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斜面頂端的A點以速度v平拋一小球,經(jīng)t1時間落到斜面上B點處,若在A點將此小球以速度0.5v水平拋出,經(jīng)t2時間落到斜面上的C點處,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AB:AC=2:1 B.AB:AC=4:1

C.t1:t2=4:1 D.t1:t2=:1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邯鄲市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輕質(zhì)彈簧的一端固定在墻上,另一端與質(zhì)量為m的物體A相連,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質(zhì)量與A相同的物體B,從高h處由靜止開始沿光滑曲面滑下,與A相碰后一起將彈簧壓縮,彈簧復原過程中某時刻B與A分開且沿原曲面上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彈簧被壓縮時所具有的最大彈性勢能為mgh

B.彈簧被壓縮時所具有的最大彈性勢能為

C.B能達到的最大高度為

D.B能達到的最大高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高三上周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通常一次閃電過程歷時約0.2~0.3s,它由若干個相繼發(fā)生的閃擊構成.每個閃擊持續(xù)時間僅40~80μs,電荷轉(zhuǎn)移主要發(fā)生在第一個閃擊過程中.發(fā)生在云地之間的某一次閃電,已知云地之間的電勢差約為1.0×109v,云地間距離約為1km,第一個閃擊過程中云地間轉(zhuǎn)移的電荷量約為6C,閃擊持續(xù)時間約為60μs,假定閃電前云地間的電場是均勻的.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閃電電流的瞬時值可達到1×105A

B.整個閃電過程的平均功率約為1×1014W

C.閃電前云地間的電場強度約為1×106V/m

D.整個閃電過程向外釋放的能量約為6×106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高二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發(fā)現(xiàn)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的科學家是( )

A.洛倫茲 B.庫侖 C.法拉第 D.奧斯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汕頭市高三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A、B保持靜止.若A與B的接觸面是水平的,且F≠0,則B的受力個數(shù)可能為( )

A.3個 B.4個 C.5個 D.6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磁場中電流的產(chǎn)生條件時,做了如圖的實驗,填寫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

實驗操作 電流表的指針

(填偏轉(zhuǎn)或不偏轉(zhuǎn))

1 接通開關瞬間

2 接通開關,移動變阻器滑片

3 接通開關,變阻器滑片不移動

4 斷開開關瞬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矩形線圈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zhuǎn)動產(chǎn)生的電動勢如圖所示,則( )

A.t1時刻線圈通過中性面

B.t2時刻線圈中磁通量最大

C.t3時刻線圈中磁通量變化率最大

D.t4時刻線圈中磁通量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龍巖市高一下開學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查得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9.80m/s2,測得所用的重物的質(zhì)量為1.00kg,實驗中得到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如圖所示,把第一個點記作O,另選連續(xù)的4個點A、B、C、D作為測量的點,經(jīng)測量知道A、B、C、D各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62.99cm、70.18cm、77.69cm、85.73cm,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重物由O點運動到C點,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 J,動能的增加量等于 J.(取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安慶市高三上質(zhì)檢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如圖1為用拉力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的關系”實驗裝置.用拉力傳感器記錄小車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長木板上相距L=48.0cm的A、B兩點各安裝一個速度傳感器,分別記錄小車到達A、B時的速率.

(1)實驗主要步驟如下:

①將拉力傳感器固定在小車上;

②平衡摩擦力,讓小車做 運動;

③把細線的一端固定在拉力傳感器上,另一端

通過定滑輪與鉤碼相連;

④接通電源后自C點釋放小車,小車在細線拉動下運動,記錄細線拉力F的大小及小車分別到達A、B時的速率vA、vB;

⑤改變所掛鉤碼的數(shù)量,重復④的操作.

(2)下表中記錄了實驗測得的幾組數(shù)據(jù),vB2﹣vA2是兩個速度傳感器記錄速率的平方差,則加速度的表達式a= ,請將表中第3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填寫完整(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次數(shù)

F(N)

vB2﹣vA2(m2/s2)

a(m/s2)

1

0.60

0.77

0.80

2

1.04

1.61

1.68

3

1.42

2.34

4

2.62

4.65

4.84

5

3.00

5.49

5.72

(3)由表中數(shù)據(jù),在圖2坐標紙上作出a~F關系圖線;

(4)對比實驗結果與理論計算得到的關系圖線(圖中已畫出理論圖線),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