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空間中有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垂直磁場方向的平面內有一長方形區(qū)域,其邊長為L,邊長為。兩同種帶電粒子重力不計以相同的速度分別從a點和ab邊上的P點垂直射入磁場,速度方向垂直于ab邊,兩粒子都恰好經過c點,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軌道半徑為

B粒子從a點到c點的運動時間為

C粒子的比荷為

DP點與a點的距離為

答案ACD

【解析】

試題分析: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勻速圓周運動,畫出運動軌跡圖如圖,從a點射入磁場的粒子,根據(jù)幾何關系,所以A正確;從a點入射的粒子,圓心在,根據(jù)幾何關系, ,從a到c運動時間,所以B錯誤;由半徑公式,將A求得的半徑代入解得所以C正確;另一粒子由P點垂直入射,在中,,,P與重合,所以P與a點的距離為,D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列出了某品牌電動自行車(如圖)及所用電動機的主要技術參數(shù),不計其自身機械損耗.若該車在額定狀態(tài)下以最大運行速度行駛,則(

自重

40(kg)

額定電壓

48(V)

載重

75(kg)

額定電流

12(A)

最大行駛速度

20(km/h)

額定輸出功率

350(W)

A. 電動機的輸入功率為576 W

B. 電動機的內電阻為4 Ω

C. 該車獲得的牽引力為104 N

D. 該車受到的阻力為63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關于物理學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卡文迪許利用扭秤實驗得出萬有引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規(guī)律

B.開普勒提出行星運動規(guī)律,并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

C.牛頓通過理想斜面實驗,證明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D.庫侖發(fā)現(xiàn)了點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質量為m的跳傘運動員做低空跳傘表演,他從離地350米高的橋面躍下,由靜止開始下落,設運動員在打開降落傘之前所受阻力恒定,且下落的加速度為,在運動員下落h的過程中未打開降落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員的重力勢能減少了

B物體的機械能減少了

C物體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為

D運動員的動能增加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測定兩個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實驗中得到的電流和路端電壓圖線, 則應有

A當I1=I2時,電源總功率P1=P2

B當I1=I2時,外電阻R1=R2

CU1=U2時,電源輸出功率P出1<P出2

D當U1=U2時,電源內部消耗的電功率P內1<P內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牛頓的經典力學創(chuàng)立奠定基礎的科學家是

A. 伽利略 B. 愛因斯坦 C. 愛迪生 D. 瓦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欲用伏安法測定一段阻值約為5Ω左右的金屬導線的電阻,要求測量結果盡量準確,現(xiàn)備有以下器材:

A電池組3 V,內阻1Ω

B電流表0~3 A,內阻00125Ω

C電流表0~06 A,內阻0125Ω

D電壓表0~3 V,內阻3

E電壓表0~15 V,內阻15

F滑動變阻器0~20Ω,額定電流1 A

G滑動變阻器0~2 000Ω,額定電流03 A

H開關、導線

1上述器材中應選用的是 ;填寫各器材的字母代號

2實驗電路應采用電流表 接法;填“內”或“外”

3設實驗中,電流表、電壓表的某組示數(shù)如下圖所示,圖示中I= A,U= V。

4為使通過待測金屬導線的電流能在0~05 A范圍內改變,請按要求畫出測量待測金屬導線的電阻Rx的原理電路圖,然后根據(jù)你設計的原理電路將下圖中給定的器材連成實驗電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三個質量均為m的物塊a、b、c,用兩個輕彈簧和一根輕繩相連,掛在天花板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F(xiàn)將b、c之間的輕繩剪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剛剪斷輕繩的瞬間,b的加速度大小為g

B.在剛剪斷輕繩的瞬間,c的加速度大小為2g

C.剪斷輕繩后,a、b下落過程中,兩者一直保持相對靜止

D.剪斷輕繩后,a、b下落過程中加速度相等的瞬間,兩者之間的輕彈簧一定處于原長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伽利略被譽為“天上的哥倫布”是由于他

A. 推翻了天主教的地球中心說

B. 用望遠鏡發(fā)現(xiàn)了一些新的天體

C. 證實了行星在圍繞太陽運行

D. 揭示了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