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圖所示,絕緣水平地面上O點固定有電量為+Q的點電荷,一質量為m、電量為+q的可視為質點的小滑塊與地面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從A點靜止釋放,最終停在B點,AB間距L,重力加速度為g,靜電力常數(shù)為k,求:
(1)小滑塊速度最大時與O點的距離;
(2)AB兩點間電勢差UAB

分析 (1)根據(jù)題意明確物理過程,可知當電場力和摩擦力平衡時,速度最大,則可求得最大速度;
(2)對AB過程由動能定理可求得電場力所做的功,再由電功公式W=Uq可求得電勢差.

解答 解:(1)當電場力與摩擦力平衡時,速度最大;則有:
k$\frac{Qq}{{r}^{2}}$=μmg
解得:r=$\sqrt{\frac{kQq}{μmg}}$;
(2)從A到B,由動能定理可得:
WAB-μmgL=0
解得:WAB=μmgL;
則電勢差UAB=$\frac{{W}_{AB}}{q}$=$\frac{μmgL}{q}$;
答:(1)小滑塊速度最大時與O點的距離$\sqrt{\frac{kQq}{μmg}}$;
(2)AB兩點間電勢差UAB為$\frac{μmgL}{q}$.

點評 對于電場中運動問題,要注意正確分析物理過程,優(yōu)先考慮動能定理的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輕質電荷量距地面高度為H,A、B兩物塊位于滑輪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物塊可視為質點),通過長為2H的輕繩繞過滑輪連接.已知A、B的質量分別為m、M,且m<M.物塊B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v水平向右勻速運動,直至輕繩與水平面成θ角的過程中(H足夠大,不計一切阻力),則物塊A( 。
A.做豎直向上的勻速運動B.做加速度越來越小的變加速運動
C.克服重力做功為mgHsinθD.機械能的增量為mg($\frac{H}{sinθ}$-H)+$\frac{1}{2}$m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1)某同學用螺旋測微器的某工件外徑如圖1所示,其示數(shù)D=1.730mm.
(2)某同學測得阻值約為25kΩ的電阻R,現(xiàn)備有下列器材:
A.電流表(量程400  μA,內(nèi)阻約2kΩ);
B.電流表(量程500  μA,內(nèi)阻約300Ω);
C.電壓表(量程15V,內(nèi)阻約100KΩ);
D.電壓表(量程60V,內(nèi)阻約500KΩ);
E.直流電源(20V,允許最大電流1A);
F.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1KΩ,額定功率1W);
G.開關和導線若干.
電流表應選B.電壓表應選C(填字母代號).
(3)在圖2方框內(nèi)畫出實驗電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孤立的兩顆星球A、B構成雙星系統(tǒng),已知A、B質量之比mA:mB=1:3,那么它們的線速度之比vA:vB為( 。
A.1:1B.3:1C.1:9D.9: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結構一定的電容器,其電容C和兩極間的電壓U與帶電量Q的關系,在圖中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在下列物理現(xiàn)象中,能清晰地說明光具有波動性的是( 。
A.泊松亮斑B.小孔成像C.光電效應D.光的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相距為L的光滑平行導軌與水平面成θ角放置,上端連電阻R,處在與所在平面垂直的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0,電阻為r的導體MN(質量m)垂直導軌并在兩導軌上,導體MN距離上端電阻R的距離也為L.(設B0=1T,L=1m,θ=30°,m=0.1kg,R=0.8Ω,r=0.2Ω,g=10m/s2.)

(1)靜止釋放導體MN,求:
①MN獲得的最大速度vm
②若MN沿斜面下滑0.2m時恰好獲得最大速度,求在此過程中回路一共生熱多少焦?
(2)設單位時間內(nèi)磁感應強度增加量為k,磁感應強度初始值為B0.現(xiàn)給一個平行斜面且垂直MN的外力(設沿斜面向上為外力的正方向),使導體MN始終靜止在軌道上.寫出外力F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式并畫出F(沿斜面向上為正)隨時間t的函數(shù)圖象(k=1T/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綠光比紅光更容易發(fā)生全反射
B.電磁波可以與機械波類比,它們的傳播都需要介質
C.相對論認為空間和時間與物質的運動狀態(tài)有關
D.變化的磁場一定會產(chǎn)生變化的電場
E.黃光的雙縫干涉條紋間距可能大于藍光雙縫干涉條紋間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我國某城市某交通路口綠燈即將結束時會持續(xù)閃爍3s,而后才會變成黃燈,再在3秒黃燈提示后再轉為紅燈.2013年1月1日實施新的交通規(guī)定:黃燈亮時車頭已經(jīng)越過停車線的車輛可以繼續(xù)前行,車頭未越過停車線的若繼續(xù)前行則視為闖黃燈,屬于交通違章行為.(本題中的剎車過程均視為勻減速直線運動)( 。
A.若某車在綠燈開始閃爍時剎車,要使車在綠燈閃爍的時間內(nèi)停下來且剎車距離不得大于27 m,該車剎車前的行駛速度不能超過12m/s
B.若某車在綠燈開始閃爍時剎車,要使車在綠燈閃爍的時間內(nèi)停下來且剎車距離不得大于27 m,該車剎車前的行駛速度不能超16m/s
C.若某車正以v0=18m/s的速度駛向路口當駕駛員看到綠燈開始閃爍時,經(jīng)0.5秒短暫考慮后開始剎車,該車在紅燈剛亮時恰停在停車線以內(nèi).則此車在綠燈開始閃爍時到停下來的距離為60m
D.若某車正以v0=18m/s的速度駛向路口當駕駛員看到綠燈開始閃爍時,經(jīng)0.5秒短暫考慮后開始剎車,該車在紅燈剛亮時恰停在停車線以內(nèi).則此車在綠燈開始閃爍時到停下來的距離為58.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