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鹽城二模)如圖所示,質(zhì)量都為 m 的A、B兩物體疊放在豎直彈簧上并保持靜止,用大小等于mg 的恒力F向上拉B,運動距離h 時B與A分離.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分析:B和A剛分離時,相互之間恰好沒有作用力,則B受到重力mg和恒力F,由已知條件F=mg,分析出此時B的加速度為零,A的加速度也為零,說明彈簧對A有向上的彈力,與重力平衡.由胡克定律求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對于在B與A分離之前,對AB整體為研究對象,所受合力在變化,加速度在變化,做變加速運動.
解答:解:A、B和A剛分離時,B受到重力mg和恒力F,B的加速度為零,A的加速度也為零,說明彈力對A有向上的彈力,與重力平衡,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故AB錯誤.
    C、B和A剛分離時,彈簧的彈力大小為mg,原來靜止時彈力大小為2mg,則彈力減小量△F=mg.兩物體向上運動的距離為h,則彈簧壓縮量減小△x=h,由胡克定律得:k=
△F
△x
=
mg
h
.故C正確.
    D、對于在B與A分離之前,對AB整體為研究對象,重力2mg不變,彈力在減小,合力減小,整體做變加速運動.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關(guān)鍵在于分析B和A剛分離時A、B的受力情況,來確定彈簧的狀態(tài).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9?鹽城二模)一個質(zhì)量為 m 的質(zhì)點,在外力F 和重力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斜向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方向與豎直方向成θ角.為使質(zhì)點機械能保持不變,F(xiàn)的大小必須等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9?鹽城二模)如圖所示,在光滑的絕緣水平面上,兩個帶等量正電荷的點電荷M、N,分別固定在A、B兩點,O為AB連線的中點,C、D在AB的垂直平分線上.在C點處靜止釋放一個帶負電的小球P(不改變原來電場的分布),此后P在C點和D點之間來回運動,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9?鹽城二模)如圖所示,傾角為θ的斜面上只有AB段粗糙,其余部分都光滑,AB段長為3L.有若干個相同的小方塊(每個小方塊視為質(zhì)點)沿斜面靠在一起,但不粘接,總長為L.將它們由靜止釋放,釋放時下端距A為2L.當(dāng)下端運動到A下面距A為
L2
時物塊運動的速度達到最大.
(1)求物塊與粗糙斜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
(2)求物塊停止時的位置;
(3)要使所有物塊都能通過B點,由靜止釋放時物塊下端距A點至少要多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9?鹽城二模)某物體沿直線運動的v-t關(guān)系如圖所示,已知在第1s內(nèi)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為W,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9?鹽城二模)(1)甲圖中游標(biāo)卡尺的讀數(shù)是
10.050
10.050
cm.乙圖中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是
3.200
3.200
mm

(2)某同學(xu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做“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圖乙為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在紙帶上用0、1、2、3、4、5、6…標(biāo)出計數(shù)點.

①規(guī)定打點1時重力勢能為0,要計算出打點4時重物的機械能,在紙帶上必須測出
1、4兩點之間的距離和3、5兩點之間的距離
1、4兩點之間的距離和3、5兩點之間的距離

實驗中若不知道本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要計算出機械能還必須測出重物的
質(zhì)量和重力
質(zhì)量和重力

②該同學(xué)根據(jù)測出的數(shù)據(jù)準(zhǔn)確地計算出各計數(shù)點時重物的機械能,發(fā)現(xiàn)打后一個點時機械能都比打前一個點時機械能小,其原因可能是
實驗中存在阻力
實驗中存在阻力
 (只要求說出一種).
③若在數(shù)據(jù)處理時所用的重力加速度比本地的重力加速度偏大,不考慮其它因素產(chǎn)生的誤差,將使打后一個點時機械能都比打前一個點時機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