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某同學用伏安法測定一段阻值為5Ω左右的金屬絲的電阻,要求測量結(jié)果盡可能準確,現(xiàn)備有以下器材:
A.電池組(3V,內(nèi)阻1Ω);
B.電流表(0~3A,內(nèi)阻0.0125Ω);
C.電流表(0~0.6A,內(nèi)阻0.0125Ω);
D.電壓表(0~3V,內(nèi)阻3kΩ);
E.電壓表(0~15V,15kΩ);
F.滑動變阻器(0~20Ω,額定電流1A);
G.滑動變阻器(0~2000Ω,額定電流0.3A);
H.開關、導線
①上述器材中應選用的是ACDFH.
②實驗電路應采用電流表外接法(填“內(nèi)”或“外”)
③設實驗中電流表、電壓表的某組示數(shù),如圖所示,則圖中I=2.20A,U=0.48V.

分析 本題(1)的關鍵是根據(jù)電源電動勢的大小選擇電壓表量程;通過求出待測電阻的最大電流來選擇電流表的量程;題(2)的關鍵是根據(jù)比值$\frac{{R}_{V}^{\;}}{{R}_{x}^{\;}}>\frac{{R}_{x}^{\;}}{{R}_{A}^{\;}}$,可知電流表應用外接法;根據(jù)兩電表的量程及最小分度確定電流值及電壓值.

解答 解:①由于電源電動勢為3V,所以電壓表應選D;
通過待測電阻的最大電流為:${I}_{m}^{\;}$=$\frac{E}{{R}_{x}^{\;}}$=$\frac{3}{5}$A=0.6A,所以電流表應選C;
電路中的最大電阻應為:${R}_{max}^{\;}$=$\frac{E}{{I}_{min}^{\;}}$=$\frac{E}{{\frac{1}{3}I}_{A}^{\;}}$=$\frac{3}{\frac{1}{3}×0.6}$Ω=15Ω,所以滑動變阻器應用F,且可采用限流式接法;
所以,上述器材中應選ACDFH.
②$\frac{{R}_{V}}{{R}_{x}}$=$\frac{3000}{5}$=600;$\frac{{R}_{x}}{{R}_{A}}$=$\frac{5}{0.0125}$=400;由于滿足$\frac{{R}_{V}^{\;}}{{R}_{x}^{\;}}>\frac{{R}_{x}^{\;}}{{R}_{A}^{\;}}$,所以電流表應用外接法;
③電壓表量程為3V,最小分度為0.1,故示數(shù)為2.20V;電流表量程為0.6A,最小分度為0.02,則電流表示數(shù)為:0.48A;
故答案為:①ACDFH;②外;③2.20,0.48

點評 應通過估算求出待測電阻的最大電流來選擇電流表的量程;通過估算求出電路中的最大電阻來選擇變阻器;若滿足$\frac{{R}_{V}^{\;}}{{R}_{x}^{\;}}>\frac{{R}_{x}^{\;}}{{R}_{A}^{\;}}$,電流表應用外接法,否則應用內(nèi)接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由于地球自轉(zhuǎn),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隨地球一起轉(zhuǎn)動,現(xiàn)有A、B在赤道上,A在北緯60°處,則兩人的角速度、線速度分別是多少.(已知:地球的半徑為R,自轉(zhuǎn)周期為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將阻值為4Ω和10Ω的兩個電阻R1、R2分別接在同一電源上,結(jié)果兩電阻消耗的功率P0一樣大,則( 。
A.電源的內(nèi)阻一定大于4Ω
B.兩電阻串聯(lián)后接此電源,外電路總功率一定大于只接R2時的功率
C.兩電阻并聯(lián)后接此電源,外電路總功率一定小于只接R1時的功率
D.只接R1時,電源消耗的功率一定大于只接R2時消耗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示,兩木塊的質(zhì)量分別為m1=0.3Kg,m2=0.5Kg兩輕質(zhì)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分別為k1=100N/m,k2=200N/m,上面木塊壓在上面的彈簧上(但不拴接),整個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現(xiàn)緩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塊,直到它剛離開上面彈簧.在這過程中下面木塊移動的距離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情況如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O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jié)點,OB和OC為細繩.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圖.
(1)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B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圖乙中的F與F′兩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需要進行比較的是F′和F.通過本實驗可以驗證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3)在本實驗中,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兩個彈簧秤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點,以下操作中正確的是B
A.同一次實驗過程中,O點位置允許變動
B.在實驗中,彈簧秤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彈簧秤刻度
C.實驗中,先將其中一個彈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調(diào)節(jié)另一彈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O點
D.實驗中,把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O點時,兩彈簧之間的夾角應取90°不變,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為一衛(wèi)星繞地球運行的軌道示意圖,O點為地球球心,R為地球的半徑.已知引力常量為G,地球質(zhì)量為M,OA=R,OB=4R,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衛(wèi)星在A點的速率vA=$\sqrt{\frac{GM}{R}}$B.衛(wèi)星在A點的加速度aA<$\frac{GM}{R}$
C.衛(wèi)星在B點的速率vB<$\sqrt{\frac{GM}{4R}}$D.衛(wèi)星在B點的加速度aB<$\frac{GM}{{16{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下列四幅圖的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若兩球質(zhì)量相等,碰后m2的速度最大值為v
B.
射線甲是粒子流,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
C.
在光顏色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入射光越強,飽和光電流越大
D.
鏈式反應屬于重核的裂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如圖1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圖.圖中A為小車,B為砝碼及砝碼盤,C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小車通過紙帶與電火花打點計時器相連,計時器接50Hz交流電.小車A的質(zhì)量為m1,砝碼及砝碼盤B的質(zhì)量為m2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每次改變小車質(zhì)量時,應重新平衡摩擦力
B.實驗時應先釋放小車后接通電源
C.本實驗m2應遠大于m1
D.在用圖象探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關系時,應作a-$\frac{1}{m1}$圖象
(2)實驗時,某同學由于疏忽,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他測量得到的a-F圖象,可能是圖2中的圖線丙.(選填“甲”“乙”或“丙”)
(3)某同學用電火花計時器研究小車作勻變速直線運動,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3所示.已知兩相鄰的計數(shù)點間有4個點未畫出、則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1.0m/s2,打B點時小車速度大小為0.35m/s(保留兩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實驗小組用重物牽引氣墊導軌上的滑塊完成一段勻加速直線運動,光電門可以記錄下滑塊上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的遮光時間,當寬度為2cm的遮光條經(jīng)過光電門1時數(shù)字計時器上顯示遮光時間t1=0.2s,經(jīng)過電光門2時顯示遮光時間t2=0.1s,已知光電門1、2之間的距離為30cm,則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1的速度v1=0.10m/s,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2是速度v2=0.20m/s,滑塊的加速度=0.050m/s2(結(jié)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