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2.如圖所示,勁度系數為k的水平輕彈簧左端固定,右端系住質量為m的物塊A,質量也是m的物塊B與A靠在一起但不粘連,此時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彈簧的右端處于O點正上方.現用向左的力作用于B使彈簧緩慢壓縮長度x0后彈簧的右端處于O1點正上方,隨后突然將此力改為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作用在B上,A、B沿水平地面向右運動.若A、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分別為2μ、μ,F=1.5μmg,x0=$\frac{4μmg}{k}$,A、B均視為質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通過O點時開始與B分離
B.A到達O1與O點之間的某一位置時開始與B分離
C.A與B分離后,A立即做減速運動
D.A從O1點向O點運動的過程中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分析 對AB整體及A、B分別受力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明確何時分離,再根據運動學過程進行分析,明確兩物體的運動情況.

解答 解:A、AB整體受拉力、摩擦力及彈簧的推力作用;開始時一起做加速運動;AB間有彈力;當AB間彈力為零時,AB即分離;此時對B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F-μmg=ma
解得:a=0.5μg;
對A分析可知,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F1-2μmg=ma;解得彈簧的彈力F1=2.5μmg;由胡克定律可知x=$\frac{2.5μmg}{k}$<x0;因此A在O1與O點之間的某一位置時開始與B分離;故A錯誤,B正確;
C、當彈簧的彈力等于A受到的阻力時,A受力平衡;則有:kx=2μmg;x=$\frac{2μmg}{k}$;AB分離時,A受合力仍然向右;故繼續(xù)做加速運動;故C錯誤;
D、由以上分析可知,A先做加速運動,然后做減速運動;故速度先增大后減;故D正確;
故選:BD.

點評 本題考查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要求能靈活選擇研究對象,做好受力分析;再結合過程分析從而明確速度及加速度等的變化情況.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所示,薄板A長L=5m,其質量M=5kg,放在水平桌面上,板右端與桌邊相齊.在A上距右端s=3m處放一物體B(可看成質點),其質量m=2kg.已知A、B間動摩擦因數μ1=0.1,A與桌面間和B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2=0.2,原來系統(tǒng)靜止.現在在板的右端施加一大小一定的水平力F持續(xù)作用在A上直到將A從B下抽出才撤去,且使B最后停于桌的右邊緣.求:
(1)B運動的時間.
(2)力F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關于動能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般情況下,Ek=$\frac{1}{2}$mv2中v是相對于地面的速度
B.物體以相同的速率向東和向西運動,動能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當物體以相同的速率做曲線運動時,其動能不斷變化
D.動能的大小由物體的質量和速度大小決定,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勻速上升的升降機,頂部裝有一只能顯示拉力的傳感器,傳感器下面有一輕質彈簧,彈簧下端掛有一質量為m的小球,如圖甲所示,若升降機突然停止,并以此時為零時刻,在后面的一段時間內傳感器顯示彈簧彈力F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g為重力加速度,則(  )
A.0-t1時間小球加速度減小
B.t1-t2時間小球、彈簧和地球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減少
C.t1-t3時間小球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D.t3-t4時間彈簧彈性勢能變化量大小大于小球動能變化量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P用一絕緣細線懸掛在O點,小球靜止在勻強電場中.已知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θ<45°),場強為E,方向水平向右.則:
(1)小球帶何種電荷?
(2)小球的帶電量是多少?
(3)若將該電場方向變成豎直向下,則繩上的拉力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所示,翹翹板的支點O位于板上某一位置,A、B是板的兩個端點,OA>OB.在翹翹板轉動的某一時間,A、B的線速度大小分別為VA、VB,角速度大小分別為ωA、ωB,則( 。
A.vA>vB,ωABB.vA<vB,ωABC.vA=vB,ωA>ωBD.vA=vB,ωA<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同學用圖示裝置描繪平拋物體的軌跡,實驗簡要步驟如下:
A.用平滑曲線將方格紙上的點跡連成小球的運動軌跡
B.使小球每次都從斜槽上相同(選填“相同”或“不同”)位置由靜止?jié)L下,依次均勻下移水平擋板的位置,分別得到小球子啊擋板上的落點,在方格紙上標出相應的點跡
C.安裝好器材,調節(jié)斜槽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記下平拋的初位置O點及豎直線
D.取下方格紙,以O為原點,豎直線為y軸,水平方向為x軸子啊方格紙上建立直角坐標系
(1)完成上述步驟中的填空,將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2)上述實驗步驟的合理順序是CBDA(填步驟前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如圖(a),直線MN表示某電場中一條電場線,a、b是線上的兩點,將一帶負電荷的粒子從a點處由靜止釋放,粒子從a運動到b過程中的v-t圖線如圖(b)所示,設a、b兩點的電勢分別為φa、φb,場強大小分別為Ea、Eb,粒子在a、b兩點的電勢能分別為EPa、EPb,不計重力,則有(  )
A.φa<φbB.Ea=EbC.Ea<EbD.EPa>EP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A、B兩小球用細線跨過半徑為R的光滑圓柱,圓柱固定在地面上.已知mB>mA,且$\frac{m_B}{m_A}$=k,一開始兩球與圓柱軸心等高,在B球釋放后直到A球沿圓柱面上升到最高點的過程中(A到達最高點時,B未落地)( 。
A.系統(tǒng)重力勢能的減少是(mA-mB)gR
B.系統(tǒng)重力勢能的減少是($\frac{π}{2}$mB-mA)gR
C.系統(tǒng)動能的增加是(mA+mB)gR
D.A球到達圓柱體最高點時的速度大小為$\sqrt{\frac{{gR({kπ-2})}}{k+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