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功和動能變化的關系,他們將寬度為d的擋光片固定在小車上,用不可伸長的細線將其通過一個定滑輪與砝碼盤相連,在水平桌面上的A、B兩點各安裝一個光電門,記錄小車通過A、B時的遮光時間,小車中可以放置砝碼.
(Ⅰ)實驗中木板略微傾斜,這樣做目的是ACD
A.為了平衡小車所受到的摩擦力
B.為了增大小車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細線拉力對小車做的功等于
合力對小車做的功
D.為了使釋放小車后,小車能勻加速下滑
(Ⅱ)實驗主要步驟如下:
①將小車停在C點,在砝碼盤中放上砝碼,小車在細線拉動下運動,記錄此時小車及小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之和為M,砝碼盤和盤中砝碼的總質(zhì)量為m,小車通過A、B時的遮光時間分別為t1、t2,則小車通過A、B過程中動能的變化量△E=$\frac{1}{2}$M[($\fracfc4ok3p{{t}_{2}}$)2-($\frac5gf9xky{{t}_{1}}$)2](用字母M、t1、t2、d表示).
②在小車中增減砝碼或在砝碼盤中增減砝碼,重復①的操作.
③如圖乙所示,用游標卡尺測量擋光片的寬度d=5.50mm.
(Ⅲ)若在本實驗中木板保持水平而沒有平衡摩擦力,假設小車與水平長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利用上面的實驗器材完成實驗,保證小車質(zhì)量不變,改變砝碼盤中砝碼的數(shù)量(取繩子拉力近似等于砝碼盤及盤中砝碼的總重力),測得多組m、t1、t2的數(shù)據(jù),并得到m與($\frac{1}{{t}_{2}}$)2-($\frac{1}{{t}_{1}}$)2的關系圖象如圖丙所示.已知圖象在縱軸上的截距為b,直線PQ的斜率為k,A、B兩點的距離為s,擋光片的寬度為d,則μ=$\frac{bkl0amhz^{2}}{2gks}$(用字母b、d、s、k、g表示).

分析 (1)為了使繩子拉力充當合力,即細線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對小車做的功應先平衡摩擦力.
(2)小車在鉤碼的作用下拖動紙帶在水平面上做加速運動,通過速度傳感器可算出A B兩點的速度大小,動能定理即可計算出動能的變化;
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先讀出主尺的刻度數(shù),然后讀出游標尺的刻度.
(3)由動能定理求出圖象的函數(shù)表達式,然后根據(jù)圖示圖象求出滑動摩擦力,根據(jù)滑動摩擦力公式求出動摩擦因數(shù).

解答 解:(Ⅰ)木板略微傾斜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小車受到的拉力等于其合力,細線的拉力對小車做的功等于合力對小車做的功,故ACD正確,B錯誤;
故選:ACD
(Ⅱ)①小車通過A時的速度:vA=$\frackm7fngx{{t}_{1}}$,小車通過B時的速度:vB=$\fracdo1jbsh{{t}_{2}}$;
則小車通過A、B過程中動能的變化量△E=$\frac{1}{2}$MvB2-$\frac{1}{2}$MvA2=$\frac{1}{2}$M[($\fracy6izrjz{{t}_{2}}$)2-($\fraca9szcw9{{t}_{1}}$)2];
②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先讀出主尺的刻度數(shù):5mm,游標尺的刻度第10個刻度與上邊的刻度對齊,所以讀數(shù)為:0.05×10=0.50mm,總讀數(shù)為:5mm+0.50mm=5.50mm;
(Ⅲ)由動能定理得:(mg-f)s=$\frac{1}{2}$M[($\fracg49skzs{{t}_{2}}$)2-($\fracaxogxn4{{t}_{1}}$)2],
則:m=$\frac{f}{g}+\frac{Mkjbshyl^{2}}{2gs}$[($\frac{1}{{t}_{2}}$)2-($\frac{1}{{t}_{1}}$)2],由圖示圖示可知:b=$\frac{f}{g}$,k=$\frac{Mjndwqm4^{2}}{2gs}$,
摩擦力:f=μMg,解得:μ=$\frac{b6ketldx^{2}}{2gks}$.
故答案為:(Ⅰ)ACD;(Ⅱ)①$\frac{1}{2}$M[($\fracmmdyqhx{{t}_{2}}$)2-($\fraclpjynga{{t}_{1}}$)2];③5.50;(Ⅲ)$\frac{b7lbpex7^{2}}{2gks}$.

點評 這個實驗對于我們可能是一個新的實驗,但該實驗的原理都是我們學過的物理規(guī)律.
做任何實驗問題還是要從最基本的物理規(guī)律入手去解決.對于系統(tǒng)問題處理時我們要清楚系統(tǒng)內(nèi)部各個物體能的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如圖所示,小球A固定于輕桿頂端,輕桿可繞水平面上的O點在圖示豎直紙面內(nèi)自由轉(zhuǎn)動,開始時輕桿豎直,小球剛好與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立方體B接觸,由于某種影響,A向右倒下并推動B向右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A與地面碰撞前,A減少的重力勢能等于B增加的動能
B.小球A對B所做的功等于B增加的機械能
C.A與B分離時小球A只受重力的作用
D.A與B分離時A的速度等于B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某實驗小組在“練習使用多用電表”實驗中

(1)用多用電表測量某一電學元件,多用電表的選擇開關旋至如圖1所示.操作正確,表盤指針如圖2所示,則該電學元件阻值為3000Ω.
(2)該電學元件可能是(單選)AB
A.一個阻值未知的電阻
B.“220V 15W”的白熾燈
C.“220V 100W”的白熾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7.如圖所示,一半徑r=0.2m的$\frac{1}{4}$光滑圓弧形槽底B與水平傳送帶相接,傳送帶的運行速度為v0=4m/s,長為L=1.25m,滑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DEF為固定于豎直平面內(nèi)的一段內(nèi)壁光滑的中空方形細管,EF段被彎成以O為圓心,半徑R=0.25m的一小段圓弧,管的D端彎成與水平傳帶C端平滑相接,O點位于地面,OF連線豎直,一質(zhì)量為M=0.2kg的滑塊a從圓弧頂端A點無初速滑下,滑到傳送帶上后做勻加速運動,過后滑塊被傳送帶送入管DEF,已知a滑塊可視為質(zhì)點,a橫截面略小于管中空部分的橫截面,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由于滑塊在傳送帶上運動,電動機所消耗的電能;
(2)滑塊a剛到達管頂F點時對管壁的壓力;
(3)若讓滑塊通過F點,則傳送帶的最小速度可以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汽車發(fā)動機的額定功率為30kW,質(zhì)量為2000kg,當汽車在水平路面上行駛時受到阻力為車重的0.1倍,汽車在路面上能達到的最大速度15m/s;(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質(zhì)點作勻速圓周運動,下列物理量中不變的是(  )
A.動能B.線速度C.向心加速度D.合外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如圖所示,每個鉤碼重1.0N,彈簧測力計自身重量、繩子質(zhì)量和摩擦不計,彈簧伸長了5cm(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nèi)).該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0 N,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20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甲、乙兩物體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6s末在途中相遇,它們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可以確定( 。
A.t=0時甲在乙的前方27m處B.t=0時乙在甲的前方27m處
C.t=6s時,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t=6s之后兩物體不會再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9.在《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時,小車在橡皮條彈力的作用下被彈出,沿木板滑行,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1)適當墊高木板是為了平衡摩擦力;
(2)通過打點計器的紙帶記錄小車的運動情況,觀察發(fā)現(xiàn)紙帶前面部分點跡疏密不勻,后面部分點跡比較均勻,通過紙帶求小車速度時,應使用紙帶后面部分(填“全部”、“前面部分”或“后面部分”);
(3)關于實驗中的操作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C
A.每次實驗必須設法算出橡皮筋對小車做功的具體數(shù)值
B.實驗中,橡皮筋拉伸的長度沒有必要保持一致
C.先接通電源,再讓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
D.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出結(jié)論:w與v成正比
(4)實驗中,甲、乙兩位同學的實驗操作均正確.甲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了W-v圖,如圖2甲,并由此圖線得出“功與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結(jié)論.乙同學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出了W-v2圖,如圖2乙,并由此也得出“功與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結(jié)論.關于甲、乙兩位同學的分析,你的評價是A
A.甲的分析不正確,乙的分析正確
B.甲的分析正確,乙的分析不正確
C.甲和乙的分析都正確
D.甲和乙的分析都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