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6.太陽糸各行星可近似看成在同一平面內沿同一方向繞太陽做勻速圓周運動.設天王星公轉周期為T1,公轉半徑為R1;地球公轉周期為T2,公轉半徑為R2.不計兩行星之間的引力作用,萬有引力常量為G,當?shù)厍蚝吞焱跣沁\行到太陽兩側,且三者排成一條直線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太陽的質量為$\frac{{4{π^2}R_1^2}}{GT_2^2}$
B.天王星公轉速度大于地球公轉速度
C.地球與天王相距最近至少需經歷$\frac{{{T_1}{T_2}}}{{2({{T_1}-{T_2}})}}$
D.天王星公轉的向心加速度與地球公轉的向心加速度之比為$\frac{R_1^2}{R_2^2}$

分析 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結合天王星的軌道半徑和周期求出太陽的質量.根據軌道半徑的大小比較線速度的大小以及向心加速度之比.地球與天王星相距最近,兩者轉過的角度相差π,根據周期的大小求出經歷的時間.

解答 解:A、根據$G\frac{Mm}{{{R}_{1}}^{2}}=m{R}_{1}\frac{4{π}^{2}}{{{T}_{1}}^{2}}$得,太陽的質量M=$\frac{4{π}^{2}{{R}_{1}}^{3}}{G{{T}_{1}}^{2}}$,故A錯誤.
B、根據$G\frac{Mm}{{r}^{2}}=m\frac{{v}^{2}}{r}=ma$,解得v=$\sqrt{\frac{GM}{r}}$,a=$\frac{GM}{{r}^{2}}$,因為天王星的軌道半徑較大,則線速度較。焱跣呛偷厍虻南蛐募铀俣戎葹$\frac{{{R}_{2}}^{2}}{{{R}_{1}}^{2}}$.故B、D錯誤.
C、當?shù)厍蚝吞焱跣沁\行到太陽兩側,三者排成一條直線,到地球與天王星相距最近,兩者轉過的角度相差π,所以$\frac{2π}{{T}_{2}}t-\frac{2π}{{T}_{1}}t=π$,解得t=$\frac{{T}_{1}{T}_{2}}{2({T}_{1}-{T}_{2})}$.故C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要知道地球和天王星的最遠距離和最近距離是它們在一條連線上時,由幾何關系結合周期關系求解時間.掌握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這一重要理論,并能靈活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如圖甲所示為一列簡諧橫波在t=0.10s時刻的波形圖,P是平衡位置為x=1m處的質點,Q是平衡位置為x=4m處的質點,如圖乙所示為質點Q的振動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0.15s時,質點Q的加速度達到正向最大
B.t=0.15s時,質點P的運動方向沿y軸負方向
C.t=0.25s時,質點P的動能在減少
D.從t=0.10s到t=0.25s,該波沿軸軸負方向傳播了6m
E.從t=0.10s到t=0.25s,質點p通過的路程為1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說法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
A.貝可勒爾通過對天然放射現(xiàn)象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B.湯姆孫通過陰極射線在電場中偏轉的實驗,發(fā)現(xiàn)了陰極射線是由帶負電的粒子組成的
C.查德威克發(fā)現(xiàn)中子促使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的建立
D.相對論的創(chuàng)立表明經典力學已不再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一束復色可見光射到置于空氣中的平板玻璃上,穿過玻璃后從下表面射出,變?yōu)閍、b兩束平行單色光,對于兩束單色光來說(  )
A.玻璃對a的折射率較大
B.b光在玻璃中傳播的速度較大
C.b光每個光子的能量較大
D.用同一雙縫干涉實驗裝置分別以a、b光做實驗,a光的干涉條紋間距小于b光的干涉條紋間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xOy平面是無窮大導體的表面,該導體充滿z<0的空間,z>0的空間為真空.將電量為q的點電荷置于z軸上z=h處,則在平面xOy上會產生感應電荷.空間任意一點處的電場皆是由點電荷和導體表面上的感應電荷共同激發(fā)的.已知靜電平衡時導體內部場強處處為零,則在z軸上z=$\frac{h}{2}$處的場強大小為(k為靜電力常量)(  )
A.k$\frac{4q}{{r}^{2}}$B.k$\frac{4q}{9{r}^{2}}$C.k$\frac{32q}{9{r}^{2}}$D.k$\frac{40q}{9{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探月工程三期飛行試驗器于2014年10月24日2時在中國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飛行試驗器飛抵距月球6萬千米附近進入月球引力影響區(qū),開始在月球近旁轉向飛行,最終進入距月球表面h=200km的圓形工作軌道.設月球半徑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萬有引力常量為G,則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
A.飛行試驗器繞月球運行的周期為2π$\sqrt{\frac{R}{g}}$
B.飛行試驗器工作軌道處的重力加速度為($\frac{R}{R+h}$)2g
C.飛行試驗器在工作軌道上的繞行速度為R$\sqrt{\frac{R}{R+h}}$
D.月球的平均密度為$\frac{3g}{4πG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擴散現(xiàn)象和布朗運動都與溫度有關,所以擴散現(xiàn)象和布朗運動都是分子的熱運動
B.氣體的溫度升高,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一定增大
C.兩分子從無限遠處逐漸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為止的過程中,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合力先變大,后變小,再變大
D.第二類永動機不可能制成是因為它違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E.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體積增大時,壓強一定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靜電場方向平行于x軸,其電勢φ隨x的分布可以簡化為如圖所示的折線,圖中φ0和d為已知量.一個重力不計,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負電粒子在電場中,以x=0為中心,沿x軸方向在[-A,A]間做周期運動(A<d).求:
(1)寫出電勢隨x的變化規(guī)律關系式和粒子所受電場力大小
(2)粒子動能隨x的變化規(guī)律關系式
(3)粒子的運動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a)所示為某同學“用DIS研究通電螺線管的磁感應強度”的電路實物圖,電流從接線柱A流入螺線管,從接線柱B流出螺線管.
(1)實驗操作正確,得到螺線管中心軸線上的磁感應強度B的分布如圖(b)中的圖線1,從圖中可以看出,螺線管中部的磁感應強度特點是勻強磁場.
(2)該同學發(fā)現(xiàn)螺線管是由很細的導線緊密繞制而成,其右側還有一個接線柱C.為了探究螺線管導線的繞線方式及其如何與三個接線柱A、B、C相連,他接著做了以下探究性實驗:保持其它條件不變,僅使電流從接線柱A流入,從接線柱C流出螺線管,得到螺線管中心軸線上的磁感應強度分布如圖(b)中的圖線2,且發(fā)現(xiàn)圖線2中間部分的磁感應強度比圖線1中間部分的磁感強度的一半值略大些.保持其它條件不變,僅使電流從接線柱C流入,從接線柱B流出螺線管,得到螺線管中心軸線上的磁感應強度分布與圖線2相似,請根據實驗結果猜測螺線管繞線可能是圖(c)中的丙(選填“甲”、“乙”或“丙”).
(3)該同學通過理論分析,認為第2次實驗結果中通電螺線管中心處的磁感強度應該是第1次實驗結果的一半,而實際測量結果卻存在差異,最可能的原因是第2次實驗與第1次相比,線圈匝數(shù)少了一半,線圈電阻減小,通過的電流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