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圖所示,直角三角形OAB區(qū)域內(nèi)存在方向垂直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C為AB的中點.現(xiàn)有比荷相同的分別帶正、負(fù)電的兩粒子(不計重力)沿OC方向同時從O點射入磁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從OA邊射出磁場的粒子一定帶正電
B.從AB邊射出磁場的粒子一定帶負(fù)電
C.若兩個粒子分別從A、B兩點射出磁場,則它們運動的時間之比為2:1
D.若兩個粒子分別從A、B兩點射出磁場,則它們運動的軌道半徑之比為1:$\sqrt{3}$

分析 粒子在磁場中做圓周運動,根據(jù)題設(shè)條件作出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軌跡,根據(jù)軌跡分析粒子運動半徑和周期的關(guān)系,從而分析得出結(jié)論.

解答 解:A、粒子從OA邊射出磁場,說明粒子受到的洛倫茲力向下,根據(jù)加左手定則可知,的帶負(fù)電,所以A錯誤;
B、從AB邊射出,粒子可以是向上偏轉(zhuǎn),也可以是向下偏轉(zhuǎn),可以帶正電也可以帶負(fù)電,所以B錯誤;
CD、若兩個粒子分別從A、B兩點射出磁場,如圖所示,

則α=60°,θ=30°,因此OA=OBtan30°,
那么R1=$\frac{OA}{2sinα}$,而R2=$\frac{OB}{2sinθ}$,得$\frac{{R}_{1}}{{R}_{2}}=\frac{1}{3}$,
據(jù)周期T=$\frac{2πm}{Bq}$相同,而t1=$\frac{2α}{2π}T$,而t2=$\frac{2θ}{2π}T$,則得:$\frac{{t}_{1}}{{t}_{2}}=\frac{2}{1}$,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點評 粒子在磁場中做圓周運動,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由此根據(jù)運動特征作出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軌跡,掌握粒子圓周運動的周期、半徑的關(guān)系是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某一傳送帶裝置如圖所示,其中傳送帶的AB段是水平的,CD段是傾斜的,CD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37°,B、C之間用小段圓。▓A弧由光滑模板形成,未畫出,長度可忽略)平滑連接,且AB、CD均與BC相切,AB段長為L=3m.此裝置由電動機帶動,傳送帶始終以v0=5m/s的速度沿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傳送帶與輪子間無相對滑動,不計輪軸處的摩擦.現(xiàn)將質(zhì)量為m=10kg的木箱輕放于A處,木箱與傳送帶的水平段和傾斜段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5.(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木箱從A傳送到B所需的時間;
(2)要使木箱傳送到D處所在的平臺上,D到水平段AB的最大高度h;
(3)若在25分鐘時間內(nèi),恰有600個同樣的木箱均剛好能運送到D處,求電動機輸出的平均功率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在下列四個方程中X1、X2、X3、X4各代表某種粒子,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1)${\;}_{92}^{235}$U+${\;}_{0}^{1}$n→${\;}_{38}^{95}$Sr+${\;}_{54}^{138}$Xe+3X1
(2)${\;}_{1}^{2}$H+X2→${\;}_{2}^{3}$He+${\;}_{0}^{1}$n
(3)${\;}_{92}^{238}$U→${\;}_{90}^{234}$Th+X3         
(4)${\;}_{12}^{24}$Mg+${\;}_{2}^{4}$He→${\;}_{12}^{27}$Al+X4
A.X1是中子B.X2是質(zhì)子C.X3是α粒子D.X4是氘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甲所示,質(zhì)量為4kg的物體在水平推力作用下開始運動,推力大小F隨位移大小x變化的情況如圖乙所示,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g取10m/s2,則( 。
A.物體先做加速運動,推力撤去才開始做減速運動
B.物體在水平面上運動的最大位移是10m
C.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為20m/s
D.物體在運動中的加速度先變小后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方程式${\;}_{92}^{238}$U→${\;}_{90}^{234}$Th+${\;}_{2}^{4}$He是核裂變反應(yīng)方程
B.方程式${\;}_{1}^{1}$H+${\;}_{1}^{2}$H→${\;}_{2}^{3}$He+γ是核聚變反應(yīng)方程
C.氫原子光譜是連續(xù)的
D.氫原子從某激發(fā)態(tài)躍遷至基態(tài)要放出特定頻率的光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的正四面體四個頂點固定有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其中A、C兩點為正電荷,B、D兩點為負(fù)電荷,a、b、C三點分別是AB邊、AC邊、AD邊的中點,則下列關(guān)于a、b、c三點電勢和電場強度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
A.a、b兩點的電勢相等B.a、c兩點的電勢相等
C.a、c兩點的場強相同D.a、b兩點的場強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在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的實驗中,具體操作如下:
①取油酸0.1mL注入250mL的容量瓶內(nèi),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達到250mL的刻度為止,搖動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酒精溶液;
②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記錄滴入的滴數(shù)直到量筒達到1.0mL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
③在邊長約40cm的淺盤內(nèi)注入約2cm深的水,將細(xì)石膏粉均勻地撒在水面上,再用滴管吸取油酸酒精溶液,輕輕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揮發(fā)后,油酸在水面上盡可能地散開,形成一層油膜,膜上沒有石膏粉,可以清楚地看出油膜輪廓;
④待油膜形狀穩(wěn)定后,將事先準(zhǔn)備好的玻璃板放在淺盤上,在玻璃板上繪出油膜的形狀;
⑤將畫有油膜形狀的玻璃板放在邊長為1.0cm的方格紙上,算出完整的方格有67個,大于半格的有14個,小于半格的有19個.
(Ⅰ)這層油膜的厚度可視為油酸分子的直徑.
(Ⅱ)利用上述具體操作中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可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純油酸為4.0×10-12m3,求得的油膜分子直徑為4.9×10-10m.(結(jié)果全部取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a、b兩物體的質(zhì)量分別為m1、m2,由輕質(zhì)彈簧相連.當(dāng)用恒力F1豎直向上拉著a,使a、b一起向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彈簧伸長量為x1,加速度為a1;當(dāng)用大小為F2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著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時,加速度為a2,彈簧伸長量為x2,如圖所示.則(  )
A.若m1=m2,則x1=x2B.若a1=a2,則x1=x2C.若F1=F2,則x1=x2D.x1一定小于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將一只量程10mA、內(nèi)阻未知的電流表改裝成量程1A的安培表,提供的實驗器材如下:
電源:1.5V干電池2節(jié)
電流表G(量程10mA)          
安培表A1(量程0.6A)             
安培表A2(量程2A)
定值電阻RA=200Ω             
定值電阻RB=5Ω                
定值電阻RC=2Ω
電阻箱R(0~99.99Ω)            
滑動變阻器R0(0~10Ω)           
開關(guān)、導(dǎo)線若干

(1)測量電流表的內(nèi)阻Rg,某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圖1所示的電路,其中定值電阻R2選擇了RB,則R1應(yīng)該選擇RC;
(2)實驗過程中改變R0的阻值,測得電流表G和安培表A1的讀數(shù)Ig、I如下,請在圖3Ig-I坐標(biāo)系中作出圖線,根據(jù)圖線可求出電流表內(nèi)阻Rg=243Ω;
Ig/mA2.44.06.08.410.0
I/A0.120.200.300.420.50
(3)將電阻箱與電流表G并聯(lián)改裝成量程為1A的安培表,電阻箱取值為2.45Ω;
(4)圖2是對改裝電流表進行校對的實物電路,部分電路沒有連線,請正確完成電路連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