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小球A從地面以初速度vA=12m/s豎直上拋,同時將小球B從A球正上方以初速vB=8 m/s豎直上拋。忽略空氣阻力,已知 .

(1)若B的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4m,求兩球的相遇點距地面的高度;

(2)要使兩球在落地前相遇,求B的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的最大值。

【答案】(1)7m (2)9.6m

【解析】試題分析:A、B拋出后都做豎直上拋運動,對AB分別有列運動方程,利用相遇條件即可解出高度;利用相遇時間,再結合運動學公式即可求出B的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的最大值。

1A、B拋出后都做豎直上拋運動,對AB分別有:

A、 B相遇條件為HA- HB=h

解得相遇時間

相遇點距地面的高度為HA=7m

(2)因為相遇時間

要在A落地前相遇,即相遇時間

解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動的單匝純電阻矩形線圈的周期為T,轉軸垂直于磁場方向,線圈電阻為1 .從線圈平面與磁場方向平行時開始計時,線圈轉過60°時的感應電流為1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線圈消耗的電功率為1W

B. 線圈中感應電流的有效值為2A

C. 任意時刻穿過線圈的磁通量為sint

D. 任意時刻穿過線圈中的感應電動勢為cos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物體A、B用細繩與彈簧連接后跨過滑輪.A靜止在傾角為45°的粗糙斜面上,B豎直懸掛.已知質量mA=3mB,不計滑輪摩擦,現(xiàn)將斜面傾角由45°減小到3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彈簧的彈力大小不變

B. 物體A對斜面的壓力將減少

C. 物體A受到的靜摩擦力可能增大

D. 物體A受到的靜摩擦力一定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應用如圖所示裝置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

(1)實驗對兩次拉伸橡皮條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_____

A.將橡皮條拉伸相同長度即可

B.將橡皮條沿相同方向拉即可

C.將彈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將橡皮條和繩的結點O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學們在操作過程中有如下議論,其中對減小實驗誤差有益的說法是_____

A.兩細繩必須等長

B.彈簧秤、細繩、橡皮條都應與木板平行

C.用兩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兩彈簧秤示數(shù)之差應盡可能大

D.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軌道CDGH位于豎直平面內(nèi),其中圓弧段DG與水平段CD及傾斜段GH分別相切于D點和G,圓弧段和傾斜段均光滑,H處固定一垂直于軌道的絕緣擋板,整個軌道絕緣且處于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中。一帶電物塊由C處靜止釋放,經(jīng)擋板碰撞后滑回CD段中點P處時速度恰好為零。已知物塊的質量m=4×103kg,所帶的電荷量q=+3×106C;電場強度E=1×104N/C;CD段的長度L=0.8m,圓弧DG的半徑r=0.2m,GH段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θ,sinθ=0.6,cosθ=0.8;不計物塊與擋板碰撞時的動能損失,物塊可視為質點,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物塊與軌道CD段的動摩擦因數(shù);

(2)求物塊第一次碰撞擋板時的動能Ek

(3)分析說明物塊在軌道CD段運動的總路程能否達到2.6m.若能,求物塊在軌道CD段運動2.6m路程時的動能;若不能,求物塊碰撞擋板時的最小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的實驗裝置:

(1)除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復寫紙)、小車、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細繩、鉤碼、導線及開關外,在下面的儀器和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有__________(填選項代號)

A.電壓合適的交流電源

B.電壓可調的直流電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實驗過程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_______。

A.先釋放小車,再接通電源

B.先接通電源,再釋放小車

C.將接好紙帶的小車停在靠近長木板滑輪處

D.將接好紙帶的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航母上電磁彈射裝置的等效電路圖(俯視圖),勻強磁場垂直軌道平面向上,先將開關撥到a給超級電容器C充電,然后將開關撥到b可使電阻很小的導體棒EF沿水平軌道彈射出去,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電源給電容器充電后,M板帶正電

B. 若軌道足夠長,電容器將放電至電量為0

C. 在電容器放電過程中,電容器的電容不斷減小

D. 在電容器放電過程中,電容器兩端電壓不斷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時間和時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s內(nèi)、第1s都指的是時間

B.最后1s初、最后1s內(nèi)都指的是時間

C.物體在5s內(nèi)就是指物體在4s末到5s末的這1s時間。

D.物體在第5s內(nèi)就是指物體在4s末到5s末的這1s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3分)小轎車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司機突然發(fā)現(xiàn)正前方有個收費站,若司機剎車使車勻減速恰好停在繳費窗口,繳費后勻加速到20 m/s后繼續(xù)勻速前行。已知小轎車剎車時的加速度大小為2 m/s2,停車繳費所用時間為30 s,啟動時加速度為1 m/s2。

(1)司機從開始剎車到恢復原速所需時間為多少?這一過程通過的位移是多少?

(2)因國慶放假期間,全國高速路免費通行,小轎車可以不停車通過收費站,但要求轎車通過收費窗口前9 m區(qū)間速度不超過6 m/s,則國慶期間該小轎車應離收費窗口多遠處開始剎車?因不停車通過最多可以節(jié)約多少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