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題目】如圖所示,一端封閉的細玻璃管總長度為L=75cm,豎直倒插在水銀槽中,管內封閉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氣體溫度27℃時管內氣柱的長度為48cm,此時管內外水銀面相平。若將玻璃管沿豎直方向緩慢拉出水銀槽,此過程中管內氣體溫度保持不變。取大氣壓強P0=75cmHg。求:

(1)玻璃管離開水銀槽后管內氣柱的壓強;

(2)將玻璃管拉離水銀槽后,再將玻璃管緩慢轉動180°到管口豎直向上放置,之后緩慢加熱氣體,直到水銀上端面剛好到達管口,轉動過程中無氣體漏出,求此時氣體的溫度。

【答案】160cmHg2

【解析】

(1)設玻璃管橫截面積為S,初狀態(tài)氣體的壓強和體積分別為

P1=75cmHgV1=48S

玻璃管拉離水銀槽時,設管內水銀柱長度為x,則氣體的壓強和體積分別為

cmHg

氣體發(fā)生等溫變化,由玻意耳定律可得:

解得:

x=15cm

故:

cmHg

(2)拉離水銀槽未旋轉時,氣體的壓強和溫度為

旋轉加熱后壓強:

cmHg=90 cmHg

設末狀態(tài)氣體溫度為,由查理定律可得:

解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a車和b車,其位移時間(xt)圖像分別為圖中直線a和曲線b,已知b車的加速度恒定且等于–1m/s2,t=3s時,直線a和曲線b剛好相切,則

A.a車做勻速運動且其速度為m/s

B.b車的初速度為0

C.t=0a車和b車的距離為4.5m

D.t=3sa車和b車相遇,但此時速度不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圖中實線是一簇未標明方向的由點電荷產生的電場線,虛線是某一帶電粒子通過該電場區(qū)域時的運動軌跡,ab是軌跡上的兩點。若粒子在運動中只受電場力作用,根據此圖能作出的正確判斷是( 。

A.ab兩點電場的強弱B.帶電粒子所帶電荷的符號

C.粒子在a、b兩點的受力方向D.粒子在a、b兩點何處電勢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直角三角形acd在豎直平面內,同一豎直面內的a、b兩點關于水平邊cd對稱,點電荷、固定在cd兩點上。一質量為m、帶負電的小球Pa點處于靜止狀態(tài),取重力加速度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P的靜電力大小為

B.、的電荷量之比為

C.P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功為零

D.Pa點沿直線移到b點,電勢能先增大后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aa'、bb'、cc'為足夠長的勻強磁場分界線,aa'bb'兩分界線間距均為d,磁場方向如圖所示,I、II區(qū)磁場感應強度分別為B2B,邊界aa'上有一粒子源P,平行于紙面向各個方向發(fā)射速率為的帶正電粒子,Q為邊界bb'上一點,PQ連線與磁場邊界垂直,已知粒子質量m,電荷量為q,不計粒子重力和粒子間相互作用力,求:

1)沿PQ連線進入磁場的粒子不能從邊界cc'射出,則bb'、cc'兩分界線間距至少多大?

2)粒子第一次通過邊界bb'的位置范圍長度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桌面上放著一個單匝矩形線圈,線圈中心上方一定高度上有一豎立的條形磁體(如圖),此時線圈內的磁通量為0.04Wb。把條形磁體豎放在線圈內的桌面上時,線圈內磁通量為0.12Wb。分別計算以下兩個過程中線圈中的感應電動勢。

1)把條形磁體從圖中位置在0.5s內放到線圈內的桌面上;

2)換用100匝的矩形線圈,線圈面積和原單匝線圈相同,把條形磁體從圖中位置在0.1s內放到線圈內的桌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四分之一圓柱體OAB的豎直截面,半徑為R,在B點上方的C點水平拋出一個小球,小球軌跡恰好在D點與圓柱體相切,ODOB的夾角為60°,則C點到B點的距離為(  )

A. R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質點做簡諧運動的振動圖象如圖所示,質點在哪兩段時間內的速度與加速度方向相同:  

A. 0~0.3s和0.3~0.6s

B. 0.6~0.9s和0.9~1.2s

C. 0~0.3s和0.9~1.2s

D. 0.3~0.6s和0.9~1.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時,電燈不亮,電流表無讀數,電壓表讀數接近為電源電壓,以下可能的情況是

A. 電流表中斷路,LL都完好

B. L燈絲斷路,電流表和L都完好

C. LL燈絲都斷路,而電流表完好

D. L燈絲斷路,電流表和L都完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