兩位置(如圖所示).若衛(wèi)星均順時針運行,地球表面處的重力加速度為g,地球半徑為R,不計兩星間的相互作用力.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衛(wèi)星1向后噴氣一定能追上衛(wèi)星2
B.衛(wèi)星1由位置A運動到位置B的過程中萬有引力做正功
C.衛(wèi)星1由位置A運動至位置B所需的時間為$\frac{2rπ}{3gR}\sqrt{gr}$
D.這兩顆衛(wèi)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為$\frac{{g{R^2}}}{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α粒子散射實驗說明原子內部具有核式結構
B.在${\;}_{1}^{2}$H+${\;}_{1}^{3}$H→${\;}_{2}^{4}$H+x中,x表示質子
C.重核的裂變和輕核的聚變都是質量虧損的放出核能過程
D.一個氫原子從n=1能級躍遷到n=2能級,必需吸收光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兩個星球A和B在引力作用下都繞O點做勻速圓周運動,星球A,B運動的線速度大小分別為v1和v2,星球B與O點之間的距離為L,已知A,B的中心和O三點始終共線,A和B分別在O的兩側,引力常數為G,求:
(1)兩星球做圓周運動的周期
(2)星球A,B的總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