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以加速度a=5m/s2勻加速上升的飛船上,由于超重現(xiàn)象,某時刻用彈簧秤測量質量為10kg的物體的重力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僅為75N,由此可知,此時飛船所處的位置距地球表面高度為多少km(g=10m/s2為地表附近重力加速度,地球半徑為6400km).

分析 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火箭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結合萬有引力等于重力求出火箭距離地面的高度.

解答 解: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F-mg′=ma,
解得:
g′=$\frac{F-ma}{m}$=$\frac{75-10×5}{10}$m/s2=2.5m/s2,
根據(jù)G$\frac{Mm}{{R}^{2}}$=mg,G$\frac{Mm}{(R+h)^{2}}$=mg′,
聯(lián)立兩式解得:
h=R=6400km.
答:該時刻火箭距地面的高度為6400km.

點評 此題考查萬有引力定律、牛頓運動定律,要掌握重力等于萬有引力這個關系.并能靈活運用,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1.如圖所示,圖線a是線圈在勻強磁場中勻速轉動時所產(chǎn)生正弦交流電的圖象,當調整線圈轉速后,所產(chǎn)生正弦交流電的圖象如圖線b所示,以下關于這兩個正弦交流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圖中t=0時刻穿過線圈的磁通量均為零
B.線圈先、后兩次轉速之比為3:2
C.交流電a的瞬時值表達式為u=10sin 5πt (V)
D.交流電b的最大值為5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關于牛頓第三定律,下列說法正確是( 。
A.牛頓第三定律在物體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時也適用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總是相反的
D.作用力大時,反作用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我國的“北斗一號”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由三顆衛(wèi)星組成,三顆衛(wèi)星都定位在距地面約36000km的地球同步軌道上.美國的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簡稱GPS)由24顆衛(wèi)星組成,這些衛(wèi)星距地面的高度均約為20000km.比較這些衛(wèi)星,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北斗一號”系統(tǒng)中的三顆衛(wèi)星的質量必須相同,否則它們不能定位在同一軌道上
B.“北斗一號”衛(wèi)星的周期比GPS衛(wèi)星的周期短
C.“北斗一號”衛(wèi)星的加速度比GPS衛(wèi)星的加速度小
D.“北斗一號”衛(wèi)星的運行速度比GPS衛(wèi)星的運行速度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同學為探究“合力做功與物體動能改變的關系”,設計了如下實驗,他的操作步驟是:
①按圖(a)擺好實驗裝置,其中小車質量M=0.20kg,鉤碼總質量m=0.05kg.
②釋放小車,然后接通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電源頻率為f=50Hz),打出一條紙帶.

③他在多次重復實驗得到的紙帶中取出自認為滿意的一條,如圖(b)所示.把打下的第一點記作0,然后依次取若干個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未畫出,用厘米刻度尺測得各計數(shù)點到0點距離分別為d1=0.041m,d2=0.055m,d3=0.167m,d4=0.256m,d5=0.360m,d6=0.480m…,他把鉤碼重力(當?shù)刂亓铀俣萭=10m/s2)作為小車所受合力,算出打下0點到打下第5點合力做功.W=0.180J(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用正確的公式Ek=$\frac{{M{f^2}}}{200}{({{d_6}-{d_4}})^2}$(用相關數(shù)據(jù)前字母列式)把打下第5點時小車動能作為小車動能的改變量,算得Ek=0.125J.
④此次實驗探究的結果,他沒能得到“合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增量”,且誤差很大.通過反思,他認為產(chǎn)生誤差的原因如下,其中正確的是AB.
A.鉤碼質量太大,使得合力對物體做功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太多
B.沒有平衡摩擦力,使得合力對物體做功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太多
C.釋放小車和接通電源的次序有誤,使得動能增量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
D.沒有使用最小刻度為毫米的刻度尺測距離也是產(chǎn)生此誤差的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的實驗中,如果電源的頻率稍微減小從而導致打點的周期稍微變大了一點,而實驗者并不知情,則( 。
A.它將導致實驗者測量的相鄰計數(shù)點之間的間隔變大,從而使測得的加速度偏大
B.它將導致實驗者用公式vn=$\frac{{x}_{n}+{x}_{n+1}}{2T}$求得的各計數(shù)點對應的瞬時速度偏大,從而用v-t圖象處理數(shù)據(jù)時導致測得的加速度偏大
C.它將導致實驗者用公式vn=$\frac{{x}_{n}+{x}_{n+1}}{2T}$求得的各計數(shù)點對應的瞬時速度偏小,從而用v-t圖象處理數(shù)據(jù)時導致測得的加速度偏小
D.用逐差法處理數(shù)據(jù)時,由于代入的T的數(shù)據(jù)偏小,從而導致測得的加速度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一條河寬100米,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4m/s,水流速度是5m/s,則( 。
A.該船可以垂直河岸橫渡到正對岸
B.當船頭垂直河岸橫渡時,過河所用的時間最短
C.當船頭垂直河岸橫渡時,過河位移最小
D.該船橫渡到對岸的最小位移是1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為某種魚餌自動投放器中的投餌管裝置示意圖,上半部BC是半徑為R的四分之一圓弧彎管,管口C處的切線沿水平方向,其下半部AB是一長為2R的豎直細管,AB管內(nèi)有一原長為R、下端固定的輕質彈簧.投餌時,每次總將彈簧長度壓縮到0.5R后鎖定,在彈簧上端放置一粒魚餌,解除鎖定,彈簧可將魚餌彈射出去.設質量為m的魚餌到達管口C時,對管壁的作用力恰好為零.不計魚餌在運動過程中的機械能損失,且鎖定和解除鎖定時,均不改變彈簧的彈性勢能.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求:
(1)質量為m的魚餌到達管口C時的速度v1;
(2)質量為m的魚餌到達管口的過程中,彈簧的彈力做的功WF;
(3)已知地面與水平相距1.5R,若彈射處的魚餌的質量為$\frac{2}{3}$m,則魚餌到達水面時的速度大小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自行車上的紅色尾燈不僅是裝飾品,也是夜間騎車的安全指示燈,它能把來自后面的光照反射回去.某種自行車尾燈可簡化為由許多整齊排列的等腰直角棱鏡(折射率n>$\sqrt{2}$)組成,棱鏡的橫截面如圖所示.一平行于橫截面的光線從O點垂AB邊射入棱鏡,先后經(jīng)過AC邊和BC邊反射后,從AB邊的O′點射出,則出射光線是(  )
A.平行于AC邊的光線①B.平行于入射光線的光線②
C.平行于BC邊的光線③D.平行于AB邊的光線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