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B點一定在O點下方 | |
B. | 速度最大時,物塊的位置可能在O點下方 | |
C. | 從A到B的過程中,物塊和彈簧的總機械能一定減小 | |
D. | 從A到B的過程中,物塊減小的機械能可能大于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
分析 物體從A向B運動過程,受重力、支持力、彈簧的拉力和滑動摩擦力,當平衡時速度最大;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動能和內(nèi)能之和守恒.
解答 解:A、彈簧處于自然長度時物塊處于O點,所以在O點,重力沿斜面的分量等于靜摩擦力,物體從A向B運動過程,受重力、支持力、彈簧的拉力和滑動摩擦力,當平衡時速度最大,由于摩擦力平行斜面向上,所以當彈力和重力沿斜面的分量的合力等于摩擦力時,速度最大,因為最大靜摩擦力大于滑動摩擦力,此時彈簧可能處于伸長狀態(tài)也可能處于壓縮狀態(tài),所以速度最大時,物塊的位置可能在O點上方,也可能在O點下方,而B點速度為零,由于不知道滑動摩擦力的具體大小,所以無法判斷B點在O點的上方還是下方,故A錯誤,B正確;
C、從A到B的過程中,滑動摩擦力一直做負功,所以物塊和彈簧的總機械能一定減小,故C正確;
D、從A到B的過程中,根據(jù)能量守恒定律,物塊減小的機械能等于彈性勢能的減小量和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若彈簧的彈性勢能增加時,則物塊減小的機械能大于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故D正確.
故選:BCD
點評 本題關鍵是明確物體的受力情況、運動情況和系統(tǒng)的能量轉(zhuǎn)化情況,知道在平衡點動能最大,難度適中.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原子處于定態(tài)時,雖然電子做變速運動,但并不向外輻射能量 | |
B. | 氫原子的核外電子由較高能級躍遷到較低能級時,要釋放一定頻率的光子,電勢能的減少量大于動能的增加量 | |
C. | 氫原子可以吸收小于使氫原子電離能量的任意能量的光子,因而軌道半徑可以連續(xù)增大 | |
D. | 電子沒有確定軌道,只存在電子云 | |
E. | 玻爾理論的成功之處是引入量子觀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火箭尾部向外噴氣,噴出的氣體反過來對火箭產(chǎn)生一個作用力,從而使火箭獲得向上的推力 | |
B. | 火箭的推力是由噴出的氣體對空氣產(chǎn)生一個作用力,空氣的反作用力作用于火箭而產(chǎn)生的 | |
C. | 火箭飛出大氣層后,由于沒有了空氣,火箭雖向后噴氣但不會產(chǎn)生推力 | |
D. | “嫦娥一號”進入月軌道后和月球間存在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通過電阻R的電流方向為P→R→M | |
B. | ab兩點間的電壓為BLv | |
C. | a端電勢比b端低 | |
D. | 外力F做的功等于電路中產(chǎn)生的焦耳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建立物理模型運動規(guī)律 | 勻加速直線 | 勻速直線 | 勻減速直線 |
時間段(s) | 0~2.5 | 2.5~11.5 | 11.5~14.0 |
平均加速度(m/s2) | 0.40 | 0 | 0.40 |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核反應方程是${\;}_{1}^{1}$H+${\;}_{0}^{1}$n→${\;}_{1}^{2}$H+γ | |
B. | 輻射出的γ光子的能量E=(m1+m2-m3)c | |
C. | γ光子的波長$λ=\frac{h}{{({m_1}+{m_2}-{m_3})c}}$ | |
D. | 此反應是裂變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